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的作文

來源:文萃谷 2.58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感人的作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感人的作文

感人的作文1

天,灰濛濛的,眼看就要黑下來了。順嫂站在門口的雪地上焦急地向對面山上張望着,不時又回過頭來瞧瞧沿河的公路,一條渾身漆黑的狗在她的身邊搖着尾巴晃來晃去。她的身後是一棟普通的侗家木屋。木屋的板壁許多地方已經脱漆,分明是好幾年沒上過亮油了。用薄紙糊着的窗子也有了許多破洞,寒風吹得窗户嘩嘩響。整棟房子佇立在雪地裏顯得更加破敗和灰暗。

昨天氣温驟然下降,夜間,豆大的雨點伴着沙雪從彤雲密佈的天空中掉下來,灌進了木屋。由於房子年久失修,屋頂上的瓦許多地方都爛了,雨水從瓦縫中漏下來。一會兒,老順和順嫂住的房間就開始滲水了,老倆口只好披衣起牀,找來大大小小的盆,將水接住,幸好牀的上面沒漏,還能睡下去。可是雨水滴進臉盆發出的叮叮噹噹的聲音弄得老倆口再也不能安穩地睡覺了。

早上起來,老順看見地上已經積了厚厚的一層雪,刺骨的寒風呼呼的颳着。他回到灶邊,想燒點火暖暖身子,可灶邊只剩兩三根柴。天氣越來越冷,大地冷得像個冰窖,沒柴火煮飯取暖怎麼行呢?他急忙生火,將昨天剩的飯熱一熱三扒兩口吃了,然後向還在牀上的老伴打過招呼,就扛起扁擔和柴刀迎着寒風上山去了。

老順今年已經六十有五,也到了該他享兒孫福的年紀了。可自從前年他唯一的兒子和媳婦帶着大孫女到廣州去打工以後,家裏就剩下他和老伴,還有一個十歲的孫子蛋蛋。犁田、砍柴、插秧,打穀子等重活都理所當然地落在這位垂暮的老人身上。

蛋蛋今年讀國小三年級,因為附近的國小學生太少,學校已經被拆除,他只好到十多裏外的鎮中心國小去讀書。平時就住在學校,今天是週五,正好趕上他回家的日子。

眨眼天就要黑了,老順和蛋蛋都不見影兒,你説順嫂怎能不着急呢?

天完全黑下來的時候,老順才挑着一擔柴高一腳,低一腳的跨進灶房的門。黑子迎上前去咬着老順的褲管,順嫂急忙上前幫助他從肩上卸下柴擔。燈光下,順嫂看見老順那佈滿皺紋的臉都快凍青了。頭上身上沾滿了雪。老順一邊拍打着身上的雪一邊走進屋説:“地上有雪,路又滑,柴真不好砍,差點還摔到溝裏去了。”“回來就好,真讓我擔心。”順嫂説着,從火塘裏三角架上的鼎罐裏舀了一盆水遞過來,“快擦把臉,暖暖手。”

正説着,外面響起了蛋蛋稚嫩的童音:“爺爺、奶奶,我回來了!”

“哐當”門被推開,蛋蛋裹着一陣冷風撲進奶奶的懷抱。

“奶奶,我想你了。”

順嫂愛憐地撫摸着孫子凍紅的小臉,説:“奶奶也想你呢。快上火鋪去,奶奶燒大火給你烤烤手。”長方形的火鋪,中間是個大火塘,蛋蛋和老順各坐在火鋪的一邊。黑子站在火鋪的下面,頭正好耷拉在火鋪上。順嫂在一邊忙着淘米煮飯,砧板上放着一點肉,那還是兩天前老順到鎮上趕集買來的,老倆口捨不得吃,特意留着給孫子的。順嫂一邊用鍋鏟翻動着鍋裏的菜,一邊詢問孫子的學習情況,老順在一邊“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煙。

蛋蛋看看爺爺,又看看奶奶,低下頭輕輕地説:“這次語文測試,我才考了……考了四十分。”

“多少?大聲一點,奶奶沒聽清!”

“四十分”蛋蛋把聲音提高了一點説。

這下老倆口都聽清了,順嫂説:“不錯,不錯!有四十分就可以了。”

老順接過話頭説:“昨兒個聽説,隔壁家的石頭才考了十分呢,我們蛋蛋已經超過他三十分了。”

這時,蛋蛋抬起頭來,繃緊的神經總算鬆弛下來,沒想到這一關那麼容易就過了。蛋蛋開心地從書包裏拿出試卷,“老師還要簽字呢,爺爺。”

“爺爺老了,眼睛看不見,你就替爺爺簽了吧。”

反正這也不是第一次了,蛋蛋麻利地在試卷上寫上“張順天”三個字,看也不看就順手塞進書包裏。

燈光下,順嫂忽然看見孫子的額頭上有個大青包。她急忙丟下鍋鏟,跑過來,抱着孫子的頭仔細地瞧了又瞧。然後吐了點口水在那粗糙的手心裏,輕輕地揉着蛋蛋頭上的包.

“這包怎麼來的?”老實告訴奶奶。

“和同學打架了,他把我推到牆上,撞出來的。”

“打架了?你怎麼這麼老實,不知道還手嗎?讓人家推成這樣。他推你,你也推他就是呀。”

老順也湊過來,摸摸蛋蛋的額頭,説:“還疼嗎?老太婆你就別羅嗦了,快去弄點清油來,擦擦就沒事了。”

經過這麼一折騰,鍋子裏的菜差點糊了,順嫂急忙舀了點水倒進鍋裏。然後裝上飯,祖孫三人就着火塘裏的火吃起了晚飯。時間已經是九點了.

順嫂收拾好碗筷,正想歇會兒,房間裏的電話響起來,順嫂急忙出去接電話。

拿起話筒,順嫂聽到了遠在廣州的兒子的聲音。

“媽,是我,你好嗎?”

“哎”聽到兒子的聲音,順嫂忽然覺得鼻子酸酸的,一滴老淚順着臉頰流了下來。

“媽,爸爸和蛋蛋都好嗎?”

“我們都很好,你們放心。”

“廠裏要加班,今年恐怕不能回家過年了。”

“我和你爸都還麻利,走不開就不要回來了。我掛了,長途電話很貴的。”説完順嫂沒等兒子回答就掛斷了電話。她在房間站了一會,才回到火鋪上,告訴蛋蛋説:“你爸他們不回來過年了。”

“不回來就不回來,反正我也不想他們。”蛋蛋賭氣説。

“唉——”老順長長地歎了口氣。

接下來,祖孫三人就不再説話了。

房間裏出奇的靜,只聽見火塘裏火苗發出畢畢剝剝的聲音。

……

不知過了多久,老順説:“睡吧,這幾天我腰疼病又犯了,想躺會兒。”

順嫂用火鉗把火塘裏的火埋起來。

祖孫三人朝房間走去。順嫂和蛋蛋進了房間,老順帶着黑子到牛圈和豬圈邊轉了一圈,看看沒有什麼異常,就對黑子説:“黑子,你精神點兒,別讓小偷把我們家的牛偷走了,它可是我們的命根啊!”

説完老順將大門的門閂插上,走進房間,順嫂和蛋蛋已經睡下了。他也脱下外衣上了牀。

一會兒,蛋蛋就發出了輕微的鼾聲。順嫂憂心忡忡地對老順説:“孩他爸,地裏的紅苕沒收完,這麼大的雪恐怕是要爛在地裏了。”

“年豬那麼大,到哪裏去找人來幫忙殺呢?”

“睡吧,睡吧,説不定明天就天晴了。”老順打斷了老伴的嘮叨。

順嫂不吱聲了,房間裏安靜下來,很快燈也熄了。

屋頂上又沙沙地響起了下雪的聲音,屋外黑子“汪汪——汪汪——”地叫着……

感人的作文2

無論多麼平凡甚至平庸的人,其實內心深處都有一種對詩意美好的追求,對自由境界的嚮往。相信大家閲讀《一個人的朝聖》這本書時,都會對哈羅德老人產生一種由衷的敬佩之情,而我在敬佩之餘,想到的卻是他在義無反顧奔赴遠方時,身上竟有一股中國古代詩人孟浩然“踏雪尋梅”的優雅。

平淡的生活中,人們容易錯過很多東西,諸如美麗的風景,善良的人們,難得的緣分等,一旦錯過,就很難彌補,這些只能成為美麗的遺憾。所以要學會珍惜當下所擁有的.,不論是機遇、情感,還是生命本身。哈羅德先生正是深深地意識到了這一點,才開始了一個人的朝聖,雖經歷了諸多苦難波折,卻收穫了心靈的救贖,不但超越了自己,還影響了他人。這才是真正意義的生命的成長!

成長:需要孤獨與反省

忍受孤獨和自我反省的過程將會賦予成長新的含義。當哈羅德踏上一個人的朝聖之旅,“旅店已拋在身後,零星的車輛從身邊呼嘯而過,哈羅德,突然意識到自己有多渺小,孤零零一個人連手機都沒有帶,如果不小心摔倒,如果有人襲擊他,誰會聽見他呼救……英格蘭的土地在腳下鋪展開,那種自由自在探求未知的感覺振奮人心,讓他忍不住漾起一絲笑意,但覺蒼茫世界我獨行,再沒有什麼可以阻止他,讓他回到小花園裏除草去。”

一個人的力量確實有些渺小,一個人的行走確實有些孤單,但一個人的旅途卻是自由愜意的,充滿趣味的,能做出這樣的決定需要勇氣和自信,儘管前面有太多的未知讓人心生忐忑,而正是前方的未知,讓人心懷憧憬。65歲的哈羅德開始向遠方的目標邁進……

他在旅途中接觸到了很多陌生人,並有了自己的發現,原來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一塊屬於自己的棲息地,或美麗動人,或不堪回首。奇怪的是,有時我們會有一種想向陌生人傾訴的渴望,那應該是一種無所顧忌的釋放,正如銀髮紳士。而有時,我們會作為一個傾聽者,不斷地從中受到啟示,還會反省自己,這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成長方式。

哈羅德終於開始敢於正視自己的內心世界,他的一生在不幸中度過,童年時,媽媽離家出走不負責任,爸爸酗酒成性不務正業,兒時的他寂寞無助;成年後,兒子瞧不起他,妻子也恨他,成年的他平凡卑微;到老年,婚姻名存實亡,親情漸行漸遠,老年的他失敗孤獨。用回憶丈量自己走過的路程,這就是哈羅德獨特的行走方式。或許這次能讓他有“峯迴路轉”的改變。

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深深觸動了我,“有些事情可以有好幾個起點,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開始。有時候你以為自己已經展開了新的一頁,實際上卻可能只是重複以前的步伐。他直面並克服了自己的短處,所以現在終於可以説他的旅程真正揭幕了。”

我想到了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有的人把它看作一項重複的工作,時間久了就會感覺索然無味,於是時常聽到他們“無趣,無聊”的抱怨聲;有的人會把每天都看做一個新的起點,要超越昨天的自己,因為面對的班級不同,學生不同,即使相同的教學內容也會講出不一樣的精彩,這才是真正踏上了成長的旅程。

成長:必經痛苦與磨難

一個人的朝聖不但要有開啟新旅程的自信,還要有堅持到底的勇氣和決心。期間要忍受孤獨、寂寞、困難、疾病等許多未知因素。正是這諸多的未知因素形成了巨大的挑戰。遙遠的600多裏的路程,哈羅德決定徒步跋涉,他堅守着自己的承諾;路途中經歷了腳受傷、腿受傷、生病暈倒等,他都一一咬牙堅持了下來;面對別人的不理解甚至嘲笑挖苦,他也一笑了之,不放在心上;而最痛苦的莫過於記憶侵蝕,幼時在家庭受到的傷害,還有對妻子和兒子的愧疚之情一直纏繞着他。身體上的疼痛可以忍受,挺一下就會過去,可心靈上的疼痛卻無法逃避。“他弓起雙肩,更加有力地邁步,彷彿不僅僅是為了趕到奎妮身邊,更是為了逃避自己。”哈羅德堅定地走向遠方,其實也是一種心靈的自我救贖。而他的每一份“痛”和“苦”的經歷,都是成長過程中的寶貴財富。或許,並非每一次努力都能有收穫,但每一次收穫都離不開努力。成功與苦難從來都是孿生兄弟,一脈相承的。

成長:應對喧囂與平靜

哈羅德沒想到,本是一個人的行走,卻影響到了很多人,甚至驚動了媒體。“第四十七天,哈羅德的隊伍加入了一箇中年女人和兩個孩子的父親。……哈羅德的故事激發了他們心底的希望,……哈羅德聽着旅伴們的爭吵,既感恩又覺得有趣,但也有一絲不自在。他已經一個人走了那麼久,突然多了這麼多同伴,其實挺累人。但既然他們選擇了與他同行,支持他的計劃,他就感覺應該對這個小小的團隊負責,彷彿是他主動請他們加入的,一定要聽取他們的要求,保證他們一路平安。”多人的加入與追隨讓哈羅德感到責任重大,因為他是這個團隊的引領者。同時也給他帶來了困擾,因為經常聽別人的故事,別人的建議,有時就會迷失自己。這時需要靜下心來,多問問自己的內心,我想要什麼?我的方向是什麼?而那些心血來潮的追隨者在行走了一段時間,一段路程之後,發現他們和哈羅德的目標和想法並不盡相同,於是,他們又陸續地離開,最後,被“遺棄”的哈羅德又是一個人了,他終於可以平靜地開始自己的最後一段旅程。此時的哈羅德“覺得自己既超然物外,又是眼前世界的一部分,既和他們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又不過是個匆匆過客。哈羅德開始明白這也是他旅程的真諦。他既是一個偉大過程的一部分,又不屬於這個偉大的事物。”這樣的境界和道家的“天人合一”有相通之處,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則是一個小天地,人和事順應了自然規律,就達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老子説:“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於人制定了各種典章制度、道德規範,使人喪失了原來的自然本性,變得與自然不協調。人類行走的目的,便是“絕聖棄智”,打碎這些加於人身的藩籬,將人性解放出來,重新復歸於自然,達到一種“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

成長:收穫迴歸與美好

哈羅德在行走途中和不同的人結下了友誼,這在以前是絕對不可能的。人和人之間的友誼有時真的很單純,也許只是一番傾心的談話,也許只是一件平凡的小事,也許只是一個理解的眼神,彼此的心中已經埋下了友誼的美好種子。哈羅德的出走和旅行不僅改變了他自己,拯救了他的心靈,而且影響到了他的妻子莫琳,她也開始了自己的改變,“莫琳給自己立了一個挑戰:他不在的每一天,她都要嘗試一件新事物。她把那堆未結的賬單和支票本放到廚房桌子上,開始清理。她打電話給哈羅德的保險公司,確定他的健康險還未到期。她把車開到車房,檢查了車胎的氣壓情況。她甚至在頭髮上綁了一條舊絲巾,像從前一樣。”莫琳原本死氣沉沉的生活突然煥發出了新的生機,這是多麼奇妙的事啊!哈羅德一個人的朝聖,歷經艱辛和痛苦,既使自己獲得了心靈的救贖,也使莫琳打開了封閉的心門,還給瀕臨生命終結的奎妮一份圓滿的安慰。結局如此美好,生命走向歡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