【必備】古詩的作文合集十篇

來源:文萃谷 1.24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許多人對一些廣為流傳的古詩都不陌生吧,古詩言簡意豐,具有凝鍊和跳躍的特點。究竟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古詩的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古詩的作文合集十篇

古詩的作文 篇1

轉眼間,嚴冬已逝,春姑娘悄悄地降臨人間,帶給人間温暖、詩意。春天,在我的眼裏是美好的季節,是充滿詩意的季節。她意味着生機勃勃的開始。自古以來,很多詩人也喜愛春天,歌頌春天。走進他們營造的這奼紫嫣紅的古詩百花園裏,隨意採擷幾朵散發着詩意的芬芳的詠春詩,慢慢品讀,細細感受,不知不覺間陶醉其中。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這是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看啊,綠竹蕭疏,掩映着幾樹桃花,樹上的桃花競相開放,一眼望去,如一片粉色的汪洋。一江凌波盪漾的春水,一羣鴨子首先感到了暖意,爭先恐後地跑到江水上,歡暢地遊着。串串”嘎嘎嘎“的歡叫聲在江的上空迴盪……

”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這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詠柳》。在那清澈的湖水邊,有幾位婀娜多姿的姑娘,在專心地梳粧。那一頭碧綠的秀髮,修長地垂在胸前,清風盪漾,那一頭秀髮隨風飄揚。那便是佇立在河邊的楊柳。春風這位髮型師技術多麼精湛啊!那細細的柳葉,那曼長披拂的柳條,都是經過他的精心設計和裁剪的。他給大地裁製出了一朵朵鮮紅嫩綠的花花草草,給大地換上了新裝,帶來了勃勃生機。詩人藉助柳樹歌頌春天,詩中洋溢着詩人對早春的喜愛和讚美。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這是宋代詩人葉紹翁的《遊園不值》。詩人到朋友家裏做客,遠遠的就看到了朋友家的小園,一條綠色的小路彎彎着隱沒在那道柴門後,初春的小草剛發嫩芽。抬眼望去,杏樹的枝頭,羣花雀躍,你一朵我一堆的爭着鬧着,有的害羞,有的歡悦,也有慵懶的半開半閉的,一陣陣沁人心脾的香氣從門縫裏往外飄着,我不敢驚動這些春天的小精靈。

漫步古詩百花園,徜徉在詩的海洋裏。嗅着手中那幾朵散發著清香的詠春詩朵。彷彿已和春天有了親密的約定!

古詩的作文 篇2

記得三年級時,我們的班主任侯老師讓大家學習《論語》,不過她的方法非常特別,當同學們愁眉苦臉的想着不知道會多麼枯燥時,侯老師一邊拍打桌子一邊説:“同學們,跟我一起來唱吧!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桌子被有節奏地的拍打着,同學們憂愁的眼神一下子就煙消雲散了,在那一剎那,我莫名其妙地對古詩詞有了好感。

有一次,學校進行“經典誦讀”比賽,我們班的節目是《千字文》,一開始,侯老師只是讓我們跟唱,但慢慢地,越來越熟練,大家幾乎都會背了。接下來就該排練舞蹈動作了,當然,一定要細緻。兩名鼓手的位置、動作,六個舞蹈演員的衣服、動作,後排同學的陣型、動作等等,一一搞定。比賽時,有節奏的鼓聲,個性的舞蹈,再加後排同學們的襯托,固有感情的詩詞,美輪美奐,彷彿身臨其境。從此,我懂得了感情的重要性。

老媽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重視古詩詞了,這一次,她又藉機趁熱打鐵,讓我背唐詩。而我老媽的方法也與眾不同,就是先讀譯文,再去背誦,當然我也挺喜歡的。

還有一次“經典誦讀”比賽是四年級的時候,節目是《梅蘭竹菊》。首先,要有四個主持人,我才是其中之一,後面有四個方隊,分別是“梅”“蘭”“竹”“菊”,右邊的同學寫四個毛筆字,左前方是彈古箏的同學,一應俱全,別有一番風情。而我,也懂得了:只要沉醉其中,會發現不同的新事物、心理解、新觀念。

這時,老媽又發現了一種新穎的背唐詩的方法,就是“錄音”,這個需要喜馬拉雅聽,先讀三遍,然後背一遍,錄一遍,複習的時候可以給詩詞配譯文,可以在評論寫原文或者譯文。這種方法我最喜歡了,還可以檢查對錯呢!

每一次成長經歷都會給我不同的啟示,點點滴滴記錄了很多的“王國”,比如:正直王國、奮鬥王國、友誼王國……,古詩王國只是其中的一個,這些小王國就是帶領我們走向目標的台階,而我,會永遠感謝古詩“王國”這個儘管小,卻不失樂趣的王國!

古詩的作文 篇3

靜靜地,我坐在窗前眺望着,回憶着……

我從小就喜歡讀詩詞。記得小時候看到早春湖面上,野鴨悠閒地遊着,我吟誦着“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當週末上海一直籠罩在陰雨中,我又學會了“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東風灑雨露,會人天地春”;當看到虹口公園湖邊一排排柳樹抽出新芽時,我細細地體會賀知章“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的境界;當驚歎崇明濕地中一行行白鷺凌空飛翔時,我感悟了“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當走過森林公園空曠幽靜的小徑突然懂得了“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的意境。隨着“連雨不知春去,晴方覺夏深”,在長風公園我又欣賞到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景。炎熱夏天一過,迎來了“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的秋天,我們去桂林公園欣賞呂聲之所描繪的“獨佔三秋壓眾芳,何須橘綠與橙黃。自從分下月中種,果若飄來天際香”的桂花。但是我也有小小的遺憾,因為在上海總是“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卻沒有機會和父母去北疆領略“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首先我們選擇的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蘇州和杭州,在“細雨濛濛小石橋,微風輕輕小竹筏”的遊覽中,我領略了白居易的“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的含義;夜泊姑蘇城,讓我想起學過的張繼的《楓橋夜泊》;遊玩於西湖上我又重温了蘇軾的“水光激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感歎於描寫人間天堂的詩詞之多,不同的文人雅客,不同的心境中的蘇杭在他們的筆下顯示出不同的特色,值得我慢慢品味。此後我們又去了南山竹林,在蜿蜒的小路上,體驗了一把“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的夢幻電影世界。“海到天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峯”,一下子杜甫筆下《望嶽》三首中最著名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泰山,一路遊玩着,我也一路學習。爸爸説這就是我們中華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

我在一本旅遊雜誌上看到,“山的榮譽,是別人給的,山並不知道,也不在乎;水的曼妙,是他人想的,水不併不知道,也不理會。”但是我想,心靈的感悟,是我們要的,感知並提煉,終將譜寫美妙的詩篇。旅遊開闊着我的眼界,詩歌淨化了我的心靈,從古詩文的窗口眺望,是一片遠離世俗喧囂的美妙的淨土。

古詩的作文 篇4

悲莫悲兮生別離——戰國.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駱賓王《易水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柳永《雨霖鈴》

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唐.司空圖《漫書五首》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關衰草遍,離別正堪悲。路出寒雲外,人歸暮雪時。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掩泣空相向,風塵何所期。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勃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輪台東門送君去,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唐李白《贈汪倫》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唐.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李白:《送友人》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陸龜蒙《別離》

古詩的作文 篇5

野芳發而幽香“春”;佳木秀而繁陰“夏”;風霜高潔“秋”;水落石出“冬”。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更是源遠流長。詩中的“春”是春意盎然,詩中的“夏”是生機勃勃,詩中的“秋”是雁過留聲,詩中的“冬”是寒雪紛飛。我則尤為喜歡詩中的“冬”。

在冬天,爺爺抱着我坐在火爐旁的搖椅上教我一首首的背誦唐詩。我清晰的記得背誦的第一首詩是王安石的《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多美的一首詩呀!我愛梅花,愛它的高潔,愛它的謙虛,更愛它的堅貞不屈。冬因梅而傲,梅因冬而俏。

漸漸地,接觸了描寫冬的古詩。王維的《四氣歌》“鳴笙起秋風,置灑飛冬雪。“陶淵明的《四時》“秋月揚明惲,冬嶺秀寒鬆。“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其中我最喜歡柳宗元的《江雪》他把冬天的氣氛,景象都淋漓盡致的刻畫出來。

隨着時間的流逝,我對詩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在這一次綜合學習中我又開始接觸元曲。元曲中的神祕促使我走近它,元曲中我最喜歡關漢卿的《大德歌(冬)》:雪粉花,舞梨花,再不見煙村四五家。密灑堪圖畫,看疏林晚鴉。黃蘆掩映清江下,斜攬着釣魚槎。詩的意境真美!在詩中沒有人跡卻不缺少熱鬧,寒冷卻不缺少生氣,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我開始讀白樸的一曲《天淨沙。冬》:一聲畫角譙門,門庭新月黃昏。剛開始讀時它讓人揣摩不透,我正要去翻詩意,老師攔住我説:“詩就像茶需要細細品味,需要在一次次的揣摩與品讀下才能得知它的含義。”

我輕叩開了詩歌的大門,也對詩人和更多的描寫冬的詩有了興趣。古詩雖然離我們有幾千年的歷史,但在我們細細的品味下,古詩好像搖身一變走進了我們的生活。現在我還會比較古詩與現代詩的不同,在學習方面也積累了不少知識。我願意牽着你的手,再次輕叩古詩的大門,走進詩的國度。

古詩的作文 篇6

朵拉和安迪來到一座圖書館,多拉隨手翻開了一本唐詩三百首,這時從書裏跳出了一隻妖怪。這隻妖怪渾身都是鮮血淋漓,並且脖子上還長着九個頭顱,每個頭顱上都長着三個邪惡的眼睛,嘴巴長着長長尖尖的牙齒,還渾身散發着惡臭味兒,可把朵拉和安迪嚇壞了。

這時妖怪撲向安迪和朵拉,他倆又急又怕慌慌張張的轉身就跑,拼命的跑出了圖書館。沒想到,那隻妖怪也追了上來。朵拉和安迪跑着跑着驚奇的發現,腳下已經不是陸地了,而是踩着一片雲朵,帶着他們往天上飛,他倆飛着飛着看見眼前有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但是門緊閉着,他倆已經無路可逃了,回頭一看那隻妖怪也馬上就要追了上來,朵拉翻開古詩書,只見裏面一個標點也沒有,朵拉着急的哭了起來,她傷心極了,説:“都怪我太得意洋洋了,現在可好了,密碼口令沒有了。”

安迪安慰朵拉,説:“彆着急,你再好好想一想。”這時,從朵拉的腦海裏出現了一首剛才翻到的詩: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於是朵拉大聲的背誦了一遍,這時,那個妖怪倒在了地下,妖怪變呀變,變成了一位白鬍子老爺爺,長得有點像太上老君,他醒來後看見安迪和朵拉,笑着對他們説:“謝謝你們救了我,讓我又恢復了原樣。我是天宮的太上老君,因為讓孫悟空從八卦爐裏逃走了,還造成了大火,我就被玉皇大帝變成了書怪,還説要是沒人背誦《回鄉偶書》就永遠變成怪物。”

太上老君又回到了天宮做了神仙,朵拉和安迪呢?他們正準備走進下第五十一難迷宮。

古詩的作文 篇7

前幾天看到中央衞視出台了一個新的節目,是董卿主持的,關於古典文化傳頌的一檔節目。

看了沒幾期,我就已經被它深深的吸引了。節目中來自全國各地,各大高校的同學前來參賽,出口成章,對於古典文化很是瞭解,看得我心生羨慕,滿滿的古詩的味道。

其實我一直很喜歡中國的古典文化,也很喜歡那些有故事的古詩詞。因為他們代表着古人對於生活的所見所聞所感,也承載着中國傳統文化,讓人怎能不心生喜愛。

想起“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就想起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我們不能聽信他人的一面之詞而對某個人產生一定的見解,同樣的,也不能因為他做錯過事情就從此揪着不放。

想起“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就會想李白在寫這首詩歌時候是什麼心情,明月皎潔,窗前靜立,一定很美好很有趣。

想起“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就會想起陶淵明隱居山外,悠然愜意的生活,那是多少人所向往的啊,遠離都市喧囂,內心寧靜。

古詩的味道,能夠帶給人心靈安寧的味道。

古詩的作文 篇8

一千年前,一番番的風景,全都隱藏在一首首詩裏。

在每一首詩中,都有一幅美麗的畫,有“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的壯麗,有“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的清麗,有“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的幽靜可以説,當我讀起這些詩詞時,一幅幅關於古代的畫卷就會在我面前展開。

每每讀到送別詩,那樣小雨綿綿的夜晚,彷彿出現在我的眼前。我成為了之中的一員,看着“渭城朝雨?徘岢荊?客舍青青柳舍新”。想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詩中的作者與我一同送別友人。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每當我讀到思鄉詩,或思親詩時,彷彿我看見作者就站在我面前,思念在家鄉的親人。我也像作者一樣“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坐在牀頭“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想着“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詩中的作者和我一同思念家鄉和親人,有時一同談談自己的家鄉和親人。詩中描繪的思鄉情感,有着濃厚的情懷。

一千年前,不但隱藏在一首首詩裏,還在我的心裏,那一番番詩意,那道道風景,我愛古詩。

古詩的作文 篇9

一杯酒盛滿唐的才氣,一支筆寫滿人生的真諦,一幅畫載滿家鄉的風景,一首詩吟出古詩文中的絢麗。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詩人陸游此刻正心情煩悶,信步走進農家鄉村,熱情好客的.農民見有客遠來,忙在院子的葡萄藤下果品蔬菜,年長的老者海親手打擊一醖黃酒,殷勤招呼,大家在一起坐下,笑呵呵地告訴客人這裏今年豐收,但還是不足款待住客,詩人怎能拒絕,又吟出了“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曲曲折折的山路,山一座連一座,遠看層層疊疊以為無路,走近一看,有裊裊炊煙,原來又是一座鄉村。

樸實好客的勞動人們的心靈美,與鄉村的風景美使詩人難以忘懷。

夕陽西下,詩人陶潛在東邊的菊花園裏採摘美菊,火紅的夕陽映紅了半邊天也使得菊花更加明豔,抬起頭來又靜靜地凝望南山,此時山間的景色正美,又夕陽又有結伴歸巢的鳥兒,心中覺得十分舒泰便吟出“採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詩人心清如水,早已無爭名於朝之念,詩人不為五斗米折腰,已無爭利於世之想,只願縱情于山水,自得其樂。風景美,詩人心靈更美。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李白高舉酒杯敬明月,試問廣寒仙子:“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説罷一飲而盡,心中有足樂者,於是便“起舞弄清影”舞到盡頭之處心中便想這“何似在人間”。

飲罷數杯,忽生失落與悵惘,月亮呀,你“不應又狠,何事長向別時圓”?但又想:“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心中豁然開朗。

詩人對月發出的美好的祝願,影響着千千萬萬的讀者“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古詩文中的美無處不在,詩中的自然美與詩人的心靈美,願望美交相輝映,成就了一篇千古佳作。

古詩的作文 篇10

屈原·散落在古典中的“血書”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幾死,其猶為悔”正是你一生用血淚鑄就了的誓言,理想不容於世,你朗誦“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懷抱赤誠不被人理解。你高歌:“苟餘心之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然而同是志趣高潔,同時絕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你卻終不能流連陶潛“悠然見南山”的境界,也不能享受林逋“梅妻鶴子”的韻質。你無法超脱,你關心的永遠是“世俗事”——楚地的安危,人民的冷暖。於是你置於一個最痛苦的境界:遭貶卻心繫朝政,處一隅而胸懷天下。你身邊縈繞着不是松濤飛泉,而是農人的哀叫,小兒的啼哭;你眼前浮現的不是明月花徑,而是強秦眈眈的窺視和朝廷不思安危的宴飲嬉笑。你的心在流血,然而你從未想過,拯救自己——因為你心裏的“自己”早已不是屈原,楚國才是你、黎民才是你、天下才是你、楚國亡,你也自投汨羅江——這不是自刎,也不是輕生,因為你失去了自己。

屈原,你的血書,是一把刻刀,鐫在那汨羅江畔的“萬古悲風”。

杜甫·散落在古典中的“憂淚”

“憂家人而憂黎民,因小愛而大愛”你淚眼婆娑,在大唐深處踽踽獨行,你披一身襤褸,有盛唐制高點滑落,弓着腰,低着頭。恢宏與繁華,轉瞬間將你拋棄,將你的同胞拋棄,將你的國家拋棄,你們成為大唐的棄兒。

“漢江思歸客乾坤,腐儒”

從此你成為一個流浪兒,但你卻始終尋找着回家的路。

你駕一葉小舟,載着蒼生的眼淚,載着唐人的苦難,只是這葉小舟如何載的動這許多愁。

蒼天哭,大地哭,你也直哭。

你是為“戎馬關山北”而痛哭?你是為“路有凍死骨”而哭。

你哭的撕心裂肺,你哭的老淚縱流,可這大地的破碎聲,那滾滾的江流聲,將你的哭聲淹沒,不留一聲歎息。

你心裏明白,夢想中的圓月早已被戈矛挑碎,斷鴻的悲鳴聲,在狂風中捲起漫天的憂患,悲鳴着殘破的江河。

蒼茫中,你毅然將嶙峋的詩骨,投入如墨的夜色中,讓簇簇浩氣穿過歲月的冷眉,穿過紛繁的千古溝壑,凜凜然然飄進歷史深陷的眼窩中潤色。

遠離廟堂,心憂蒼生,你始終在行走中歌吟。

杜甫,你的憂患是一把長刀,警示着士子昏昧的混世人格。

陸游·散落在古典裏的“珍珠”

沿着建溪溯流逶迤而上,去注視着一個堅韌的靈魂怎樣在古代的天空做着超越苦難的飛翔,走進山重水複的山西村,去欣賞一個曾執着於詩魂鑄劍的志士在心靈缺氧時如何華麗的轉身。

金戈鐵馬式的崇高情感,鑄就了你矗立於天地間的偉大人格;嘶啞的喉嚨歌唱出深愛着的大地。

陸游,你的詩魂,是一把利刃,被任何一個愛國志士把握。

合上古典,品一杯清茗,吹滅燭焰,在黑暗中撿拾着散落在古典中的“珍物”,細細品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