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點評作文9篇

來源:文萃谷 1.03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點評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選點評作文9篇

點評作文 篇1

春天,像一篇鉅製的駢儷文;而夏天,像一首絕句。(簡短的開頭,用對比的手法,突出春夏的區別。作者這兩個新奇的比喻,讓我頗有一種認同感——春的確像鉅製的駢儷文一般宏大,華美,夏呢?我想應該是有着絕句的音韻吧。這個巧妙的對照猶如一個引子,激起了讀者的思索,讓人迫不及待繼續閲讀。)

已有許久,未嘗去關心蟬聲。(這句話,讓讀者起了好奇,為什麼不去關注蟬聲?動人的蟬聲就這樣被忽略了嗎?還是作者買個關子,採用欲揚先抑的手法?這不,下面作者就給出瞭解釋。)耳朵忙着聽車聲、聽綜藝節目的敲打聲、聽售票小姐不耐煩的聲音、聽朋友附在耳朵旁,低低啞啞的祕密聲……(排比的手法,每一個小短句無不體現了一個事實——作者的耳,被生活中的聲音佔據了,她為生活所累,漸漸忘了自然。不知是什麼時候,她才記起了這落在記憶深處的蟬聲,在一個美好的夏日裏重新拾起?)應該找一條清澈潔淨的河水洗洗我的耳朵,因為我聽不見蟬聲。(洗耳恭聽,想聽見蟬聲,得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我相信作者的意思是想讓自己在生活的眾多紛擾裏恪守平靜吧。也許,也就是在這一刻,她萌發了寫蟬的念頭。)

於是,夏天什麼時候跨了門檻進來我並不知道,直到那天上文學史課的時候,突然四面楚歌、鳴金擊鼓一般,所有的蟬都同時叫了起來,把我嚇一跳。(這比喻真是有趣,蟬聲立即變得氣勢磅礴了,而夏天的出現,則用了“跨進門檻”這一擬人手法,也使得夏天的形象變得活潑起來了。不過,想起來,也是這樣的,夏天,有時你盼了半天她還不來,而有的時候,你會突然發現,夏這傢伙突然降臨了,好像不速之客一樣。蟬鳴亦是這樣,一會兒安安靜靜的,但忽地就唱起來了,又忽地停了,來無影去無蹤,讓人摸不着規律。)我提筆的手勢擱淺在半空中,無法評點眼前這看不見、摸不到的一卷聲音!多驚訝!(蟬鳴竟有如此大的魅力,讓作者可以愣着,享受着。用“卷”來作量詞,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妙!它體現了蟬鳴的長,反反覆覆,歌詠不止。)把我整個心思都吸了過去,就像鐵沙衝向磁鐵那樣。(把心思比作鐵沙,把蟬鳴比作磁鐵,由此可見蟬鳴的吸引力之大,簡直把作者的整個心都緊緊地繫住了,牢牢地吸住了。)但當我屏氣凝神正聽得起勁的時候,又突然不約而同地全都住了嘴,這蟬,又嚇我一跳!(活潑的語言,讓蟬也變得調皮起來了,我們這的蟬也是這樣,一隻蟬領頭,大家就一起唱起來了,而結束的時候總是像約好了似的,再給你一個驚喜。作者嗔怪的口氣,依然表現了她對蟬的喜愛之情。)就像一條繩子,蟬聲把我的心扎捆得緊緊地,突然在毫無警告的情況下鬆了綁,於是我的一顆心就毫無準備地散了開來,如奮力躍向天空的浪頭,不小心跌向沙灘!(這個比喻真是神了,多麼確切地表現出了這個讓我幾乎沒法描寫的感覺。那種一緊又一鬆的感覺,立即躍然紙上,讓我們真切地體會到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夏天什麼時候跨了門檻進來我竟不知道?!(一個問號,一個感歎號,包含着作者對自己的“責備”,被生活佔據的整個心靈的那段時光作者把夏的到來都給忽略了,她對自己感到驚異。)

是一扇有樹葉的窗,圓圓扁扁的小葉子像門簾上的花鳥繡,當然更活潑些。(樹葉也進入了我們的視線,夏日的樹葉是最茂盛逗逗時候,“更活潑”體現了樹葉的動感,“花鳥繡”體現了樹葉的精緻,一扇有樹葉的窗,是一扇接近自然的窗。)風一潑過來,它們就“刷”一聲地晃盪起來,我似乎還聽見嘻嘻哈哈的笑聲,多像一羣小頑童在比賽盪鞦韆!(“潑”這個字用得絕妙。大風像水一樣潑過來,是不是把葉兒都沾到了呢?葉子們都興奮地盪鞦韆了,這真有意思。)風是幕後工作者,負責把它們推向天空,而蟬是拉拉隊,在枝頭努力叫鬧。沒有裁判。(一切都悠閒起來了,一切都調皮起來了,這就是夏的特點嗎?似乎所有的景物經過作者的想象都開始玩耍,風,蟬,樹,構成了一幅多麼有趣而和諧的畫面。)

我不禁想起童年,我的小童年。因為這些愉快的音符太像一卷錄音帶,讓我把童年的聲音又一一撿回來。(把童年的聲音“撿”回來,似乎不怎麼容易。作者的想象好豐富,撿回聲音,其實就是再一次地去欣賞,去感受。)

首先撿的是蟬聲。(這種一小句一小句的話剪短精煉,通過這些話可以梳理出一篇條理清晰的,比如説這句,我們就能立即知道作者想先寫蟬鳴,先把蟬鳴“撿回來”。)

那時,最興奮的事不是聽蟬而是捉蟬。(由聽蟬過渡到捉蟬,這麼自然,下面的捉蟬必定可以順利進行了。這麼説,孩子們小的時候肯定做的最多的是捉蟬了。)小孩子總喜歡把令他好奇的東西都一一放在手掌中賞玩一番,我也不例外。(蟬應該也屬於這新奇的東西一類吧。)念國小時,上課分上下午班,這是一二年級的小朋友才有的優待,可見我那時還小。上學時有四條路可以走,其中一條沿着河,岸邊高樹濃蔭,常常遮掉半個天空。(曾經的學校和現在幾乎完全不一樣了,高樹濃蔭現在也不多了,作者還記着童年時的一事一景,可見美好的童年對作者的印象多麼深刻。)雖然附近也有田園農舍,可是人跡罕至,對我們而言,真是又遠又幽深,讓人覺得怕怕的。(孩子們不都是這樣的嗎?有的時候會自己嚇嚇自己,以至於都不敢去那些人跡罕至的地方,害怕與恐懼有時其實是自己給自己的暗示,導致膽子小了。)然而,一星期總有好多趟是從那兒經過的,尤其是夏天。(夏天經過的趟數會多,讓讀者會奇怪,為什麼夏天就要多走這條路呢,於是他們會好奇地繼續往下,這就看到了答案——不為了別的,就為了捉蟬。)輪到下午班的時候,我們總會呼朋引伴地一起走那條路,沒有別的目的,只為了捉蟬。(呼朋引伴地走那條小路,是不是團結起來捉到了蟬更多呢?)

你能想象一羣國小生,穿卡其短褲,戴着黃色小帽子,或吊帶褶裙,乖乖地把“碗公帽”的鬆緊帶貼在臉沿的一羣小男生小女生,書包擱在路邊,也不怕掉到河裏,也不怕鈎破衣服,更不怕破皮流血,就一腳上一腳下地直往樹的懷裏鑽的那副猛勁嗎?(作者連着用了好幾個“不怕”,一下子就把孩子們那時的猛勁表現出來了,為了捉蟬,他們也真是拼了啊!咱們現在的孩子,為了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或許也會像這樣不顧一切吧!説不定使上了這樣的猛勁後會有豐厚的回報呢!作者通過對孩子動作、模樣的描寫,表現了孩子們熱情之高。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回憶和描述孩童時代的陣陣激動。)只因為樹上有蟬。(再一次強調,似乎為了自己的蟬,孩子們能儘自己的全力,他們為了捕到蟬,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猛勁,孩子嘛,他們會為了自己想要的東西付出所有努力。)蟬聲是一陣襲人的浪,不小心掉進小孩子的心湖,於是湖心拋出千萬圈漣漪如千萬條繩子,要逮捕那陣浪。(浪的比喻再一次出現,這回,仍然體現了蟬的吸引力,它像磁鐵似的緊緊吸着孩子們的心,那麼多的孩子都千方百計地抓到蟬,想獲得更多的快樂。新穎而貼切的比喻寫出了作者被吸引、被震撼、被陶醉的真實而細微的感受。) “抓到了!抓到了!”有人在樹上喊。(連喊兩聲,這孩子是多麼激動啊!由此看出了孩子抓住蟬的興奮與喜悦。)趕快下面有人打開火柴盒把蟬關了進去。不敢多看一眼,怕它飛走了。(小孩子們都對蟬充滿了興趣,他們深知抓到一隻蟬不是很容易的事,連火柴盒都得關得嚴嚴的,生怕自己心愛的蟬走了哪。)那種緊張就像天方夜譚裏,那個漁夫用計把巨魔騙進古壇之後,趕忙封好符咒再不敢去碰它一般。(好貼切的比喻!蟬竟然扮演了魔鬼的角色,真是不可思議,不過,事實正是如此,孩子們都害怕捉來的蟬跑了,所以就像漁夫似的,天真的認為自己很可能一打開盒子,看一眼,蟬就會逃了。)可是,那輕紗般的薄翼卻已在小 孩們的兩顆太陽中,留下了一季的閃爍。(這裏將孩子們的眼睛比作兩顆小太陽,孩子們的眼的確像太陽一樣亮亮的,因為他們的眼裏透着天真,透着純潔,透着希望,是那樣地可愛。)

到了教室,大家互相炫耀鉛筆盒裏的小動物——蟬、天牛、金龜子。(我不僅看到了孩子們互相炫耀時的樣子:捉到好幾只蟲的,得意洋洋,他們趾高氣昂地在課桌間穿梭,好像勝利的將軍,看着其他孩子的昆蟲,而有的還沒捉到,只能坐在一旁,眼裏流露出羨慕的神色。有趣的孩子啊,抓到蟲炫耀應該也是一種快樂吧。)有的用蟬換天牛,有的用金龜子換蟬。大家互相交換也互相贈送,有的乞求幾片葉子,喂他鉛筆盒或火柴盒裏的小寶貝。(大家分享自己的戰果,其樂無窮,抓到的每一隻蟲都裝在簡易的盒子裏,沒有人為了自己的蟲去買貴的蟲籠子。交換、分享,孩童的樂趣洋溢在字裏行間。)那時候,打開鉛筆盒就像開保險櫃一般小心,心裏癢癢的時候,也只敢湊一隻眼睛開一個小縫去瞄幾眼。(由此可以看出孩子們是多麼的喜歡自己的蟲兒,生怕它們跑了呢。)上課的時候,老師在前面呱啦呱啦地講,我們兩眼瞪着前面,(兩眼瞪在前,孩子們都用這種方法來騙老師,矇混過關啦。)兩隻手卻在抽屜裏翻玩着“聚寶盒”,耳朵專心地聽着金龜子在筆盒裏拍翅的聲音,愈聽愈心花怒放,禁不住開個縫,把指頭伸進去按一按金龜子,叫它安靜些,(有了蟲兒,孩子們連上課都沒心思了,蟲蟲的魅力可見一斑!孩子們在老師上課時不聽課,反而去擺弄那些蟲子,裝蟲子的盒子,還忍不住往裏摸一摸,看出了這些孩子的天真頑皮,“專心、心花怒放”幾個詞兒表現了孩子們的激動。)或是摸一摸斂着翅的蟬,也拉一拉天牛的一對長角,看是不是又多長一節?(“摸一摸”、“拉一拉”這一連串充滿童趣的動作,體現了孩子的好奇和童真,他們在不斷地探索。孩子多麼關心自己喜愛的蟲子哪,還想着天牛的觸角長沒長呢。)不過,偶爾不小心,會被天牛咬一口,它大概頗不喜歡那長長扁扁被戳得滿是小洞的鉛筆盒吧!(天牛不喜歡鉛筆盒?主要原因還應該是小主人惹到它了吧。要不天牛怎麼會咬人呢?看來孩子是的確忍不住了,不禁多摸了幾下。)

整個夏季,我們都興高采烈地強迫蟬從枝頭搬家到鉛筆盒來,但是鉛筆盒卻從來不會變成八音盒,蟬依舊在河邊高高的樹上叫。(鉛筆盒不會變成八音盒,失去了自由的蟬兒是不是就不叫了呢?或許就是這樣吧。蟬像麻雀失去了自由不吃不喝那樣,一點聲音都沒有了。生活在恐懼裏的蟬怎能開心唱歌?)整個夏季,蟬聲也沒少了中音或低音,依舊是完美無缺的和音。(蟬被抓走了許多,但這根本沒有影響到他們的大合奏,不停地有新蟬不上來嘛。反正我是這麼想的,蟬的隊伍浩浩蕩蕩,應該不在乎幾個走掉。)

捉得住蟬,卻捉不住蟬聲。(和剛才説的一樣,蟬失去了自由自然不歌唱了,捉不住蟬聲,就是蟬被捉了不叫了嘛,但作者總能找到更為生動的語言來描繪。)

夏乃聲音的季節,有雨打,有雷響,蛙聲、鳥鳴、及蟬唱。蟬聲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絕句。(夏天不僅是絕句,應該還是一曲交響樂,各種聲音都為夏天演奏着,這裏在文中點題。)

絕句該吟該誦,或添幾個襯字歌唱一番。蟬是大自然的一隊合唱團,以優美的音色,明朗的節律,吟誦着一首絕句,這絕句不在唐詩選不在宋詩集,不是王維的也不是李白的,是蟬對季節的感觸,是它們對仲夏有共同的情感,而寫成的一首抒情詩。(這裏表現出了真正的絕句和大自然的絕句的區別,蟬鳴是一首絕句,因為蟬鳴有絕句的韻律,它的絕句是對夏天的讚歌。在作者的語言裏,蟬似乎成了詩人,一個夏的詩人,蟬用自己的`感觸作詩,有着自己的風格,這難道不是詩人嗎?)詩中自有其生命情調,有點近乎自然詩派的樸質,又有些曠達飄逸,(兩個“有”體現了普通詩人詩的特點,他們的詩與蟬鳴,作者應該更喜歡蟬鳴吧。)更多的時候,尤其當它們不約而同地收住聲音時,我覺得它們胸臆之中,似乎有許多豪情悲壯的故事要講。(作者的想象力真是豐富,蟬的歌聲裏能聽出悲壯的故事,或許,不去專心地聽還真聽不出來。作者必定是仔細聽了蟬鳴萌生了這種想法吧。)也許,是一首抒情的邊塞詩。(由悲壯的故事想到邊塞詩,蟬氣勢磅礴的演奏帶給了作者許多思考。)

晨間聽蟬,想其高潔。(一日之計在於晨,作者在美好的清早,應該就是在心最靜的時候。在晨間,心必定也會有了更多想象空間。蟬的高潔,何以見得?)蟬該是有翅族中的隱士吧!高踞樹梢,餐風飲露,不食人間煙火。(作者給出了自己思考的答案:蟬高居,好像有傲骨,寧可餐風飲露,不食人間煙火。應該還有一點,就是蟬抓起來便不叫了,它們嚮往自由。我想起了虞世南的名句“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那蟬聲在晨光朦朧之中分外輕逸,似遠似近,又似有似無。(朦朧中的蟬鳴,應該像清澈的水一般澄淨,在作者看來,朦朧中的蟬鳴像霧似有似無。)一段蟬唱之後,自己的心靈也跟着透明澄淨起來,有一種“何處惹塵埃”的了悟。蟬亦是禪。(可能是作者自己認為蟬高潔,所以他的心跟着蟬唱也就高潔起來了,可見心有禪自然由蟬一點化就可以明白了,作者自己也有在眾多紛擾中恪守平靜的力量。)

午後也有蟬,但喧囂了點。(午後的蟬鳴不如清晨靜了,是不時間的原因呢?聒噪的午後,在作者看來,蟬鳴也就被感染了,是不是午後睡醒的蟬多了呢?)像一羣吟遊詩人,不期然地相遇在樹蔭下,閒散地歇它們的腳。(這麼説,在作者看來,午後蟬的“絕句”應該是拉家常了,是那些吟遊詩人們沒事隨口吟出來的,畢竟是在歇腳這內心躁動着的時刻。)拉拉雜雜地,他們談天探詢、問候季節,倒沒有人想作詩,於是聲浪陣陣,缺乏韻律也沒有押韻。(午後的蟬鳴沒有早晨的美感了,炎熱的天氣,人的心一躁,聽着蟬鳴也就躁了,喧囂了。)他們也交換流浪的方向,但並不熱心,因為“流浪”,其實並沒有方向。(這有趣的擬人,是作者開始揣測蟬的感覺了嗎?我想作者是有了午後慵懶的感覺,也就認為蟬也在午後變得懶懶的了。)

我喜歡一面聽蟬一面散步,在黃昏。(由時間順序,從清晨,寫到午後,寫到黃昏,這樣寫出了一天不同階段蟬鳴聲給人感覺的不同,十分有條理。)走進蟬聲的世界裏,正如欣賞一場音樂演唱會一般,如果懂得去聽的話。(看來,作者一直認為蟬的歌是在説話,那不僅是一首歌,是一首絕句,是一篇故事,更是一種語言。懂得去聽的人才能有收穫。)有時候我們抱怨世界愈來愈醜了,現代文明的噪音太多了;其實在一灘濁流之中,何嘗沒有一潭清泉?在機器聲交織的音圖裏,也有所謂的“天籟”。(一連串對比——“濁流”與“清泉”,“機器聲”與“天籟”,其實是想告訴我們,生活中處處有美,只是缺少去發現的眼睛。同時也是告誡大家,要客觀地看待事物,要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美好,傾聽自然。)我們只是太忙罷了,忙得與美的事物擦身而過都不知不覺。也太專注於自己,生活的鏡頭只攝取自我喜怒哀樂的大特寫,其他種種都是一派模糊的背景。如果能退後一步看看四周,也許我們會發覺整個圖案都變了。變的不是圖案本身,而是我們的視野。(承接上文,點明我們發現不了美的真正原因:一是生活太忙,忽略了身邊的美;二是太專注於自己,只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關注對自己有用的東西,以至於在喧囂的世界中迷失了自我。)所以,偶爾放慢腳步,讓眼眸以最大的可能性把天地隨意瀏覽一番,我們將恍然大悟;世界還是時時在裝扮着自己的。(讓浮躁的心平靜下來,去關注自然,聆聽生命的歌唱,你才會發現另一個美的世界。這樣,你才能尋找到自己渴求的東西。)而有什麼比一面散步一面聽蟬更讓人心曠神怡?聽聽親朋好友的傾訴,這是我們常有的經驗。聆聽萬物的傾訴,對我們而言,亦非難事,不是嗎?(連續兩個反問句,加強語氣,突出了“聆聽”這個詞。聆聽生活,聆聽自然,自然之美才會在心底綻放。而這一切,需要的就是放慢腳步,用心發現。)

聆聽,也是藝術。(精妙的短語,承上啟下。)大自然的寬闊是最佳的音響設備。想象那一隊一隊的雄蟬斂翅踞在不同的樹梢端,像交響樂團的團員各自站在舞台上一般。(兩個別出心裁的比喻,好像蟬成了演員,在大自然的音響中唱出最迷人的歌。大自然因此而充滿了魅力。)只要有只蟬起個音,接着聲音就紛紛出了籠。(蟬也得有個領唱,使得它們的合唱更完美和諧,更富有韻律。)它們是各以最美的音色獻給你,字字都是真心話,句句來自丹田。(好有意思的擬人!蟬的歌是真心話,這樣看來,蟬的形象有趣了很多,它們的歌都是發自內心的,沒有過於華麗的修飾,這應該就是大自然的動人之處吧。)它們有鮮明的節奏感,不同的韻律表示不同的心情。(蟬也能用歌的韻律表示心情哪,這句話應該是呼應上文了吧,蟬的歌發自內心,感情不同,歌聲自然也不同了。)它們有時合唱有時齊唱,也有獨唱,包括和音,高低分明。它們不需要指揮,也無需歌譜,它們是天生的歌者。(蟬唱出的歌也就是因為它的自然美而獲得了無窮的魅力,它們的歌唱沒有學過,畢竟它們無一不是天生的音樂家。)歌聲如行雲如流水,讓人了卻憂慮,悠遊其中。(這應該是清晨的蟬鳴,聽蟬的人,心情決定她們能聽到什麼,靜時,可以身心放鬆,盡情享受。)又如澎濤又如駭浪,拍打着你心底沉澱的情緒,頃刻間,你便覺得那蟬聲宛如狂浪淘沙般地攫走了你緊緊扯在手裏的輕愁。(蟬聲能消愁,這是自然的力量。)蟬聲亦有甜美温柔如夜的語言的時候,那該是情歌吧!總是一句三疊,像那傾吐不盡的纏綿。而蟬聲的急促,在最高漲的音符處突地戛然而止,更像一篇錦繡被猛然撕裂,散落一地的鏗鏘字句,擲地如金石聲,而後寂寂寥寥成了斷簡殘篇,徒留給人一些悵惘、一些感傷。(蟬聲,是情歌,是急促的樂章,這都得由耳聽之人來決定。或許,它一直是那麼唱着的,但心情不同,聽出的亦是不同。蟬聲給了作者太多的快樂,帶來了太多的思考。作者心中,蟬聲永遠美麗。可在後來,“寂寂寥寥成了斷簡殘篇”,則又流露出一種青春易逝、美景難留的悵惘和感傷,表現出一種強烈的生命意識。)何嘗不是生命之歌?蟬聲。(倒裝句,是的語言富於變化,讀來饒有趣味。反問句,更突出了中心——蟬聲,即是生命之歌。作者由蟬聲悟出了熱愛大自然,珍愛生命這樣的旋律,淡然,卻又飽含哲理。)

而每年每年,蟬聲依舊,依舊像一首絕句,平平仄仄平。(一連串短句,表達了作者對蟬聲更加深沉而又獨特的理解和感受。一個空曠悠遠的夏天,夢幻般的童年,似乎就這樣戛然而止,留給我們無盡的思考,“平平仄仄平”,我們心中的蟬聲,依舊在鳴唱……)

總評:

這是一篇歌詠夏天的抒情散文,在當季品來確有一番獨特的韻味兒。作者似乎忽略了夏天的其它景緻,而是集中描寫蟬聲,她回憶孩童時捉蟬聽蟬的情景,描寫自己不同時段聽蟬的感受——晨間聽蟬,黃昏一面散步一面聽蟬。作者以其獨特而細緻入微的感受,在平凡中見新奇,通過奇妙的想象來抒發自己對蟬聲的特殊感悟,由蟬聲悟出了人世間喜怒哀樂,悟出了生命的意義,表達了作者熱愛自然、嚮往無憂無慮生活的情懷。

為什麼説夏天是一首絕句?我想可能就是因為蟬聲節奏明快、簡短精巧、富有韻味,與絕句相似。蟬聲成為串聯全文的中心線索,層層遞進,迴旋往復,如同優美的樂章,給人餘音繞樑之感。

語言清麗脱俗,長、短句交錯運用,使語言富於變化,讀起來抑揚頓挫、音韻和諧,富有抒情意味。新穎而貼切的比喻,靈動而充滿童趣的擬人,還有一連串排比、對偶等修辭手法運用自如,寫出了蟬鳴的神韻,細膩地描繪出夏天的詩情畫意。

點評作文 篇2

今天,才到家,就接到她的電話,真是幸運,表姐啊真是幾年沒打電話來過了。

我一聽見是表姐的聲音,激動了起來,這一接電話不要緊,沒完沒了的和她嘩啦嘩啦説了起來。直到媽 媽強烈地攻勢下才放下電話,只見我把電話放下,媽 媽卻拿了上來,接着聊了起來,大概的內容是:這幾天表姐來我們這兒做生意了,她還會把她的女兒帶過來。如果她來了先得在我們家住下。這下太好了,有人陪我玩了。

表姐的店開業了,我們去她店裏玩,我看中了一包小食品,我吃過,很好吃,我幾次去我買過的那個店裏問,都沒有。媽 媽要付錢,只見表姐説:&ldqu;不用了,拿去吃吧!賣幾包也是賺一兩角,而且這幾天我還借宿在你們家。&rdqu;她笑着看了看我。據媽 媽説表姐以前學習成績好,可就是有一段時間,班裏的一些人總是帶一些小玩具送給表姐,讓表姐每天去約她們,然後她們玩着不想去上學了,到現在她才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

我們走出一半了,只見一個穿花衣裳的孩子正在買東西,表姐又微笑着做她的生意了。

(黃柯僑 5年級)

評:一用功就進步了。這個遠方來的表姐大方,勤勞。還可以寫寫外貌,介紹一下她的其它情況,使人物豐滿起來。

點評作文 篇3

命題作文“格”導寫及佳作點評

作者/ 王淦生

【文題呈現】

閲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格”有“標準、法式”的意思,如格局、格式等;“格”還有“表現出來的品質”的意思,如格調、風格、人格等,當然,“格”還有其他的含義。

請根據自己的感悟和聯想,以“格”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體特徵鮮明;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思路點撥】

這則作文題的導語,基本上已經限定了作文的主旨——或者從“標準、法式”的角度入手,或者從“品格、品質”的角度立意。自然,“格”還有其他方面的含義,比如“格物致知”中的“格”就是“推究”的意思,“格格不入”中的“格”乃是“阻礙、限制”的意思等等。如果從這些方面立意,雖説略顯冷僻,但也未嘗不可。所以本文審題難度不大。

如果從“標準、法式”的角度立意,尊重“格”、嚴守“格”以及適當的“破格”都可以作文文章的主題。在一個法治社會裏,對規則的尊重和遵守應當成為每一個公民自覺的行為,任何自由都是一定規則範圍內的自由。當然,這種“格”又是建立在特定的社會基礎上的,隨着社會的發展,“格”也會出現相應的變化,故“破格”的現象又是無時無刻不存在的。從這一意義上説,既要遵守“格”,維護“格”,又要不斷打破“格”,修正“格”。

如果從“格調、風格、人格”的角度立意,文章可以涉及的範圍也是相當廣泛的。人有人格,各種文學藝術作品、每個人的做人處事都有自己的風格,人們的生活(包括衣食住行)也都有各自的格調和品味……這其中,人格應當佔據主導地位。因為一個人的人格往往決定了他的生活格調和處事風格。我們的古人甚至將花草樹木都與一定的品格聯繫起來,可見“品格”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所以,高尚的人品、有格調的生活、獨特的風格應成為每一個人的追求。其中,人品為重中之重。有道是“文如其人”,人品也會影響文品!

這篇作文在體裁的選擇上可以有多種考慮。議論性散文可能是最為適宜的體裁。因為議論性散文兼具散文和議論文的長處,取材、構思和表達相對靈活、自由,又可避免傳統議論文比較程式化的短處,更容易打動讀者,讓讀者接受自己的觀點。而且古今中外眾多的素材會為議論性散文的寫作提供充足的論據。當然,好的記敍文也一樣可以贏得讀者。比如短小精悍而藴含深刻哲理的故事結合曲折多姿的結構、生動有趣的語言,同樣會斬獲高分。

總之,文無定法。無論採用何種文體,皆須以情動人、以理服人,方可取得成功。

【佳作展示】

江蘇省鹽城市景山中學高三(2)班 薛文菁

人只能在一方天地中獲取真正的自由。

——題記

“你看看你,又不按格子寫!這裏,這裏,字都寫出格了!”爺爺的訓斥像耳邊嗡嗡的蚊子,揮之不去。我緊咬嘴脣,一言不發,心裏卻在暗暗反抗:哪來的那麼多規矩?哪來的那麼多條條框框?字寫出格怎麼了?這樣才瀟灑啊!才有與眾不同的美啊!

又是一張“隨心所欲”的臨帖,爺爺終於看不下去了。

“你站一邊去,我寫給你看!”

我賭氣地把頭扭向窗外。

窗外是鄰家的孩童在嬉戲。他們在玩什麼呢?是我幼時玩過的跳格子的遊戲。幾個孩子小心翼翼地從一個格子跳入另一個格子。格子很小,僅能容納一隻腳掌。可他們就在其中,踮起腳尖,謹慎而又熟練地蹦來蹦去。

突然一陣喧鬧,孩子們七嘴八舌地吵嚷起來:“你出格了,出格了,你輸了!”那個“出格”的小男孩似乎還想耍賴:“我就踩到格外一點點,憑什麼就算輸了呀?”旁邊一個小女孩頭一昂,一本正經:“這是遊戲規則,出格的就是輸了。”“出格”的男孩嘟着嘴,極不情願地離開了格子。

臉突然燒得難受——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我怎麼到現在都沒明白呢?

是啊,做任何事都有一個“格”,“出格”自然就輸了。魚兒遊得再歡快,離開了水,便失去了生命的依託;舞蹈演員的身姿再優雅,跳出了舞台,便無人認可她的美;一個人車技再好,駛離了道路,就容易釀成慘劇……格是一種束縛,更是一片保證你可以自由發揮的天地,因為出了格,自由便無從談起。老師常講,寫作文是“戴着鐐銬跳舞”,想來,這“鐐銬”便是作文的“格”。寫作是這樣,寫字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即使是自成一體的書法家也講究“筆筆有出處,字字有來由”,這“出處”和“來由”不正是書法的“格”嗎?

爺爺的字已經寫好。多美啊!工整,大氣,灑脱,字字在格中,卻字字有自己的獨特風骨,字字不同凡響。再看看一旁自己的字,字字都想跳脱格子的束縛,好像想飛上天外,顯得凌亂不堪,毫無美感可言。

我終於明白了爺爺生氣的緣由,坐下認認真真地按格書寫——我已經懂得,不管做什麼事情,“格”中才是你真正的自由天地。

江蘇省鹽城市景山中學高三(3)班 蔣潤秋

這是我為眼前這些學棋的孩子上的第一課。

我從包裏取出一張棋盤,擱在講台上。經年的摩挲讓棋盤變得平滑而温潤。我不是要向孩子們科普象棋知識,因為這些孩子很多已經是有着多年棋齡的“老手”。我是要向他們講述一段我自己的故事,告訴他們下棋的第一“要訣”。

……

隨着我落下棋子,老師遺憾地搖了搖頭,而對手欣則喜若狂振臂慶賀。就這一步棋,讓我輸掉了參加象棋電視大賽的資格——這是一個為業餘棋手搭起的平台,它的大門向站在巔峯的人敞開。我能讀懂身旁的老師的眼神,他在説:“唉……你這孩子……”我盯着自己落錯的棋子發愣,只聽到老師低聲詢問:“這是初學者都不會犯的錯誤,怕是走神了吧?”我木然地點着頭。是的,那一刻,我走神了——我想到了此次獲勝之後的無限風光。

結果,我下了一步常人都不可能下出的漏招。連日的壓抑與強化訓練得到的結果竟然是失去了這次機會?不,或許還沒有失去吧?我看到了老師的眼神,他似乎在鼓勵我重新坐下,讓我收回那步錯招——畢竟這不是正規比賽,只是棋校舉辦的讓學員競爭一個參賽名額的內部比賽,實際上不過是在為我熱身——因為我當時在棋校絕對稱得上是實力超羣,我的身上承載了所有老師的期望。那一瞬間,我幾乎已經動搖了。老師勸導的目光,同情者急切的催促,對方沮喪的表情……這一切讓我重又感覺到了勝利那温熱的呼吸。我幾乎已經伸出手去,是的,只要我願意重新動一動手指,這勝利將失而復得。

我感覺到指尖的沉重和顫慄。就在觸碰到棋子的一瞬間,似乎有一股電流流遍全身。我眼前浮現出父親那凝重的面影,我想起在我幼小的時候父親抱着小小的我,我費力擁着他剛剛為我買的棋盤的情景……我聽到他説:“我什麼也教不了你,只送你四個字……”

我緩緩地收回汗涔涔的手——這是一雙不似同齡人的纖細嬌嫩,而是十指包裹着摩擦棋子而長成的繭子的手——衝老師無奈地笑笑:“我輸了。”這句話,耗盡我全身的力氣。

但是我也贏了。因為我嚴守了父親送給我的四個字——“落子無悔”。

我收藏了那張棋盤。棋盤上鐫刻着的橫豎交錯的線條中,承載着我勝利的喜悦和失敗的隱痛,記錄着我的挫折與成長。那一步棋,讓我在通向成功的征程上多走了一段彎路,但更讓我守住了一位棋手的底線。落子無悔,是我受到的最深刻的教誨,是棋手間共同遵守的契約,是我對自己象棋人生的承諾,是我不能跨越的禁地,是我用心去守護的人生信條,是輸掉一切也要捍衞的榮耀……所以,我要在第一堂課上把它鄭重地交給我的學生們。

……

聽完我的故事,孩子們一下子都靜了下來。我知道,這個故事,無關棋藝,無關戰績,但它關乎棋品,甚至關乎我們的人格、尊嚴。

江蘇省鹽城市景山中學高三(4)班 凌文青

莫言的新書《我們的荊軻》問世不久,各種仿作便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單看那封面,你可能還以為它們是系列叢書。

對初學者來説,模仿本無可厚非。但令人悲哀的是,很多所謂的成熟作者也敢於拋棄自己的風格甚至人格,一心等待大家的作品問世,好仿作一部魚目混珠,騙取豐厚的稿酬,甚至想借此名利雙收。

這不僅是文人的悲哀,更是文學的悲劇。事實上,諾貝爾文學獎從最初的風格保守到如今的不拘一格,其變化不正説明了文學創作應體現出一種創新和獨特嗎?

文學是有靈魂的,文學作品的風格從某種程度上説就是作者人格的體現。所以説我們提倡文學風格上的百花齊放,對文學作品來説,就是要有獨立的思想和獨特的風格,不被某種潮流所左右;於作者而言,就是要有獨立的精神和人格,不為名韁利鎖所羈絆——其實,這兩者本身就是統一而不可分割的。

但是要做到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並不容易。前人的定論或許會成為影響自由創作的障礙,但這無關緊要,《蛙》的魔幻現實主義風格不就一定程度上受到馬爾克斯的影響嗎?關鍵在於這“拿來”的目的是服務於自己的創作,而不是為了追求形似而刻意模仿。對於前人留下的一切,要有揚棄的勇氣和智慧,再融進個人獨到的經驗,既有所繼承,更有所開拓和創新。如此看來,保持獨特的風格對一位既樂於接受他人先進的成果又不迷失自我的作家來説並不是一件太難辦到的事。

比較糟糕的是一些來自外部的作家自身難以擺脱的束縛,尤其是最不應當干涉文學創作的政治會對作家的創作產生巨大影響。政治對文風的干涉力量巨大,影響甚深。明清之際思想專制,文字獄盛行,文學趨於八股化。再如蘇聯時期專制集權,文學亦受到頗多限制。在這樣的狀況下,大多數文人選擇了順從,放棄了自己獨特的文風而隨波逐流。實際上,某些作家在放棄自己獨立風格專寫那些“遵命文學”的同時,也放棄了自己的人格。

為什麼在那樣的歲月中,索爾仁尼琴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蘇聯國內與他同樣才華橫溢的人應該不算少吧,可他們因為種種原因泯滅了自己的風格和人格。但索爾仁尼琴卻不,他不認同蘇聯模式,亦反對西方民主。他的寫作純粹遵循了自己的風格,一如他一貫保持自己獨立的人格。因此,他獲得了讀者最高的認可——“索爾仁尼琴是俄羅斯的良心”。

明代的桐城派、公安派散文之所以能夠流傳千古,正是因為那羣作家乃是反對摹古、追求獨特風格的代表。文章一旦被一種定式所束縛,拘於一格,就會因太多的羈絆而不能盡情達意。做人亦是如此。當然,我這樣講並非鼓吹無視法度,摒棄規矩,只是覺得,要想真正有不朽的作品問世,文學家就必須要保持自己獨立的人格,堅守文章獨立的風格。只有在百花齊放風格紛呈的園林中,我們才能見識真正的美。

龔自珍曾經疾呼:“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亦祝福今天的中國文壇,能有更多不拘一格的大師們出現,願拾人牙慧、人云亦云的“模仿秀”們越少越好。

點評作文 篇4

“奧數、英文、周樹人”,大多數中學生談之色變,我們因奧數難尋的解題方法而退縮,因英文脱離母語原則而不敢邁進,最後面對周樹人艱深難懂的文字,我們徹底恐懼。這一系列的膽怯,有我們自己的原因,也有學校、國家的責任。

“怕”的背後,有你我的“惰性思維”。

我們所懼怕的“奧數、英文、周樹人”恰恰是需要我們進行長時間、深度思考的。但如今的中學生早已被家庭、社會圈養成一個個只知享樂、不會思考的“沙發人”。現盛行的娛樂節目一步步地蠶食着青少年走向勇於探索的好奇心,一步步地引導者青少年走向僅僅滿足於大腦皮層微量興奮的深淵。想想古時“聞雞起舞”的志士,“頭懸樑,錐刺股”的學子,還有“鑿壁偷光”的讀書人,他們拋卻惰性思維,勇於向課本中艱深難懂的知識發起挑戰,終將難以降服的知識收入囊中。“奧數、英文、周樹人”,確有難以接受之處,但如果我們能破除惰性思維,征服這一切自然不在話下。

“怕”的背後,有老師的引導不當。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一語點破老師的作用。著名英語專家俞敏洪在創立“新東方”初期,便堅持“新東方式教授方式”,並規定所有新進老師,必須經過培訓才能上崗。這是因為俞敏洪知道,只有正確的教學之道,才能讓學生真正愛上英語,只知道照着教輔念,不注重教學方法,無法讓學生打開知識這扇大門,最終讓學生對知識感到恐懼。

“怕”的背後,有國家教育體制的不健全。

在德國,青少年不僅要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還需要將文化知識不斷運用到生產實際中,也正因為這樣,德國的青少年樂於接受知識,也樂於應用知識。相反,在我們國家,不健全的教育體制製造出一堆眼睛僅停留在書本上的掃描儀,而非真正四肢健全、頭腦發達的知識分子。學習方式的單一化以及應試教育制度下學習目標的絕對化,讓我們對一切與學習有關的東西產生不滿、厭倦甚至恐懼的情緒。

在“怕”的背後,我們逐漸慵懶的思維宣告着對“難點”的讓步;老師的不當引導塵封了我們探索新知識的熱情;另外,教育體制存在的漏洞抹殺了我們探索的興趣。“奧數、英文、周樹人”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我們惰性的思維、學校和國家不完善的引導方式以及由此導致的整個社會的畸形的價值取向。

【名師點評】

這是一篇規範的議論文,開頭扣住材料中的“三怕”現象,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這一系列的膽怯,有我們自己的原因,也有學校、國家的責任”,觀點明確,旗幟鮮明。緊接着從個人(自己)、學校(老師)、國家(教育體制)三個方面,設置了三個分論點(怕”的背後,有你我的“惰性思維”,“怕”的背後,有老師的引導不當,“怕”的背後,有國家教育體制的不健全),並逐一展開論證,思路清晰,説理透徹。最後又對這三個方面加以總結,結束全文,鏗鏘有力,引人深思。

全文按照“總——分——總”的結構,時時處處緊扣材料,既不旁逸斜出,也不拖泥帶水,充分挖掘“三怕”背後的原因,深入思考學校教育的現狀,既顯示了考生善於思辨、精心佈局的能力,也表現了中學生敢於直面現實、勇於揭露問題的膽略和勇氣,確實是一篇立意深刻、結構嚴謹的考場佳作。

點評作文 篇5

告訴你們一件事,本人最近新開了一家"私人診所",如今已有病人光顧,而且有的已經康復。此類病症醫學上罕見,特公佈幾個病例記錄,以揚本診所名聲。

病症一:文明病

病人自述:我這人年紀輕輕,總想玩耍、休息。如果沒有記錯的話,至看病前為止,還沒有萌發過幫助其他人的念頭。

分析:此病症並不少見,醫學上稱為"文明病"。所謂文明病,症狀--懶惰,一天到晚想吃想玩,不想着做事,夢想着"天上掉餡餅"。

藥方:立即送去軍訓。

後記:據病人父母説,軍訓回來後,就覺得她像變了個人似的,終日閒不住,老搶着幹活。

ゲ≈⒍:紅眼病

病人自述:自己總見不得別人好,老想奚落人。

分析:此種紅眼病,通俗地説,就是"忌妒"。

藥方:該病甚難醫。開一處方,供試服--故意讓她一直名列前茅,讓她也嚐嚐被忌妒、遭人奚落的滋味。

後記:據班上同學透露,服此藥後,情況有所好轉,但還沒能徹底根除,再過一個療程,相信能夠痊癒。

病症三:胸窄病

病人自述:我一生好結交朋友,卻從沒有個知心朋友。雖然自認為有"宰相的胸懷",但每次都是因為一點點小事而"飽受"失友之痛。

分析:病根主要在於過分的自尊自愛,不能夠容忍別人對自己的一點傷害,甚至是一絲一毫。

藥方:此病為醫學上的難症,藥方很多,但見效甚微。比如:遇到矛盾時,儘量敞開胸懷。這種方法存在弊端:心眼小,畢竟是本性,"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嘛!想在很短的時間裏改變自己的本性,何異於上青天?還有一種偏方:情緒難以控制時,喝上一瓶"旺旺"降火氣飲料。

後記:正在試藥期,療效有待於臨牀驗證。

對了,忘了介紹一下,那位"幸運"的病人,正是鄙人;而這個"庸醫",也是鄙人--一個茫茫人海中的無名小卒。親愛的朋友,我的"私人診所"每天正常營業,若有空暇,歡迎來坐坐!

點評:這篇文章頗具創新性。取材於現實生活,具體內容就是"文明病""紅眼病""胸窄病"等"幾個病例記錄",切中病灶及其弊害,對症下藥,追蹤效果,求真求是,警啟人生。形式上的片斷組合使文章的主體結構並列端莊,每個"病例"均以"病症--病人自述--分析--藥方--後記"的程式記錄顯現,條理清晰,筆調鄭重,語言輕鬆幽默。開篇故作懸念,引人入勝,卒章開誠佈公,洞悉本相,首尾照應,渾然一體。醒目之題,詼諧之風,令人實難捨讀。

點評作文 篇6

有時,外面颳着風,心裏卻沉寂着;又有時,外面沉寂着,心裏卻颳着風。心動的時候,動也是靜,心靜的時候,靜也是動。

不過,無論什麼樣的氣候,一逢上颳風便迥然不同,風有一種神奇;它能刮出一種春意盎然,吹出一陣爽人涼意,變出一地金光無垠。當然,有時也能成為刺骨的寒冷。

曾有多少次,當人們面對一地荒脊時,她給人以生機和温暖;曾有多少次,當人們酷熱難耐時,她給人以一絲清涼;曾有多少次,在你諸事不順,而對枯寂時,她給你一片想像發泄的空間。

夜闌人靜,萬物都在夢鄉里沉睡,唯有她徹夜不寐;時而歌唱,時而歎息。鳴呼!徹夜不眠並不讓她形容憔悴。

一陣陣狂風,像隱形的火焰,在無邊的蒼穹肆掠。高山擋住洪如猛獸般的吼叫,想把它們熄滅在自己的深斷裏,可是壓迫越殘酷,反抗的力量越可怕,這些猛獸的影子,活像一條條火蛇,在高山間漫步,所到之處,萬物折腰。

這就是風,是天空的呼喚,是山間的猛獸,是看不見摸不着的風。

點評作文 篇7

時光漸漸流逝,轉眼間,迎來了新的一年。

新一年到來之際,我們都非常開心。大家都忙碌着,大人貼窗花,粘春聯,小孩放鞭炮,吃年糕,好不快活。想到這些情景,我情不禁地吟上了詩:“爆竹聲中一歲除”,“總把新桃換舊符”。

離春節聯歡晚會的播放還有一小時,這一小時讓我非常的不耐煩。於是,我開始發瘋起來,拿一些米裝在一個易拉罐裏,拼命搖晃,發出無比巨大的響聲,吵得整棟樓不得安寧。

八點了,我期盼已久的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春晚的節目一個比一個精彩,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還是小品《扶不扶》。這個小品述説了當今社會的實情,有老人摔倒了,路人看見了,都不敢扶,都怕引火燒身,惹上麻煩,害怕被老人誤為是自己推到他的。在中國,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大家都不再熱心幫助老人,在街道旁遇見摔倒的老人也不去扶起來。以我之見,有老人到了,你不去扶,那人心豈不是倒了,想怎麼扶也扶不起來了。

還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魔術《團圓飯》,這個魔術非常神奇,表達了只有家才是最好最温暖的,就在燈光一閃,一大家子與那香噴噴的團圓飯,即現眼前,使我感到了家的温暖,嚐到了家的味道。

十二點前兩點前,主持人向我們拜了年,説了吉祥話,讓我也情不自禁的站起來向家人拜年。

xx年的鐘聲敲響了,在這新的一年,新的夜晚,我會更優秀,等待下一個春晚之夜。

點評作文 篇8

讀材料,要抓住材料的 “眼”,即“矛盾點”。本次命題給定的材料中,前半段交待了運動會項目的規則,後半段卻給出了一個違反規則的例子。雖然規則打破了,兩名同學依然獲得了成功,那麼這裏就要引起大家思考,他們為什麼能夠在違反要求的情況下成功?規則本身不合理?還是他們的行為本身帶給我們一定的啟發?找到題目中前後的“矛盾點”,我們就挖出了題目的 “眼”,抓住了題目的“魂”。

全國一卷最常考的形式就是材料作文。給定的材料沒有生僻難懂的詞彙,也並非文言複雜句式,對廣大考生來講,難度不大。關鍵在於考生在把握材料、理解材料時,如何抓住材料的關鍵點,從而找到作文寫作的切入點。有心的考生可以總結一下08年以來考察過的材料作文題目,平時就要注意訓練自己發散思維解讀材料的能力。

點評作文 篇9

我喜歡寂寞,喜歡在夜深人靜時獨處一室,這樣我就可以敞開自己的心扉,與自己的心靈對話。我在對自己的反省中,感受到前進的力量。

我問心靈了:心靈,我對家人是不是很關心?

心靈不語,但她在我的腦海中展現出了幾幅畫面。畫面中的我匆匆而去的關門聲掩蓋住了媽媽那一聲多加小心的關懷。畫面中的我那對飯菜不滿的情緒,讓姥姥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看了這兩幅畫面,我感到無比愧疚,我知道了對家長的粗魯,對親情的淡漠。於是,我對心靈保證,我下次一定要關心家人。心靈笑了。

我又問心靈:心靈,我對朋友是不是很友善?

心靈讚許地點了點頭,説道:有一位朋友遇到了困難,你能夠熱情地幫助;有一次朋友遇到了傷心事,你能真誠地去安慰;有一位朋友因考試的失敗而氣餒,你能鼓勵他,使他充滿了信心。你對朋友的關懷已經做得很完美,謝謝你!

我甜甜地笑了。

我再一次問心靈:心靈,我對他人是不是做到了尊重?

心靈搖搖頭,説:你還沒有做到。有一位同學不小心碰了你的東西,你對他大加指責了一番;有一位陌生人向你問路,你卻因忙着回家而昧心説‘不知道’。還有

聽了心靈的話,我感到萬分慚愧,甚至有些無地自容,我認識到了自己的冷漠,對朋友以外的人缺少關愛之情。我靜靜地告訴心靈,以後,當他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我一定會伸出援助之手,以尊重的心態對待每一個人。心靈在為我加油。

在與心靈的對話中,我不斷反省自己,使每一天的我都變得那麼通情達理,善解人意。所以,我感謝心靈,感謝她對我的提醒;是她讓我反省,是她帶我成長,是她讓我的生活更加和諧美麗。

點評:

有很多考生將這次作文寫成了反省書、檢查稿,這也難怪,反省嘛。可是本文的小作者卻將抽象的反省形象化,寫得有滋有味。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小作者將反省經過虛擬成為一場自己與心靈的對話,並且從親人、朋友、他人三個角度出發,發現自己的閃光點和不足,最後總結出反省對自己成長的重要意義,水到渠成,條理清晰。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小作者很能避免重複和單調,第一次通過展現畫面再現我對親人的態度,第二次第三次從正反兩方面通過心靈的表述再現我對朋友和他人的態度,做到了多樣的統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