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成長的作文8篇

來源:文萃谷 7.78K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成長的作文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成長的作文8篇

成長的作文 篇1

我,來到了人間,沒有任何附屬品,只有肉體和靈魂。在父母的養育下我健康地長大,漸漸地瞭解世界同時也慢慢地成長。成長像一支歌謠,不同的節奏和旋律表達出來的是不同演奏者的“心”。

童年是快樂的,成長歌謠的旋律歡快而美妙,就像是兒歌一樣,那時的我快樂如同小鳥,不明白悲傷為何物。沒有生病的時候喜歡和幼兒園的小朋友們跑來跑去地玩遊戲,那些遊戲讓現在的我來評價就是:”幼稚到讓你相信”而我現在可以否定它們,卻永遠無法否定它們給小時候的我帶來無數的快樂。而生病時的我卻也沒有煩惱,即使是一個星期去N次醫院,也從來沒有失去過快樂,只是覺得肚子疼的時候難過罷了,只要病不發作就會忘卻。這也是一段快樂的旋律。

上國小是快樂。忙碌和煩惱交織的日子。國小裏。同學們都是天真爛漫的孩子,小小的我們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也學到了學習之外的其他能力。這些能力對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課本上學習認字,算數,回家之後對着父母炫耀自己新學的知識,爸媽笑得是那麼開心,我是多麼自豪。到了國小四年級,我變得忙碌起來,因為某個老師對自己的偏愛而開始偏科。

現在的我孤獨而憂傷,總是極力的把自己藏起來,表面上嘻嘻哈哈,可愛成為自己邪惡內心最好的掩飾。那個內心深處的自己自私,粗暴,小氣而醜陋。連自己也討厭自己,為什麼我不是善良,純真,落落大方的呢?現在的自己空虛的如同一具行屍走肉,從家裏望下看隨時都會有一種往下跳的衝動。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蒙上被子任眼淚肆意地在臉上劃過小溪似的淚河。時常就在淚水中昏昏睡去。這事一曲悲傷的歌謠,就像音樂家們失意之後的曲子。

成長的歌謠還在不停地譜寫新的樂章,不過未來的路還很長很長,我要努力譜寫生活道路上歡快,優美的曲子,讓自己快樂的成長,成為有用之材!

成長的作文 篇2

生是一首唱不完的歌曲,是一篇寫不完的譜子;他讓我品味甘甜,懂得人間的温暖。雖然我從小父母就在遙遠的家鄉,我變得很孤單。但是我有個和藹可親的奶奶,讓我和其他的孩子一樣茁壯成長。

快樂是幸福的花朵,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有煩惱也有快樂.這兩個跳動的音符使我的生活充滿期望。

我已經是六下年級的學生了,馬上就要晉級為國中生,作業日月增加,使我自己無法面對,每每想要放棄的時候,但回頭想想這是為了誰?!——這是為了我自己,為了以後能去國外讀書,為了將來有理想的工作。

有的時候作業太多,壓得我喘不過氣來,心情自然煩躁不安。可是——一想到爸爸媽媽為了我出門在外辛苦的掙錢,累得疲憊不堪,歷盡多少苦難,我這點困難又算得了什麼呢。想着這個信念,我又信心百倍,寫完了作業,迷迷糊糊地睡了!

睡着睡着,忽然,我的身子飄啊飄啊,飄到了6歲的時候,身子一下子變小了。那時家中十分醜陋,不像皇宮那樣富麗堂皇,不像別墅那樣高貴典雅。爸爸媽媽去外地打工,只留下我一個人在家對於6歲的我看見家中這麼寂靜和空蕩,只有鬧鐘“滴答”的走動聲,發出令人恐懼的聲音,不禁打了個哆嗦,嚇得嚎啕大哭。可哭又有什麼用呢?我停住了聲,用被子裹着小小的身子,打開明晃晃的電燈,房子裏每一處黑色的地方都讓我心惶惶的。只有窗外另人害怕的漫長的黑夜陪着,頓時感到無助,心裏只有害怕,害怕。為什麼從前的快樂時光都消失了?突然,天上掉下一粒閃閃發光的種子——許願種。我把許願种放在手心,閉了眼,默默地祈禱:種子啊,如果這時有人遞給我一杯熱騰騰的水或者不經意的對我笑,我真的會很快樂,很快樂。我對這種冷清真是有種説不清的討厭,甚至對它的存在感到反感。種子,願望種,幫我完成心願吧!説罷,我把種子用力一拋向天空,剎時,眼前一陣刺眼的光芒崩發出來了……

“Good morning Good morning……”我被驚醒了,原來是我的鬧鐘響了,唉,想想現在我住在奶奶家是多麼快樂!奶奶在一旁無私奉獻,温暖了我的心。我有時沒體會奶奶的感受,還跟她吵。回憶起來,真是後悔莫及。

我披着大衣,仔細回想着。自從到了奶奶家,奶奶和爺爺對我呵護倍致,就像親生媽媽一樣對待我,爺爺一大早便換好衣服,騎着自行車,去菜場對面的小攤裏,買幾個熱乎乎的白花花的饅頭,還有香噴噴的燒麥,回到家又開始煮稀飯,每天都累得腰狻背痛,熱汗直流,不亦樂乎。休息片刻,便催促我趕快起牀;奶奶哪怕我寫對一道數學題,她的臉上就會綻放出幸福的花朵。煩惱過後才見快樂,難道這不是真理嗎?成長是曲折的。煩惱和快樂,幸福和傷心,這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奏起了一首激情澎拜的樂曲!

成長的作文 篇3

冬天,雖然沒有春天迷人的鳥語花香,沒有夏天壯觀的電閃雷鳴,沒有秋天誘人的豐碩果實,但它卻有一份獨特寧靜、含蓄的美。

提起冬日的美,首先映入腦海的是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當寒風攜着枯葉落下,百花凋零,唯有梅花,不懼嚴寒,傲然肆意地綻放着她的美麗。喜歡梅花,喜歡她不畏嚴寒的高貴品格;喜歡她與世無爭的淡雅;喜歡她點綴樸素的冬日,獨自吐露着芬芳。

我喜歡冬天,更喜歡冬天的雪。每當冬日到來,下雪就是我最期盼的一件事。下雪時,那雪花像蝴蝶般頑皮地飄落,一會兒落在屋檐下,一會兒落在樹梢上,還時不時地落到行人的臉上,和他們來個親密的“貼面禮”。下雪後的早晨,一打開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白茫茫的世界,真是視覺上的盛宴。它給大地穿上了一件厚厚的棉襖,它給大樹披上一件白色的風衣,它給汽車戴上一頂白色的帽子,眼前的世界銀裝素裹。太陽出來了,萬道金光照射在茫茫雪地上,晃得人睜不開眼。路上行人踩在雪上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大街上到處都是孩子們歡樂的笑聲。你瞧,有的在打雪仗,你追我趕的,五彩繽紛的羽絨衣,在雪地上分外奪目;有的在堆雪人,堆得雪人各種各樣的,雪人不僅漂亮而且可愛。有的小朋友給雪人戴上獨特的帽子;有的小朋友給雪人圍上各色的圍巾;有的小朋友在給雪人畫眼睛、裝鼻子......

冬天,給人帶來了堅強,也給人帶來了歡樂。這一份獨特之美,令人心曠神怡。大家好,我是珠江學校五(3)班的朱靜鈺,我是個開朗樂觀且自信的女孩,我希望我能做個像陽光一樣可以帶給身邊人温暖的女孩,也像陽光一樣照亮自己的人生。我也相信在避風的港灣裏,找不到昂揚的帆。

成長的作文 篇4

沒有犧牲的血雨,亦無浸透淚水,卻有一滴滴晶瑩的汗水。

——題記

是五年級時的一個春天,乍暖還寒。幾朵臘梅僅零零星星點綴在毫無生機的樹幹上,顯得格外蒼白。在這初寒料峭的早春,我已開始了緊張的作文競賽備考。當手上的電子錶毫不留情地走到了“5點47分”時,老師終於停止了講課。

“今天有關人物語言描寫的,就先告一段落。晚上大家寫一篇人物描寫的文章,明天帶回來。好,散了吧。”我拽下書包,裹緊了衣服便往外走。

雖只是微風,卻並非“吹面不寒”,反倒讓人覺得許有涼意。天色已開始發紫,時不時有汽車按着喇叭飛快地從身邊掠過。走過校門,那株臘梅上,本來就寥寥無幾的幾顆小花苞,下午的一場小雨打得,更是屈指可數。雖是奄奄一息,卻又倔強地守在枝頭,無不透出一股鮮活的生命的氣息。

到家時已臨近六點。手指已經發紫,又有若無地透着點血色。捧住飯碗,一股暖氣湧上心來,忽又想起晚上還有作文,急忙扒完碗裏的飯,趕回書房。

藉着旁邊的一杯熱開水,才可繼續寫下作文。家裏很靜,靜到只能聽見筆在紙上“沙沙”地磨,齒輪在手錶裏“咔咔”地轉。畫滿最後一個句號,合上筆蓋,長出了一口氣。低

頭看錶,已是十點半。匆忙整理好書包,一骨碌翻上了牀。不用細想,便沉沉睡去。

在第二天趕到學校時,老師已開始講課。筆尖在紙上輪走,妄想記下老師説的所有的話。帶着一臉稚氣的嚴肅,全神貫注地抓住每一個細節。

日子就這樣一天又一天地過去…

步入考場,一身沉重,備考鈴打起,四個老師同時降臨,像四樽女神守護着考場。發試卷了,卷子在前面的人手裏發出“喀拉拉”的響聲,撩得人更加心慌意亂當還帶着温度與墨香的試卷發到我手中時,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作文題目:記一個你身邊的.人。

我突然激動起來,腦子裏全是那株臘梅:蓋着冰的臘梅,含苞欲放的臘梅,奄奄一息的臘梅,怒放的臘梅,盛氣凌人的臘梅…一瞬間,天地模糊起來。此時此刻,我覺得自己就是那株臘梅!彷彿被點擊了一般,筆下的字不斷流出,是那麼有力,那麼飽滿…

考試結束,已是四月。臘梅已經凋謝,櫻花已經開了。我折下最後一支臘梅,獨倚在作文旁。

成長的作文 篇5

從我們”驚天動地”來到這個世界,我們就開始犯錯誤,在一個又一個錯誤中,我們逐漸讓這個陌生的世界,成為我們熟悉而又温馨的家園。錯誤中,我們會跌跌撞撞走路; 錯誤中我們會伊伊呀呀説話;錯誤中,我們會用稚嫩的雙手,寫字畫畫; 錯誤中,我們會用我們淺薄的智慧去贏得老師家長的誇耀。我們是在錯誤中成長,在錯誤中改正,在錯誤中變得更完美。

在一個陽光明媚,風和日麗的一天我高高興興地去上學,可是不小心在半路上摔傷了膝蓋,我強忍着傷痛來到學校。放學了,恰好今天是我清潔教室,我清潔了一會兒,拿起木板準備清潔時,突然膝蓋一陣劇痛,我連忙把木板丟下,捂着膝蓋坐下來。再仔細一看,木板被摔成一半。我驚慌失措,心裏想:怎麼辦,怎麼辦呀?明天肯定要給老師責罵了。於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木板放在那裏,就急忙地走回家。

走在回家的路上,聽見小鳥嘰嘰的聲音,它好像在説:”黃香不是一個好孩子,做錯了事情不敢承認。”汽車發出嘟嘟的聲音,好像也在説:”做錯事情不敢承認,不是個誠實的孩子。”好像所有的事物都在嘲笑我。回到家裏心裏更是忐忑不安。

第二天,我又買了一塊木板,我把舊大木板丟了,換上了新的木板。正好老師看見了,老師在課堂上當着同學們表揚我,説:”黃香真是個好孩子。”聽了老師的話,我的心好像被無數顆針紮了似的,更痛了。我慢慢地站起來説:”老師,對不起,是我把木板弄壞的”這時,老師態度轉變,立刻批評了我。今天我的心卻輕鬆多了。

雨果曾經説過:儘可能少犯錯誤,這是人的準則,不犯錯誤,那是天使的夢想。塵世上的一切都是免不了錯誤的。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是在錯誤中成長,都在錯誤中改正。

成長的作文 篇6

如今,咱們國家已經有70歲啦!在這70年中,咱們國家有什麼變化呢,大家一起來聽我説説吧!

如今,我們現在的衣服可多了,但在以前,我們的爺爺、奶奶可不像我們這樣。以前,我們爺爺奶奶穿衣服可別提美了,就是想能穿的暖,都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可現在呢,我們穿衣服不僅暖暖和和的,而且還可以選擇自己希望的樣式和顏色,以前和現在簡直是不能比的啊!

看看我們的身邊,現在有很多小胖子,使他們變成小胖子的原因都是吃的太多了,都是營養過剩。我奶奶對我説,以前,她小時候,經常天天只是素菜,一個月才吃得上一回肉。大家再看看現在,天天不僅是葷素搭配,而且還考慮各種維生素、蛋白質等,營養十分豐富,別提吃的多好了!

現在的住呀,就別説了,大家住得都很好,什麼別墅啦!什麼雙層公寓啦!多得去了,但再想想我們的爺爺奶奶以前住的怎麼樣呢?我的奶奶常説:唉,現在房子多好,以前我們的家,一下雨就會漏水,風一吹,窗户就“哐哐”的響,隔音效果也很差,常常隔壁説什麼也能聽見!大家看,現在比以前可提升不少吧,如果我們不提自己家,就説酒店,要以前,就連酒店也沒有呢!

行呢!怎麼説呢,反正在我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的年代裏,家裏都是沒有汽車的,只有自行車,連坐飛機和火車的機會也少得可憐!但在現在,我們寒暑假經常是坐飛機,坐火車,玩的不亦樂乎!平常也是自己開汽車上下班。

現在,我們的祖國已變得繁榮昌盛,衣食住行也變得好了,讓我們珍惜今天,發展美好未來吧!

成長的作文 篇7

重重的琴盒落滿塵埃,打開,任素手在四根細弦上隨意一劃,古韻如高山流水,一瀉千里。絃音,劃開了喧囂,劃開了煩雜,劃出了一個紅塵外的桃源。心,不禁一顫。雖然長時間被冷落在角落,它的音色不可避免地帶着一絲暗啞,但絲毫未影響它的美妙。它依然動聽,空靈如羽衣,雄壯如奔雷。

5歲,我開始學琵琶。

7歲,我抱起了“精音”。那是一把上等的琵琶,紅木質地,背面暗紅色的漆光亮照人,正面裸露的木質,細膩、平滑,那些疏密有致的紋理,一圈一圈。它的每一根弦都來自遙遠的敦煌,傳唱着西域飛天的神奇。在最下面的琴體上刻着“精音”二字,這琴也就因此得名。歲月流逝,它成了我的最愛,給了我一個在舞台上閃耀的童年。

10歲,我在眾人不解的目光中改學鋼琴。

13歲,在八年級繁重的學習生活中,我結束了自己八年的學琴生涯。

麻木地度過了九年級。這期間,我很少碰琴。琵琶,已是封存在記憶中的舊事,偶爾捧出,只能聽聽它的聲音,雜亂無章的音符,卻再也彈不出曾經熟悉的曲目。而對於鋼琴,因為有太深的愧疚感,害怕再掀起那黑色的琴蓋,就會有利刃觸痛我心靈深處的傷痕。在它身上,我付出了太多:心血、汗水、時間、金錢……而今,一切似乎被統統拋掉。我沒有參加過考級,將來不能為大學聯考加分;沒有練到專業水平,將來不能去名牌大學鋼琴系。現在,能夠彈奏的只有幾首喜歡卻不夠層次的曲子,和那一段未完成的《肖邦革命練習曲》,真的就什麼都沒留下啊!

“斷了的弦/再怎麼彈/我的感覺/你已聽不見……”

14歲,我近乎瘋狂地愛着杰倫的歌。聽杰倫的歌,我選擇在赤裸的陽光下。臉上,追隨陽光般的笑容;耳邊、心底卻有如水的憂傷流過。杰倫的每一首歌都是一個故事,也許是他的故事,也許是我的故事;杰倫的每一首歌都是一種心情,也許是優傷着快樂,也許是快樂着優傷。我在歌中尋找着,尋找着丟失的過去和留住的回憶,尋找着離我漸漸遠去的琵琶和正慢慢走開的鋼琴,尋找着在費力爬升的成績和一點點陌生的安妮寶貝與郭敬明。

巧歲,我站在九年級的尾巴上,面對着會考的現實主義,有點兒迷茫。有時我甚至想將它們一股腦兒拋開。我怕有一天,它們自覺或被迫離開時,會傷害我。我自知,我對它們愛得太深。

“斷了的弦/再彈一遍/我的世界你不在裏面/我的指間/已經彈出繭/還是無法留你在我身邊……”

成長的作文 篇8

三八婦女節前夕,學校組織每個同學為自己的媽媽做一張賀卡。班隊課的時候我帶着孩子們一起做賀卡,孩子們拿到彩色卡紙以後,就開始埋着頭,認認真真地寫着、畫着,教室裏安靜極了。三八婦女節那天正好週末,很多家長把孩子們做的賀卡發到了班級羣裏和大家分享。羣裏滿眼都是五顏六色的賀卡,卡片上寫着孩子們對媽媽説的心裏話:“媽媽,謝謝你陪我練琴,你辛苦了,媽媽!” “媽媽,就算你打我罵我,我也永遠愛你。” “你是我心目中最好的媽媽。我愛你媽媽!”

看到孩子們親手做的卡片,上面寫的漢字或拼音,稚嫩的語言,有的甚至還有錯別字,表達了孩子們對媽媽的感謝和愛。忽然發現孩子們已經能寫這麼多字了。猶記得去年九月他們和爸爸媽媽來學校報名的樣子,早上排的隊列,下午就不記得自己站哪裏了;每一節課下課,都有孩子拽着你的衣角問下節課上什麼課;課間請同學發作業本,他們會怯生生地説:“老師,我不認識字!”……

記不清從哪一天開始,這樣的情況就已經不再發生,孩子們會自己看課表,按時做值日,搶着幫老師發作業本,自己照顧小植物……不知不覺間,他們已經悄然長大了。他們的成長固然離不開老師、家長、學校的幫助,但是這些成長的腳印都是他們自己一步一步走出來。一百多天的時間,從初秋走過嚴冬,又迎來暖春,他們學會了自己看拼音讀書,學會了加減法,學會了唱歌做操畫畫,學會了太多太多東西……

平時,老師和家長總是覺得孩子們做得還不夠好,學得還不夠快,總覺得恨鐵不成鋼。其實,只要停下來認真地看一看,就會發現他們每一天都在用心地長大,他們用自己稚嫩的小手、聰明的小腦袋,一刻不停地學習、成長!我想,每一個能夠參與並見證這個成長的過程的人,內心裏都充滿着不可言説的喜悦與幸福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