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進校園的作文

來源:文萃谷 1.93W

戲曲源遠流長,是我國的經典,不同地方的戲曲有不同的風格和特色,小編收集了戲曲進校園作文,歡迎閲讀

戲曲進校園的作文

  戲曲進校園的作文【一】

有人看戲看熱鬧,有人看場面,有人聽曲調,還有人看情節,有人把戲當做是人生來看。這看人生該是境界最高的一種戲曲欣賞了。

戲曲一門分生、旦、淨、醜的行當,講究唱、念、做、打的綜合舞台藝術。既是藝術,必是高於生活了,但卻源於生活。人生不過是一場熱鬧,物質追求的不持久性,必然讓位於精神追求的一部分。戲曲作為一種歷史悠遠的精神文化,其價值已超越了藝術本身。戲曲的地位該與人生並列。

人常説,人生猶如一場戲。在我看來,它是一場長久卻無需道具的戲。這場戲的主角是自己,每個人在演戲時都是演真實的自己,感受喜悲自是一種快樂,何必讓杞人憂天佔了上風!

既是看戲,何不真就當做一場戲。邊看邊想,看完還要記得擺脱出來,千萬不可痴迷。快樂是一生,悲哀亦是一生:碌碌是一生,追求亦是一生!

戲曲與人生,人生與戲曲。

人生這場戲確實是喜劇啊!萬不可庸人自擾之,以悲劇收場!切記切記!

  戲曲進校園的作文【二】

今天我們上了一節有意思的課——走進京劇。通過這節課,我瞭解了許多跟京劇有關的知識。

京劇,源於1790年,距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是世界最古老的戲劇藝術中的一個。京劇有四大行當:生旦淨醜。也有四門功課:唱唸做打。瞭解這些並且掌握是每一位京劇演員必須會的。

京劇的臉譜也是多樣的。正如一首歌所唱: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叫喳喳!紫色的天王託寶塔,綠色的魔鬼鬥夜叉。金色的猴王……

爺爺告訴我:藍臉代表剛強,勇敢。紅臉代表赤膽忠心。黃臉代表兇殘狡詐。白臉代表陰險,狠毒。黑臉代表正直勇猛,紫臉代表威武,不屈權貴。綠臉代表粗獷,莽撞的'綠林好漢,而金銀灰臉則代表神仙鬼怪話題作文 。京劇臉譜的顏色眾多,就是為了讓觀眾能區分人物。

京劇不僅只在中國流行,也深受外國友人的喜愛。有些外國人因為熱愛中國的京劇,不遠千里而來,學習中國的文化。在足球比賽中,許多觀眾都運用了京劇臉譜的形式,把自己的臉塗成了喜愛球隊的顏色。

京劇是中國古老的文化,我為中國有這樣的文化而驕傲!

  戲曲進校園的作文【三】

今天,秋高氣爽,襄陽市藝術劇院的叔叔阿姨們來到我們學校表演戲劇!

我最喜歡的節目是《變臉》,表演變臉的叔叔身穿黑色披風,腳穿長靴,頭戴彩色面具,一副嚴肅的樣子。過了一會兒,叔叔走到台下和一位同學握手,“譁”的一聲,叔叔變出了蜘蛛俠的臉,大家看得目瞪口呆。叔叔的表演贏得了全校師生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我覺得叔叔的黑色披風好神奇啊!一晃,臉就不再是蜘蛛俠的臉,而是藍色的臉了。叔叔黑色的披風似乎有千萬隻手在幫他拿面具換面具,那千萬隻手我們看不見,只有叔叔才看得見,最後叔叔把自己帶的所有面具都變沒了,露出自己本來的面目。哈哈!叔叔原來是光頭啊!又引來同學們的一陣歡笑聲。

通過這次戲曲進校園的活動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戲曲進校園的作文【四】

戲曲源遠流長,是我國的經典,不同地方的戲曲有不同的風格和特色,它讓人賞心悦目,其情節有的催人淚下,有的振奮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

小的時候,看見自己的父母看戲曲時,我總認為他們實在太老土,趕不上潮流,無論如何我都不會去看那些老掉牙的玩意。

俗話説:”要知道梨子的味道,最好親口嚐嚐。“不嘗不知道,一嘗嚇一跳呀!今天的語文課上,當我仔細欣賞了中國別具一格的戲曲時,我真是為之。

震撼,原來我們中華民族的戲曲是那麼的有藝術魅力,我真是井底之蛙呀!唉!這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外國人又怎麼能比得上?難怪呀,老一輩的人都是那麼的熱衷於這些戲曲,那麼喜愛戲曲。

我現在才感受到什麼是”不看戲曲的人,枉做中國人“。不是嗎?這些戲曲,就像我國的一部部歷史,只有懂得欣賞它的人,只有懂得關注它的人,只有懂得挖掘它的人,才稱得上是真正的中國人。因為他們深深地明白一個道理,戲曲是我們的國寶,戲曲是我們的國粹,戲曲是我們的國劇呀!

我們怎能忘記它們?如今的社會,我們這些青少年的視野,已經轉移到流行音樂,影視和網絡,我們似乎已經忘記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其實,當我們細心的欣賞我們的戲曲時,我們就會發現它們猶如一個個精彩的歷史故事,將歷史的畫卷——展現在我們的面前,將我們帶入了歷史的隧道,讓我們身臨其境,讓我們感慨不已。

戲曲的藝術魅力,我們怎可忘記?我們要多去欣賞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讓它永遠永遠放光芒,讓它世世代代流傳下去!

  戲曲進校園的作文【五】

中國的戲曲文化源遠流長,在老一輩人的眼裏,聽戲是他們最高的享受,在悠久的歲月中,戲曲在逐漸的演變,也在不停地拓寬視野以及創造新的種類。

然而,隨着現代電子時代的到來,流行音樂似乎成了人們的首選,戲曲作為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漸漸地走出了我們的視野。

週三下午,我們迎來了一個有趣而又有教育意義的活動,當然就是“戲曲進校園”了。剛一入座,就被那有趣的講解和生動的比喻吸引住了,戲曲,將生活中的平常動作進行渲染和藝術化,讓我在心中大呼古人的智慧和文化造詣。

看!老師開始唱了,細膩而又柔和的聲音好像拐了十八道彎,緩緩流入我的耳朵裏。小的時候,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經常開着電視,放着戲曲,我只當是煩人的噪音,根本沒有認真的聽過或者去仔細的看過。到現在發現了其藴藏的真正的藝術美,真的是後悔當初啊。

我們是河北人,自然不能忘了本,老師在講完國粹京劇後,又細細的講解了一下河北的地方劇種——河北梆子,這還不是主要內容,最主要的就要屬發源於唐山的評劇了。不僅如此,我還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每一位戲曲名家都會有自己的特點,唱相同的戲,唱出來的味道、感覺也各不相同,這就是在戲曲中聽到的各種不同的派別。實在是有趣。

講完這些之後,老師又向我們描述了一下中國戲曲現在的處境,真的是不容樂觀,戲曲的演唱家,國家的非物質遺產保護部門也在不懈的做着努力,只是希望中華民族這幾千年來的文化精髓不要就這樣沒有了後代,我們這些祖國新一批的花朵,也要擔負起這傳宗接代的重要使命!

仔細想想,這些話實在是那些藝術家發自內心的吶喊,我認為,我們確實應該讓這個垂暮的文化重新煥發生機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