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優秀作文:小議學習

來源:文萃谷 1.32W

“學習”這二字,你會想到什麼?

中學生優秀作文:小議學習

作為正在學習的一名學子,談起“學習”這個話題,猛然地覺得無話可説,因為這就在我們的身邊時時刻刻充斥於我們的生活,甚至於可具象到一本書,亦可抽象到我們個人,乃至民族的未來,但放慢思考的節奏,淺斟慢酌,心中便湧起千言萬語,不吐不快。

我們究竟學什麼——知識與文化的關係

“學習”二字,從字面上來看,無非解為“學而時習”之意,但我認為這二字後的深意,大有可究之處。培根説,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使人善辯。人類社會一路跌撞着發展到今天,已經積累了難以計數的文明成果,而我們學習的主要內容與指導思想就是努力地汲取任何精粹中文明的汁液,並結合新時代的特色在腦海融會貫通,加以創新。然而,我們的生命定有着或近或遠的終點,那時我們頭腦中的一切智慧都會隨着生命温熱的血液流向下一代,並期待着他們的繼續創新與完善,這便是文化的傳承。我們天天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中學習知識,筆耕不輟,卻常有人評論我們學到的只是偏激,而不是理性,只是“為賦新詞強説愁”的多愁善感而非博愛天下的悲憫之心,總的來説,我們只學到了知識,而沒有重視文化的素質培養。什麼是知識?知識如果不加以自身的感情去理解,去感悟,去揣摩推敲,那麼它就是簡潔的文字印在黑白分明的教科書上,呆板而又蒼白,事實上它也的確是這樣。那麼能推動你情不自禁地去想象,暢遊並理解,感受的那本能的力量是什麼呢?這就是文化。“文化”為什麼常與“精神”一詞而連用,大抵是因為其中藴含了太多精神意志的'偉岸與瑰麗,不知不覺中促進了社會的持續進步。就像荷蘭姑娘鍾情於鬱金香花海,喜歡搖曳旋轉的風車,美國大兵難忘記手中一杆槍那樣,文化中所藴含的,是因地制宜,因歷史背景與生活環境的不同而天賦的異稟,一種民族與民族,國家與國家,地域與地域之間截然不同的氣質與風氣。正因為如此,在關中八百里的黃土地上才誕生了以半坡遺址為代表的農業文明,而在其正北的草場中,是風馳電掣的馬羣與隨風起舞的蒙古姑娘飛揚的衣袂。我們都知道這樣一句俗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就是文化的作用效果,擁有悠悠五千年曆史的中國的兒女天生就有詩人的氣質與廣闊的胸襟。文化是血脈中洋溢着的燦爛激情,是潛移默化細水長流的從一而終的脈脈滋養,是因我們黃皮膚,黑頭髮的血統,從小飲黃河水,食關中米而註定的必然,是從我們牙牙學語時就已經體悟到的祖先的力量。

綜上所述,文化中的一部分是與生俱來的,而另外的部分則無可置疑來自於有心人終生孜孜不倦的追尋與探求。《詩經》以其獨特的地位傳承於世千載,但當你初讀時,讀至“子興視夜,明星有爛。將翱將翔,弋鳧與雁”之句,雖朗朗上口,幼歲垂髫之童會念之幾遍後,棄之案側,而學者則會反覆斟酌,於腦海中勾勒描繪彼情彼景,興許還會寫下幾句精要短批,享盡文字之馥雅醇厚,就如清人方潤玉的《詩經原始》與“二毛”的《毛詩新注》,均是文化沉澱之結晶。這便是不同的文化累積所賦予心智的不同見術。學習,首推文化,因這是一種人來於世上必要的涵養與修行,是厚重歷史的最好載體。我們至少應熟識本民族文化,才不枉為人一場,為學一世,切莫辜負了這人傑地靈之氣。

“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是文化的載體,沒有知識的文化是空洞的,是沒有任何説服力的。作為中國的新希望,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學習知識,力求在人文科學與倫理道德之間創造出新的制高平衡點。生活在全球化的世界,我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十分廣闊,自然興趣愛好也就非常多樣。就我個人來説,從國小習舞蹈,也十分喜歡音樂,後來也學習了笛子,又很樂意享受運動那種同場競技的激烈與興奮,但步入國中,沉重的課業負擔不得不讓我拋棄了許多自小堅持的愛好,起初也很遺憾,但後來想想,這世間有多少能讓人沉迷的事情,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主業,不能捨本逐末。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也是一樣,無邊無際的黑夜籠罩着波濤洶湧的海浪,縱使我們發揚魯迅先生的“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的精神,也難以學懂所有的知識。因為客觀的講,我們每個人就是一塊不大的海綿,再努力也吸不完一片汪洋之水。所以才有了“三千弱水只取一瓢飲”的哲理之句,但這不是説我們應只讀分內的書,再擴展便都是不益的,而是指天文地理,政治經濟,倫理道德,軍事戰略,醫藥飲食,文學經典等諸多方面,我們均應有所涉獵,以便構建一個人存活於世間最基本的常識體系,令生活變得更加簡單與多彩,而這之中的重中之重是切不可忘記自己最基本的事業。換一種角度講,多讀書,讀書廣本身便可以推進自己對於本行的研究探索,以達到旁徵博引、觸類旁通的效果。梁啟超給兒子樑思成的信中説“書宜讀雜,而業宜精專”,就是這個道理。是故,一個真正的大家,他一生的突出成就決不可狹義的只定義在他從事的職業內。正如紅學家周汝昌先生,學者吳小如曾評價他説“周汝昌先生學問淵博的程度,絕不是一個什麼“家”就能概括得了的”。學習知識,廣而不濫,研究問題,穩而不憨,是我們應具備的能力。

我們為什麼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我想問,是什麼支撐着你一刻不停的邁動步伐,勇往直前,在孤燈下零點時仍?是勝利後內心的滿足,他人的讚揚,還是那筆並不豐厚的獎學金?類比於學習,在越野中促使我們不斷進取,勇攀巔峯的動力又是什麼?是對未來的憧憬,理想的嚮往或是不得已的選擇?這些因素因人而異,難以確認其中的些許規律,但肯定有很多人會回答是激烈的競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