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痴為話題的作文

來源:文萃谷 5.37K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以痴為話題的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以痴為話題的作文

以痴為話題的作文1

痴,在孤獨裏痴清風,在鄉愁中痴明月,在離殤時痴江水。既天不順我,我自有痴處——不過是醉心縱命。

醉心並非醉生夢死,縱命並非縱橫恣意。所謂醉心縱命,不過是一生只為一件事,逆命縱做順喜事。

以心之利劍斬斷命運的桎梏去追尋所愛,以心來作渠牽引命運的洪流引向所愛,以心的藍圖規劃命運的泊船臨岸所愛。而此心必有利劍之堅硬,水渠之寬廣,藍圖之嚴謹,都不過一痴字,可這樣的人可謂是鳳毛麟角。

他,醉心於詩詞,縱江山之顛覆。

李煜,一個才情橫溢的少年郎,卻揹負着南唐國家的沉重期望。從開始的褚位之爭,到後來的南唐遭伐,再到淪落為俘,他只求於亂世中舞文弄墨,看盡世間百態,卻終究逃不過宿命的劫。“做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他站在人人看得眼紅的峯頂,卻獨痴作詞,許半壁江山於風花雪月。有人説李煜是個帝王家的笑話,可憑藉李煜之才於治天下,他可能便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中,又怎比秦皇漢武?可他卻是詩詞家的神話,巨人一般站在文學的轉折點,王國維説“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

他,醉心於木工,任龍椅之交迭。

朱由校,一個懵懂無知的少年,卻擔下天下大任。朱由校從小亦受李選侍的“侮慢凌虐”,終日涕泣,形成了懼怕李選侍的軟弱性格。有人説他文盲,讀書少,無大志,可他對於西方人強佔澳門,朱由校態度強硬,在澎湖與荷蘭殖民者數次交戰,大獲全勝,這是一個“文盲”能做到的嗎?但心不在此處,終究只能是副業。他本不應該坐上黃金的龍椅,他的心坐在木頭上。“幼時無意登皇位,年成江山喂奸臣。天命由校為熹帝,此生理應是匠人。”一痴字,讓他成為“明朝的魯班”,天才的木匠,據説第一張摺疊牀他發明的;最早的噴泉是他發明的;最早的雪橇也是他發明的。

沒世皇帝卻以絕世詞人、驚世魯班掠影於世,他們的痴絕,是掙脱了一切外在束縛,一切被命運框定的自己,不論此生榮辱,不管後世評説,始終忠實於內心的那股痴念。

長恨此身,事與願違,春花水月,往事難了,痴何處覓?則觀此醉心之痴,縱命之絕,如醍醐灌頂——痴已遂願,心即遠方!

以痴為話題的作文2

爺爺對我説,所謂痴迷,大概就是為了一個人,只愛一件事。

奶奶去世後,爺爺變得有些沉默,同時開始痴迷於旅行。奶奶離開前總想去看一眼西湖,但當時一大家子人都很忙,而且那會兒誰家流行旅行啊。於是,奶奶一輩子都沒看過一眼西湖。直到她去世後,爺爺下定了決心,要帶着我去看西湖。那一年,我八歲。

當時爺爺力排眾議,和我搭着綠皮火車窮遊。我們在杭州住那種破舊的抗戰防空洞,大門裏進去是兩個狹長的洞穴,鋼絲牀和牆上都特別潮濕,還不時有滴答滴答的水聲。我用被子矇住頭,有點害怕,心想這是什麼鬼地方,我再也不出來旅行了。第二天起來去西湖,時近正午,陽光炙熱,蟬聲喧囂。我們在斷橋旁的一條長椅上坐下,我很困,躺在爺爺腿上眯着,他就一直給我扇扇子,邊喃喃自語:“老太太啊,你看,這是西湖啊…西湖啊…”微風送來湖裏荷葉特有的清新氣味,前一天晚上的小牢騷一下子都煙消雲散了。青石台階上,爺爺牽着我教我唱《送別》。小小的人兒仰着頭大聲唱着。對一個孩子來説,送別是什麼呢?僅是一支歌而已。

從西湖回來的幾個月後,爺爺也去世了。爺爺去世的第二天,媽媽給我端來一碗麪,還是爺爺的味道。我接過碗,還沒來得及説聲“謝謝”,眼淚就不爭氣地砸進了碗裏。

我也開始痴迷於旅行了。大理,我在咖啡館的牆上留下“爺爺,這裏的雲可漂亮了”的便籤;西藏,我在海拔4700多米的納木錯湖畔望着星空默唸“爺爺,哪一顆星星是你”……爺爺,你看我是不是比你棒,我去了那麼多你想去但還沒來得及去的地方,可為什麼我好像有些悲傷?

今年,十五歲了,一直沒膽去西湖,彷彿我不去,爺爺就能回來帶我去一樣。幾個月前又去了一趟杭州,晚上騎着車繞着西湖轉,風吹得人很舒服。我忽然聞到一陣熟悉的荷花香氣。一個急剎,在斷橋邊我看到了七年前我和爺爺坐過的那條長椅。沒錯,就是它。青山依舊,物是人非。

對,所謂痴迷,就是為了一個人,只愛一件事。就像我去過的地方,彷彿每一步也有爺爺的足跡。

以痴為話題的作文3

夸父痴迷於太陽帶來的光明,在永無止盡的追趕中忘記飢渴;飛蛾痴迷於火焰的光與熱,奮不顧身躍向那跳動的火焰,在一團青灰中獲得永生;博爾特痴迷於奔跑時風劃過臉龐的奇妙,在一次次傷痛與失敗的磨礪下,衝破速度的極限。痴迷是深深地迷戀於自己的信仰,醉心於夢想的甘醇。

他,痴迷於“仁”,於是即使乘坐破舊的木車,只有一羣破落的弟子相隨,也依然要將內心對“仁”的崇敬,吶喊與中華大地。他,痴迷於“仁”,於是不論嚴寒酷暑,漂泊他鄉,也不知疲倦地周遊列國,讓思想的激情不斷燃燒。他,痴迷於“仁”,於是笑看他人冷眼,笑對他人嘲諷與侮辱,將內心的堅貞於純潔鐫刻在每一條轆轆馬車走過的痕跡上。紮根於心靈深處的“仁”讓他留下無數橫貫長虹的不朽詩篇,並讓整個華夏民族皆為之景仰。

因為痴迷於矢志不渝的愛情,梁祝以死示志,即使命喪黃泉,也終雙雙化蝶,生生世世永不分離;因為痴迷於科學事業帶來的巨大魅力,居里夫人潛心研究,歷經種種困難,並將生命都奉獻於此,兩度諾貝爾於她只是過眼雲煙,在奧祕的科學裏探索到的一切,才是它歡喜的真正來源;因為痴迷於清幽的菊香,縱橫交錯的阡陌,陶淵明抖落沉重的官袍,在澄澈的自然尋覓心靈的淨土,痴迷讓他們收穫愛情,探索科學,純淨心靈。

如果不是痴迷於奇幻無比的色彩,梵高那個善良而受苦的天使,用顏色來享樂的天才怎能單靠一支畫筆在明與暗的世界裏天馬行空,暢遊享受?如果不是痴迷於對國家的無上忠誠,文天祥怎能在異族軟硬兼施下不為所動,他的身體裏流淌的從來都是南宋忠臣的血液。留下的那顆丹心永遠跳動於歷史的長河中。

可是,痴迷並等於盲從,你也許會長久的不知疲倦地打着電腦遊戲,你也許能一口氣讀完一本武俠小説,你也許會過於鍾愛於某個名牌,並不注重實際,但請記住,那些絕不等於痴迷。痴迷者內心有一杆秤,它能平衡利與害,有一面明鏡,辨別是非善惡,有一航向標,指明前進的方向。

痴迷,讓我們擁有前進的無線激情,讓我們歷經磨難而不覺痛苦,讓我們飽受冷眼而卻能微笑面對。

痴迷於夢想,讓我們的人生煥發出別樣精彩!

以痴為話題的作文4

痴山,痴水,痴天地。痴,與自然對話。

——題記

痴是一種喜愛,痴是一種依戀,痴是一種生活態度。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痴”倒在多嬌的自然中。對於他們來説,山水可以給他們的心靈以安慰,而痴,則是親近自然最直接的方法。

“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這句話是《湖心亭看雪》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句子。茫茫白雪中,一痕堤、一個亭、一隻舟、幾個人,在西湖如鏡的水面上點綴着。多麼特別的量詞,“痕”“點”“芥”“粒”從來沒有人用過,獨特且恰如其分。張岱就像站在自然的高處,懷着赤誠的心描繪着獨特的景緻。他就像看透一切的仙人,俯視着一切,用淡淡的筆墨勾出絕美自然。然而是什麼給了張岱如此神奇的力量?我的答案是——“痴”。

在我眼中,痴是一種遠離塵世的生活態度,不是逃避,是一種我們無法達到的.境界。之所以痴,是為了忘掉世俗的煩惱;之所以痴,是為了和自然做最直接的對話。巍峨的高山,清秀的綠水,靈動的生靈,多麼神奇的自然!詩人們當然也發現了這份美,於是他們拋棄了給心靈留下傷痕的塵世,開始接近自然,漸漸痴情於自然,寄情於自然,讓自然所藴涵的那股神奇力量,癒合他們的傷痕。

在《湖心亭看雪》中,前文的“獨往”和最後舟子的話,顯示出張岱將自己視為脱俗之人。有人説這是自戀,其實不然,這是張岱的清高和思想的高潔。有得到,就相應有捨棄,張岱捨棄了世俗的煙塵,換來了與自然最親密的接觸。

只有痴,才能看見自然真正的美,藏在其表面下的美;只有清高,才能將這份美藏於心中。張岱以及很多詩人,正是因為痴,因為忘記世俗的名利,全心去領會自然,接受自然的洗禮,才能得到如此灑脱、自如的生活,才能寫出一篇又一篇佳作,讓我們這些生活在鋼筋水泥城市中的現代人,通過文字發現自然中我們難以發現的美。

古人之痴,是一種我們望塵莫及的感受,這是一種對寧靜、安定的嚮往,是發自心靈的對自然的讚美和喜愛。自然吸引着他們,而他們通過心靈的溝通,從自然中得到慰藉。古人之痴,是一種人與自然最完美的和諧。

古人之痴,是用心與自然對話,而詩人的清高,則是聆聽天地的細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