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項羽的作文(精選45篇)

來源:文萃谷 2.07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描寫項羽的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描寫項羽的作文(精選45篇)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1

當日,你見秦王出遊,大膽説出“必可取而代之”。也許當時你被別人視為瘋子,看作痴人。殊不知這是一種豪情,一種理想,一種男兒當存的抱負。果然,你年輕有為,迎着狂風暴雨,逆着歷史的潮流,你湧上了歷史的大舞台。

“鉅鹿之戰”、“破釜沉舟”,你是歷史的典範。你英勇,你無畏,你威武,你戰無不勝。你就是傳奇。表面的光鮮,孰知背後的心酸。在無數個日落西山,你在霞光的映襯下舞到天昏地暗。累了,倦了,還要繼續,始終堅持。或許連你自己也不知道何時該放下。為了成功,你執着的付出。眼看着就要進軍咸陽,豈料半路又殺出個劉沛公。你勃然大怒,揚言要擊破沛公軍。人們喜憂參半。沛公自然畏懼,亞父則倍感欣慰。但他們都不瞭解你所憤怒的不過是被信任的人出賣。

那日,鴻門設宴。亞父怒斥“豎子不足與謀”。也許沒人知道,你是故意放走沛公。人們説你這是沒有政治遠見。那是他們不知道“真情自在人間”。誰説的天下者就一定得落得個“背信棄義的美名”呢。沛公是一個威脅,但當日的兄弟情誼難不成是假的嗎?為何別人無情,自己就一定得無義。做人不能有自己的原則嗎?自古統治者就是不是人間煙火的代名詞,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就不適合做君王了嗎?不是吧!

自古英雄氣短,兒女情長。在人們説你是暴君的時候,他們卻沒想到你的温柔。當日“霸王別姬”,千古流傳。你的柔情分明千古流芳,人們卻還是昧着良心説你的殘暴。其實他們不配説你。身處亂世,要麼殺人,要麼被殺。想必沒有誰願意被別人操控命運吧。那為何又要責怪你呢?為你的柔情不平。

最終,你還是順了“天下人”的意。你敗了,為了你的“江東父老”為了天下人,你徹徹底底的敗了。無數人嘲笑你輸不起。千萬人責怪你不東山再起。他們不懂,不懂啊。其實,你無比勇敢。為什麼打仗?為天下安寧。那戰爭又帶給了人們什麼?動盪不安。難道要説“我為了天下百姓而禍害蒼生”?這不是很可笑嗎?只有真正的大丈夫才能做到這樣的胸懷天下。所以你不懦弱,相反你無比偉岸。

時光匆匆流逝。項羽,儘管你已化為了一片塵埃,但你的男兒氣概,你的英雄本色會一直延續。人們對你的誤解終將隨風而去,剩下的將是不朽的傳奇。項羽,我敬重的真英雄!

歲月的輪迴中,誰會一直待你到老,守着一顆稚心,叢生了華髮,淡忘了天荒。不過是痴心人的夢,妄想一路白頭,終還是曲終人散。散了,忘了,不過如此。卻總會存有一絲的希冀,予自己留一個念想,給未來織一個希望。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2

英雄應當不以成敗論之,秦末,劉邦、項羽爭霸天下,結果以項羽失敗而告終,《史記》作者司馬遷評價其乃“失敗的英雄”,我很贊同。

項羽,楚國人,青年時,學書、學劍皆不成,換學兵法,卻也“略懂其義”,不願深入瞭解,當其遇秦王遊會稽時,發出“彼可取而代之”的怒吼,項梁驚而捂其口,可見項羽的遠大理想。劉邦那時算什麼人呢?只是一個泗水亭長,見到秦王也只能發出“嗟乎,大丈夫當如此”的羨慕之意,恐怕他至死也沒想到可“取而代之”吧,可見項羽的遠大理想,是常人難以想象的,這足以體現了項羽的過人之處。

項羽作戰英勇無比,鉅鹿之戰,殺死畏縮不前的宋義,破釜沉舟,同仇敵愾,將士們以一當十,經歷九次戰鬥,徹底擊垮秦軍主力,這一仗,確定了項羽的統帥地位。劉邦呢?卻趁此時機,攻入咸陽,小人得志,還狂妄地想在關中稱王,項羽聽説後,立刻大怒,特別是聽説曹無傷的話後,揚言“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多麼豪邁,多麼勇猛,有男子漢氣概,鴻門宴後,項羽進入咸陽,大封諸侯,自稱西楚霸王。

誠然,英雄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項羽失敗的原因,歸根結底還是歷史的教訓——失去民心,項羽有着軍事天賦,但他曾將秦軍投降士卒坑殺二十萬,典型的一個殺人狂魔,人人懼之。當其進入咸陽城後,燒殺搶掠,秦民大失所望,可以看出,項羽政治水平不高,不懂得安撫人心。

可劉邦呢?被項羽打敗後,嫌車跑得慢,居然將親生骨肉踢下車去,這種行為簡直連牲畜都不如,我想這時,他更不會有項羽那種烏江自刎的氣魄吧?這是典型的小人形象,遇事毫無主張。

他還慣用卑鄙手法,當劉邦項羽簽訂“鴻溝之約”後,原本是停戰期間,卻發兵攻打項羽後背,可見他是一個地道的偽君子,他還曾對項羽説“財物無所取”可是他獻給項王和范增的玉璧“和玉斗”是他從咸陽宮裏搶來的奇世珍寶。項羽做事從來都是説一不二的,更不會幹出劉邦這種口是心非的事來,從這裏可以看出項羽才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劉邦雖然有缺點,他就只憑借了一點戰勝了項羽,那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無論如何,項羽的功績是掩蓋不住的,他是我心中的英雄!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3

歷史的車輪輾過,如過眼煙雲的幾千年中,有一個高大的身影,將永遠被人銘記。

都説歷史是給勝利者的傳記,而項羽,這個在楚漢戰爭中的失敗者,原本應被歷史一筆帶過的。或許是司馬遷對劉氏家族的不滿,把他,這與劉邦抵抗至生命最後一息的失意英雄記入了《史記》中的本紀。

殘陽似血,映着滾滾黃沙。歷史是無情的,它使得四面楚歌別虞姬,霸王終在烏江自刎。為何如此一支英雄部隊會淪落到這樣的地步?其中也是有原因的。

項羽的缺點不少。一是用人。劉邦知人善用,因此得多位賢哲。其實項羽手下也不是沒能人,他的謀士范增足智多謀、忠心耿耿,水平也算天下數一數二。可你看看項羽,只因前夜叔父項伯的幾句話,在鴻門宴上竟然對范增的幾次暗示,甚至是最後他忍無可忍的“明示”都無動於衷,結果錯失了殺劉邦的最佳時機。如此之事,極似三歲小兒所為。

二是貪財。同樣是鴻門宴,張良替劉邦獻上白璧一雙給項羽,項羽欣然接受,還恭敬地“置之坐上”。氣得范增都説出了“豎子不足以謀”這樣的話。進了咸陽,白璧玉杯怎會少?項羽就是目光短淺,貪圖小錢。遇上這樣的主子,范增也只有歎息的份。

三是心無城府。這一點也是他失敗的一個重要因素。比起老謀深算的劉邦來説,他還是太嫩了點。好不容易有個曹無傷肯給他做間諜,搞搞情報工作,愣是被項羽三言兩語就給透露了。動不動就會被別人説出去,遭殺身之禍的工作,換誰誰都不會去幹。看了曹無傷這個刀下鬼,我們也自然明白:項羽這人,靠不住。

不僅這事兒,再往早追溯幾年,尚還年少的項羽看到了秦皇威武的樣子,便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要知道,在那個年代説這樣的話,是要掉腦袋的。可項羽沒想這麼多。

再聽聽劉邦這小子説了點什麼:“大丈夫安當如此!”多麼妙的一句話呀!看似讚揚秦王,其實也道出了自己的偉大志向。

……

以小見大,由此,你或許能明白項羽————這一代好漢失敗的原因了吧!

“有缺點的戰士畢竟是個戰士”最後還是用李清照的《夏日絕句》來作為結尾吧:“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其實,項羽大可不必如此,他覺得“無顏以對江東父老”?這樣也釀就了項羽一生中的最後一個悲劇,説實話:“江東弟子多才俊,捲土重來會有期。”

知恥而後勇,項羽若能東山再起,那劉邦,怕也只有望洋興歎的機會了。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4

“本色英雄”,多麼精闢的四個字。直到生命的最終一刻亦不失本色。但本色英雄很難成就霸業,只能成為霸王。世界不是一個人的,想要讓世人聽命於你,就必須有足以讓人心服的本事;武力顯然不是最佳的選擇,武力能征服人一時,卻不能征服人一世。或許在當時,全天下沒有一個人是項羽的敵手,但項羽再強也總有疲憊的時候,精力不足的時候,他不可能將天下的人都殺了,即使都殺了,那還叫什麼霸業。他不可能讓天下人真正屈服,自負的項羽,否定一切,又怎能讓天下人認同你呢?

本色因為你獨異於人,有過人之處,有超世之才,可惜項羽不會將它化為超世之業!項羽能夠在戰場上奔騰馳騁,取敵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卻在政治舞台上捉襟見肘,狼狽不堪。項羽是為了自我而活,為了書寫自我的本色而活,所以無法被天下人所擁護。沒有項羽在政治上的失敗,就沒有項羽的本色。項羽既成就了本色,就成就不了天下。

若玩弄手段就不是項羽,向別人求助就不是項羽,不天真就不是項羽,不自負就不是項羽,不衝殺在第一個就不是項羽,過烏江就不是項羽。唉!可惜啊,本色卻不合乎時勢,劉邦的卑鄙,劉邦的懦弱,劉邦的陰險,卻成就了劉邦。

項羽的本色,註定了他的孤軍奮戰,註定了他的杯具。眼見着自我打下的大片江山被別人輕易吞噬佔為己有,項羽能做的,僅有在戰場上拼殺,在政治場上亂闖,身陷四面楚歌,最終自刎於烏江。我一向在思考,為什麼項羽欲過江而終又可是。正是因為他的本色。

烏江亭長如果不説出那一番話,項羽是會過江的,然而既然你張口説要助我,而我(項羽)又如何肯理解你的幫忙,我堂堂項羽絕不會求人饒命,不會苟活在別人的憐惜施捨之下,這有辱我(項羽)的本色。所以我(項羽)可是江,死也不會再過烏江。是烏江亭長葬送了項羽嗎?不能這麼説,我倒覺得是烏江亭長成就了項羽的最終輝煌。烏江亭長給了項羽最終一次施展本色的機會,讓項羽能夠在此狂放歌唱。

試想,項羽過了烏江又能怎樣樣呢?會理解江東父老再次的稱王嗎?與劉邦再次戰鬥就能獲勝嗎?能重新奪回霸業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項羽的本色,所以註定不可能。那失了本色呢?就不再是項羽,不是項羽就更不可能成功。所以正是烏江亭長的這一番話,給了項羽最終的舞台,讓項羽將自我的本色完整亦是完美地抒寫下來。這,就是項羽,本色的項羽!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5

歷史長河中湧現出形形色色的人物,各方旁觀論道者所持觀點各不盡相同,但是在數千年前,有這麼一種潮流,自中原地區向各大邊境民族席捲而去,狂風所襲之處,無不驚歎於這“西楚style”的風力威力之巨大。

這股潮流自秦末楚漢之爭,一路影響至今,唐代詩人杜牧抱怨道:“道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宋代的李清照推崇過:“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毛澤東也曾教導:“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他們説的都是一個人——西楚霸王項羽。

項羽是個受億萬人尊敬的英雄,他年幼時曾對着位高權重,高高在上的秦始皇,與其叔父項梁道出“彼可取而代也!”的豪言壯志。他做事果斷卻少了些細膩,曾説出“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但又是個三分熱度的騷年,略知兵法大意,又不肯竟學。那時他也十幾歲而已,與在校高中生年齡相仿。在現代,頂多是個頑皮的古惑仔,但是,那是一個人民羣眾表面乖乖仔,背後要民主要自由的時代,只要有人敢出頭,很快就能形成一股強大的勢力。

項羽為人意氣用事,這對他今後的命運影響不小,戰爭前期,這麼一種性格可以將別人不敢做的事情自己做出來,並且在那個時代受數人響應,戰爭中期,易被人利用,錯失多數良機,走向失敗,戰爭後期,項羽的意氣用事使得千古中華華夏子孫為之歎息,自刎於烏江。

項羽也是位多情男兒,兵敗之際,又聞四面楚歌,項王夜起飲於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又回想臨死不遠,身邊的美人又該何去何從,於是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雖説項羽做事有些讓人惋惜,但卻是一個能推翻大秦帝國的男人,做為男人,他夠義氣,夠勇猛,作為反抗者,他也夠成功,項羽的名聲也要比劉邦大得多,即使沒有成為帝王,他也已經名留青史。

誰都願意跟一個義氣,勇猛,志向遠大的人做朋友,項羽就是這麼一個人,所謂的“西楚style”是指人們要向他一樣,做一個大方的人,豪邁的人,做事不拖泥帶水。後代人缺的正是這麼一種性情中人。

有這麼一場風,他颳了數千年,這股風越刮越大,這是一股與眾不同的姿態,這是一股氣壯山河的史詩,這還是一種絕世的“西楚style(風格)”。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6

憶秦末羣雄並起,江山更替,項羽名籍,會稽起義,為人信義,願讓天下寒士歡顏庇,輾轉天地,一呼百應,所向披靡,為王稱帝,此等壯舉,有誰能比!

信手翻看篇篇敍項羽的文,説他太過婦仁,興起行事過於天真。我卻由衷讚歎他是如此有愛有恨,有義有仁,實乃舉世無雙的英豪堪比為神!

思過往:上將軍宋義為圖安詳,帥命一下只准觀望。霸王為天下一統怒髮衝冠殺主將,年少輕狂,血氣方剛,面對敗軍之像,一人撐天力抵擋,披着戰甲爍爍,聽着戰馬聲嘶,踏着屍骨遍地,舉着寶劍鋒利,登鉅鹿戰場之上,一身榮光,九戰九捷,臣民敬仰,熱血灑土匯流成江,屍骨漫地推積哀傷,猶見項羽揮劍直指秦都咸陽。

一戰之後,仰天長嘯,豪氣沖天,威揚天下,此等榮耀,已勝千萬英豪。

讚歎千載歷史腥風血雨蒼茫路,萬里征程多少豪傑已故,中原逐鹿項羽出征誰又能阻,豪氣萬丈傲視羣雄爭榮辱,獨項羽為紅顏衝冠一怒,唯項羽惹天下英雄盡妒,又怎奈烏江水邊一代英豪白骨枯。

白骨已枯,屍骨無存,那又如何,是霸王知恥重義,他又豈會棄眾違義,倉皇出逃;是霸王猶記得當年率領八千子弟浩浩蕩蕩過江爭天下,現環顧而今身邊僅剩可數人馬,實愧於江東父老,無顏以對,只能一死以謝天下;是霸王大義當先,不願生靈再遭塗炭,不願戰火燃盡江東之水,用一死挽救蒼生黎民,換太平歲月。遙想當時境遇,面對忠心耿耿以死相隨的江東子弟,面對戰火紛飛滿目瘡夷的土地,西楚霸王,用最近乎完美的方式,結束了他短暫卻又無比絢爛的英雄一生!劍輕抹過喉頭,血溶於江東之水。這樣的死,死得悲壯,死得英雄,這樣的死,死得豪氣沖天,感天動人。這樣的死也足以遠勝多少英豪!

縱然坑殺二十萬秦兵,盡失民心,可這亦是為了兄弟情誼;縱然在戰場上他永遠不會停下殺戮的腳步,看似冷血無情,可他對於虞姬的感情,卻始終熱烈激盪,矢志不渝,縱然鴻門宴上婦人之仁放走劉邦,錯失江山,可這亦是為了為人的信義,縱然項羽有着萬般過錯,千般不是,可他依舊是那個堪比為神的舉世英豪。因為他戰無不勝,有愛有恨,有信有仁。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只是一生浮夢。當歷史的章節已經翻過了這一頁,閉目沉思,放肆得問,英雄誰是,誠然,西楚霸王,一代天驕,堪比為神!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7

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項羽不愧於一世英雄。他力能扛鼎,他享有崇高的威望,一聲亂世怒吼,八千子弟跟隨,他的江東精鋭之師,在鉅鹿城下,在廣袤的關中大地上,給予了那個當年曾不可一世的秦王朝致命一擊。於是,始皇“千秋萬世”的美夢被無情地擊碎,成為了泡影。隨着秦王朝大廈的轟然倒地,轟轟烈烈的秦末農民戰爭宣告結束,長達五年的楚漢相爭拉開了序幕。

反觀劉邦,他的家族世居山東,自幼無賴,不學無術,也沒有什麼卓越的家庭背景,成年後混着做了個亭長的職務,作為一方治安管理之長,他貪好酒色,不但不為一方百姓做出表率,反而“身先士卒”,做着各種為世人所不齒的事情。

項王鴻門設宴,亞父范增志在必得,自是不懷好意。

此時二人的實力,正如其身世,一個微弱不堪,蚍蜉撼樹而不得;一個勢奪天下,振臂一呼而功成。

然而,在兩人對面而爭的鴻門宴上,項王輸了,輸得一敗塗地。

在范增設計之時,項王滿口答應,然而在叔父項伯的一席“忠言”之下,項羽便把對范增的許諾丟在了腦後。人云“軍中無戲言”,正是項羽這種對待軍情如兒戲,偏聽偏信,任人唯親的態度導致他未能成功的刺殺劉邦,也正是他的這種狂妄自大,招致了他的殺身之禍,為他日後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而劉邦從一開始就意識到此會的重要性。他從一出現在項羽面前就擺出了一種卑躬屈膝向項羽請罪的姿態,從而使他一出場那謙恭的姿態贏得了項羽的歡心,使其認為天下已無英雄,范增所忌憚的,只是一個厚顏無恥的年老無賴,這更堅定了項羽不殺劉邦的決心。此外,劉邦的“果決”,也成為他能夠順利逃脱的一大法寶。當他席間逃走時,他置百餘士卒及張良的生死於不顧,最終順利逃回軍中。

其實項羽從一開始就錯了。項羽有着極高的志向與軍事天賦,他是一名合格的軍事家,但在政治舞台上,他無法與年長自己二十四歲,老謀深算的劉邦相比。項羽的主場是在沙場上,而並非那勾心鬥角的政治舞台,如此來看,項羽最終敗於劉邦之手,也就不足為奇了。

放走劉邦之後,項王開始後悔。他想把劉邦抓回來殺死,但為時已晚,劉邦已經走遠了。歷史和項羽開了個莫大的玩笑,此後他多少次想要殺死劉邦,而劉邦都像一隻烏龜,縮在殼裏再也不會出來了。他不會再像這次一樣的自取滅亡,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8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我的夢裏,常常出現一個少年,白衣揚鞭,胯下烏騅,飛逝而過。那是你嗎?霸王項羽?我在長江邊喚你,只有一聲聲的海浪回答。

你正義,在秦王朝肆意橫行,殘害無辜,生靈塗炭的時候,你沒有沉默,而是猛烈的爆發,讓你的正義之火燃燒你的血液,你的靈魂。你站了出來,發動起義,為人民,為整個國家殺出血路。

你磊落,鴻門宴上,亞父的暗示,你默然不做聲,你不願用這種不光明的手段去殺害一個對你構成威脅的人。於是放虎歸山,最終的失敗,也許有你的原因,但劉邦那種小人的作派,是為大多數人所不齒的。這也便是“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的表現吧!所以你磊落的偉大,也失敗的光明。

你誠信,你和劉邦説好了楚界的劃分,然後很真誠的離開。劉邦卻背信棄義的殺回馬槍,你沒有防備之中,被那種小人暗算。雖然他做了皇帝,但他又奸又滑,言而無信,又怎能讓百姓心服口服呢?而你,卻繼承了這種可貴的誠信,那才是百姓心中的王。

你無畏,大勢已去之時,你沒有一絲頹廢,而是更加勇猛的去戰鬥,告訴將士們是“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這是一種自信。“八歲起兵,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天下。”如此之才,以無畏自信為本色,種下了雄霸天下的雄心,所以我敬佩你。

你有情,四面皆楚歌,霸王別姬,柔情萬丈,寧肯揮劍斷天涯,也把相思輕放下。送走心愛的馬匹,安頓好虞姬。帶着江東子弟一路“大呼馳下”,縱然可以逃命,卻願自刎於江邊。八千子弟無一人生還,自己豈能苟活?你有情有義。有人説:“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但我卻要説:“江東子弟多情義,寧死江邊不苟活。”有人説:“宜將勝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我卻要説:“宜將人情學霸王,不可為王如劉邦。”你的情,你的義,深深的刻在了後人心中。

長江嗚咽,長劍血染,白衣成了血色,烏騅長嘶,美人淚眼婆娑。你的死,讓那一段歷史塗上了厚重的顏色,你的血,染紅了那天的夕陽。也為那英雄的人生勾上了悲壯的一筆。

正義,磊落,誠信,無畏,重情交織成了你人性中最美的光環。你就是當之無愧的西楚霸王——項羽,我們心中的英雄。願你在天堂過得愉快!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9

一提到項羽,人們馬上就會想到他那“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英雄形象,同時也為他自刎烏江的悲慘結局而扼腕長歎。許多人認為項羽十分英勇,天生力大無窮,一杆虎頭金槍神勇無敵,連最後的烏江自刎都是壯舉。李清照有詩讚他:“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説實話,我可不這麼認為,項羽雖勇,卻少謀。他性格中的優柔寡斷,剛愎自用讓他充其量只不過是“一夫之勇”。單單憑藉一己之勇,怎麼可能打下天下呢?

項羽的剛愎自用體現在他不肯採納謀臣的建議,導致許多有才之人棄他而去。在鴻門宴上,如果他能聽取建議,當機立斷,怎會錯失良機,讓自己的對手劉邦逃之夭夭呢!直到最後,最為得力的謀臣——范增也被他逼走了。沒有了賢臣的輔助,垓下之敗實屬必然。他的對手劉邦則恰恰相反,求賢若渴,知錯就改,虛心聽取謀臣意見。身邊聚集了大量謀臣,這為他奪取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個人要成就一番事業。要的不僅僅是過人的天賦,更要有堅忍不拔,百折不回的精神。孟子曾説過:“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指亂其所為……”楚漢最後一戰,項羽被圍於垓下,四面楚歌,拼死才殺出重圍,逃到烏江邊。烏江亭長駕了小船來接,並開導他:“江東雖小,畢竟有沃土千里,眾多百姓,如果你再整旗鼓,捲土重來,還能與劉邦抗衡。”而項羽卻仰天大笑:“既然上天要亡我,我何必要渡江了?”説罷,手提短刀,連殺數人後,自刎而亡。可見項羽不僅剛愎自用,不聽旁人的建議,而且不能承受挫折。自刎烏江真讓人可歎可惜。

杜牧詩云:“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 捲土重來未可知。”如果項羽虛心聽取謀臣意見,不剛愎自用,有堅忍不拔,百折不回的精神,歷史上説不定會有一位“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英雄君主呢!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10

四周是馬蹄濺起的灰塵,像一層薄霧籠罩住了整個戰場。一個又一個的人圍住了他,四周的刀光劍影閃爍不定。刀起刀落,濺起的血花落在他身上。衣服上,頭髮上,沾着不知道是敵人的血還是他的血。刀刀直奔人的要害,毫不留情。可衝來的敵人不但沒減少,反而還有增加的傾向。他的視線開始模糊,朦朧中,眼前出現自己多年前血戰殺場的情景,即使受傷也可以凱旋而歸。

他的戰袍被劃傷了很多處,變得破破爛爛,隨意的披在身上。拿酒的手上有一道細長的疤,是被利器劃傷的。拇指和食指因為長年用劍長出一層厚厚的繭。黑色的眼睛,卻遮蓋不住因為取過多人的性命而產生的一種攝血的光,但此時他的目光温柔而深情。他緩緩端起酒杯,酒被月光鋪上一層薄薄的紗。他苦笑:“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酒順着他的嘴角滴落在下巴上,四面的楚歌讓他的心情無法平靜下來。

虞姬輕笑,起身為他的酒杯裏盛滿酒,又往自己的酒杯裏盛了些。酒杯相撞發出清脆的聲音,一口飲盡,站起來:“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聊何聲!”鮮紅的血順着她蒼白的脖頸流下,開出朵朵鮮豔的花。他連忙抱住她,她的目光卻安詳而平和,好像了結了樁心事般。什麼也沒有説,直至眼睛不再有神。他輕輕將她放在一旁,風吹起他破舊的戰袍,他將插在土地中的劍拔起。鮮血染紅了整片天。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他仰起那顆高傲的頭,沸騰的熱血伴着沖天的意氣噴發。有人笑他傻,笑他固執。他只是按照自己的活法活下去,不肯將就於別人。他骨子裏的一種豪情,一種熱血,一種傲氣,是無法掩蓋的。不可否認,他是一代豪傑。

撼天的豪情,絕世的氣概。烏騅馬長嘯揚蹄,悲哀在遠去的孤舟踏響。他尋找自己忠義無悔的歸宿。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11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楚霸王,烏江河畔,可否安放你英靈?

穿千年,再讀霸王,如痴如醉,再讀,唏噓不已。

觀秦王儀仗時説出“彼可取而代之”的你,破釜沉舟與秦軍決一死戰時的你,連破十面埋伏衝出重圍的你,怎落個自刎的下場匆匆了結一生。

睢水之戰,你俘虜劉邦父親與妻兒以此要挾,揚言要殺了劉父做湯,劉邦卻笑要你分他一杯羹,你是英雄,放了劉父,卻落了個婦人之仁的罵名,可有誰看到你英雄背後,苦苦堅持的仁義。

鴻門宴上,項莊舞劍,欲取劉邦首級,維護西楚霸王的統治,范增多次朝你使眼色,你仍不為所動,你是英雄,要抗衡也是光明正大的抗衡,怎能用宴會之名謀殺劉邦,當劉邦的將士樊噲進帳時,你不見他眼中的騰騰殺氣,只是一種壯士的惺惺相惜,樊噲割肉而談時,你只見他的風氣豪爽,卻未曾想那個“心子最黑,臉皮最厚”的劉邦陰險算計,你的仁義,成了笑柄。

被韓信包圍,虞姬自殺,你依然帶着八百人殺出重圍,你的英勇被後人化為匹夫之勇,仁義,成了笑話。

烏江邊,橫屍遍野,血流成河,染紅了烏江,血染了白髮,烏江亭長勸你逃走,重回江東。你作為英雄,為了尊嚴,豈能為了苟且活命倉皇而逃?當年帶八千江東弟子渡江反秦,今無一人生還,無顏面對江東父老,大呼“天之亡吾”後,拔劍自刎,一代英雄,從此落幕,烏江邊,一輪明月掛上,霸王睜着眼,看着漢軍,看着楚兵,看着他的一生,不捨閉眼,心有不甘,怎奈“天要亡我”,霧靄遮鋒芒,奈何可奈何。

霸王啊,當年自刎時的皎皎月光是否會閃起一抹悲哀,當年自刎時的滾滾江水,是否會為你奏響一首哀歌,這麼多年,鐵打的黃河流水的江山,是否會讓世人對你的尊嚴不屑一顧,天下之大,歷史之久,易安讀你,天下之大,歷史之久,我在讀你,天下之大,歷史之久,霸王,可還有人讀你?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12

涼風習習,江水滾滾流去,在秋意已濃的江畔,草兒格外的綠,綠的可以看見草兒那十足的精氣神。不由想起千百年前那位讓人不禁想讚美、歌頌的英雄人物——項羽。

他,是位勇士,在戰場上以一戰百,所向披靡;他,是位仁者,不願看到天下民父子受到苦難;他,更是位有血有肉的情義之人,臨死前還與虞姬舞劍而歌。

有人説,他太自大,自以為是地錯過了成為王者的機會。可在我看來,他已是個王者,僅因他身上流淌的王者氣勢,僅因他在四面楚歌,無顏愧對江東父老而拔劍自刎時的英勇。他的鮮血染紅了這片土地,使得草兒為他流下了眼淚。直到今天,他的鮮血仍讓我們體會到“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的那般剛烈。

寒風陣陣地刮過江畔,讓人不禁感慨起這位霸王的衝動,最後釀成了巨大的悲慘結局。可憐了這位霸王啊!若不是他缺乏帝王之術,若不是他缺乏果敢之略,若不是他給了自己一個錯誤的定位,想必他是史上無法有人替代的傳奇人物!

可惜啊!

在歷史的記憶裏,“英雄”二字前卻是震撼人心的悲劇人生。如果他沒有用一炬怒火把阿房宮給燒成灰燼,如今我們是否就可以觀賞到那氣勢宏偉的阿房宮呢。對此是多麼令人歎惜啊。對於他沒有愛惜人才這件事,又有多少人在歎惜着他身邊的人才一個又一個地離他而去。如果他善於用人的話,如今史書上在他的篇章裏必有許多佳話吧!而那些卻僅僅是如果罷了。

在這秋分乍起的江畔旁,傳奇人物的靈魂在這寸淨土之上,被後人褒貶、被後人評點、讚美、指責。他猶如一面歷史的鏡子,引人思考,令人感慨。

江畔旁的靈魂,來自於一位勇士,來自於一位王者,來自於一個有血有肉的英雄。他的靈魂依然在那江畔旁,讓人深深地感受到他那壯如山、聲如雷、貌如天神的形象。不禁夢迴四面楚歌的時刻,回到那位霸王有氣節風範的時代,領略靈魂給我們帶來的深刻啟發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13

司馬遷以精湛的文筆在《項羽本紀》中為我們塑造了一位有情有義有血有肉的西楚霸王。

他本“力能扛鼎,才氣過人。”在鉅鹿一戰中所向披靡,進而成就霸業。但命運就像與他開了一個巨大的無法挽回的玩笑,正當他壯志躊躇之時,卻要面對四面楚歌,惜別所愛之人並寫出了流傳至今的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就在這絕望的情境之下,他帶領着八百餘人,用以一敵百之勢衝出重圍。

然而,正當他面對江東之時,他再也無顏面對江東父老,於是拔劍自刎終為鬼雄,鑄造了一段如此悲壯的歷史。

可是,項羽的命運真的正如他自己所説是“天”所為嗎?回看項羽少時,他學而無恆,不肯認真讀書,學習兵法又淺嘗輒止,不肯竟學。在秦始皇遊會稽之時卻有“彼可取而代也!”的狂氣,這可見他性格粗疏又不失勇者的氣魄。在面對因害怕戰爭而投降的外黃時,動不動就把數百俘虜活埋,足以見他性格殘暴的一面。在鴻門宴上,他意氣風發,見劉邦在自己面前潦倒低下如此,盡釋前嫌,對於亞父的暗示更是優柔寡斷甚至置之不理,導致最後放走了劉邦鑄成無法彌補的大錯。

回看了這麼多的細節便可以清楚得知,他的性格就是導致他最終失敗的重要因素,而在自己最後失敗的那一剎那,他卻展現出另一個自我,面對的敵對中的一個背叛他的熟人,流露出了英雄的義!願意把自己的項上人頭讓給熟人拿去領賞,換取城池。

他輕生死,知恥辱,重人格,寧願去死也羞於去見江東父老,就因他的人格,使他成為了一個英雄——悲壯的英雄,但它卻成不了王者。在《項羽本紀》中我們可以感到,他缺少王者該有的謀略,使他偏離了王者的道路,而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源於性格。

性格,促使了項羽走向這一悲壯的英雄之路,也最終結束了他悲壯的一生。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14

英雄,英雄是什麼?王者的英勇是無人企及的神話,破釜沉舟是他的誓言,“何弊之乘”的果敢,擋我者死的豪邁,無不是項羽獨有的氣質。然而,他勝不了劉邦,但劉邦卻不足與他相比。劉邦是君主,而他是霸王是英雄

餘秋雨説過,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當垓下響起項羽家鄉的楚歌,當垓下想起劉邦的馬蹄聲,當垓下響起漢軍的拼殺聲,項羽就知道自己敗了。當他退到烏江邊時發出“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感歎,本來一位老船伕還可以讓項羽過河以圖東山再起,但項羽執意不肯,説他無言以對江東父老,又帶領着三十六名楚兵衝殺回去,但終因寡不敵眾,一個英雄西楚霸王被迫自刎。

項羽敗了,但我卻喜歡他,喜歡他身上特有的霸王氣質,項羽烏江自刎,英雄之名不因此而埋沒,“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的這首詩是對項羽的很好的評價,劉邦雖然是勝利者,可在項羽波瀾壯闊的一生面前,他只能淪為小小的配角,壯哉!項羽!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項羽也有很多缺點,他喜歡殺戮而喪失民心,吝於賞賜而不獲將士擁戴,還有人説他“匹夫之勇,婦人之仁”。鉅鹿之戰中,一位秦將領見秦大勢已去,便率二十萬秦軍向他投降,他卻下令將二十萬投降秦卒全部坑殺,這體現了他的殺戮之心很重,喪失了民心,導致了西楚霸王最後的失敗。他因為不賞賜將士,從而將士都不擁戴他,軍心動搖,這也導致了他的失敗。

我不禁感歎,項羽這個霸王怎麼會倒下?感歎之餘,我不禁想起了項羽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這悲壯的詩句,體現英雄的無奈,一世英雄,如果我在,一定用我的手止住他脖子上的劍,告訴他“勝負兵家不可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子弟多豪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西楚霸王項羽,你在我心中永不倒,英雄!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15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這句話在一些書裏經常出現,我以前不願細看,感覺字句晦澀。後來才知道,這説的是西楚霸王——項羽。

李清照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無疑是對項羽的高度讚賞。在她的筆下,烏江之上,波濤翻滾,好似時局風雲變幻。江邊一位披甲戴盔、氣度不凡的將軍,屹立在敵兵陣前,穩如泰山,他的錚錚鐵骨將自我終結,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易中天的角度卻截然不同,他甚至認為,就算再給項羽一次機會,最後留下的也只能是“西楚霸王”的名號,而當不了“漢皇帝”。證據很有力,項羽有致命的性格弱點,“有匹夫之勇,有婦人之仁”,不該心軟時心軟,該寬容時卻“格殺勿論”。易中天織就的畫面是:四面楚歌,早已厭倦爭霸的項王不願再反抗,流淚歎息,終把亡前的心,寄放在良駒愛姬上,他累了……

除了態度明確的文辭,更多還是寄予複雜情感的。“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既有對項羽不會用“才俊”的失望,又有放棄抵抗的惋惜,還有對他選擇重整旗鼓的遐想……杜牧筆下,是另一幅畫面:一位吃了敗仗的將軍,卻不記得“勝敗乃兵家常事”的道理,自刎陣前。要是他渡了江,東山再起,善用人才,率領敢於破釜沉舟的將士們,威風凜凜,捲土重來,該有多揚眉吐氣呢……

我讀項羽,佩服他的勇氣:垓(gāi)下之戰,項羽迷路於陰陵。儘管身旁不足二十人,他還是選擇引兵東向,怒斬敵將,豪折敵旗;佩服他的膽氣:領兵救趙,破釜沉舟。只帶三日干糧與沖天膽氣,率二十萬軍兵奮勇作戰;佩服他的義氣:鴻門宴上,劉邦掉入項羽掌心,項羽卻不忍“捏”死劉邦——他們是結拜兄弟啊!於是,無論手下如何暗示,項羽默然不應。人負我,我不負人!

我讀項羽,不是因為他“西楚霸王”的稱號,更不是因為他“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氣勢,而是因為他的氣節,因為他的雄偉,因為他在亂世之中,能恣情率性地生,也敢恣情率性地死。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16

他行到烏江。

聽完烏江亭長的一番話後,他笑着説:“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

他決定不渡烏江。為了自己的驕傲再與漢兵作最後一搏,雖知已無勝算。

身上滿是箭的他,終究還是回不去江東了。

在他還年少時,怎會想到自己有這樣的結局?身負江東父老的厚望,心中是除暴秦的壯志,他意氣風發,渡烏江,踏上征途。那時,他是年輕的項羽。

一把長劍,一匹快馬,足以讓他稱霸。他距離復興楚的目標又近了,他要滅秦,他要天下子民過得安康。彼時,他是西楚霸王,項羽。

劉邦入了函谷關,一如反常地不喜愛錢財美女。謀士范增説,劉邦的志向不在此。他的眉頭緊鎖,他明白了劉邦的意圖。他説:“明天設宴,犒勞士兵,打敗劉邦部隊!”可最終,他也沒有殺掉劉邦。他非小人,他是君子,他要光明正大地打敗劉邦。這不是婦人之仁,而是君子之度。可是那等同於放虎歸山的結果,他是沒有料到的。若他在鴻門宴上就殺掉劉邦,歷史是否會改寫?但歷史已成為歷史,絕無修改的可能。

垓下之戰中的他,還是那麼英勇善戰,縱使人數上處於劣勢,仍是斬殺漢將多餘人。可殺了那麼多,也殺不完數萬敵軍。自他決定不渡烏江後,歷史就被固定了。

他的身邊,都是漢將。他的頭,被懸賞萬金。到最後這個結局,他也是沒有料到的吧。他在烏江自刎。他的身體被肢解,肢解他的敵人被封侯賞賜,劉邦也順利登基。他在死前還在説,這是天亡他,非戰之罪。他的驕傲只允許他這樣説,他也配這樣説。

烏江留下了他的遺憾,留下了他的人生,他的征途始於烏江,他的生命也結於烏江。這裏開始了他的夢想,也終結了他的希望。驕傲如他,仍是逃不掉命運的束縛。

也許,從他渡烏江的那一刻起,就註定是這樣一個結局。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17

陰暗的天際,滾滾的江水翻騰着向東流去,在遠處與天連成了一片,你佇立在江邊,雖然身邊的將士了了無幾,但依然無法削減你的豪邁,雖然你最終敗了,但你的一生也做到了“力拔山兮氣蓋世”。

你是一個真正的英雄,是一個永遠不滅的英雄。有人説你性格中的婦人之仁註定了你的失敗,有人説你不具備一個帝王應有的狠與絕。在鴻門宴上,你的不忍放走了劉邦,這也許造成了你的失敗,但也鑄就了你可貴的寬容,蘇東坡曾把你的這一舉動稱之為君子之度。的確,你的一生光明磊落,你決不是一個暗箭傷人的小人,對於范增的示意你沒有理會,因為你要靠真正的實力去打敗劉邦,你是一個單純的人,幾乎沒有被世俗所污染,對於劉邦虛假的謝罪你直爽的説出了曹無傷告密,對於任何一個有心機的人來説,是絕對不會這樣做的,而劉邦回軍立即誅殺曹無傷的舉動無疑更加襯托了你的君子之度。劉邦的進攻使你不得不退至烏江,虞姬為了不拖累你而選擇了自刎,當鋒利的劍劃過她雪白的脖子,你的眼裏只有她散落的微笑,依舊傾國傾城。杜牧認為:“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但你卻沒有這樣做。

你認為自己無顏見江東的父老,虞姬已死,敗局已定,你已經找不到任何生存下來的理由,你毅然地向烏江走去。悠悠幾千年,劉邦是如何攻天下的,人們大抵已經忘卻,但人們卻永遠記得你在鴻門宴上的寬容,在四面楚歌時的鎮定,在烏江前你的豪邁。正所謂成也英雄,敗也英雄。司馬遷對你的評價極高,他敬仰你的氣度,雖然你並未奪取天下,但他卻把你記在了本紀當中,淚別虞姬,騅馬的細節足以顯示出你的人情味,這與那個猥瑣、自私、傲慢的漢王劉邦相比,你絕對是一個英雄。歷史的車輪不斷的向前邁進,你的事蹟並不會隨着時間而被遺忘,你會永遠的佇立在人們的心中。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18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情義撼蒼穹,青史永留名。

江流濤濤,水波翻騰,你佇立在岸邊,想當初,意氣風發,壯志凌雲,而如今“中原一敗勢難回”。向後退,你還能留得青山,東山再起,只需放下一時的尊嚴;往前走,那已是窮途末路,就算你殊死一搏,也未必能殺出生路,卻能將尊嚴留存於天地之間。船家勸你上船的呼喊一直在耳畔迴響,在生死的一瞬間,身為西楚霸王,你不願帶着苟且偷生的愧疚去面見江東父老。利劍一揮,血灑烏江,你用寶劍保全了自己的尊嚴,成全了自己最後的情義。你的坦蕩從容含着傲然之情,你的堅定果決帶着鐵骨之義,為歷史留下了最厚重的一筆。

猶記少時的你,武勇出眾,氣魄蓋世。二十四歲的你跟隨叔父起兵,殺郡守,揭義旗,憑藉萬夫不敵之勇,威震楚國,名聞諸侯。是你,打破了這暗世的哀鳴;是你,揚起了楚江東抗爭的旗幟。前路艱險,你身先士卒,奮勇前行。你的英勇無畏含着對族人的憐惜之情,你的堅忍不拔帶着對百姓的守信之義,為歷史傳寫了新的書卷。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江山之爭,帝王之戰,各方勢力競相爭鬥。鴻門宴上,不是你不知放虎歸山的危害,而是你總在關鍵時刻憶起當年歃血為盟,患難與共的兄弟情義。鴻門舞劍念舊情,重情的是你,重義的亦是你。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四面楚歌,人心惶惶,你忍痛讓虞姬離開,這是你身為大丈夫對自己摯愛之人的情和義,而她也同你一樣重情重義。她含着淚為你斟下最後一杯酒,最後一次為你吟唱:“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曲罷,唱罷,她毫不猶豫地拔劍自刎。一代紅顏,在悽楚的絕命悲歌中香消玉殞,這是她對你的深情大義,你們在這歷史的變遷中共同演繹了情義的讚歌。

你平生意氣,柔腸百結。你用柔情刻骨迴應了愛人的深情,你用坦率豪爽成全了兄弟的信義,你用偉岸的身軀將情義二字印刻在了歷史的鐵捲上。

江流濤濤,水波翻騰,歷史在交替中消逝長流,霸王已無影,情義永留存。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19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題記

當虞姬橫刀一抹,鮮紅流過雪白的頸,壯士掩面,烏騅悲鳴,當楚歌四面而起,蝕人心魄的魔音折磨着你的耳膜,瞬間,你的偉岸坍塌,淚水決堤。

當你逃至烏江,望着那潺潺流水,感慨萬千。船伕勸你橫渡烏江,等待他日東山再起,你拒絕了。因為你覺得昔日兄弟不能一起共享繁榮,往日愛人無法廝守,獨守江山又有何意義?更因無顏再見江東父老自刎烏江,從而贏得了“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千古美名。

你自封西楚霸王,實至名歸。你認為:認字,只要會寫自己的名字,就足夠了。劍術,只能對付一個敵人,不值得學;要學就學對付千軍萬馬的本領。你豪氣沖天,志存高遠,憑藉你對付千軍萬馬的獨到本領,擊敗秦軍、推翻秦王朝,盡顯英雄本色。

而世人皆言你優柔寡斷,沽名釣譽,鴻門宴不殺劉邦,放虎歸山。可誰又知,這是你做人的原則。你一生坦坦蕩蕩,不愧於天,無愧於地,無論如何也不會如此卑鄙地殺害昔日的故人。在你的眼中,陰謀與詭計,是小人行為,而你是根本不屑的。

劉邦甚至言你不善用人才,霸道專權,吝嗇到不願為將領升職,共享一杯羹。可誰又知曉你的良苦用心。自古功高者必蓋其主,與其最後要親手殺了為你效命的忠實之士,還不如許他一世繁華。身為元帥的你,能為染疾的士兵親侍湯藥,不就是最好的體現嗎?如果當初韓信能夠一直追隨你,以他的才能,總有一天會被你重用,也不至於留下“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千古遺憾了。

當“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偉績褪色成一頁泛黃的丹青,與斜陽下漢家傳唱的“大風起兮雲飛揚”一起遠去,只留下你閃爍的讓人捉不着的背影,我悲傷着一位英雄的逝去,但又激昂地為一位真英雄喝彩。

你最終選擇自刎,投於烏江,認為應該死得尊嚴,認為那才是英雄本色。你就如一枝冬菊,雖然形態枯萎了,但餘香連綿。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20

太史公雲: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以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英雄末路,寶馬美人。一言概之,亂世之豪傑,卻非逐鹿之梟雄。

項羽身出楚國遺民,胸懷驅逐暴秦擁立楚嗣為王之大志,及陳涉首難,天下征塵四起,烽火狼煙,項羽以微勢起於隴畝間。揮戈縱橫三年,滅秦封侯,項羽號為霸王,成近古未有大事。其膽識韜略後世多稱之,項羽勇武過人,有霸者儀,有其滅秦裂天下事中可見一斑。

然而西楚霸王結局悽慘,羞見江東父老,自刎烏江,遭人裂體。世人皆言項籍剛愎負勇,不納良言方步入四面楚歌境地。不能否認的是項羽確實不能算得上一個政治家,幾乎政治家所有的必有品格思想在此人看來都是猥瑣狹隘,是不屑於欣賞與學習的。那麼在爭霸天下的軍事與政治相抗中,項羽漸入窘境自然也是必然之事了。懷顧籍之性:勇武豪卓,重義輕生。油然而生的當是對於此人的惋惜,某塗鴉狷言:項羽本不該走向逐鹿天下之路,以其天性,或成一代名將,馳騁沙場破敵於千軍中,將虎狼士奔突於萬馬間,其滅秦稱王非悍將不可為,籍當列首;或成江湖遊俠,持戟嘯傲,快意恩仇,所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耳。縱橫於三江五湖,方致籍之本性。為將籍卓然盛名,為俠籍義薄雲天,不巧的是項羽走進了與劉邦的政治交鋒中,劉邦先入咸陽與鴻門宴安然遁走,便註定了豪傑式風格的項羽會敗在小人式風格的劉邦手下。鋒芒畢露,恃武輕策,垓下的楚歌,別姬的悲慨與烏江畔的橫兵自刎早已是這位絕世英雄的歸宿!

英雄有英雄存在的悲喜,世人可以看見環繞在他們身上的光芒,但同時也能看見他們所擁有的寂寞與悲慨。項羽,他是英雄,悲劇性的英雄,所謂時代的風雲,方才捲起了多少神祕的面紗。太史公意氣風發盛讚之,吾亦欲盛讚!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21

在數千年前,烏江亭畔,他吻別了自己最心愛的女人,將額前的一束君王之發割去,駕着陪伴他征戰多年的烏雅馬,滿腹豪情,一如當年,消失在蕭蕭寒風中…

他!項羽!絕非人們心目中的直腸漢。但也不可能與厚黑無涉。

項羽的個人品質造成了他的失敗。他絕非智力低下,而是才氣過人,可是那過人才氣並沒有幫助他,反而使他成為繼秦的統治者。項羽他一生戎裝,作戰驍勇,是出了名的武將。但他脾氣暴躁,殺人太多。在項羽攻下秦都咸陽後,沒有安撫民心,反而殺了數萬名投降者,者使他大失民心。以至他後來在陰陵迷失道路,問一田夫,田夫還為他指了一條死路,一條絕路。可見,項羽失民心之慘重!

項羽蔑視知識也為他的失敗埋下了伏筆。在他少年時期,學書,學劍,學兵法均淺嘗轍止。他認為:“書足以記姓名而已。”可見,他對知識的蔑視程度。知識在他心目中根本一文不值!

項羽他居功自傲,自做主張,優柔寡斷,有婦人之仁,而且不善於用人,使他自己周圍的一大批有才幹的謀士不得盡情發揮他們的才華。有的甚至區投靠劉邦!雖然項羽威武雄壯,氣勢奪人,但是卻過於個人主義,沒有眼光。剛猛無鑄卻逆時代潮流而行,恢復割地分封制度使他在一度失去民心。

當然,項羽的個人英雄主義精神也是不容忽視的。垓下悲歌后的東城快戰無不在體現着着一點而到了烏江自刎的那一刻,項羽的從容坦蕩也值得稱讚。

項羽失敗了!因為他不懂得“名修棧道,暗度陳倉”的狡詐:他不懂得“把握機遇,鴻門宴上一了百了。”的玄妙:他也不懂得“豎子,不足為謀。”的道理。他只明白“誠為基信為本”的為人之道。所以他失敗了!

在史冊名中,我想,項羽永遠只是一個黯淡的角色,令人感到悲哀,剛到惋惜。項羽,他沒有一統江山的功績,沒有氣壯山河的偉業,有的也許是“不可沽名學霸王”的罵名。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22

他奪鉅鹿,覆秦室,立霸業,卻與鴻門宴上放走宿命死敵。性格在命運中設下的生死密碼,誰可以破解。他的橫刀立馬,旌旗飄揚最終成全了誰的天下。

四年楚漢之爭,誰才是最後的勝者。是市井無賴劉邦,還是力能抗鼎的項羽;是成就霸業的劉邦,還是烏江自刎的項羽;是漢高祖劉邦,還是西楚霸王項羽。罷了,罷了,誰勝誰負早已失去了定義的意義。

項羽之名在歷史的長河中燁燁生輝,項羽之軀在歷史的長河中屹立不倒,項羽之名在歷史的長河中永久傳誦。

那日烏江之上,風捲塵埃,吹滿襟袖,吹亂了虞姬的青絲。劍刃遊離,一抹血色遍染了你的世界。淚滴輕落,打濕眼前淒涼的一切。凝望地上的人兒,手起刀落,你亦選擇不棄追隨。猩紅的血肆意漫及,訴説着你們的幸福及痛苦。

項羽,你雖故去,關於你的榮譽始終閃耀。

杜牧這樣評價你,勝敗兵常事不朝,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可是他又怎會明白,當一個人不得不走向死亡時,自殺代表着尊嚴和抗爭。

李清照這樣讚頌你,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在人們心中你一直是個英雄,即使你未開創帝國。

別人口中的你始終不是真實的你。目睹心愛之人玉隕於前,自己卻無能為力,誰知你心中的痛苦。烏江之上,你毅然赴死,心中有怎樣的波瀾又有誰知。

項羽你是孤獨的殉道者。劉邦陳王亦是必然,只是你闖入這場紛爭是個偶然。你只是歷史規則手中的一顆棋子,來完成這一歷史必然結果的棋子。你不應揹負太多,因為對於歷史規則,誰都不是對手。

但是,我始終相信歲月的滄桑會淘盡一切污濁,掃清人們眼簾上的遮蓋與灰塵,看到你無比璀璨的光芒,歷千年而不滅。

曾記否,有一人,不求錢財,不求青史留名,有慷慨雄渾之氣,萬仞加身不攻之志。

項羽,千年之下,終究不休。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23

項羽,生於亂世,成長與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少年勇武輕狂。“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的這首詩讚頌了項羽寧死不肯苟活的精神,通過了解項羽的一生,我也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項羽是一個英雄,他武藝高強,力能扛鼎,衝鋒陷陣如入無人之境,轉瞬就可殺敵數百;他用兵大膽,敢於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可謂用兵如神。我佩服他的膽略和勇氣,幼年時看到秦始皇出行的隊伍,竟説出自己可以取而代之的的話,可見他從小就具有偉大的志向。他不想學寫字,那只是讓他記住別人的名字,不想學劍法,那隻能對抗一人,他要的是統兵百萬,所以學習兵法,縱橫披靡,千古英雄,誰能如他自幼就樹立了遠大的志向呢?

但是項羽也是一個失敗的英雄。

他崇武輕文,不注重文化學習,是崇尚武力,缺乏謀略,不能把握好的時機,不學習,肯定就會無知,無知讓他不知人,也不善用人。張良韓信都曾投至他的麾下,這些都是當時出類拔萃的人物,可他不知人善任,使這兩人都被劉邦委以重任,為漢朝的建立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自己最後的一敗塗地埋下了悲劇的伏筆。謀士范增,也是一個有遠見有智慧的人,可是項羽也不能虛心聽取意見,更錯失了很多良機。鴻門宴項莊舞劍,這是消滅劉邦最好的機會,可是項羽白白浪費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項羽無識人之眼,更缺乏容人之量,隨着范增被疏遠,項羽終於走向了滅亡之路。項羽只能勝利不能失敗的特點,決定了他的悲慘下場。

項羽勝而驕,敗而餒,所以西楚霸王很快就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他的經歷就如我現在的處境,因為期會考試的進步,讓我衝昏頭腦,目空一切,對自己的缺點視而不見,造成了期末考試的失利,我要吸取教訓,重新振作,面對現實,知恥後勇,決不能消沉下去。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24

項羽機智勇敢可,用兵如神.公元前210年冬,秦始皇巡遊天下時,來到了浙江.在前來觀看的人羣中,有一位英武的年輕人卻不為秦始皇的威儀所動,並對身旁的一位長者説:“此人可取而代之.”這位勇敢的年輕人就是後來的西楚霸王項羽.在後來與秦軍的鉅鹿之戰中,項羽親掌兵權,率軍渡過漳河,鑿沉渡船,砸碎飯鍋,以破釜沉舟的氣概,與秦軍在鉅鹿展開殊死戰.他九戰九勝,俘虜了秦將王離,迫降了秦軍主帥章邯,活埋了已投降的秦官軍20萬.

項羽,名籍,下相人.自鉅鹿之戰後,項羽名聲大振,被諸起義軍推為上將軍,彙集起義軍40萬,揮師西取秦都咸陽.此時,劉邦已率先攻破咸陽,秦王子嬰投降.

項羽雖豪情萬丈,卻也頗講道義.在劉邦攻入關中後,項羽原本打算與劉邦一決高下,可聽了其叔叔項伯的話,殺有功之人而不義,遂又決定不對劉邦下手,因為他注重道義.

同時,項羽也是一個果斷敢幹的人.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揭竿起義,項羽也隨同項梁在吳殺秦會稽郡太守,起義響應.第二年,陳勝失敗,,他隨同項梁率8000子弟兵渡江北上作戰.公元前207年,他隨宋義率軍援救趙王歇的起義軍.見宋義畏敵不進,毅然殺死宋義,親掌兵權.

我們都知道“霸王別姬”的故事,説的是虞姬在霸王被困垓下的時候,為不拖累霸王突圍,她毅然選擇自刎!虞姬與霸王如此這般情義,就是在現在也為世人所稱道,被立為愛情的典範.

霸王項羽雖才幹機智均超常人,但卻不會善用人才.只聽信項伯等親戚進臣的話,而不信有才能的文臣武將,讓韓信、陳平這等謀臣將士投靠到劉邦麾下,導致眾叛親離.

在垓下一戰中,雖突圍成功,但到烏江被漢軍追上.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不願渡江,拔劍自殺.

象項羽這等蓋世英雄,雖成就了一番大事業,卻終究敗在了自己手上.如果他能多信任有才能的人,又何嘗會被劉邦逼死呢?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25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的這首詩讚揚了項羽寧死不苟活的精神,但讀過《史記》中關於項羽的部分後,我和老爸對項羽有了各自的看法。

那天一吃完晚飯我就愛不釋手地捧起了《史記》,津津有味地看起來。老爸邊喝着酒邊問我:“看啥呢?”我頭也不抬地説:“《史記》。”“看到哪兒了?”“正在看項羽部分呢。”老爸一聽來了勁,説:“項羽可是一個大英雄啊!他是一個武藝高強的人,可以衝鋒陷陣,轉眼之間就能殺敵百人。他用兵大膽,敢於‘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我佩服他的膽略和勇猛。”

我不可否認道:“項羽的確是個英雄,他在觀看秦始皇出行時,他竟敢説自己可以取而代之。千古英雄,誰敢如他一般出此豪言?從這點看,項羽的確是英雄。但項羽更是一位失敗的英雄。首先,我認為他不注重文化學習,只崇尚武力。他甚至認為讀書無用,只要會寫自己的名字就已經足夠了。可他沒想到,不學習,有些方面就會無知。無論是帶兵打仗,還是治理國家,無知都會成為絆腳石。其次,我覺得他不知人,更不善用人。張良、韓信都曾經投奔於他,可他竟不能知人善任,使這兩個不可多得的人才為劉邦所用,自己被打得一敗塗地。總算有個謀士范增為他效力吧,可他連范增的才智也給浪費了:要麼不執行范增的計劃,‘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絕好的機會呀,可項羽偏偏痛失良機;要麼中人家的計策;要麼不能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致使范增離開他,在憂憤和疾病中逝世,使自己徹底失去謀士。真是可悲呀!”

我的一席話讓老爸急紅了臉,他放下手中的酒杯,大聲説道:“但是……”“啪”的一聲,還沒等老爸開口,老媽就把收拾了一半的'碗筷往桌上一放,吼道:“酒也堵不住你的嘴,還不快點,你洗碗啊?”

我朝老爸做了個鬼臉,迅速逃離“戰場”。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26

在數千年前,烏江亭畔,他吻別了自我最心愛的女人,將額前的一束君王之發割去,駕着陪伴他征戰多年的烏雅馬,滿腹豪情,一如當年,消失在蕭蕭寒風中…

他!項羽!絕非人們心目中的直腸漢。但也不可能與厚黑無涉。

項羽的個人品質造成了他的失敗。他絕非智力低下,而是才氣過人,可是那過人才氣並沒有幫忙他,反而使他成為繼秦的統治者。項羽他一生戎裝,作戰驍勇,是出了名的武將。但他脾氣暴躁,殺人太多。在項羽攻下秦都咸陽後,沒有安撫民心,反而殺了數萬名投降者,者使他大失民心。以至他之後在陰陵迷失道路,問一田夫,田夫還為他指了一條死路,一條絕路。可見,項羽失民心之慘重!

項羽蔑視知識也為他的失敗埋下了伏筆。在他少年時期,學書,學劍,學兵法均淺嘗轍止。他認為:“書足以記姓名而已。”可見,他對知識的蔑視程度。知識在他心目中根本一文不值!

項羽他居功自傲,自做主張,優柔寡斷,有婦人之仁,並且不善於用人,使他自我周圍的一大批有才幹的謀士不得盡情發揮他們的才華。有的甚至區投靠劉邦!雖然項羽威武雄壯,氣勢奪人,可是卻過於個人主義,沒有眼光。剛猛無鑄卻逆時代潮流而行,恢復割地分封制度使他在一度失去民心。

當然,項羽的個人英雄主義精神也是不容忽視的。垓下悲歌后的東城快戰無不在體現着着一點而到了烏江自刎的那一刻,項羽的從容坦蕩也值得稱讚。

項羽失敗了!因為他不懂得“名修棧道,暗度陳倉”的狡詐:他不懂得“把握機遇,鴻門宴上一了百了。”的玄妙:他也不懂得“豎子,不足為謀。”的道理。他只明白“誠為基信為本”的為人之道。所以他失敗了!

在史冊名中,我想,項羽永遠只是一個黯淡的主角,令人感到悲哀,剛到惋惜。項羽,他沒有一統江山的功績,沒有氣壯山河的偉業,有的也許是“不可沽名學霸王”的罵名。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27

看完《鴻門宴》後,很多人都有會認為項羽是“婦人之仁”,錯失了殺死劉邦的大好時機。但蘇軾卻認為項羽有“君人之度”。這並不是因為蘇軾一時新血來潮,來個唱反調,這是他發自內心地讚賞。

當時的時局對劉邦是不利的,若項王一舉入關殺死劉邦還好説,問題是他若在鴻門宴上殺死劉邦就不好了,劉邦手下雖説只有十五萬餘兵,但盡待在關內,加之劉邦手下猛將如雲,謀士如雨,他們大多對劉邦十分忠心,倘若得之劉邦已死,必盡其力而反之,彼可於大路埋伏(項羽素傲,必取大而舍小),但見來時可往來衝突,卻不與其正面交鋒,此可疑其兵也,然後可使一人佯裝投降,傳書與羽言其為內應,裏應而外合也,羽必信之,待羽入城,三下圍攻,可擒矣(此乃關門打狗之策)。

項王可能考慮到此為人和與他勢力不利也,故作個順水人情,放劉歸去。

劉邦善用人,這是我們都知道的,也正是如此,項王手下如韓信、陳平等皆降劉邦。項王會敗,這是一個原因,可勝敗兵家常事,一場戰爭的勝負不會抹殺真英雄的形象。

項羽不肯學書,書足以記姓名而已,不肯學劍,劍一人敵,要學的是萬人敵。他打仗不管兵法,每戰必披甲持乩,親自出戰。一者鼓舞士氣,二者削敵鋭氣。真英雄莫過於此!羽曾以3萬楚軍大破漢兵56萬,打得劉邦抱頭鼠竄。這是多麼的霸氣啊!項王曾和劉邦講和,劃鴻溝為界,這是多麼的豪氣啊!他曾因兵敗,而在烏江自刎,這是多麼有骨氣啊!

無論是打仗,做人,甚至是作詩,都掩飾不了他的英雄之氣:

力拔山兮氣慨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可奈何

項羽的這首詩也因此流傳千載。

司馬遷説過:“他愛馬,愛美人,愛故交,最後自刎而死!這是一個十足的讓人快意的英雄……”我想這是對項羽英雄之氣的最好詮釋吧!

項羽的死,不在與別的,只是他的英雄氣,是他那天生的英雄氣,註定了他悲劇般的命運!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28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此詩為唐代詩人杜牧所作,我認為這也是對項羽杯具的高度概括。

項羽遇到挫折便灰心喪氣,含羞自刎,怎麼算得上是真正的男兒呢?試着想一下,當年自詡力能拔山,氣可蓋世的西楚霸王到臨死還未找到自己失敗的原因,只是歸咎於“時不利”而羞憤自刎,這也實在是太有愧於他所謂的“英雄”的稱號了吧!歷來人麼總是認為項羽的一句“無顏再見江東父老”表現了他的英雄氣概,但我們可曾想過這也恰好反映了他的剛愎自用?他缺乏政治遠見,一味沽名釣譽。項伯説,“今人有大功而殺之,不義也。”他就立即改變了“去沛公軍”的主張;樊噲責他:“欲誅有功之臣,此亡秦之續耳。”語言如此尖鋭,項羽卻“沉默是金”。這可見項羽雖然在武力上有着絕對優勢,可心理卻不堪一擊。他欲得天下,又圖虛名;既準備推翻懷王之約又害怕世人指責,他的性格也註定了他的失敗。他不喜用人不善用人更不能用人,他錯過了韓信,氣死了范增。確實可笑。但就算這一切的一切他都是失敗的,重返江東重整旗鼓,則勝負之數,或未易量。可惜的是他始終放不下他所謂的“自尊”而自刎了。對於項羽這樣一個人實在是性格造成的悲劇。

眼前總是一帆風順的人生是不完美的。天有不測風雲,人有禍福旦夕。人生的旅途有太多的未知數,在年輕的時候多栽幾個跟頭未必是壞事。

年輕力壯之時骨頭最是硬朗,只要不是致命傷,一般總能痊癒。由於有了經驗,有再遇見坑窪之時,就學會了避讓,不至於載大跟頭。怕的就是年輕時一帆風順,中老年突遭變故,沒有承受挫折的能力,再也爬不起來。閲歷是人生的資本,想做人生大買賣,需要在人生的起伏間積累豐富的閲歷,這就好比項羽和劉邦的失敗與成功的資本。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29

一份紅顏伴征程的伉儷情深,一曲“時不利兮騅不逝”的戰地悲歌,一段霸王別姬的生死絕戀,一句“無顏見江東父老”的仰天愧歎,一場“人相食,死者過半”的戰役結局。他留下了千古一歎,後人無不為這個“英雄”灑下惋惜之淚,歎一聲造化弄人。以前的我是如此崇拜着這位“英雄豪傑”,每當我讀到“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這一千古絕句時,我便會想到這樣一幅畫面:項羽緊握寶劍,屹立在烏江岸邊,落日的餘暉將這位“英雄”掩映的越發淒涼,他眼睛直視着對岸,任憑淚水落入翻滾的江水中,他毅然拔劍,最終隨狂風恣意噴灑的鮮血與滔滔江水匯成一曲千古悲歌。

然而,不管歷史在怎樣改變,不管歷史被浸泡的時間有多久,真相總會浮現,當我抹去千年來積澱的塵埃,項羽在我心目中的形象轟然倒塌。我看到的是一個無知幼稚、狂妄自大、暴虐成性的惡魔。

在鴻門一宴上,他狂妄的高居主座,因為劉邦的一句“將軍”而忘乎所以,完全將殺害劉邦的念頭拋之腦後。在劉邦能屈能伸、謹慎聰明的應對下,這一場充滿殺機的宴會,倒成了由項羽出演的一場鬧劇。可能有人要説了,他雖愚昧,但卻勇敢,不失為一代豪傑。

可當我撩開歷史的面紗,竟驚訝地發現楚霸王的光環下竟是一片血雨腥風。楚懷王評價項羽為人“彪悍滑賊”,寥寥四字便已經勾勒出了項羽大惡的品行。其中最令人髮指的,當數項羽在六次勝仗之後殘忍地屠城和殺降之舉。縱然同為武夫的劉邦也曾誅殺降者,但被其坑殺之人多為敵軍,且劉邦尚有約法三章、安撫平民之仁政,而死在項羽手下的卻是軍民不分,一視同仁。此二人,一率仁義之師,一驅虎狼之眾。

突然間想起了自己的傻,傻傻地找尋項羽是英雄的證據。原來,烏江邊上噴灑的紅是魯莽後的代價;原來,“一將功成萬骨枯”是對你這個“英雄”的詮釋;原來,厚厚塵埃的背後是殘酷的歷史!

我現在才明白,胡適先生之言: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女孩——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30

項羽橫劍一揮,生命之勁鬆瞬時枯槁成蕭瑟秋風中的悲壯。我看到,那偉岸英姿劃掠過滴血殘陽,烏江悲鳴,蒼穹黯然,楚民哭之如父。

餘秋雨説過,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霸王別姬的千古悲劇,緣於一個男兒對自我認識的太過偏激。當連營掛出了漢家的旗,當垓下響起劉邦的馬蹄聲。我們的英雄惟有以從凋零生命之花來扞衞人活於世的至重尊嚴。我好恨,恨我沒有早生千年,不能飛臨烏江岸,用我孱弱的手,誓死拽下霸王欲將血刃的劍。輕輕地告訴他“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弟子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困境中的自我否定,桎枯了英雄的雄霸天下的太陽夢;四面楚歌的淒涼,熄滅了男兒曾燃亮過天地的極光。

東坡仰天一嘯,生命之佩瑤瞬時飄溢出盈天漫地的磬香。我看到那飄飄白衣獵獵於蕭蕭風中,風度翩翩風情萬種風華絕代。

這位被林語堂先生譽為“不能為一”卻“難能有二”的曠世奇才,一生顛沛流離的坎坷命運,便是一篇超越狹隘自我,演繹壯麗人生的輝煌篇章。

一場莫須有的“烏台詩案”使我們的文豪幾近陷入滅頂之災,吐納珠璣的玉口在嚴刑拷供中悽慘哀號;潑墨風流的秀士在長枷鎖鐵鐐中迎風顫抖,發配荒蠻,風塵滿懷,浪跡四野,身如浮萍。蒼茫茫的天涯路,是你居無定所的漂泊;濤隱隱的故壘邊卻依然響起你震撼蒼穹的凱歌。你認識的自己是曠達的,所以你在煙瘴四布的密州仍“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里卷平岡”;你認識的自己是灑脱的,所以你在悽風苦雨的黃州仍“何妨吟嘯且徐行”不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你認識自己是超然的,所以你在獨處荒僻的瓊州仍摯情的吟唱“九死南荒吾不恨,慈遊奇絕冠平生”。苦難歷程中的熱忱不減,贏得了東坡浪漫瀟灑的一生,超越狹隘自我的男兒本色,造就了一段瑰麗的文明。

項羽被突襲的浮雲遮住眺望的慧眼。鴻圖霸業灰飛煙滅於自我的孱弱,而傲岸的蘇子憑藉篤定的自我超越,為漫長的歷史,增添了一片經久不衰的絢麗春色。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31

我站在河邊,耳邊陣陣楚歌傳來,我明白天下早已不是我的,而是姓劉的了,我也不再是那個當年楚國後代意氣風發、雄心勃勃的項羽,我失敗了,敗得一塌糊塗,我心意已絕,拔出長劍,決定以此結束生命,但正當我走向死亡邊緣時,一聲響雷拉回了自己。

不,我不能這樣,這場戰爭我沒有失敗,我還有自己,我不能認輸,不到最後關頭,我是不會認輸的,我站起來,對着蒼天大吼:“蒼天啊!讓暴風雨來到更猛烈些吧!我不會再認輸了!”

我堅持走回營地,到處一片狼藉,屬下、士兵的屍體橫七堅八,到處是戰爭遺留下的痕跡,北風瀟瀟兮兮,伴着那熟悉的楚歌旋律,我心裏只要還有一絲希望,就不會放棄,在一處車輪下,我看到了自己最親的屬下,張衞官司,他還有一口氣,他斷斷續續的説道:“將軍,珍重!“四個字,讓我想起了那些曾為我拋頭顱、灑熱血的一腔勇士,“將軍快走啊!“……”保護將軍……”啊!快走……一個個鮮活的面孔,出現在腦海,我的心早已沒有淚,軍帳中,虞姬仰面躺在地上,身邊一片血泊,我跪下,重重地瞌了三個響頭,轉身離去。

三個月之後,在一處偏僻的鄉村,出現了一個身材魁梧的年輕壯小夥,他就是我,隱姓埋名,千辛萬苦逃了出來,經歷了那次戰爭的洗禮,我發誓終有一天,我會重整旗鼓,一舉奪回江山。

我四處打聽,處心積慮,暗地裏招聘良才,謀士,一邊招收黃巾起義的餘眾和當時戰爭遺留的兵士,我一邊做工,一邊策劃,在暗地裏,我們經常聚在一起發表意見和出謀劃策,人生的磨難讓我更加成熟和穩重,亞父的到來讓我感到既吃驚又興奮,大家齊心協力,不久便形成了一支小規模販戰鬥軍,隨着日漸強大的軍隊,我已經具有了同劉邦抗衡的兵力和準備……

三年後,垓下,回憶,決戰,改寫歷史……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32

力拔山兮氣概世,

時不利騅兮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題記

上國小時記得語文老師曾説過“貝”字旁的字都與金錢,財富等有關。如“財”,“賠”,“賺”等。我對此深信不疑,所以我一直認為“敗”也是隻種勝利,一種財富。

從揭竿起義到鉅鹿破秦,從大擺鴻門宴到自刎烏江。項羽,一為悲情英雄。在我眼裏,他的形象是高大的,是站立的,是兩個大寫的字——英雄!

敗了,是敗了。但若不是他鉅鹿大敗秦軍主力,扭轉局勢,劉邦能定咸陽,軍霸上嗎?劉邦以“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看似冠冕堂皇,但他只是靠着一路西擊弱秦而“入咸陽”,而真正“破秦”的是項羽!這位蓋世的英雄!

敗了,是敗了。鴻門宴上,若不是他“為人不忍”,他有多少次殺死劉邦的機會啊!但他始終未用那些卑鄙的手段,因為他是光明磊落的英雄!

敗了,是敗了。“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烏江口邊,他大可過江,而後東山再起,可是他沒有,因為他是傲骨的英雄!

敗了,是敗了。他以他的鐵骨柔情,光明磊落的英雄氣概敗給了自私自利,攻於城府的劉邦。他敗了,你可以説他不善心計,你也可以説他自高自大,你甚至可以罵他目光短淺,胸無大志,但在我心中,他永遠是個大寫的英雄!

因為他鐵骨柔情,所以他不善心計;因為他才能卓越,所以他能夠自高自大;因為他從國小做萬人敵,一句“彼可取而代之”足見其志向高遠,目光遠大,所以你不能罵他胸無大志!

對,他是敗了,但他敗的有氣節!他並不是敗得一塌糊塗。他贏得了司馬遷不以成敗論英雄的本紀;他贏得了易安居士“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的千古名贊;他更贏得了千萬世人對他的尊敬,讚頌!

金戈鐵馬戰沙場,

兩分天下非能休。

終得自刎烏江淚,

成兮敗兮孰言之!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33

冷,首先讓我想到了:項羽。在烏江邊上,前有烏江,後有追兵,走投無路時的處境,冷至極,想到了項羽之死。千年之前,烏江之邊,冰冷的江水翻滾着,拍打着江堤,寒風刺骨,一個落寂的男人。翻滾的烏江水,濺起冰冷的浪花,向人們訴説這冰冷的往事。 “項君之力拔山兮,孤水無奈草萋萋。垓下雖敗威猶在,何故棄馬哭虞姬。” “殺啊。”他又一次準備突出重圍,身邊的將士又倒下了一片,天邊如血一般的斜陽,淒涼,寒氣由地面升起。夜不知不覺悄然來臨,他提劍立於烏水之邊,寒風吹打着他的戰袍,臉面,此時此刻,他不由想起了少時叔父説起的一句話“為一個人犧牲千千萬萬的人,同時為千千萬萬的人犧牲一個人,都是不對的。你要做出選擇。”

望着這滾滾烏江水,四面楚歌,揉了揉自己的雙眸,虎目中不禁有些酸楚,想到大勢已去,為自己,為戰死沙場的將士,不由長歎,天邊的殘月格外刺痛了他的雙眼。想到曾經的鴻門宴,自己有不殺劉邦之義,可如今,英雄敗給了小人,畢竟,楚河漢界,就是一盤棋,一招不慎,滿盤皆輸。不知不覺,天邊發白,楚歌將再起,兩軍將展開最後的一擊,塵埃已落,大局已定,看着天邊的紅暈,如血一般,他的心越發地沉重。江邊飄過一葉輕舟,是烏江亭長,他拒絕了烏江亭長日後東山再起的建議。楚河漢界,這盤棋輸贏又有何妨?“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這就是他的抉擇。望着如潮水般湧來的敵人,他將自己的戰馬推上輕舟,大聲喊道“來世,再做兄弟。”看見自己的烏駒平安使去,心有驟然一緊。

“不要。”轉視只見那個給了他太多安慰的女人——虞姬,抽出他的劍,轉眼間,血染黃衫。滾滾的烏江水流逝着,喊殺聲陣陣,他似乎徹悟:鉅鹿之戰,勝何如,敗又何如。霸王自刎,倒下的身軀,高大挺拔。烏江的水,因為霸王,又多了一些淒涼。烏江水靜靜的訴説着……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34

劍折沙盡血洗風,七載成敗轉頭空。蕩恨笑飲蒼天淚,段韌傲刻夕陽紅。

——題記

楚亡後,楚國將門後裔的你立志要學“萬人敵”。回想當年少年意氣,一句“彼可取而代也”,石破天驚。你身高八尺,力能扛鼎,能征善戰,戰場上豪氣蓋世,叱吒風雲,具有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定陶之戰後,被圍困於鉅鹿,你破釜沉舟,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勇猛殺敵,以一當十,九戰九捷,大破秦軍二十餘萬,解鉅鹿之圍,各路諸侯,轅門低首。好一個西楚霸王!

然而鉅鹿大勝,你卻活埋降卒二十萬;稱霸咸陽,你卻火燒阿房三百里,大火三月不熄;定都彭城,你卻刺死子嬰、黥布,收其貨寶、婦女而東。霸王啊,你可知西楚早已盡失民心!

項羽,你不該!

你叩關入秦,聽劉邦“欲王關中”,勃然怒。劉邦鴻門“謝罪”,在你面前謙語卑禮,宴會之上屈居下座,使你“不忍殺之”,范增一再以目示意,屢次舉起所帶玉佩,你卻一意孤行,被劉邦藉故逃脱,結果養虎貽患,導致漢軍捲土重來;函谷關前,范增勸你強攻,你按兵不動;你不納人言,不知人更不善任,氣走范增,眾叛親離。然劉邦求賢若渴,用人不疑,夜追韓信。

項羽,你不該!

楚漢之戰,你被困於垓下,兵孤糧盡,夜聞四面楚歌,以為楚地盡失,你悲歌慷慨“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為楚霸王起舞,含淚吟唱:“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義氣盡,賤妾何聊生。”歌罷,橫抹一劍,香消玉損,天地為之動容。烏江江畔,烏江亭長勸你快快渡江,以圖東山再起、報仇雪恨,可是你卻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於是自刎烏江邊,使一腔熱血伴隨滾滾河水消逝遠方。劉邦,市井無賴,卻成就一番霸業。

項羽,你不該!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35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題記

你的一生是詩,讓人痴,讓人醉。痴迷於你的萬丈豪情中,沉醉於你的鐵血柔情裏。你的一生是豪邁的,三萬鐵甲戰鉅鹿,百二秦關終屬楚,你,讓人敬,讓人畏;你的一生是悲壯的,霸王之威失垓下,滾滾烏江英雄魂。你,讓人感,讓人殤。

多年前的一次擦肩而過,我記住了你,那時的你還是一介草民,卻敢言:“彼可取而代之”。你的一生在那時早已註定。秦朝的虎狼之師讓諸侯都做壁上觀。但卻無法止住你英雄的腳步。那三十二萬大軍在你眼裏已枯如草木,你破釜沉舟,令“諸侯伏地,莫能仰視。”而後你分封天下,火燒秦王宮。這一刻你是天下無敵的霸王。

夜深了,雪落了,看着心愛的人死在面前,你落寞了,傷感了,悔恨了。烏騅馬依舊陪伴着你。可你愛的虞姬卻永遠的離開了。拔山蓋世氣未折,人生如夢易蹉跎。你很那以往的歲月;你恨自己一念之仁放走了劉邦;你恨自己不能挽留住她生命的年華;你恨自己不能與她就此廝守;你恨……此時的你也無力再恨,你僅有的只是對愛人的不捨與懷念。這一刻,你是鐵血柔情的項羽。

我恨自己,恨自己晚生了兩千多年,沒能欣賞到你的偉岸雄姿。有人説你是沽名釣譽,那是他們不瞭解你,你的風采早已蓋過了那個時代。你的身姿如高山般,承受着歷史的洗禮而經久不衰 。反倒是那劉邦一次次的背信棄義,與之為敵。無人不為你的英雄末路,魂斷烏江而感到惋惜。他們希望的是:你東渡烏江,東山再起。可那樣,便不再是你項羽。“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不是你霸王所想,你想有尊嚴的度過自己光輝的一世,而不是苟且偷生。

項羽,一位光明磊落,具有巨大人格魅力的英雄;一位面臨烏江希望毅然自刎,絕不苟且偷生的英雄;一位胸懷坦蕩,失敗的令人惋惜的英雄。

項羽,英雄的項羽,我最敬佩的項羽,那火燒阿房宮的項羽 ,那仰天長歎“天亡我也,非戰之罪”的項羽。願你的魂,永不泯滅。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36

一道殘陽斜斜地鋪在烏江中,這是千年前的幻境?還是它在追憶着那個曾經留下“破釜沉舟”的神話,卻拔劍自刎在江邊的英雄?

夢中,夜將盡未盡,殘陽斜射在楚軍按紮營寨的山谷,在你靜謐的臉上泛起漣漪。你獨自站在寨前,雖一身豪邁,但無奈命運的安排。破釜沉舟推翻暴秦,換來的卻是劉邦的背信棄義……楚軍的糧草早已不足,援兵又遲遲不見。眼看自己一生打拼的聲譽付諸東流,只能閉眼,抹去無助的眼淚。

轉眼夜色已至,月光如瀑,似乎也在哀憐着天下最公平的不公平。美麗的夜色沖淡不了你濃濃的愁悵,耳邊卻又奏起熟悉的楚歌。戰士們都被勾起了鄉思,紛紛朝着楚都的方向奔去,投靠了漢軍。如今的你少了一份執着,少了一份對勝利的渴望,你明白大勢已去,不禁輕輕吟唱着悲傷的歌謠:“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力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柰若何?”你最愛的妃子虞姬也流着淚吟唱:“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唱罷,拿着寶劍輕輕一揮,結束了本應該幸福萬年的生命。就在你的馬下,就在你的身旁……

人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明知會發生什麼,卻無法改變,這就是歷史的必然。夢中,我化身為烏江亭亭長,只見你金戈鐵馬,當年的霸氣絲毫未減。我划着船,邀你隱居江山,帶領着將士養精蓄鋭,東山再起。但你望着將要升起的朝陽,臉上閃現出 不易察覺的笑容,輕聲説一句:“浮生一日。”拔劍自刎,剎那間,朝陽升起,金黃灑滿大地,你卻倒在一片血泊之中……

那一刻,你緬懷了多少人間悲歡離合……

那一刻,令多少炎黃子孫搖頭歎息……

那一刻,浮生一日……

歷史的長河仍在不斷流淌,依然沒有人能改變它的方向。浮生一日,不過歷史不會沖刷你的模樣,我只知道,你是一位英雄。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37

當虞姬橫刀,將一朵生命之情綻放成矛尖鋒刃的湛藍。我看到鮮紅鮮紅的血流過雪白雪白的頸。壯士掩面,烏騅悲鳴。

魯迅説成功是把好的東西包裝給人看,而失敗是把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於是,項羽便成了最偉大的《毀滅的藝術》。“曾是氣吞殘虜!”他的英勇是無人企及的神話。釜破舟沉,是他無畏的誓言。“何弊之乘”的果敢,“擋我者死”的豪邁。幾千年後似乎還可以聽到他圓睜環眼倒豎鋼髯的一聲斷喝。烏騅馬來往奔突,每一個輪迴的拼殺都像是一條法力無邊的咒語,使屍堆成山,使血流成河。那杆長矛挑起了幾多秦國虎狼之將的屍首,幾千年後壁上清吟之時還自滴着秦兵的黑血!

然而,項羽勝不了劉邦。因為他,還有誠信、義氣。

“豎子不足與謀!”范增如是説。當楚強漢弱之時,誅劉邦之機會何止千萬。然而他沒有。“不可沽名學霸王。”毛澤東説他沽名釣譽,我沒有看到,我只看到他的果敢。“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他直言不諱,面對的還是劉邦。於是曹無傷被誅,如此天下誰人再敢助楚?他以為楚河漢界便是界限,殊不知劉邦有心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韓信謂劉邦不善用兵而善用將,他的心計,他的丟誠棄信便是他的武器。而這居然比項羽的寶馬刀還要鋒利。然而劉邦不足以與他相比;劉邦是君主,而項羽,是英雄!於是他英雄的起事,英雄的南征北戰,英雄的失敗。當楚歌的韻律從四面八方像魔音一般折磨他的靈魂,面對嘶鳴的烏騅和似水的虞姬,他的眼淚磨蝕他的偉岸。“虞姬虞姬奈若何?”於是在烏江,他完成了一曲悲愴的生命讚歌。

當拔山舉鼎的傳奇褪色成一頁泛黃的史冊,與斜陽下漢家的小兒稚嫩的傳唱“大風起兮雲飛揚”,他終於遠去,留下一個頂天立地的背影。也許項羽做了鬼雄,跨着隨他投江而死的烏騅。

於是,他不朽,項羽最終還是戰勝了劉邦,以他的誠信,刺劉邦於後人的口碑之下!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38

明滅的營火裏,悽切的楚歌逐着如水月華流轉,只渺渺的一縷鄉音,一絲鄉愁,就絞斷了楚軍的戰意。

攻心為上,韓信步步為營。

他赤紅的心是什麼時候開始褪色的呢?慘白月色裏圍困垓下的時候?滾滾濁浪前憶起八千子弟的時候?還是燭影搖紅下虞姬相別的時候?

四方征戰,美人在側。

項羽與虞姬間幾許風情絕不是香豔的桃紅。烈酒灼喉,雙目卻清明,翩翩一舞,劍影綽綽,銀光翻飛裏晃出一抹殷紅。明爭暗奪,血雨腥風裏,虞姬是他的山嵐,是他的軟肋,也許,也是他的鎧甲。因為讀到了“霸王別姬”才覺得霸王與美人間的情感比曖昧風流的桃紅更熱烈更深沉,就像他胸腔中跳動的心臟般赤紅。

血和淚的浸染裏,他的美人、江山都離他去了。他的兒女情長、兄弟義氣都留在了垓下,他又怎麼去渡那烏江?

名定天下後卻放虎歸山,除卻對實力的自傲,又怎麼沒有幾分兄弟情誼呢。劉邦謀算,面不改色,率直如項羽,脱口那句:“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是胸中坦蕩,更是怕因自己誤信人言而使兄弟平添嫌隙。八年已過,他仍是那般少年心性。赤誠的心染了鮮血卻沒有發黑,輕易將信任和真心交付,不假思索地讓自己暴露在老虎貪婪鋭利的目光下,最後逃得那麼狼狽。

項羽重情至何地步,烏江前,他把戰馬託付給渡船人。《史記》中寥寥數字的交託,卻滲出了一絲血色的温情和決絕。

水聲滔滔,他所剩下的,不過一把長劍,一顆赤子之心。佈滿血絲的眼望向遠方,是烽煙號角,戰旗飄搖,他聽見心臟沉重的跳動,他提起飲了虞姬血的長劍。胸中的熱血噴灑在敵人冷硬的鐵衣上,紅得刺目。他們一擁而上爭搶殘軀,霸王的鮮血在空氣中乾涸,凝成了紅黑色。

他用丹心,用赤血在史書上塗抹出一片濃烈悲壯的紅色,才有了太史公的景仰和歎惋,有了詩人筆墨議論紛然。

這世間,算是濃墨重彩走過一遭。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39

黃沙莽莽,秋風蕭蕭,歷史的風沙侵蝕着無數人的身影。壯士、梟雄、勇者的身影卻格外的清晰。透過滾滾的滿天飛沙,他穿越歷史的塵埃踏着鏗鏘的腳步向我們走來,臉上的那一絲微笑,一如在烏江亭旁那般凜然。

無法想象,年少征戰,戰無不捷帶有的傳奇色彩;無法猜測,尊為霸王,稱霸一方具有的智慧與謀略;無法體會,揮淚告別,上演霸王別姬時的無奈與悔恨;更無法懂得,大勢已去,烏江亭自刎的凜然與悲壯。項羽兮,壯士兮,英雄惜,無奈兮。

起義三年,連侯滅秦,而封王侯,號為霸王,征戰沙場,七餘年,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怎曾想,這樣一位常勝將軍,這樣一位風靡一時的王者竟二十有餘,本是年少輕狂的年齡,卻承擔着太多重量。雖在稱王的路上走的艱難,但卻勇往直前。那一句彼可取而代之稱出了夢想的重量,描繪出心中雄偉的殿堂。心有多大,夢想就能走多遠。西楚霸王,只願來生你那雄偉壯志得以實現,給你的人生畫下一個完美的句點。

鉅鹿一戰,大獲全勝,不僅創造下以少戰多的記錄,更使他人生登上巔峯。自此,項羽被無數人當傳奇來傳頌。

鴻門宴,輕放劉邦,留下禍根,或是驕橫氣盛,目中無人,亦或年輕狂放,不羈放蕩,但年輕人固有輕浮的性格,誰又能因為這而將他打入谷底呢?且劉邦的卑鄙、陰險、狡詐不是我們所不齒的嗎?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行為光明磊落,心胸坦坦蕩蕩,項羽絕對是典範。兵敗垓下,淚別愛姬,末路英雄的本色淋漓盡顯,滴下的淚水中沉澱着對愛姬的不捨與無奈,那突圍中的廝殺是不屈的靈魂在咆哮,那項上的一抹嫣紅鑄就了他的悲壯。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雖然時事變遷,但英雄的容顏經久不衰,英雄的英魂與世長存!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40

話説當年西楚霸王騎着烏騅馬來到了烏江邊上。下面的場景不是《項羽本紀》中的自刎,而是西楚霸王想通,過了烏江,騎着他的烏騅馬,來到了烏江對面……

項羽是個性情至極的人,望着江對面的劉邦和他的紅衣漢軍。以及自己的幾百名黑衣楚軍。傷感至極。這時,史書中的烏江亭長冒出來説:“大王,他們為國殉職,死得其所。咱們還是快回楚地,等我們東山再起之時再祭奠他們也不遲啊。”項羽想了想,還是揚鞭而去。

項羽回到楚地,對眾江東父老大喊:“現天下,已被漢賊奪去,我欲東山再起,眾江東父老,可肯助我一臂之力?”

這史書中所説的江東人民,自然是一堆正常人。暴秦剛亡,天下想修生養息,誰會與你一起造反?你是項羽又怎麼樣?就算你是朱棣,我也不會捨命陪君子。

江東人民中自然少不了代表,這代表也不能沒有個名字,就給他路人甲的光榮稱號吧。這路人甲就對着這西楚霸王大喊:“我們憑什麼相信你,當初你也説會帶領我們奪得天下,結果怎麼樣?八千人就換你了你胯下的那匹馬!?”話音剛落,大笑聲四起。當然霸王有霸王的風範。立刻回道:“要不是當初我輕信劉邦那小人,我怎麼會落到如此田地?”

路人甲説:“幾句話就讓你交出了幾千人的性命,我們又憑什麼相信你的話呢?你的命值錢,我們的命就不值錢嗎?”霸王無言。在他所信任、相信的楚人沒想到這麼無義。

這就是烏江亭長所説的江東人才。項羽想要東山再起,可惜西山不准他的小夥伴被一個人所操控。其實現在想想也釋然,誰會在太平盛世的時候為了一個“義”而丟掉自己的性命,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孟聖人,捨生取義者只有亂世才有,捨生取義者是亂世的特產。

霸王再次來到了烏江邊上。提刀自刎。苟延殘喘幾年又有什麼意義?換來的只是史書上的一個較大的數字和“霸王於烏江自刎之。”而不是“霸王不肯過江東,自刎之。”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41

李清照有詩云:“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從古至今,人們對項羽有着各種各樣的看法。如説他有勇無謀,沒有政治頭腦和眼光,婦人之仁。也有説他重情重義,光明磊落,君子之度。

在我的眼裏,項羽是一位英雄。縱觀這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英雄人物一生,拋開他的英雄氣概不談,我們也無不為他的魅力人格所讚歎,在當時那個人人謀富貴,人人謀利益的歷史環境下,項羽便是一顆璀璨的明星。他是那麼的光彩奪目,那麼的鶴立雞羣。他的英雄和君子形象。恰恰烘托了劉邦的無賴和小人模樣。

在我的眼裏,項羽他重情重義,光明磊落。鴻門宴上,項莊舞劍時,只要他阻止項伯“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只要他一個手勢,甚至是一個動作,就能殺劉邦於宴上。但是他沒有,這不是因為他不知道放虎歸山的危害,而是他想與劉邦光明正大的決一雌雄罷了。這不是婦人之仁,而是君子之度。

在我的眼裏,項羽最終雖然是失敗了,但他並不是敗給劉邦這種小人,敗給這種無賴。而是敗給了他自己的性格,敗給了像張良、韓信、陳平這樣的謀士。

在我的眼裏,項羽並非是一個帝國的開創者或守業者。他殘暴,但沒有劉邦的陰險狡詐來的實用;他強悍,但沒有劉邦手下多員虎將合起來、的力量強大;他出身高貴,也就少了市井之徒的謙卑和忍耐。

在我的眼裏,項羽淚別虞姬,演繹這纏綿排側的兒女情長。“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為了不拖累你而選擇了自刎。當鋒利的劍劃過她雪白的脖子,項羽的你的眼裏只有她散落的微笑,依舊傾國傾城。

項羽的一生貴在“情義”二字,起兵抗秦,心懷的是救黎民於水火之中的大義;善待士卒,洋溢的是江湖人士的豪情;而那一段霸王別姬的佳話,則是催人淚下的兒女情長。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42

看完《鴻門宴》後,很多人都有會認為項羽是“婦人之仁”,錯失了殺死劉邦的大好時機。但蘇軾卻認為項羽有“君人之度”。這並不是因為蘇軾一時新血來潮,來個唱反調,這是他發自內心地讚賞。當時的時局對劉邦是不利的,若項王一舉入關殺死劉邦還好説,問題是他若在鴻門宴上殺死劉邦就不好了,劉邦手下雖説只有十五萬餘兵,但盡待在關內,加之劉邦手下猛將如雲,謀士如雨,他們大多對劉邦十分忠心,倘若得之劉邦已死,必盡其力而反之,彼可於大路埋伏,但見來時可往來衝突,卻不與其正面交鋒,此可疑其兵也,然後可使一人佯裝投降,傳書與羽言其為內應,裏應而外合也,羽必信之,待羽入城,三下圍攻,可擒矣。項王可能考慮到此為人和與他勢力不利也,故作個順水人情,放劉歸去。劉邦善用人,這是我們都知道的,也正是如此,項王手下如韓信、陳平等皆降劉邦。項王會敗,這是一個原因,可勝敗兵家常事,一場戰爭的勝負不會抹殺真英雄的形象。項羽不肯學書,書足以記姓名而已,不肯學劍,劍一人敵,要學的是萬人敵。他打仗不管兵法,每戰必披甲持乩,親自出戰。一者鼓舞士氣,二者削敵鋭氣。真英雄莫過於此!

羽曾以3萬楚軍大破漢兵56萬,打得劉邦抱頭鼠竄。這是多麼的霸氣啊!

項王曾和劉邦講和,劃鴻溝為界,這是多麼的豪氣啊!

他曾因兵敗,而在烏江自刎,這是多麼有骨氣啊!

無論是打仗,做人,甚至是作詩,都掩飾不了他的英雄之氣:力拔山兮氣慨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可奈何項羽的這首詩也因此流傳千載。司馬遷説過:“他愛馬,愛美人,愛故交,最後自刎而死!

這是一個十足的讓人快意的英雄……”我想這是對項羽英雄之氣的最好詮釋吧!

項羽的死,不在與別的,只是他的英雄氣,是他那天生的英雄氣,註定了他悲劇般的命運!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43

他,是人中霸王,自命不凡,於亂世中逞英豪;他,驍勇善戰,不拘小節,再沙場上施雄才;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是那豪情壯志,無畏無懼的西楚霸王——項羽!

項羽,在歷史上是一個多麼豪邁的人物啊!從江東的“八千子弟兵”初戰告捷,到霸王戰敗烏江,結束了他一生註定不平凡的一生。他留給人們的,有振奮人心的片段,也有悲從心起的劇幕。每每讀到有關項羽的傳記,心情總隨着霸王的興衰而起伏。事實上霸王本身就在演繹着一部驚天地,泣鬼神的歷史悲劇!

項羽從小並不熱衷於學習,甚至連劍術都不肯練習。然而他天生神力和一身鐵骨,一切的一切,似乎早已準備好的了,只等時機成熟,邊一併爆發。

當然,這個時機就是秦末的大起義!

不能忘,怒殺“卿子冠軍”宋義,奪得三軍統帥的他,鑿戰船,砸軍鍋,燒營帳,與全軍只帶三天糧食,大戰秦軍於鉅鹿!敢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冷靜的作出如此大膽的行為的,恐怕也只有項羽了吧!終於,事實證明了項羽的過人膽識,楚軍無不以一當十,奮勇殺敵,直殺的秦軍雞飛狗跳,人仰馬翻,落荒而逃!而趕來援助的十幾路諸侯軍,都嚇的在對岸不敢上來呢!

項羽一生最悲慘、最震動人心之時,正是他在烏江大敗之時。不是他沒有努力過,只可惜天命將降於他人……那一夜,項羽百感交織唱出了那慷慨的驪歌“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與那最心愛的虞姬飲了最後一次酒……

那時最後一段,霸王與貼身的二十八名鐵騎面對幾千敵軍,全然無畏懼之意將敵軍殺的心驚膽寒,直殺到烏江。

在烏江口,曾有一個機會擺在項羽面前,到江東,他必能東山再起,然而,作為一個英雄,一個敗的徹底的霸王,自尊不容他那麼做,終於,他選擇了走向了一個英雄最終的歸宿……

項羽一生可謂大起大伏,影響後世的正是他那不失人格,有情有義的精神。他無愧於英雄!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44

讀項羽,讀出了一個悲劇英雄!項羽生逢亂世,相機而起,勇冠三軍,叱吒風雲,引兵北上,逐鹿中原,問鼎咸陽,裂土封王。曾經左右過歷史進程英雄,卻最終因自己的性格弱點而釀成悲劇,隨着那道血光,項羽為自己的命運劃上了遺憾的句號。

讀項羽,讀出了楚霸王的自大虛榮。由於擊敗了秦軍主力得以使各路諸侯聽命於他,承認他“霸王”地位,使他驕傲心裏更加膨脹。在掌握主動權的形勢下,一場勢難避免的戰爭卻被劉邦前來“卑詞”謝罪而化解。劉邦的謙卑極大的滿足了他的虛榮心,鴻門宴上擊殺劉邦的良機就淹沒在項羽的虛榮之中,久久無音,只留下范增將所獻“玉斗”擊碎的聲響

讀項羽,讀出了楚霸王的優柔寡斷。在鴻門宴上,范增數目項王,舉所配玉訣以示之者三,而項羽卻漠然不應,視而不見,置之不理,甚至項莊席間舞劍被項伯阻撓也聽之任之。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以至於毀滅了自己的優勢,把霸權讓給了劉邦。此時依舊久久無音,只留下范增無奈的一句;“豎子不足與謀!”

讀項羽,讀出了楚霸王的孤性多疑,疑則生變,變則失,他的多疑令范增憤而出走。亞父范增以七十高齡跟隨項羽運籌帷幄,出謀劃策,可謂盡心竭力,忠心耿耿,但是終究難逃項羽的猜忌,憤而出走客死途中。項羽不但失去了輔佐帝業的肱骨之臣。垓下一戰,項羽的人生之路走到了盡頭,而他命運的悲劇性也達到了頂點。從四面楚歌到烏江渡口,中間經過了霸王別姬的柔腸百轉,誤入大澤的掙挫不前,斬將奪旗的叱吒生風,而終歸於無面見江東父老的羞容慚顏,英雄一死,千秋改容!

“千古誦,頭頂青天,腳踏大地,左手握江山,右手攬美人。當進酒須滿吟,狂舞秋風,人去也,尚有大江東。”但無論如何,項羽依然是一位英雄,即便是一位失敗的英雄,他一生的經歷也是一首可歌可泣的史詩。

讀項羽,讀出了一個英雄悲劇!

描寫項羽的作文 篇45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劉邦的大風歌早被我所瞭解而又傳誦着。然而,劉邦這個人,大家是否瞭解呢?一個默默無名的泗水亭長,一個大肚並能任人唯賢的帝王,一個為了成就霸業而無所迴避的人。是的,他就是劉邦。出生平庸,似乎沒有什麼一技之長,卻便是這樣一個時常耍着無賴的青年,開創了漢室王朝,終結了秦朝的昏庸統治。

事實上,我對劉邦並沒有多少的好感。因為他逃命的時候竟將自己的兒子、女兒踢下馬車。這樣一個人,究竟何德何能?

烏江邊,項羽滅。錚錚鐵骨的男兒,光明磊落的英雄落幕了。

為什麼?力大無窮,幾乎沒有戰敗過的項羽就此成為歷史?司馬遷給予的評價是“自矜功伐”。

我很欣賞項羽,欣賞他的光明磊落,欣賞他的霸氣沖天,更欣賞的、是他那不肯過江東的英雄氣概。

楚漢相爭早已成為了一個定居。劉邦勝、項羽敗。歷史無法被改變,也無需改變。因為,戰爭早在鴻門宴上便分出了高下。范增也早明言,滅項羽者必沛公也。劉邦贏得了天下,而項羽贏得的的卻是後人的心。

雖然,我不喜歡劉邦。但不得不説的是他的心胸。他戰勝了項羽,但他不是靠自己的力量,而是靠一顆能包容他人的心。張良、韓信、蕭何。每一個都是鼎鼎有名的才人,全為劉邦所用,不勝?談何容易?

項羽,從小到大,我第一個喜歡的英雄,他的結局是悲慘的“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他的悲哀溢於言表。雖然,我喜歡他。但是,有一點不得不説。他太自傲了。如果,稍有謙遜,韓信不會走,他也就不會敗。事實上,沒有如果。所以,項羽輸了,甚至,屍骨無存。

項羽是英雄,他相信,強者生存。劉邦是一個粗人,但是,他明白,適者生存。

最後,用李清照的一首《夏日絕句》,表達一下我對項羽的敬佩“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