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點評作文彙總4篇

來源:文萃谷 2.03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點評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點評作文彙總4篇

點評作文 篇1

你們知道嗎,我平時非常喜歡做小實驗,我也曾做過許多有趣的小實驗。但有一次的小實驗卻讓我終身難忘!

去年中秋節前夕,媽媽帶回來兩盒哈根達斯冰淇淋月餅,每個盒子裏都放了幾小塊冰。為什麼要放這個呀?這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上網查了一下,原來它不是冰,而是固態的二氧化碳,學名叫乾冰,它可以讓食物處於低温狀態,不變質。

瞭解了情況後,我突發奇想:我是否可以用乾冰來自制雪碧?待會兒就讓爸爸媽媽嚐嚐我的“傑作”。想到這兒,我興奮極了。

説幹就幹!我先找了一個空礦泉水瓶,然後在瓶中灌了半瓶純淨水,還加了一點白糖,最後拿了月餅盒中的兩塊乾冰塞進瓶中。哈哈,大功告成。我把礦泉水瓶放在茶几上,迫不及待地等着我的“吳氏雪碧”變出來!

過了一會兒,瓶中冒出了白煙。我怕漏氣,趕緊把瓶蓋擰緊,心想:爸爸媽媽待會兒品嚐了我的“吳氏雪碧”後肯定會誇獎我能幹的。

正當我沉浸在美夢中時,只聽“砰”的一聲巨晌,把我嚇得一蹦三尺高。媽呀——我的瓶子被“碎屍萬段”了!雪碧沒做成,一不當心,卻做出了“小型原子彈”來啦!我被嚇呆了。這場“原子彈爆炸”可給我家帶來了不小損失,桌上一片狼藉,我只好硬着頭皮讓聞聲而來的媽媽幫我清理“爆炸現場”。我把真相告訴了媽媽,遭到了媽媽的大聲訓斥。

唉,都是乾冰惹的禍、雖然失敗了,但是我還是為自己敢於探索的執著和勇氣感到驕傲和自豪!

點評:

習作講述了自制雪碧的故事,讓我們既為小作者的想象力和行動力高興,又為他的自作聰明捏了一把汗、原本打算用乾冰來自制雪碧,最後卻引發了一場“爆炸”,小作者在描寫中緊緊抓住心理活動,從得意到嚇呆,生動曲折地表現出了整個變化過程。第三、四、五小節中,每進行一個步驟,小作者就幻想一遍好的結果,最後,由於乾冰昇華的氣體在塑料瓶中排不出去,引發了“爆炸”,使小作者美好的想象破滅了,還把家裏搞得一片狼藉 編輯在此要提醒同學們,雖然這種動手能力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多學習一些科學知識,才能避免出現此類錯誤啊、做實驗或者做事情都要三思而後行,安全第一。

點評作文 篇2

1.詳略得當。本文開頭直接入題;中間部分抓住了鴨梨的特點,對它的花和果分別進行描述,並略寫花,詳寫果;結尾簡潔,緊扣文題。語言生動,描寫細膩。作者對鴨梨的形狀顏色味道進行了具體描寫,其中“矮墩墩”“黃澄澄”“甜絲絲”等詞語用得恰當。

2.你感情上的痛苦我很理解,值得欣慰的是,你是一個堅強的孩子,是個懂事的孩子,因為你寫出了這樣一篇令人感動的佳作。我為有你這樣的學生而高興,只要把握住今天,你的未來一定會是美好而幸福的。

3.在你的筆下,秋天是多麼美啊!老師從你的作文中看到了那高遠而深藍的天空,看到了金黃的稻田南飛的北雁和那飄零的黃葉,這一切,無不讓我感受到秋天的美麗與神奇。我多麼想對秋天説:秋天啊!化腐朽為神奇的秋天,你使學生的作文多麼優美啊!

4.當老師打開你的作文本時,總能聽到一陣哭泣,原來是標點符號,因為你太不重視他們了。你想想,當老師也像你輕視標點符號那樣而輕視你的作文時,你不是也會哭嗎?

5.你的作文能對秋天的田野進行細緻的描寫,説明你是一個善於觀察的孩子。可是秋天是多麼美的季節啊,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秋天是多彩的季節,老師真希望在你的文章中能感受到那一個美麗而充滿詩情的秋天!

6.作者運用心理描寫和動作描寫手法,把自己當時緊張害怕的心理真切而又細緻地表現了出來。

7.剪裁得體。筆墨集中,詳略有致。語言簡潔,概括性強。主題積極開頭簡潔結尾有力之外,善用懸念,使情節曲折引人。材料典型。

8.我國近代戲曲理論家吳悔曾説過:“各人有各人之情景,就本人身上,揮發出來,悲歡有主,啼哭有根,張三之冠,李四萬萬戴不上去。”所以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寫什麼人物,就要把自己變成什麼人物,從那個人物的身份性別年齡性格等去體味去揣摩去進入角色,切不可用自己的學生腔去套別人。古羅馬詩人賀拉斯説過:“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別人臉上的笑容。同樣,你自己得哭,才能在別人臉上引起哭的反應。”請同學們在寫作文時細心琢磨推敲,讓人物進入角色。

9.這篇作文的題目立得好,內容也真實具體,尤其是對人物的描寫成功。無論是感覺描寫,

10.心理描寫,還是動作描寫,都符合人物的年齡特點和當時的特定情境。另外,開頭的幾句環境描寫並非閒筆,而是為情節發展做鋪墊。結尾點出主題,對小讀者有警示作用。

11.本文寫出了真情實感。很充分很具體,另外,採用邊敍述邊抒情的寫法,很能引起讀者的感情共鳴,有催人淚下的效果。

12.細節抓得好。選取生活中的一個片段.語言口語化,在平直樸實的敍述中飽含着對母親的深情,讀來令人感動。本文選材真實典型,有代表性。幾個摹擬聲音的詞語用得十分準確。

13.活潑,外向是你的優點。老師們喜歡你,相信你在家也是受父母寵愛的孩子。

14.一隻不起眼的醜小鴨,飛進了我的叢林,我憐愛她的自卑和嬌弱,我欣賞她的誠實和坦率,我更珍愛並撫慰她灑滿露珠的羽翼。你信嗎?這樣一隻醜小鴨,真的會成為茂密叢林中的一隻驕傲潔白的天鵝。

15.只寫了一件事,但讀了並不覺得內容單薄,因為這件事十分典型,能夠充分表現文章的主題。可見,小作者會選材。

16.自然界有許多小精靈,只要你仔細觀察它,它就會給你豐富的聯想和有益的啟迪。有人觀察蜜蜂,讚美它無私的奉獻精神;有人觀察螞蟻,佩服它勤勞的品格;而你觀察小螃蟹,喜歡它的倔強。看,這些小精靈可真給了我們不少啟迪,真像你説的一樣,螃蟹橫走可愛,人要橫走就煩人了。這是你發現的道理,大人也得佩服。

17.字是人的臉,這次作文書寫有明顯進步,你的臉上也光彩多了。不過,你一向討厭的錯別字老跟着你,給你的作文蒙上了一層陰影。我為你開一劑良方:不會寫的字問字典,寫完作文後,請教老師或同學,你願意試一試嗎?

18.我替那些大人對你説聲“對不起”。不知道這真誠的歉意是不是能慰平你那被扭曲了的心靈。我能想象你在等車時的焦急;被車撇下時的痛苦;擠在車內的窘迫。我也能理解你由此產生的怨恨。但我也要坦率地告訴你,老師也是這樣擠大的,老師還要告訴你,正如你以後會成長為一個瀟灑的小夥子一樣,我們這個社會一定會美好起來的,因為太陽下有陰影,但是更多的'是陽光。

19.家本應該是温馨的歡樂的,然而你現在的處境有些‘惡劣’。對此老師很同情,但你要正視現實:一方面,惡劣的環境能磨練自己的意志,相信你會成功的;另一方面,我們要想辦法改變一下環境,可以大膽地去做姨夫的思想工作,勸他們少玩或不玩,這雖然有些不太好,但‘凡事在於一試’,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20.本文寫了一件很普通的讓座的事,雖然選材有點落俗套,但對比的寫法用得很恰當:人物描寫簡潔形象。對中年婦女肖像的描寫,只有十幾個字,卻抓住了特點。對胖先生的兩處描寫也很成功,充分地表現了作者對其厭惡鄙夷的感情。

點評作文 篇3

不出所料,今年廣州市會考的題目依然是命題作文,相較於材料作文和話題作文,命題作文所提供的思維角度和發揮空間相對窄一點,但是好處也是非常明顯的,尤其對於考生們來説,命題作文主題明確,方便立意,可以有效避免跑題現象,為考生們的會考大關降低風險。

命題作文意料之中,而萬萬沒想到的是出卷老師的“故伎重施”,與15年一樣,依然是對試卷閲讀題的拓展,小夥伴們有木有看到一絲絲的套路呢?今年閲讀題選取了龍應台女士的《獨立宣言》,是龍應台女士對兒子安德烈一封感情深摯的信,信中通過其與安德烈的相處過程中因中西方文化差異和觀念差異所致的看待、處理問題的方式不同,不僅表達了母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和期盼,也引發了讀者們對差異的思考,這個社會是一個愈加開放包容的社會,我們在與人相處過程中應該怎樣去尊重差異、磨合人際關係呢?

“於無字句處品大道理”,會考作文以此命題,説明會考作文一以貫之地貼近生活、關注人文,這一點從近幾年的會考作文命題中可見一斑。只要抓住了這一命題主旨,並結合文章材料,這篇以“適合”為題目的作文就並不難寫。寫作要求也強調“結合身邊的事例和生活體驗”,引導學生從自己身邊的事情進行思考,通過生活影響來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取得最佳“平衡點”,感悟人生哲理。

標題前有一段話“用什麼樣的方式相處才是適合的?其實,我們生活學習,待人處事等,都需要尋找合適的方式。”這句話可以視作為一句引導語,如果學生從這句話入手,選取生活學習,待人處事的角度,那麼便能夠做到立意準確。

題目“適合”,近義詞為適宜、合適、符合、適當等。從考生的實際學習與生活出發,可以結合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考:學校的學習經驗、與人交往的心得體會以及對家庭(社會)生活的哲思,以小見大,細微之處見精神,通過日常小事學習與人相處的真諦,這一點和15年的命題方式有異曲同工之處,通過坐地鐵反觀地域文化差別,通過廣州人文風貌反觀廣州風格,小夥伴們有沒有看出深深的套路呢?

點評作文 篇4

夏天來了,不知樹下那位佝僂的老人,是否依舊坐在青石板上,點燃一支煙,靜靜地坐着…… (開篇點題,並表達對那位佝僂老人的渴望。開頭動作描寫精練地表現了老人的形象。)

六月驕陽炙烤着大地,連平日裏挺拔的楊柳也無力地垂下了高昂的的頭顱。(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結合,突出了天氣的炎熱,為主人公的出場作了鋪墊。)

炎熱中精力彷彿被抽乾一樣,我無力的走出校門。不經意間一抬頭猛然發現柳樹下的青石板上,那個腰背佝僂的身影,老人看見我,彷彿從夢裏醒來一般,頓時臉上露出了微笑。(“我”的無力表現天氣的炎熱,而老人出現後的神態又設置了懸念:為什麼見到“我”從夢中醒來般幸福?那個老人又是誰?)

而我卻在此刻皺起了眉。(面對老人的微笑,“我”皺眉又是為何?吸引讀者。)

“我不是和您説過了嘛?我已經上九年級了,又不是小孩子,幹嘛還來接我?”我徑直將老人落在身後。(從“我”冷酷的語言看出“我”對老人接“我”的不滿。)

老人呆住了,彷彿做了錯事的小孩子,推着破舊的自行車在原地不知所措。(神態描寫生動地表現了老人因受到拒絕後不知所措的心理。)

“我……我不是怕大中午你回家累得慌嗎?”

一滴汗珠順着他的臉頰滑落。(老人對“我”的關心。)

我不禁回頭看老人紅彤彤的臉。只感覺周圍的人向我投來好奇的目光,照得我心裏怪不自然的。(通過“我”的感覺寫出“我”面對老人的臉有些慚愧。)

好不容易躲開了熱鬧的街,老人從身後追上來,而對我的執拗,只得搖搖頭。(老人的執拗可看出其對“我”關愛心切。)

那位老人是我的爺爺。(點明人物)

漸漸地,我感到疲乏無力,烈日照耀下的小山泛起了白光,我舔了舔乾巴巴的嘴脣猶豫了一下,還是跳上爺爺的自行車後座。(“我”被烈日照得嘴脣乾裂,能表現出爺爺對“我”關心的及時。)

路上爺爺熱情的和熟人打招呼,而我卻把頭埋的低低的,上坡了,爺爺騎得更加賣力,我剛想停下來,卻被爺爺阻止了,爺爺弓起本就佝僂的腰,彷彿這樣就能節省很多力似的。可我卻聽到了一聲聲沉重的喘息,那喘息就像一塊塊石頭,砸進心裏隱約的疼。(爺爺熱情地與人打招呼,賣力騎車,表現出他能馱着“我”感到無比滿足與幸福。而此時,“我”心理描寫表現出“我”的內疚與自責。描寫生動具體。)

終於到家了,爺爺的棉布背心早就濕透了,放下自行車,爺爺獨自走進屋子,從冰箱裏取出早已備好的綠豆湯,遞給我。(準備好的綠豆湯表現了爺爺對“我”無微不至的關心。)

“那明天,我就不接你了。”爺爺故作輕鬆,但我卻看到了他眼中滑過的失落。(爺爺的話和神情表現出了失落,説明爺爺很想接“我”回家。)

“不,爺爺。”我眼裏浸滿了淚水。“是我不懂事,您明天還來接我,好嗎?”(“我”要求爺爺來接表現“我”已悔悟,明白了爺爺的心思,突出了主題。)

又值盛夏,我滿懷喜悦的走出校門,走進老人洋溢着關愛的守侯中,在那慈祥的目光中,我看到了綿延不絕的愛,在成長的四季裏,如蘭花驕陽般,嵌入我生命的每個角落。(照應了開頭,點明瞭主題,爺爺的關愛已嵌入“我”生命的每一個角落。)

點評:

一、通過“我”拒絕爺爺來接、爺爺接“我”後騎車雖累而幸福的感受,以及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懷,表現了爺爺對“我”的關愛和“我”的愧疚與自責及在這個夏日對爺爺來接的渴望。

二、描寫生動具體。天氣的炎熱用了正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式。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更能有力地表現人物形象和心理,突出主題。

三、首尾照應,結構嚴謹,突出主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