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傳承的作文13篇

來源:文萃谷 2.11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傳承的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傳承的作文13篇

關於傳承的作文1

人生如書,識亦如讀書,英雄和傀儡,永恆與隕滅,孰是孰非,評説在讀者,時間做檢驗。20xx年,是周恩來總理誕辰120週年。“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是他在少年時代立下的宏偉志向,也是他一生為之奮鬥的目標,激勵和影響了一代代青少年。

很小的時候,總是聽爺爺講關於以前中華人民為了幸福生活而努力奮鬥的歷史,自那時起,一顆想要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種子便播種在我幼小的心中。

不知何時愛上的書法,那一頓一轉的動作,讓當時的我魂牽夢繞。自從走進那間書法教室,我便覺得,我的未來,一定與那筆墨紙硯息息相關。教室裏,清澈透亮的窗户,潔白乾淨的牆壁,空氣中若有若無筆墨的清香,輕輕播放的音樂,一下牽住了我的心。可學習了一些時日後,我的字卻還是不見長進。潔白的宣紙上赫然顯現着幾個毫無筆鋒的字,厚重的墨汁,沾染了純淨的宣紙,亦沾滿了我充滿惆悵的心。側過頭,身旁與我同年級的同學握着筆,在宣紙上行雲流水地書寫着,淡淡的墨痕與純白的宣紙亦相得益彰。

我垂下頭,略帶沮喪地歎了口氣。“想什麼呢?”老師走了過來。我悶悶地説:“為什麼別人可以寫那麼好,而我卻事倍功半。”老師笑了:“不會想放棄了吧,寫字,講究的就是堅持與耐力。你若是沉不下一顆心,怎麼可能寫得好呢?你看,筆要這麼握,你那樣抓,是使不上勁的,每個筆畫都要有筆鋒,看,這樣寫起來會不會好一些?”一邊説着,一邊用筆在紙上略加點寫,幾個瀟灑清逸的字便躍然紙上。

我重又拾起筆,按照老師的方法,慢慢書寫着。老師在一旁看着,不時還指導一番:“你這樣是不對的,筆畫都是浮在紙上的,中國人寫字,講究的是骨氣,你若是這樣軟綿綿的,卻是失了剛強。”我仔細揣摩着老師的意味,細細體味着。

直到如今,從顏真卿的楷書到王羲之的行書,這些年來,我學習的不僅是書法,還有堅持不懈、勤奮刻苦的學習態度,更是中國文化的傳承。

那一個個瀟灑清逸的字與宣紙的交融,每一筆都是藝術,在書法家靈巧的筆尖悄然綻放,像是舊時光的古典美人,一腔一調皆別有風韻。時光中時移世易,湮沒了沙石與塵埃,而書法則是大浪淘沙後的稀世珍寶,閃耀中華。

關於傳承的作文2

漢字,乃是我國的一大魅力。從古代的倉頡造字,到草書、行書,再到如今的各種字體,漢字在我們的手中變得更加美麗多彩。

想想,古代的人們為什麼造字?為的是能更好地交流溝通。那些大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為什麼要將漢字寫得那麼漂亮呢?因為他們想讓外國人瞧瞧,這是我們中國獨有的美。都説秦始皇焚書坑儒、修築長城,是一個暴君。可他在統一全中國後做了一件重要的事,就是統一文字。這對於我國的漢字史是重要的一步,要是秦始皇沒做這個決定,有可能如今的漢字不會出現。

再聚焦現代,雖然漢字已經離不開我們的生活,但是“提筆忘字”這種毛病已經嚴重地入侵到我們的生活中。所以,中央電視台推出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這檔節目,呼籲人們讓古籍裏漢字活起來。我本人很喜歡這檔節目,因為我對古籍比較有興趣。平常自己沒事時也會翻翻字典,看看一些難字和生僻字,並記下來。字與字之間有着不可分割的聯繫,有時,一個字可以引申出許多的詞、成語和故事。我查字典時,查到要查的字了,並不是合上字典,而是翻到後一頁去,瞧瞧後一頁有哪些字。所以,我每次查字典,收穫的都不止一個字,久而久之,這也成了種習慣。這不,《漢聽》來選拔人才了。這可撞我槍口上了,通過平常翻字典與看《漢聽》的積累,我輕鬆地通過了初賽與校賽,但越往後比越難,看來賽場上也是高手雲集啊!那些字難嗎?不難。只是因為平常沒去關注他們。我覺得《漢聽》這個節目十分有意義,不僅發掘出了許多的漢字天才,更讓人們驚歎道:“哇!原來還有這麼多我不認識的字!”使得人們提高對漢字的重視。

參加《漢聽》選拔賽,令我受益匪淺。不僅瞭解了一些我所不知道的詞,還交了一些實力強勁的朋友,共同交流這方面的知識。我要為《漢聽》點個贊!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少年,作為國家新一代的棟樑,我們應當傳承中華文化,爭做中華文化推廣大使。

關於傳承的作文3

那是情感的爆發,或橫,或豎,或撇,或捺。那是心靈的樂曲,或輕,或柔,或美,或重。那是詩意的展現,或冷,或暖,或醉,或醒。一切都來源於它——漢字。

“呯呯嘭嘭“這是敲打鍵盤的聲音,”悉悉唰唰“這是有手寫字的聲音。當這兩種聲音碰撞在一起,你是否會深發感觸——那一個個有着生命的方塊字還會繼續傳承下去嗎?它們會不會被電腦上那些死氣沉沉的”新同胞“所替代呃?是啊!在這個信息時代,哪裏還有這些小生命的地位呢?

可是,你是否想到:當你沉醉在唐詩宋詞中時,你可知它是怎樣傳承下來的。當你欣賞着某位書法大師的作品時,你可曾想過是誰的功勞讓你看見這美的享受。當你聽着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點頭稱讚時,你是否體會到這心的滋養。就是這樣一個個小小的方塊字,讓你體會到詩的意境,眼的美麗和耳的重要。它忽而氣勢磅礴宛如高山,忽而輕柔平靜宛若流水,卻又忽迷茫神祕好似星辰,一撇一捺,一音一律,一意一景,無不透露着生活的靈動,漢字的剛勁以及中華民族魅力。

作家之所以可以寫出好文章,那是因為漢字多層含義。音樂之所以可以打動人心,那是因為漢字優美的聲韻。詩歌之所以可以催人淚下,那是因為漢字的柔美情趣。一筆一劃之間,互相輔助,互相襯托,那是中華民族團結友愛的體現。漢字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用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出來的,每一個筆劃中都藴含着我們祖先的智慧和心血,每一個音節中都體現着我們國家雄健和骨氣。所以讓我們離開手中鍵盤,拿起手中的筆,讓我們為能寫出漢字這樣美好又神聖的東西而驕傲吧!

如果在你面對一個個英語字母時,你會想起漢字那一張張充滿生機的臉。如果在你聽到躁音時,你會渴望朗讀一篇優美的文章。那麼恭喜你,你已經體會了漢字的美麗,你已經感悟到了漢字的深層意義。從今往後,讓我們用漢字來體會高山巍峨,用音節來體會人民的大方,用筆劃來體會國家的繁榮富強!

看,看橫,那豎,那撇,那捺!聽,那輕,那柔,那美,那重!悟,那冷,那暖,那醉,那醒……

關於傳承的作文4

那時我七年級,她九年級。整個聲部裏只有她一個九年級的,當首席,但我不太喜歡她,不像同級樂團裏的別人,把她當作偶像。

原因有二:其一:不認真排練,合排常常睡着,還靠着琴桿打哈欠,好在有演奏任務時她能像兔子一樣從凳子上“騰”地坐起,好似睡着時耳朵始終是醒的;其二:排練遲到,無論多重要的排練,她總要在五點左右拖着書包滿頭大汗走進早已安靜下來的排練廳,或是在中阮柳琴與打擊樂S010中間衝進來,或是在老師訓話訓得興起時在門口冷不丁喊一聲“報告!”其它種種令我恨她到咬牙切齒,彷彿大我們幾歲,就可以排練又遲到又睡覺,又批評老師。這樣的人怎麼能當樂團首席呢?於是與她暗暗較上了勁,天天多加了幾小時的練習。

那時七年級的教室在操場的這一邊,九年級在那一邊,平時課間也都碰不上面,於是對九年級所知甚少,她也不常與我抱怨學業上的事,使我直到九年級才設身處地地明白了她的苦衷。

九年級了,我如願以償地接替了她的位子。然而一天的繁重學業與長跑使我在排練時眼皮打架。常常地,我因貪圖靠在琴桿上再閉幾秒鐘眼,而誤了好幾個小節的演奏。回想那時與睏意對抗,即使閉上雙眼肌肉也時常緊張準備着的她,我突然有了向她學習動力,於是強打精神,像那時的她一樣強撐着奏完一曲又一曲。月考完,下課時間拖到了下午五點,沒吃飯集中早已迷離的眼神,像那時的刀子一樣強撐着奏完一曲又一曲。月考完,下課時間拖到五點,沒吃飯,我也和她一樣用最快速度穿過操場,儘早到位,一直練到晚上七點,我捂着發疼的肚子,明白了她那時的不易。但作為樂團的一員,我和那時的她一樣空着肚子一天又一天的堅持。

上了九年級,我才明白了做到她的那種程度是多麼的不易,堅持下來的她又是那麼的偉大。有時候排練、結束、揹着琴回家時,也總聽到八年級的學妹留在排練室練琴,彷彿看到了以前的自己,我在心中默唸“加油!你一定能行!”

願我畢業之後,還會有人,有樂團的後輩能在忙碌的九年級也可以盡力做到最好,像我,像我的學姐,將這樣的拼搏傳承下去。

關於傳承的作文5

中國之所以能成為世界上的文明古國。我想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中華文化具有頑強的生命與內存的活力。

傳統文化是民族內在的靈魂和血脈,是古人對民族的身份證明,是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統一的紐帶,是中華兒女和睦相處共同繁榮的家園,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發源地,是中華民族的動力。

可是長期以來,我們對傳統文化不怎麼尊重。在20世紀中後期,文化革命使得中國文化元氣大傷。固然傳統文化有缺陷,它的封建專制思想,綱常名教和等級尊卑觀念被保留了。然而世界上又有哪個民族文化是完美無缺,無懈可擊的呢?又有哪個民族對自己傳統文化鞭撻、摧殘得如此絕情呢?恰恰相反,我們到處可見人們對傳統文化的愛惜和保護。一片街區,一棟樓宇,一所宮殿,都被保存其原物風貌,儘可能給後人留下曾經的情感記憶和歷史文化。

在這個充滿競爭的世界,重拾文化自信顯得就猶為重要了。不久前,網友陸續把一些中華民族的傳統老規矩搬上了網絡,希望它能重新走上文化舞台,有人説這是封建思想在作祟,在這個人人平等的世界,那些老掉牙的思想早應該被淘汰掉了。而有的人又説,中國的文化古老而又死板,不像外國文化先進。如果説前者的思想有激進之處,那麼後者卻是一種極度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現。

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只覺得異族的文化更優秀,於是放棄自己的文化而依附在別人的文化下度日,那是典型的.失去了文化自信。如此,遲早有一天,這個國家會像它的文化一樣,從此在世間消失。因此,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發揚傳統文化的精髓,是我們新時代的年輕人應該做的。

對於那些過時了的,可以陳列在博物館,對於那些還適應時代需要的就好好發揚。如果説“笑不露齒,話不高聲”過於拘束,但我們在特定場合不應目中無人地放肆,要讓文明的言行舉止成為生活的常態。如果在公開場合“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實在太累,你可以在家裏隨意放鬆。因此,不要説這些“老規矩”是死板的文化,我們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將它變得更加靈活,更加的富有時代內涵的。

記住,民族要有自信心,必須要有文化自信;要有文化自信,必須重拾傳統文化,再造中華文明的復興。

關於傳承的作文6

當時間的沙漏漏下最後一粒沙粒,金子的本色才會如此燦爛;當貝殼的淚痕劃過最後一瞬,珍珠的色彩也會如此耀眼。當六年的養分在體內積累,毛竹的生機也會如此蓬勃。

正是由於歷史的洗禮,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最終誕生了華夏女兒的獨一無二的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每個人的使命。材料中所説的那個歌星的經歷,正是由於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觀念的更新形成的。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正確對待外來文化。現如今,知道重陽節的人越來越少了,知道感恩節的人越來越多了;知道情人節的人越來越多,可知道七夕節的人越來越少了。對於我們先輩留下來的許多傳統節日,我們中的許多人都幾乎全都置於腦後了,這難道不是一種崇洋媚外嗎?這難道是我們口口聲聲説到的責任感嗎?然而,我們身邊其實有許多人在為我們做榜樣,他們能堅守自己的信念,鼓勵人們學習繼承優秀傳統文化,著名學者馬寅初不就是嗎?他積極提倡我們青少年應當多多學習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雖然世界正在多元化,但是,我們傳統的中化文化不能丟!因此,我們是否想過,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否會被他國文化所取代?這個答案須靠我們用行動來回答。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繼續發展的基石,是我們共同保護,共同繼承的使命。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讓我們堅定信念,共創美好未來!憶往昔,若不是司馬遷的瀝盡心血,怎會有《史記》的鴻篇警後人,若不是李時珍的跋山涉水,怎會有《本草綱目》的福祉遺萬年代;若不是曹雪芹的五次易稿,怎會有《石頭記》的哀婉催人淚?看今昔,是誰苦心鑽研十餘載,終使兩星成?是誰奮鬥十八年,終抱金牌歸?是錢學森!是申雪與趙宏博。他們是繼承了中華傳統文化經典中的堅定,他們是傳承了中華傳統文化典籍中的不懈。正是由於繼承和傳揚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精神,才使得他們能夠這般堅定,這般執着。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雖如一根小小的火柴,但仍能點亮一片星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雖如一片綠葉,但能點綴整個春天;傳統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雖若駕一葉扁舟,但仍能驚動一片大海。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生命的支撐,成功的基石。

關於傳承的作文7

五月的熱浪把油菜稈子染黃了的時節,父親帶着我回了老家。

找到奶奶是在油菜田裏。奶奶站在一片金黃中,拿着鐮刀喜盈盈地割下了一茬又一茬的油菜。只見她頭頂着炎炎的烈日,腳下是黑黑的土地,豆大的汗珠從她臉上滴落,她彎腰,低頭,割,一茬一茬的油菜就躺着了。

我扯着嗓子喊:“奶奶。”父親也朗聲叫:“媽。”奶奶抬起身,擦擦頭上的汗,喜滋滋地喊:“你們回來怎麼不説一聲,早知道你們回來,我就不割油菜了。等我把這塊田割好了啊。”父親説:“就是回來幫你割油菜的。”

奶奶笑得合不攏嘴:“不用不用,我一會就好。”奶奶正説着,父親已趕上前,拿過奶奶手中的鐮刀:“難得回來,怎麼也要讓你歇着。”我也拉着奶奶,給奶奶遞上回來時買的汽水:“奶奶,歇會,喝口水。”奶奶笑得更開懷了:“好好好,我歇會。”也不再勉強,拉着我坐在割下來的油菜杆上。我隨手摘下一個小豆莢,鼓鼓的,剝開,一個個像黑珍珠似的菜籽,彷彿一個個新孕育的生命。我想起奶奶去看我們時,帶去的一壺壺香香的油,就是這些菜籽榨出來的。我抓過奶奶的手,糙糙的,手心裏有些老繭,我有些心疼。“奶奶,種油菜太辛苦了,你看你忙得滿頭汗。”

“不辛苦不辛苦。”奶奶笑着拍我的手,又指着父親。“你爸上班不苦?你上學不苦?吃苦沒什麼的,有東西收就值得了。”我看着汗從父親頭上滴到眼鏡上,父親抬手擦擦,又繼續割。我點點頭,我知道這是奶奶在用樸素的語言提醒我呢,學習上也要肯吃苦才有東西可以收穫。奶奶欣慰地説:“你們都孝順,奶奶再苦都值得。”

奶奶坐了會就坐不住了,父親割菜杆,她便去把菜杆捧到板車上。我和奶奶一起堆着菜杆。我捧,她堆,菜杆很快就在板車上堆成一座小山。和奶奶一起推着板車,聽着路過的鄰居調侃:“巢奶奶,好福氣,孫子都會幫着做事了。”我心裏是滿滿的幸福。

我想,這也許是一種傳承吧。奶奶傳承了我勤勞踏實,父親傳承了我孝順懂事,而我,也在這傳承中收穫了最寶貴的財富。

夕陽西下,我們一家子都洋溢着笑容,滿載而歸了。

關於傳承的作文8

什麼是工匠精神?字典上解釋到:一種匠人精神,對一件事情,對一種信仰,一絲不苟,做到極致,執着堅守,一生熱愛的精神品質。

説起工匠精神,我先想到的是那些在歷史長河中代代相傳的工匠手藝和傳統文化。古時的中國,曾是一個立於眾國之首的泱泱大國。繁華富饒,更享有“禮儀之邦”的美譽。沒有小國家敢來侵犯。甚至有許多國家派使者前來拜訪,學習我們中國的優秀文化。

繁華過後是蒼涼,這些古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慢慢消逝。但是無論時代怎麼變化,無論還有多少人記得8這些中國文化的精髓,總有那麼一羣人,堅定不移的守護着我們中國的瑰寶,並且一代一代傳承,傳承這種精神,這種品質。

具體來説説景泰藍的製作過程吧。分為六個步驟——制胎掐絲,點藍,燒藍,打磨,鍍金。來説説掐絲這一步吧。這是一種非常精細的工作,掐絲工人心裏有譜,不用在銅胎上打稿就能自由自在的粘成圖畫。他們能自由的在銅胎上粘成山水,花鳥,人物種種圖畫當然也能按照美術家的設計圖圖樣工作,他們雖然不是美術家,但是在這一方面他們並不遜色。製作的工人都知道刻畫的時候用繁筆,為接下來的點藍燒藍做好充分的準備。他們使景泰藍物推陳出新,博得多方面人士的愛好。當然這也需要花費他們好大的功夫才能完成。他們心裏明白,所謂“幹一行愛一行”就是如此。他們一生堅守這個職業,一生執着,一生熱愛。其中的辛苦只有他們自己心裏知道。所謂幹一行愛一行,就是如此。這就是工匠精神的內涵。

作為一名中職生的我,我的職責是好好讀書,將來爭做國家棟梁之才。同時我們也要發揚工匠精神,讓這種精神滲入我們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當中。向每一位工匠師那樣不忘初心,大膽創新執着堅守。工匠精神,不僅僅是指工匠們所擁有的這些精神,同時這種精神也是傳承中國之美的一種方式。讓我們傳承工匠精神,爭做行者達人吧。

關於傳承的作文9

一彎新月升起了,淡淡的月光,繁星滿天,忽明忽暗,夜風吹在臉上涼涼的。傳來一股清香,那香,誘人,往東邊一瞧,是柚子樹傳來的香味,那香,在空氣中醖釀着,帶些青草味,聞後使人頭腦醒目……

每逢年三十,便是這香味最濃之時,而這,也是因為那民俗。每每年三十晚,我們家總要用柚子葉水沖涼,而它,也是有講究的。1、必用自家種的柚子葉八片;2、必須自己在外擺鍋架鐵燒水;3、燒火必用荔枝柴;4、荔枝柴必須自己上山拾回來。

想到這,忽然記起來,荔枝柴還沒有上山拾,可現在已到傍晚,天色已晚,但憑爸爸的一句話:“這柴,必須去拾,就算再黑也不可以壞了民俗。”於是我就跟爸爸上山拾柴了。剛入山,那黑漆漆的一片,讓我提心吊膽,再加上山上還有許多蟲子,爸爸讓我在這等,可我擔心爸爸,便隨爸爸一起上山了,雖然我知道爸爸可以保護我,但心還是亂如麻,背冒一身冷汗。“吱咔”呀!“嚇死”我了,不過還算有驚無險,是一個樹枝。

很快,我們便走到了山裏頭,這裏面的樹葉密密麻麻的,連月光都射不進來,這時,我才感覺到了原來眼前還有一束光,那是手電筒發出來的,這一束光,照亮了黑暗,猶如照亮了整片樹林,温暖着我的心。很快,我們便拾夠了荔枝柴,便馬上趕回了家。

而那一身冷汗,也隨着火焰的燃燒而消失。在家裏,媽媽摘下八片柚子葉,而柚子葉:長為愛心形,一片葉子有兩個愛心。而八片葉子,寓意為:大吉大利,心心相印。由於晚上的荔枝柴有點濕,所以要用火熱一下後,便可以使用了,那荔枝柴燒出的縷縷炊煙,緩升上空,而那炊煙,承載的是祖祖代代們的愛。很快,柚子葉,已從青而泛黃,水也開了。月光,繁“星”,為祖先們尋找回家的路。

打了水,回到洗手間裏,滿是油子葉的清香,沐浴着,迎來新的一年,獲得成長,不再為過去而煩惱,只為現在的幸福而驕傲。

一輪新月是一艘小船,承載着我們大大小小的愛,還有傳承,無論什麼困難,都不得已阻撓。

淡淡的月光,在繁星的襯托下,更加耀眼,夜風是暖的,而這樣的習俗,定會得到傳承,永不遺失。

關於傳承的作文10

平涼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底藴渾厚、地理位置重要、旅遊資源豐富的隴東明珠。早在二、三十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就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境內有仰韶、齊家、商州等各時期的文化遺址四百六十五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五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五十九個,館藏文物三萬多件,國家一級文物一百九十六件。周人的先祖在涇河流域創造了先進的農耕技術,開啟了農業文明的曙光。

平涼位於甘肅省的東南處,連接西安、蘭州、銀川、青海、新疆西北五省,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素有旱碼頭之稱。這裏的天氣冬天不冷,夏天不熱,四季風光秀美。城市的周圍有柳湖公園、寶塔公園、東湖、南山公園,最著名的就是道教第一山的崆峒山。崆峒山屬六盤山支脈,是天然的動植物王國,有各類植物1000多種,動物300餘種,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其間峯巒雄峙,危崖聳立,似鬼斧神工;崆峒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奇峯異石、林海浩瀚、煙籠霧鎖,如縹緲的仙境;高峽平湖,水天一色,既有灕江神韻,又富予北方山勢之雄偉,兼南方景色之秀麗。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宮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築羣七十二處石府洞天,氣魄宏偉,底藴豐厚。二零零七年五月八日崆峒山被列為國家五星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平涼城裏的風景勝地就是柳湖公園,柳湖公園依城而就,位於平涼北門的城牆腳下。宋代只是引暖泉為湖,環湖植柳。同治十二年,陝甘總督左宗棠西征路過平涼,重修柳湖公園,更名“柳湖書院”,一九五八年國家批為柳湖公園。柳湖的四周長着一圈圈高大的沙柳樹,層層疊疊把個柳湖包裹的一層又一層,柳湖由東湖、中湖和西湖組成,湖套湖、湖連湖,湖中又有湖心島,橋、島相連佈局十分巧妙,是人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我小時候最喜歡的是兒童樂園,這裏有滑梯、“飛機”、“電動火車”、鞦韆、海盜船、打怪獸,我最喜歡玩的是碰碰車,到這裏玩起來就玩不夠。早晨,公園裏有跑步的,打太極拳的,舞劍的。還有跳健身舞和扭秧歌的!

平涼的物產也很豐富,有煤炭、有水泥和紅牛產業。

平涼真是個休閒養生的好地方,我喜歡他是隴東旱碼頭上一顆耀眼的明珠!

關於傳承的作文11

明亮而又散發着點點彩光的水晶燈高懸於頭頂的波浪形天花板上,四周沒有過多的奢華裝飾而是被古色古香的木製品所包圍。一家人有説有笑等待着精挑細選的美食上桌,今天大家都抽出時間一起吃頓飯,算是彌補一下原本應天天擁有的團圓氣氛。

飯桌上,拾起筷,細細品,不盡洋溢起滿足的笑容。我們邊吃邊聊,我的目光不經意間掃過了父親,只見他濃黑的眉毛皺起眼睛緊盯着我,並揚起下巴朝我努了努嘴,在眾人的嘈雜聲中他顯得頗為煩躁,“怎麼又開始犯老毛病了?告訴過你多少次,吃飯一要手扶碗,二不能吧嘰嘴!”父親大概是因為在公眾場合沒有顯出生氣的樣子。他將小巧的酒杯端起,輕呡一口濃酒,用筷子隨手夾住一粒花生米丟入口中,往往這是他發愁的表現。果然,父親微微搖搖頭用不足以讓別人聽到的聲音歎到:“哎,什麼時候才能長大呢?什麼時候才能長點記性呢?”

我本以為由於自己不在意犯的一次錯誤,父親應該不會看得太重,可不知這一次算是觸碰到了父親的底線。

回到家,我坐在地毯上靜靜聆聽父親的教誨:“孟子的《離婁上》説:“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成方圓。矩不正,不可為方;規不正,不可為圓。”遵規守矩不僅僅是在吃飯時,而是做每一件事都要這樣。”那天晚上窗外下起了瀝瀝細雨,父親的話也像這下落的雨滴,不斷地點醒着我的靈魂。此時的他將“守矩”的家風傳承給了我。

從那以後我每次吃飯都會想起父親的話,時刻注意着自己的行為。

幾年過去,我和母親出去聚餐,聽見小孩子吃飯時的口中“奏樂”,不禁皺起眉頭,這聲音太破壞就餐心情了,想起父親當年的教誨很是感激。他教導我守規矩更多的是出於為他人着想,這些規矩雖小,卻總是能無影無形地影響着他人,人們總以為細節不會影響什麼,沒有必要去在意它,其實事實恰好相反。少一個螺母會導致一個航天器發射的失敗;少一根鋼筋會造成一幢大樓的倒塌;少一種良好的家風傳承會使一個人一生不再完美。

“五寸之矩尺天下之方”,天之大,地之廣,家之脈,因得以傳承而長存。

關於傳承的作文12

中國是一個文化大國,它擁有幾千年的歷史。同時也繼承着先輩的習俗和傳統文化。中國也有很多傳統儀式,有的人認為內容十分複雜,有的人認為應該丟掉繁文縟節,但有的人也認為應該傳承下去。

首先,我自己的觀點。我認為該傳承,因為這是老一輩給我們的財富。我們丟了財富還怎麼生存?

其次,我説的繼承並不是完全照舊。前人沒有生活在我們這個年代,他們的思想守舊,而我們的思想解放。因此我們可以在先人的思想上加上我們的想法,但無論如何也不能強求他人接受自己改編後的想法。比如,現在的結婚儀式,有些人保守選擇了古代的拜堂儀式,而有些人開放選擇了西方的宣誓儀式。這些都是因人而異的,我個人認為我們可以將中西婚禮結合起來,這樣即有保守的觀念在裏面,又有開放的原素,這樣不更吸引人的眼球嗎?還有現在每個學校星期一都會舉行的儀式——升旗儀式。

它就傳承了古代的上早朝,雖説它並不是每天都升,但它的形式和上早朝一樣。都是説近期國家發生的大事或學校發生的大事。現在我們有感恩節、教師節、父親節、母親節……等等一系列的節日。而我們在這些節日中卻沒有做過什麼。我認為我們應該重視這些節日,重視這些節日儀式。很多人認為無所謂,導致了本該屬於我們國家的端午節成了日本的。注重節日並不是指在節日當天去吃個飯,唱個歌什麼的,而是指注重此類節日的儀式。

中國是一個文化大國,它所具有的潛力遠遠不止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些。它還等着我們的後輩去發掘,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我們可能不能為它做出多大的貢獻,但是我們該做的就應該完成,不要每天沉迷於其他國家的文化、思想等。一種儀式,它不僅僅代表的是一種節日,它還代表一個國家對這個節日的重視程度。如果本國人自己都不重視,讓別人如何重視。所以説這並不是一件小事,我們應該重視起來。做一位弘揚傳統文化,儀式文化的宣傳者,為自己的祖國盡一份力量,為儀式傳承盡一份力量。

關於傳承的作文13

俗話説得好:百善孝為先。如果要做一個善良的人,那麼首先就應該學會“孝”。

這幅圖上有一位老人,一對父母和一個孩子。父親蹲在老人面前一邊笑一邊為老人洗腳,還温柔地問問老人:“水燙不燙啊?”,老人坐在椅子上一邊欣慰地看着她的孩子一邊搖搖頭回答孩子的話。母親則站在老人身後為老人梳頭,右手拿着梳子給老人梳頭,另一隻手輕輕扶着老人的頭髮,似乎生怕弄疼了老人,儘管手一直不停的動,還一直舉着,但是她的臉上卻沒有顯出半點疲倦和不耐煩,一邊笑一邊為老人梳頭,好像一點也不累。孩子就站在母親後面,孩子也想像媽媽一樣給母親梳頭,但是他卻太矮了,根本碰不到媽媽的頭,但是這難不倒他,為了給媽媽梳頭,他什麼都可以去做,他小心翼翼地把椅子搬來,站在椅子上,這樣就和媽媽一樣高了,他也能像媽媽一樣給自己的母親梳頭了,他的姿勢和母親一模一樣,一隻手裏拿着梳子,另一隻手輕輕的扶着母親的頭,似乎如果媽媽疼一下他也會跟着疼,但他依然很開心的笑着,忘了自己站在椅子上的事情。

這個家庭裏的每一個人都是那麼的快樂,整個家都浸泡在了幸福裏,當然,這是因為他們知道“孝”。

孩子的動作和母親的動作那麼像,要不然就是媽媽教的,要不就是看見媽媽照顧母親時心裏也想着照顧母親,也想做一個孝順的人,已經被母親的舉動感染了。其實不僅僅是母親,是這個家的所有成員的舉動感染了孩子。父親為老人洗腳,母親為老人梳頭,他們一起笑着談論着喜歡的話題,這難道還不足以讓人深思嗎?

都説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句話一點沒錯,父母的一舉一動孩子都會記得清清楚楚,覺得有趣時甚至還會模仿一下。如果父母每天都口吐髒話,不講理,打人,孩子能不學壞嗎?為什麼訓斥孩子時不想想這是誰教的,誰帶壞的呢?既然是父母就應該有一個榜樣的樣子,像圖片上的父母一樣,一起孝敬老人,為老人洗腳梳頭,陪老人聊天,這難道不是一個完美的榜樣嗎?孩子如果有這樣的父母,他們難道也會不孝順,不懂事嗎?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請為自己的孩子做一個好榜樣吧!讓這份“孝心”一代代傳承下去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