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大學生作文合集七篇

來源:文萃谷 3.67K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學生作文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大學生作文合集七篇

大學生作文 篇1

圈子,顧名思義就是圓而中空的形狀,環形。或者泛指環形的東西。也可以説是周圍的界限或傳統的做法,固定的格式等。百度百科對於圈子是的釋義為“指具有相同愛好、興趣或者為了某個特定目的而聯繫在一起的人羣。”這裏的所謂“圈子”實際上就是物以類聚、人以羣分的簡稱。愛好汽車的汽車發燒友可以組成一個“汽車圈”;喜歡數碼產品的朋友可以組成一個“數碼圈”;喜歡攝影的朋友可以組成一個“攝影圈”;甚至喜歡搓麻的人也可以構架一個“麻友圈”等等。事實上,很多圈子的形成是通過人們之間的社會行為特徵自然形成的網狀結構。如“社交圈子”,“户外圈子”,“演藝圈子”等。而這種圈子的劃分,實際上就是對人羣進行了一次分類劃分的分眾的模式。

所謂分類劃分的分眾的模式,也就是並不太嚴格的把有着相同愛好、共同語言的人聚集起來。以興趣或者愛好作為相互交往或者溝通的話題,進行相互切磋和相互借鑑的活動,以加深和推動相互的瞭解和相互的促進。這就使得這“圈內”和“圈外”有了質的差異和識的差別。

人是社會的組成部分,任何人的行為和愛好,甚至生活的每一個細節皆都與社會有着千絲萬縷的關聯。即使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和尚,或者是與世隔絕、置身高牆的囚徒,只要是呼吸的人那就無法避開與社會發生這樣那樣的關聯。在人與社會發生關聯的過程中,自然也就會因人的價值取向不同,愛好不同,興趣不同等因素會形成這樣那樣的“圈子”。任何人入任何“圈子”這本無可厚非,然而當入錯“圈子”就不是開始“入圈”的初衷那麼一回事了。加入什麼樣的圈子,本應該有什麼樣的興趣或者愛好。然而好多人自視過高,如一匹脱韁的黑馬,不管是適合不適合自己的“圈子”,他都以“入”既往,進得某個圈子便信嘴雌黃,露出一副先聲奪人的狂妄之像,大有老薩再世,耶穌重生的威儀和神采。這就使得一些在這個圈子裏有着宏厚底藴的賢哲或退避三舍,或怒斥無聊。好端端一個可使大家開心切磋,真誠交流的“圈子”便被這樣的害羣之馬弄得土崩瓦解,片甲不留。

有道是“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人活着便免不了要接觸社會,也免不了要加入這樣那樣的“圈子”。而“入圈”

一定要先客觀的審視自己,什麼樣的“圈子”適合自己加入,什麼樣的“圈子”不適合自己加入。如果只是看別人在“圈子”裏如魚得水,身心愉悦,便受其影響去盲從的“入圈”,帶給自己的不是被人無端的羞辱,便或許就是被人無端的栽贓誣陷,乃至會鬧成個身敗名裂的殘局。這樣的“入圈”便不折不扣的就成了自取其辱。

“入圈”之前一定要充分的去了解該“圈子”的總體素質和人文水平。入高於自己水平的圈子,自然能學到一些自己沒入圈之前無法涉獵的知識和技能,然而如果“圈子”的整體水平與自己現有的素質和水平相差甚遠的話,“入圈”之後最好虛心領教,謙恭待人。在這樣的“圈子”裏一旦亮出自己的底牌,便會招來令人難以接受的侮辱。入低於自己素質或者水平的“圈子”,最好保持沉默,做一個合格的看客,一旦顯露丁點的才華,便能招來無端的攻訐和嫉妒。俗話説“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大抵那些不具才華的小人一般具有相當的誣陷和嫉妒能力。自古讒言多受用,小人自有小人的計策和謀略,君子鬥不贏小人的原因是君子經常以常理出牌,而小人則不按常理辦事。君子不屑一顧的一些齷齪手段,在小人手裏便成不擇的法寶。所以卑劣很多時間就勝於高尚了。

俗話説“休別有魚處,莫戀淺灘頭”,當人入錯“圈子”的時候,要學會急流勇退,得意抽身。遠離那些不適合自己的“圈子”,便能保全自己名節和威望。“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應對憑空而來的嫉妒,最好的辦法就是離開嫉妒者的視線。把與其糾葛不清的爭鬥精力用在自己賴以發展的事業當中去,最終以優異的成績和完美的人格魅力去懾服那些嫉妒者,讓其心服口服,心悦誠服。

“圈子”是每個人無法避開的社會版塊,我們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清教徒。不入“圈子”不可能成就人生,而一旦入錯“圈子”就會毀掉人生。充分了解和權衡“圈子”的質量,是每個人面臨的選擇。

大學生作文 篇2

大學是一個充滿才華、學問,同時又是一個充滿競爭、挑戰的小舞台、小社會。我們每一個人就在這個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那我們何不努力將自己的角色扮演得最好!作為一個大學生,我們都渴望樂觀積極而不是盲目衝動,大膽而不大肆妄為,敢説敢想而不空想,深思探究而不亂想鑽牛角尖??那就讓我們把握青春,在這裏鍛鍊自己吧!在組織活動中留下你辛苦的身影,在社團活動中展現你最美麗的風采,在志願活動中奉獻你的一份力量。在這裏你得到不僅是一種知識,更是一種人生最寶貴財富。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讓生命之花因為年輕而生彩,讓青春因為活力而生輝。大學校園裏,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讓我們盡情地去發揮自己的才能吧!人生物再少,大學最珍惜。不讓青春虛度,在每一天的生活裏載入一點點收穫,讓自信的微笑浮在你我的臉上,堅信付出就有回報,激情迸發精彩!

大學是我們每一個人夢想的殿堂,為了來到這個殿堂我們經歷了風風雨雨。既然跨進了這道門檻,那麼就讓我們在這夢想的殿堂裏盡情的揮灑個性吧。

大學不是幻想,不是夢想,更不是妄想,而是我們偉大的理想。只要我們為之奮鬥,為之拼搏。總有一天我們會滿載而歸的!那時你會聽到楓葉流舟,你會看到金菊在笑,你會聞到碩果飄香,因為你到了收穫的季節!

當我寫這一篇文章時,我已經是××××大學的一名學生了,在即將入學之際,我站在大學的開頭,展望一下大學四年的學習和生活,希望我的大學能夠如預期一般充實而有意義。 大一:打牢地基。觀念上將“要我學”變為“我要學”,腳踏實地學好基礎課程,特別是英語和計算機。在大規劃下要做小計劃,堅持每天記英語單詞、練習口語,並從大一開始就堅定不移地學下去。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考慮是否修讀雙學位或輔修第二專業,並儘早做好資料準備。大一的學習任務相對輕鬆,可適當參加社團活動,擔當一定的職務,提高自己的組織能力和交流技巧,為畢業求職面試練好兵。

大二:承前啟後。在這一年裏,既要穩抓基礎,又要做好由基礎課向專業課過渡的準備,並要把一些重要的高年級課程逐一瀏覽,以便向大三平穩過渡。這一年,手中應握有一兩張有分量的英語和計算機認證書了,並適當選讀其它專業的課程,使自己知識多元化。可參加有益的社會實踐,如下鄉、義工活動,也可嘗試到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單位兼職,多體驗不同層次的生活,培養自己的吃苦精神和社會責任感。

大三:奮起直追。主動加深專業課程的學習,並把大四的課程儘量擠入大三這一學期,以便大四有相對寬鬆的時間求職或考研。對於大多數同學來説,大三是到了快要把自己拋向社會的時候,因而要多向大四的師兄師姐打聽求職信息、面試技巧和職場需求情況,請教寫求職信、個人簡歷的經驗,並在假期開始為自己心目中的職業進行實踐。準備考研或出國留學的同學,則要關注考試資訊,儘可能多渠道地蒐羅各種資料。

大四:揚帆千里。目標既已鎖定,該出手時就出手了。求職的,編寫好個人求職材料,進軍招聘活動,多到求職網站和論壇轉一轉,你自然會享受到勤勞的果實。考研和出國的,現在就是衝刺期,落足。

大學生作文 篇3

我拖着行李箱走進大學的那一天,天空是明媚的,就如那一天我的心情。當我找到自己的宿舍後,我認識到了我大學生活的室友,她們是很和善也很友好的夥伴。

我對大學的生活一直都抱有很大的嚮往,並且我也決心要在我的大學生活裏找到一個更優秀的自己。時間過的很快,不過一眨眼,大學軍訓過去了。經過這一軍訓,同學們在陽光的日日洗禮之下都變了一個模樣,大家走在一起還瞧不出來什麼,等到脱離了大部隊,走在校園外的街道上的時候,從我們身旁走過的路人,一下子就襯托出了曬黑的我們。

我的大學生活過的很開心,也很充實。大學裏的課程並不多,留給自己的時間很足,我將這些時間利用起來,給自己培養了不少的興趣愛好。在我的大學裏,我也交到了不少的朋友。大家來自五湖四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當我們聚集在一起的時候,我們總能夠將時間過的很充實快樂。

在大學生活期間,我嘗試了很多有趣的活動,攀巖、滑雪、徙步等等。我每參加一次這樣的活動,我也會認識到更多不一樣的朋友。整個大學下來,我認識的朋友可謂是多的數不勝數,這讓我的大學充滿着歡樂的回憶。

時光匆匆,也不過一轉眼,我的大學生活就到了盡頭。面臨着畢業的我,心裏再次湧起了不捨。我的大學生活很美好,有互幫互助,共同成長的同學。我們每一個人心裏都懷揣着一個夢,這個夢讓我們帶上了向前的動力。我不捨我的大學生活,真希望時光能夠停留,讓我好好的與我大學生活告別。但請相信,當我與我的大學生活做了最後的告別之後,我會帶着笑迎向我接下來的生活。

大學生作文 篇4

待遇良好的網絡工程師小朱打算辭職回家和父母一起養螃蟹,發揮自己的特長,做電商賣螃蟹。但是想法卻遭到父親的反對與母親的懷疑。

在我看來,小朱的想法,其實是有可行性並且值得一試的。

於他個人而言,既然是醖釀許久的想法,為何不勇於一試呢?既然有特長,為何不積極創新呢?

所謂“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只要自己堅定內心的方向,就敢勇敢地走上一遭,管它明天路途遙遠,車死馬亡,即時摔了跟頭,誰又説不是一種收穫?但關鍵在於你敢於踏出第一步,不然成功或失敗都無從談起。

其實,因為鎮裏從沒有大學生賣過螃蟹,小朱的父母有種種想法都再正常不過。但王安石曾言:“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常人所不能及,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既然父母擔心小朱在這條路上難以有所成就,浪費了他的才華,那麼小朱不妨用“志氣”“毅力”告訴他們他的堅決。想要收穫與別人不同的成功。必得心懷“智”氣與“志”氣。我想小朱作為網絡工程師,“智”氣有之;過盡了朝九晚五的公司生活,經歷了養蟹的辛苦仍心懷賣蟹的想法,志氣也應有之,所以,為何不懷揣一股孤勇與志氣、毅力去探尋常人所不及的非常之境呢?

況且,事實證明,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二十一世紀,這條路或許並沒有想象中的險遠。

於社會而言,正需要小朱這種創新型人才。如今,“技術型人才”為社會做出貢獻,激發市場活力的例子已不少見,前有IT男合夥開西少爺賣肉夾膜,利用網絡宣傳,打出一片天地,後有深圳創客羣體的快速出現壯大。可以説,若想做電商賣螃蟹是非常有前景的,國家優惠政策、企業資金扶持、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等等都為(小朱的)嘗試提供了一個平台。所以,為何不勇於嘗試呢?

尼采説,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趁着現在,追逐內心,勇於嘗試,終有一天,你會舞出一曲最華麗的樂章。

生命,起舞過,旋轉過,摔而起身過,方不辜負。

大學生作文 篇5

孟子説:“人之所以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心也。”意思是人有不學習卻能做事的本領是人的本能;不經過考慮就知道的,那是人的良心。而如今,良心好像已經不是如此簡單的事了。

良心是每個人存於世間的道德基礎,沒有良心的人與其他動物沒有區別;良心是社會發展的意義,沒有良心的社會必然走向滅亡;良心是民族存在的基石,沒有良心的民族只會迅速消失。總會看到許多活生生的例子,觸目驚心,讓人訝然。擁有良心,很困難麼?

瀏覽新聞,總能看見一件件觸目驚心的事情。像去年一個名叫馬聰的“富二代”駕車撞傷兩人,事發後,馬聰一路逃竄,企圖逃脱法律的制裁。他們什麼都不缺,但缺一顆充滿良心的温暖的心。如果他們有良心,會棄別人的生命於不顧嗎?會冒着傷害別人的風險闖紅燈嗎?會認為自己逃逸沒什麼大不了的嗎?是不是説,如今的生活條件變好了,精神內容卻缺乏了呢?難道良心都變得一錢不值了嗎?

近些年來,食品問題層出不窮。有人戲言道:“中國人在食品問題中完成了掃盲。”這難道不是一種悲哀嗎?蘇丹紅、瘦肉精、三聚氯胺等有毒物質逐漸為人們所熟悉,在食品問題上竟出現瞭如此大的問題,是良心的泯滅嗎?還聽聞肯德基的豆漿粉製成的豆漿昧着良心走着高價,渤海灣漏油事故居然是違規操作的惡果,一陣驚悚之下,我們不禁懷疑,企業的良心如今何在?難道眼中只剩下錢了嗎?

是什麼改變了我們,讓我們丟失了許多彌足珍貴的東西?是利慾薰心的不擇手段,還是道德底線的淪陷。

每個人在這個社會上,都是個體,羣體中的個體,我們都是息息相關的。若每個人都是為自己的利益而活着,而棄正義於不顧,那這個社會將是多麼混亂無序,想必也不會長久。我們都有自己的義務,只有人人履行義務,社會才會顯得生機勃勃,花香四溢。而良心,正是推動我們履行義務的力量。

科技的發展,人們的思想品德在倒退;地球被污染,人們的污染行動沒有停止;生活在變好,良心卻逐漸被遺落在人們視野之外。物質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道德水平竟在倒退,會不會,有哪一天,人們退化成猿猴,繼續着原始生活呢。

讓人們的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相協調,讓良心從遠方歸來吧。

大學生作文 篇6

體育鍛煉是大學生活的必要組成部分。但是,仍有一些大學生不喜歡參加體育活動,他們認為這些活動浪費自己的時間和影響他們的學習。事實上,這是非常不明智的大學生保持距離,因為從體育鍛煉體育鍛煉是不會對人體有害,但對他們好。

學院的學生可以受益於體育鍛煉很多。首先,參加體育運動可以幫助學生建立一個強壯的身體,保持豐富的能源。此外,體育鍛煉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來緩解壓力,保持愉快的動議。此外,通過參加體育活動,學生可以有機會接觸和與他人溝通,可以幫助他們改善他們的社交技巧。如今,各高校和大學為學生提供了許多體育設施開展體育鍛煉,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按照自己的利益和需要。

至於我,我對所有的球類種,尤其是足球和籃球激烈。從這些遊戲,我都獲得了很多,並責成感到非常高興。總括來説,體育鍛煉,有利於各高校學生,因此請不要猶豫,參加體育活動。

大學生作文 篇7

北京大學燕南園56號院,曾是科學名家、北大老校長周培源先生的居所。如今的56號院,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的所在地。當年愛花的周先生種下許多櫻花樹,美學中心入駐10多年來,院子裏又種了白桃、玉蘭、海棠、牡丹、芍藥和許多竹子。

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文科資深教授葉朗近日在這裏接受記者採訪,他指着南邊偏西的57號院説,那是馮友蘭先生的故居、即“三鬆堂”;西邊的60號院是著名語言學家王力先生的故居。燕南園還曾經居住過馬寅初、湯用彤、向達、翦伯贊、朱光潛、冰心吳文藻夫婦、侯仁之等等諸多學術大師。隨着這些大師仙歸道山,學校的一些研究機構等陸續搬進來。

走進燕南園,進入56號院,靜美之感油然而生。怎樣進一步正確認識美育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怎樣積極開展美育?如何擴大美育優質資源的覆蓋面?積40年研究美育之功、常年為學生開設多門美學課程的葉朗教授,對記者暢談自己的.感悟和實踐。

燕南園海棠依舊,這裏是美學與美育的重鎮

記者:您有一篇文章和一本書的名字均為《燕南園海棠依舊》,北京大學燕南園賡續着怎樣的人文傳統和高遠的精神境界追求?

葉朗:燕南園是北大學術積澱最深厚的地方,在這裏住過的學術大師,構成了一種人文環境、一種精神氛圍,其靈魂是一種高遠的精神追求、一種人生的神聖性。馮友蘭先生曾用“欲罷不能”的學術創造來説明人類文明“真火”燃燒不滅的原因,“欲罷不能”體現高遠的精神追求和人生的神聖性。

單就56號院來説,在開展美學與美育研究方面,個人項目有95歲高齡的張世英先生的十卷本《文集》,還有許多研究美學基本理論、研究中國美學和中國藝術、研究西方美學的著作,集體項目有歷時25年、200多位學者參與、近1800萬字的《中國曆代美學文庫》《中國美學通史》《中國藝術批評通史》3套多卷本著作。我們還在56號院舉辦“美學散步文化沙龍”,邀請許多著名的科學家、藝術家參加。

記者:您現在還擔任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曾經同時擔任北大哲學系、宗教學系和藝術學系的主任,還擔任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哲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您的《美在意象》《中國美學史大綱》《中國小説美學》等著作為新時期的中國美學美育作出了重要貢獻,這些著作大都與燕南園有關聯。燕南園是否關係大學的某種使命?

葉朗:北大許多學術大師的傳世經典著作都寫作於燕南園。大學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引導大學生,也引導整個社會,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這種精神追求給我們的人生注入了一種嚴肅性和神聖性,使人們生髮出無限的生命力和創造力,生髮出對宇宙人生無限的愛。北京大學由蔡元培開創的人文傳統及藝術教育傳統沒有中斷。燕南園海棠依舊。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及性格,美育有不可替代性

記者:如何認識美育在育人中的獨特功能?

葉朗:中國古人認為,德育是“禮”的教育,它的內容是“序”,也就是維護社會秩序、社會規範,在規範性的教育中使人獲得自覺的道德意識;美育是“樂”的教育,它的內容是“和”,也就是調和性情,使人的精神保持和諧悦樂的狀態,生動活潑,充滿活力和創造力,進一步達到人際關係的和諧以及人與整個大自然的和諧。德育和美育的關係是“禮樂相濟”,也就是互相補充、互相配合。美育可以使人通過審美活動而超越“自我”的有限性,可以激發和強化人的創造衝動,培養和發展人的審美直覺和想象力,所以美育對於培育健康的人格和創新人才有着自己獨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

過去在大學教育中,我們往往只重視知識的灌輸、技能的訓練,而忽視心靈的教化和人格的培養,我們不注重引導青年去尋求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古典課程、人文課程、藝術課程受歧視、受排擠,人的創造力、想象力被壓抑,人的同情心、道德感、審美感得不到啟迪。我們的眼光必須從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遮蔽中解放出來。從物質的、技術的、功利的統治下拯救精神,是我們的教育所面對的時代問題。大學教育不能等同於職業教育,許多高校招生諮詢會上,家長及考生最關心“這個專業好找工作嗎、工資待遇高嗎、能否出國”等問題,過於功利。我們現在不重視從小培養學生們熱愛中華優秀文化,如果青少年從小都是接觸文化垃圾,那他們就很難再接受經典了。

我們的時代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這個時代要求我們培養人格完善、全面發展的傑出人才,要求我們培養多才多藝、學識淵博、富有創造力的巨人。大學生要有大格局,在這個意義上美育的作用比較明顯。美育就是引導人們去努力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具有一種“光風霽月”般的胸襟和氣象,去追求一種更有意義、更有價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這是美育的最終意義,也是所有人文教育的目標。這對於一個人成就事業、成就學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增長專業知識和技能來説,美育、人文藝術教育的直接幫助好像不明顯,但從培養思維能力方面,從性格方面,以及從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來説,這正是美育、人文藝術教育的獨特功能,這是從孔子一直到蔡元培所一貫強調的。要創建世界一流大學,一個重要的努力方向,就是要推動文理交融,推動科學與人文、科學與藝術的結合。

充分利用現代互聯網技術,擴大美育優質資源的覆蓋面

記者:現代互聯網技術對教育包括美育方面優質資源的共享,產生巨大正能量,您在利用互聯網技術上有何探索?

葉朗:我們這個時代是高科技的時代,時代要求我們的教育應該充分利用網絡平台的媒介,推動優質教學資源的社會共享。我們的美育和藝術教育也應該體現這種“互聯網+”的時代要求。去年,在教育部的引領下,由北京大學牽頭,我們策劃和製作了一門網絡共享課(國外叫慕課),名稱是《藝術與審美》,我自己講其中的兩講,內容分別是“美育”和“人生境界”。這門課受到大學生熱烈歡迎,目前,全國各地已有500所高校,超過16萬學生選這門課。

記者:未來您將怎樣推進網絡共享課,讓更多的大學生受益?

葉朗:我們現在正在策劃和製作一個系列的“人文藝術網絡共享課”,第一階段開設4門課:《崑曲經典藝術欣賞》《偉大的〈紅樓夢〉》《敦煌的藝術》《世界著名博物館的藝術經典》。這4門課已於今年下半年開始錄製,計劃20xx年2月上線。授課老師聘請北京大學和國內高等院校的著名教授,同時也聘請文化領域和藝術界的著名學者和藝術家。我們請白先勇、蔡正仁等10多位著名崑曲藝術家和學者來講崑曲,我們請王蒙等10多位著名文學家、哲學家、紅學家來講《紅樓夢》,我們請樊錦詩等10多位長期在敦煌工作的學者來講敦煌。

這種新型人文藝術通識課的主要特點是,在網上面向全國高校開課,覆蓋面大;課程內容要求有普及性和趣味性,又有思想性和學術的深度;在傳播人文藝術知識的同時,要傳播健康、高雅、純正的趣味和格調。

通過文學藝術系列課程,我們在高校中進一步營造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弘揚中國精神的濃厚氛圍。俄羅斯的大學生一定要讀普希金、萊蒙托夫,一定要讀《戰爭與和平》;中國的大學生一定要讀唐詩宋詞,一定要讀《紅樓夢》,一定要知道敦煌,一定要知道崑曲。我們要引導我們的大學生接近中華文化的經典,使他們熟悉經典,閲讀經典,欣賞經典,熱愛經典,加深他們對“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的認識和體驗,深化他們的中國文化的根基意識。經典的作用不可替代,經典的地位不可動搖。當然,我們也要引導大學生具有國際眼光,使他們熱愛全人類的文化經典、藝術經典。

利用互聯網在大學生中加強藝術教育和人文教育,是我們貫徹中央精神的一種嘗試,也是迴應時代呼喚的一種嘗試,今後還要繼續開設這方面的課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