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心靈之窗的作文三篇

來源:文萃谷 2.67W

  篇一:關上心靈之窗

關於心靈之窗的作文三篇

聽別人曾説過,性格孤僻的人往往會在朋友或老師的幫助下去打開心靈之窗,而我,卻執意要去關上那心靈的窗。

在我成長的道路上,一直是一條寬敞乾淨而又筆直的陽光大道,而上了國中,我發現這條路慢慢彎曲了,越來越狹窄了,一年光陰白白飄逝,而卻變得更加庸俗,更加無能,有我説:“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而我卻一步步快將走到無底的深淵。曾下過決心,曾發過毒誓,曾有過進步,然而又失敗了。可我的心卻永遠放不下現在這個無能的我。

一次次失敗,一個個破碎的夢,使我感到上帝對我不公平。為什麼?為什麼?我從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變得這樣庸俗,這樣無奈。

過去的我,幼稚的我,純真的我,與現在庸俗的我,無奈的我,隨便的我,又是何等的天差地別。我討厭現在自己一步步走向成熟,我討厭自己長大,我向往天真,天真是一種美,它有着一種晶瑩剔透的明亮,它沒有受過一點渾濁、污點的觸及,自始自終都保持着一份自然,一份純美。

當我們長大的時候,面對天空喊到:“長大真好。”的時候,總會想到兒時的生活更加美好。思想的純潔、心靈的純樸,夢想的天真,我快抓不住了,快!快!幫我關上心靈之窗,別讓“天真”悄悄溜了出去。

月光如瀑布一般灑下來,瀉入每一個夢的心靈,也索引着我的心飛越——我願關上心靈之窗,讓所有污點與失敗透過窗子,在心中沉澱,讓所有庸俗與無奈都透過窗飄去,化為烏有,從此,我會關上這一扇心靈之窗,去保持着一份天真的美麗,去收藏那份純真。

  篇二:心靈之窗

我們之所以能看時間萬物,與人交流,友好相處,是因為我們有一雙眼睛。它可以讓我們去看任何我們想看或不想看的事情。——題記

眼見不一定為實

現在的社會,好人不少,可因為做好事被賴上的,卻也不少見。還記得那個下午,一個小夥主動對老人詢問:“老奶奶,你沒事吧,怎麼摔倒了?”可路過的人卻説“是你老人家撞了吧!”“真是的,看這小夥子挺好的,怎麼這樣了?”“我沒撞她。”年輕人的辯解越來越無力。難道這一定是真實的嗎?只是看到年輕人扶老太太了,就認為是他把老太太撞到的。試問,如果換成你,還會不會扶起老太太?如果説是路人中的任何一個人看到了,是他做的,那也就算了。沒有人看到,就説成事實,哪一天,你突然摔倒在路邊,誰敢扶呢!

眼見絕不是虛

如果,在某件事剛好發生的一瞬間,你剛巧路過或者你就在旁邊,這絕對是真實的,毫不作假。因為你剛剛看見了,是親身經歷的,怎麼會有假。如果你看見某件事情發生了,而別人告訴你那是假的,我想,你也不會信吧!就拿上課的課堂紀http://律來説,老師在上課,看見某某同學在下面吃東西,第一次沒管他,只是看了他一眼,他居然拿到上邊來,老師問他在幹嘛,他説沒幹嘛,結果老師從他書包裏拿出一堆吃的,這是事實啊!老師既然問你了,就表明他已經知道了。所以説眼睛看見的,不會是假的。

不要輕易相信眼睛

有人説過,或許世上最具欺騙性的東西就是眼睛了。是或不是,只是説不要太輕易相信眼睛,不要過於相信眼睛。它看到的事件或真或假都需要有自己的一個判斷,不可不信,不可全信。有時候他也會有欺騙你的可能,你不能説看到的都是真的,那不可能;也不能説全是假的,除了你在做夢,否則那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你想去了解一個人,看他的.眼睛,它會告訴你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眼睛是心靈之窗,它代表你的美好的內心的純潔,一個人,用眼睛去看世界,如果心靈是善良的,那他看到的,會是這個世界美好的一面,如果是醜陋的,那他看到的只是陰暗面。

不要只是用眼睛去看是與非,對與錯。更多的是自己的內心,眼見非與實,不要過分依賴眼睛。

  篇三:相信心靈之窗

眼睛是心靈的窗户,倘若這扇窗不打開,我們的心靈就會多一些陰影,少一些明朗。相信心靈之窗外的風景是最美的。

曾經一組旅遊團的人去登山,到了目的地,他們聽見周圍的人有的説山腳下的風景才是最美的。旅遊團的人有的將這些話語當作耳旁風,也有些人頓時迷茫起來。等到旅遊結束後發現那些登上山頂的人能將山上的各中風景描述地十分美麗。而那些在山腳或山腰就停步不前的人十分後悔,因為相信自己耳朵聽信別人的話語白白喪失了一次旅行。

無論何時,我們都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只有自己看到的才是最真實的。

世上並不缺少一種這樣的人,他們不聽從大眾的言語,更不像正常人一樣要思考事情,在一所大學裏這種人被培養成社會各階層的精英人才。

這所大學就是哈佛大學,而哈佛大學裏的學生就是這麼一種人。哈佛大學的校規有一條是這樣的:要相信自己,不要太聽從別人的選擇。就是這樣一所大學培養出七位總統和數以萬計的精英和領導者。

中國歷史上的皇帝數百餘人,使我影響最深的唯獨康熙。古代有了“康乾盛世”的局面應該是和康熙有着莫大的關係。

試想,中國歷史歷朝歷代的皇帝大多聽丞相的意見聽朝中大臣的意見。若是要大臣們心懷祖國那是朝廷的萬幸,若是人心叵測,大臣心存邪念將事實虛報會怎樣。大多數的皇帝都因此而退位,朝廷而滅亡。

唯獨康熙,他體察民情,微服私訪,體恤百姓,他不會只聽朝中大臣的,他相信自己的判斷,他的這一行為我深信不疑。從他的身上,我學到了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人生漫長,人心叵測,只有相信自己的眼睛方可用心靈找到前進的道路。

假如旅遊團的人都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不去聽信別人的感慨,他們便會收穫整座山的風采。

倘若哈佛大學的學生都聽信別人的話而不相信自己,那麼哈佛大學也不會出那麼多的偉人。

假如康熙只聽大臣的言辭而不微服出訪相信自己親眼所見,那他絕不會有這麼偉大的業績。

人生漫長,道路坎坷,路上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風景,那就請我們能夠相信自己所見的,透過心靈之窗去品味人生,理解感悟人生的真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