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世界史》的感受作文(通用10篇)

來源:文萃谷 1.43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世界史》的感受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世界史》的感受作文(通用10篇)

學《世界史》的感受作文 1

學校開啟了下午特色課程,學校裏都增加了一些以玩為主的課程比如奧數、拼圖、書法、世界史等,還有很多其他科目。我的前兩節是體育課,最後一節是世界史。對我印象最深的也是我最喜歡的就是世界史了。

在《世界史》的課堂上,老師給我們灌輸了一些與歷史有關的小故事,比如地理學家託斯堪內裏、阿拉伯數字、柏拉圖、世界八大奇蹟等。

我喜歡世界八大奇蹟,它們分別是埃及金字塔、巴比倫空中花園、以佛所的月亮女神廟、奧林匹克宙斯神像、摩索拉斯國王陵墓、羅德島太陽神巨像、亞歷山大港燈塔,對了還有我們中國的秦始皇陵兵馬俑。

我比較感興趣的是阿拉伯數字,它並不是阿拉伯人發明的,而是由古代印度人在社會生產和實踐中逐步創造出來的,並隨着時間推移由當時強大的.阿拉伯人具體運用和加以改造才形成的。並通過當時中國的印刷術傳播到了世界。歐洲人錯誤的認為這個數字是由阿拉伯人創造,所以起名為“阿拉伯數字”,我覺得阿拉伯數字的傳播跟中國的貢獻也離不開。

這就是我的下午特色課程,《世界史》讓我受益匪淺,給我帶來快樂。我下個月還報名《世界史》。

學《世界史》的感受作文 2

世界史,就是世界的歷史,是我們賴以生存、古老而美好的地球的歷史。

這本書從地球的起源,從剛剛有人類的石器時代開始説起,逐漸又開始了青銅時代、鐵器時代、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尤里烏斯凱撒大帝的.崛起、馬可波羅的旅行、百年戰爭——-一直到了現代。

歷史不再侷限在一個國家了,而是一整個地球,其中有希臘、羅馬、亞歷山大、特洛伊,也有耶穌、佛祖、孔夫子。你知道在外國,什麼是魔針和魔法藥粉嗎?他們就是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和火藥。在外國,迷信很嚴重,大多數水手們在船上航行的時候不敢帶指南針,他們相信指南針上有魔法,用了就會惹上魔咒,給他們帶來厄運。這也説明了當時中國的先進,並且驗證了迷信的可怕。這一章節也是我最喜歡的一章。是不是很有意思呢?其實書中大部分內容和中國不沾邊,可國外的歷史,更值得我們去學習,因為只有知己知彼,才能更好的進步。

我們最初的世界,或者説地球,只不過是個石球,被濃霧一般的水蒸氣包圍着,後來水蒸氣變成了雨,整個世界開始下雨,這就是我們關於世界歷史最初的知識,然後,地球上最初的生物出現了,非常微小的植物出現了,後來生物越來越多,越來越大,接着人類出現了,人類的文明進步和文字的出現創造了今天的世界和我們所知道的歷史,這是多麼奇妙啊!我喜歡這本《希利爾講世界史》,他讓我認識了一個更加非凡、更加精彩的世界。

學《世界史》的感受作文 3

可以説,我們之前的歷史課本,不過是應試考試的工具,是一些知識堆積成的壓縮餅乾,沒有營養,更別提趣味了。我們看到的,只是一些冰冷的千年不動的年代數字,只是一些機械的人名,只是一些枯燥的事件。除此之外,我們實在難以從歷史課本中學習到什麼。

社會是個大課堂,走出學校,仍要學習,有空的時候看看書,當然不能再看學校裏規定的必須完成的教科書了,要看一些其他的東西。據説在美國,很多學校學習歷史都是從一些文學名著中完成。我們現在可能還達不到這樣的有趣的水準,那麼看一看別樣的歷史書或許會有一些不同的認識。

威廉·麥克尼爾的這本《世界史》號稱是美國一些名牌大學的指定教科書,只能這麼説,像美國大片和中國電影那樣,還是跟我們之前瞭解的國內的歷史教科書有差別。

差別在於,之前我們學習的歷史課本,是相對靜止和孤立的,是自成格局,自成一派的,好象世界的各個國家和各個時代的國家彼此只是很少的來往,只有戰爭的時候,才互相“親近”起來。這本書卻有些不一樣,其從文明互動的角度下手,將世界看成動態和交互影響的一個整體,這點尤為難得。沒有開闊的眼界和豐富的知識以及周全的思考,是難以有這樣的結論的。

沒錯,相對於那些在人類發展的長河中熠熠生輝的歷史人物以及驚天動地的戰爭,文明是在暗地浮動的,是看得見又難以描繪以致不由主自地給予忽略了的。但文明是個潛流,其力量沛不可御,是人類歷史縱橫交織的萬千氣象下的`冰山底座,決定了歷史的方向,掌控着人類發展的航向。

從這個意義上説,對全球文明的書寫,作者實在別具慧眼,在紛繁的過往煙塵中是抓住了歷史的血脈和命門。因此論述起來,自然有的談,自然有營養,自然有因果的過渡,自然讓人信服。像書中提到的古代蘇美爾的宗教,包括宗教的觀念和儀式,影響所及,先後被希臘、羅馬、凱爾特、日爾曼、斯拉夫人奉為準則。從中可以看出文明的力量是何等威力,亦可以想像,上千年來,人類實則萬法來自一地方,那些所謂的紛爭和分化,應不應該再那樣大張旗鼓地再上演下去呢?

學《世界史》的感受作文 4

轉發:《世界史》是一部浩瀚遼闊的史書,且縱觀自己短短一生都覺得經歷了無數難以忘懷的故事,對於世界來説。每個人渺小如滄海一粟,微不可辨。而人類的共和創造了歷史,創造了文明的開始與發展,直至現在仍生生不息。

本書從一個簡單的視角—文明的互動出發,對世界歷史的敍述一以貫之。着重以文明的起源發展及文明中心的變化為線索,貫穿上下五千年,簡括全球人類歷史從古至今的形成。“以文明為單位,書寫文明的互動,強調文明之間的關係和相互影響,認為人類歷史有整體性,而關係則而是整體性的體現。”正是這部書的特點。

文明一詞源於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質含義為人民和睦的生活於城市和社會集團中的能力。引申後意為一種先進的社會和文化發展狀態,以及到達這一狀態的過程,其涉及的領域廣泛,包括民族意識、技術水準、禮儀規範、宗教思想、風俗習慣以及科學知識的發展等等

文明的出現的前提條件是城市的出現,可以説城市是文明的發源地。文化變遷對於文明的產生有很大的作用。農耕方法的改變,勞動的分化,統治階級,也就是中央政府的出現以及社會階層的出現都是文明產生的重要特徵。

此書關於人類起源與歷史的開端,作者的解釋一下讓我茅塞頓開----在完全意義上的人類與在他們之前繁衍的類人的生物之間,一個主要的區別就是人類有更長的嬰兒期和兒童期。從孩子的角度來看,緩慢的成熟意味着塑造過程的延長和學習能力的大大提高。當出現這種情況時,文化演化就開始超越了生物演化的緩慢步伐。而這種超越佔據首要地位時,嚴格而恰當意義上的人類歷史便發端了。其實這也解釋了人與動物的區別,僅僅説人的大腦發達是不夠的,至少,我非常認可他的這種説法。而文明,由於人類的進化,開始為生存而發展農業以獲取足夠甚至豐裕的食物。與神有關或的專業人員脱離勞動成為具有多項技能和知識的專業人員。隨着文明的進一步發展,不再以農業為基本求生方式的人興起了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員。人類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層次化,多元化,而貧富懸殊也逐漸顯露,出現階級,出現國家,出現國家管理機器,出現政治。國與國,文化與文化之間相互碰撞,爭奪。使得世界性的文明中心在幾千年的歷史間經歷多次變化。

最早的文明誕生於中東的穀物種植和動物馴養,中東的發展也處於領先地位。在公元前500年到公元1500年的2000年裏,中東、印度、希臘和中國文明保持了自主,其間關係可謂勢均力敵,沒有一種文明取得從根本上打破四大文明整體平衡的規模或實力。但這種平衡終於經受了一系列震盪,首先希臘文明、印度文明先後在發源地之外得到廣泛傳播。第四次動盪來自西歐,最終顛覆了世界文化的平衡格局。這個過程始於公元1500年之後,歐洲人首先打開了美洲的大門,直至1850年,西方世界終於取得對世界上其他主要文明的絕對優勢,從而是其他非西方社會的領袖們放棄祖先酒精考驗的方法,放棄他們傳統的文化獨立,以便通過借鑑西方的技術竭力實現“現代化”。各種文明相互作用,並同周圍非文明社會羣體彼此影響。這種涉及技術、文化和經濟交換等領域的接觸是導致各文明內部演變和發展的主要動力。

作者眼中的“世界史”,焦點就在四大文明(中東、印度、中國、歐洲),他特別緻力通過地理、交通、技術、文藝等等人類文明的諸要素,結合考古新發現來描述它們相互之間的聯繫。“科學、技術以及衰弱國家和民族借鑑強大和富裕國家富強‘祕密’的自然渴望都傾向於將世界統一為一體。地理差異、語言障礙和保持何種地區文化傳統的願望則處於相反的一面。因此,在未來的時間中保持何種程度的多樣性與統一性或許仍是個問題。在世界所有地區中前代所具有的地方文化的連續性遭到了根本性挑戰,新生的日常生活城市化、工業化、官僚化和自治化轉變影響非常深遠。迄今為止還無人能夠預測可以顯現出人類穩固的適應新生活環境的狀態。”

歷史是無法回溯的時間的深淵,而世界歷史則賦予它更加廣闊的地理範圍。歷史本就是要集中在某一段文化裏慢慢讀,細細研究的,儘管《世界史》是一本有着500頁文字的厚書,仍就只能在歷史長河裏蜻蜓點水而過。但因為它着重於文明發展的角度,使我們有了提綱挈領的線索,而濃縮也是精華所在。世界是平的,很久以前,這句話非常流行,在全球化高度發展的今天,很難説今後的文明中心會怎樣改變,如果你有心預測,也許這本書裏所涉及的人類文明變遷的足印會給你帶來一些啟示。

學《世界史》的感受作文 5

威廉·麥克尼爾這本《世界史》的風格可以用“恢宏”和“凝練”這兩個詞來形容。按麥克尼爾自己的評價就是:“我的這種世界史觀,儘管不完美,但優點是一以貫之、清晰明瞭,能夠被掌握、被記住,過後可以品味。”正是“凝練”才使其“恢宏”可以品味。而且它會賦予你一種強大的才能:就像站在開闊的田野裏仰望滿天星斗,在靜謐的大氣中發現宇宙宏偉的運動;而且你可以用望遠鏡任意跟蹤聚焦於某個星球,然後退回到全景仍能準確地指出其位置。

威廉·哈迪·麥克尼爾(1917—)生於加拿大,父親是一位神學家和教育家。得天獨厚的學術條件使他很早就對歷史產生濃厚的興趣。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的三卷本《歷史研究》曾讓他大受啟發,他發誓寫出一本真正的世界史。他的歷史觀也是對湯因比歷史觀的演進。後者強調世界文明的隔離,而他則強調世界文明的交流,並在這種交流中提煉出一種簡明的、務實的進化論。

麥克尼爾的進化論和達爾文的進化論有相似的地方。只不過達爾文的論述對象是“生物”,而麥克尼爾論述的對象是“文明”。文明的生長和滅亡也符合“物競天擇觀“。所有競爭力強大的文明都與其生存的環境以及人類對環境的利用息息相觀。麥克尼爾構建的世界史就是文明進化史。不過,他並不認為現代文明優於古代文明,也不認為現代文明是古代文明的墮落。他只是客觀地描述這種變化,最主要的是揭示其變化的機制。

麥克尼爾筆下的文明至少分為三個層面,第一是軍事,比如兵器、鎧甲對礦產的依賴,戰馬對牧場的依賴,軍隊對給養的依賴;第二是文化,這包括人類的生存或者説創造財富的方式,以及保證財富分配合理的社會法則,先進的文化會從民間偷偷地輸入到其它文明中,這種征服很隱蔽;第三是宗教,它掌管人類重大事務,並在最尖鋭的精神衝突中佔據主導地位,同時它本身也就是文明的凝聚力所在,沒有凝聚力的文明是脆弱的。所有在競爭中取得勝利的文明必然在這三個層面上優於其它文明,並且自身亦擁有強大的生命力。

既然是用文明之間的交流和競爭構建一部世界史,麥克尼爾的'眼光就總是聚焦於徵伐中的軍隊、遊牧民族、商人、水手、海盜、僧侶、工程師、傳教士、某種思想的奠基人或啟蒙者,以及瘟疫。而對和平時期的朝代更迭不屑一顧。因此他筆下的世界史更像一條氣勢恢宏的河流,河中心的流速極快,但靠近兩岸的地方則流得較遲緩。麥克尼爾的成就就在於標定了一條璀璨的河道。這是他在世界史方面真正的奠基工作,其他史學家似乎只能延着他定下的航道尋覓新發現。

這本書的寫作策略是一方面提供一幅幅全景圖,另一方面又遍歷每一次重大事件的中心,這就是本書的結實、秀美的骨架。而文明的形成和交流的細節則是本書的血肉。整本書又像一部雋永的智慧小品集。造成這種奇妙效果的原因是:其內容不僅鋪敍史實,而且在每一章提煉出一個明確的主題,將物質的進化和文明的更新密切結合,提供一系列雄辯的論述,充分顯示其深思熟慮的特點。

比如第三章論述制鐵技術對文明發展的影響:“這次技術進步的第一個重大後果是新一輪蠻族入侵,他們在公元前1200~前1000年,包圍了古代中東地區的大帝國並一個接一個地推翻了它們。鐵器時代蠻族的軍事勝利依靠的是原始的平均主義共同體的同心同德,在這種共同體中,每個人都是強大的戰士,因為那裏不存在世界文明地區長期盛行的主人和臣民之間的鴻溝。人數稀少的戰車貴族,被憤怒的臣民所包圍,被傳統的內訌所削弱,所以不是這種羣體性攻擊的敵手。”

在這段論述中,麥克尼爾沒有把蠻族取勝的原因簡單地歸結為冶鐵技術的出現,而是歸結為鐵器在不同文明中的使用方式:把武器分散開要比集中起來更有威力。喜歡軍事的讀者很清楚,歷史上出現的任何新兵種都會遇到分散和集中兩種戰術選擇,而這又與文明的特徵有緊密的聯繫。麥克尼爾總是仔細地研究每一種文明的鮮明的特徵,並把其變革和滅亡歸因於其內在缺陷。再如第五章論述希臘的軍事方陣與斯巴達奴隸起義之間的關係:

“軍事戰術的一個重大變化為參與政治生活的農民奠定了穩固的基礎。這就是方陣的發明——大量密集的步兵陣形……由數千名身披鎧甲、行動如一、訓練有素的士兵組成的衝鋒能夠橫掃戰場上的騎兵或敵方的任何其他力量。當這種優勢變得明顯時……任何不利於加強方陣力量的事情都會危害城邦。如果危險迫在眉睫,如公元前7世紀斯巴達發生的奴隸反抗多利亞統治者造成的災難那樣,那麼對它的反應將是十分劇烈的。”

儘管麥克尼爾注重文明之間的交流和影響,但是他卻不認為人類最終會形成統一的文明。他曾在《紐約時報》上發表過一篇批判弗朗西斯·福山的《歷史終結和最後一人》的書評。福山認為人類社會的進化會以西方式民主自由為終點,並在這個終點結成一體。麥克尼爾批駁了這種思想,認為人類將保持文明的多元化。他給出的理由是:”團體就是靠他們與外人的差別來定義他們自己,而人性是變化的,所有從基因遺傳的傾向和能力都會自動形成各種各樣的形式。”這個理由其實並沒有太大的説服力,但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麥克尼爾的強勁有力的樂觀主義,這種思想大致解釋了這本《世界史》的強勁筆鋒何以從頭到尾長盛不衰。

學《世界史》的感受作文 6

如果你只需要“一本”關於世界歷史的書,只一本,那麼我會給你推薦這本,威廉·麥克尼爾的《世界史》,如果你非要我説上什麼推薦語的話,我也只有一句“去讀吧”。——當然,這或許是我的毛病,只要遇到喜歡的東西,往往語無倫次,也説不上喜歡哪一點,彷彿全部都喜歡,所以也就不知道如何説。但讓我調整一下自己的思緒,我想,我還是可以藉着這本書談談對世界歷史的看法。

威廉·馬可尼爾寫作《世界史》的原因是想準備一本教材,當然,一開始只是謙虛而老實地稱之為“世界歷史簡論”,不幸的是,這本教材一出世並沒有得到多少認同,對這最直接的迴應就是:有世界史嗎?

當然,所謂的”有世界史嗎?“不是針對世界有沒有歷史,而是世界作為一個整體,是否值得關注,在反對馬可尼爾的觀點中,人們普遍認為,世界在”全球化“之前是單獨割裂的,你不能説凱撒與秦始皇開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你也不能説孔子影響了文藝復興。

然而,馬可尼爾卻贊同湯因比的觀點,世界歷史本來就是相互聯繫的'。從最初的智人開始,馬可尼爾就認為,人類共同發源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而在論述蠻族入侵與戰車時,雖然馬可尼爾沒有找到直觀的證據,但還是將中國夏商之際的戰車與羅馬戰車聯繫到了一起,”在中國不知從哪裏掌握的戰車技術,使得戰爭形式發生了重大變化“(非原文引述)。

其實,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了這個觀點,世界一直就聯合在一起,東西方世界並沒有一直被隔絕,比如麥子就是從西域流傳到了中原,而這個也早發生在”絲綢之路“開拓之前(觀點引自某紀錄片)。也就是説,人是一直在流動的,只是沒有現在這麼發達,但正是由於有了人的流動,東西方也一直在溝通。

我想,這個”互動“的世界史,或許給我們最大的啟發就是,世界一直以來就沒有中心,無論是現在的西方中心論,還是過去的華夏中心論。去掉四方來朝的虛偽自信,我們才能更加平心氣和的去探討如何取長補短,到底有沒有一種規律、一種價值是全世界都可以行得通的。

學《世界史》的感受作文 7

轉發二:應該説,我對世界歷史類書籍一向頗有興趣。中學時代曾讀過《世界五千年》,後又通讀過斯塔夫裏阿諾斯那部著名的《全球通史》,受益頗多。如今,在“世界史”領域可算與斯塔夫裏阿諾斯齊名的威廉·麥克尼爾的《世界史》終有中文譯本,自然是不容錯過。

本書是麥克尼爾開世界史領域先河之作《西方的興起》的教材版,作為教材,自然會體現一些特點。比如相對而言篇幅不算太長,當然,只是“相對而言”。以整個世界的歷史為論述對象的著作,不可能是“短篇”。讀完這本厚達500多頁的書本,也着實花了我一個多月的時間。又比如教材的行文總是比較正統,中規中矩,面面俱到之餘自然也深度有限。對此,每一章結束作者都列出了擴展閲讀的圖書名單,算是一種補充。只是對國內讀者而言,這個書單的實用性比較有限。

書以“世界歷史”這一宏大情景為敍述對象,自是頗有野心。縱觀全書,麥克尼爾應該説也表現出了與這種野心相稱的構建能力:高屋建瓴,總攬全局;脈絡清晰,論述合理;史料詳實,觀點凝鍊。閲讀此書,猶如將一幅人類歷史發展概況的全景圖鋪展在眼前,令人印象深刻。而且,相比其他同類的世界史學作品,本書還有一個極其鮮明的特色,如其副標題所示,麥克尼爾對各文明“互動”的強調力度可謂前所未有。

一般而言,對於世界歷史,人們公認的是在史前幾大文明發展期,文明處於相對孤立的狀態。到近代航海時代以後,文明之間的交流才開始頻繁。斯塔夫裏阿諾斯的《全球通史》就以“公元1500”年為一個分野。然而在麥克尼爾的作品中,文明間的互動從其初始期便已經開始,不曾斷絕。兩河文明、埃及文明、歐洲文明,因地理距離較近而聯繫緊密,自不用説。即使是相對較遠的印度文明和中國文明,彼此也一樣存在互動。在麥克尼爾眼中,文明的發展和歷史的演進,其實就是各大文明間的動態平衡不斷打破,又不斷建立的過程。例如漢朝對匈奴戰爭,導致後者西遷,又進一步擠壓更西部的遊牧部落,其傳導結果最終波及歐洲。這種擾動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國家政策、軍事技術、宗教思想乃至農業作物。於是,在他的筆下,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整體的,互為影響的世界。比起局部孤立的歷史研究方法,麥克尼爾的構建無疑更適合放在“世界”的框架之下。對此,也無怪乎其《西方的興起》甫一問世,便能引起西方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認可。其治學思想,確有不凡之處。

不過,本書也自然有其缺點。作為教材,淺嘗輒止在所難免,這點之前已經説過。何況本書雖強調各文明間的互動,但本質上仍然是一部傳統的“政治文化”史。其關注層面依然集中在政治、軍事和文化之上,且更為注重描述而非深層次原因的探究。於是雖然你能從書中知道“發生了什麼”,但“為什麼發生”依舊尚待解決。麥克尼爾對技術進步不乏論述,但技術進步為何出現卻往往是一種“自然發生”式的觀點,這一點上,倒是和《大國的興衰》作者肯尼迪有些類似。而在經濟方面,只能説麥克尼爾還不如肯尼迪。他在本書中的經濟論述雜亂而缺乏主線,時而突出中央管理的重要,時而又對計劃經濟的問題不置可否。這種狀況在敍述進入近現代後更加明顯。此外,這畢竟是一本寫於半世紀前的教材,雖經數次修訂,但仍不免有過時之處。這都是在閲讀時需加以注意的。

那麼,這本書對現代讀者,尤其是中國讀者來説,又有何意義?在我看來,其意義恰恰就在於本書的特點,即“互動”地看待一個“整體”世界的角度。而這正是國人所普遍缺乏的。

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度,中國從不缺乏歷史研究和思索。但這種關注卻往往帶有明顯的自我中心傾向。從“中國”這個名字的內涵“中央之國”裏,我們就可以看到這種傾向的表達。長久以來,説起歷史,我們知道夏商周秦漢,唐宋元明清,知道朝代更迭,政權興替。但這一切都是發生在“中國”的地理和文化版圖之內的。至於版圖之外的活動事蹟,則記載寥寥。即使有也多是冠以“蠻夷”之名的蔑視而已。這種文化孤立主義和自傲情緒深深鐫刻於每個中國人的集體潛意識中,即使是自詡“視角開闊多元”如我,也難以擺脱其影響。因此,看到如本書中因為“商朝”的戰車而推斷其先民可能來自西亞時,我也自是對此類“中華文化西來説”置之一笑而已。雖然“線粒體夏娃”假説已證明人類均起源於非洲,亞洲人種也一樣從別處遷移而來,但我能接受“種族遷移”,卻依然執着於“文化自發”。其實仔細想想,拋開彼此“文化優越”的偏執,這種觀點也未嘗不是一種可能性吧。

這種自我中心式的歷史觀一直持續到近代。於是對中華民族來説,這段融入世界的過程痛苦難捱,不堪回首。而如今,中國是否已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答案並不像表面上那麼明顯。對於許多中國人來説,“世界格局”往往是不為刀俎,便為魚肉。於是對自己國家的定位,便也在重回“中央之國”的野心與淪為“他國傀儡”的恐懼之間劇烈搖擺,在自傲與自卑之間來回震盪而已。從這個意義上來説,中華文明依舊還在“融入”整體的過程之中。

但是在如今這個日益一體化的世界中,中國也已經不可能再回到固步自封,獨善其身的老路。雖然如今的“全球化”只是西方主導下的全球化,且有太多待商榷之處,但這不能成為拒絕這一大勢的理由,而且這也不是想拒絕就能拒絕得了的。那麼,在各國家、民族、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今天,如何給自己找到一個定位?如何評價自身文明對世界的貢獻,以及自身文明發展過程中受到的影響?今後的中國,又如何對待外來的影響和衝擊?此類問題的解決,必然要求打破孤立的視角和思維,去建立一種全局、整體、連貫、互動的歷史觀。而這,正是本書所基於並倡導的歷史觀念,雖然其依然難免帶有西方的視角。當年麥克尼爾寫作此書,主要是為了讓受到孤立主義影響的美國能夠放眼看世界,如今,中國人在經濟和文化領域日益融入世界的過程中,也許同樣需要補上這一課。

這恐怕正是本書對於當代中國的意義所在。

學《世界史》的感受作文 8

歷史,對於我這個文科生而言,留下的並非是美好的記憶。至今我都清晰地感受到,當年死記硬背歷史課本時的那種抓狂。時間、事件、意義,模式化的歷史記錄方式,枯燥的重複,磨光了擔負着巨大壓力的學子的熱情。

讀威廉麥克尼爾《世界史》,瞬間打破了我一貫以來跟歷史之間的隔閡感,原來歷史可以這樣寫。閲讀歷史,特別是通史類的教科書,絕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但同樣是歷史教科書,厚厚一本《世界史》卻不是一塊磚頭。龐大繁複的人類文明歷史,在一本500多頁的書中得以展現。讀者會發現自己進入了一個立體、鮮活的歷史世界。通常的歷史學家,一般以時間為軸,或輔以地理位置、民族薪傳,或雜以文化傳播、政治體制,甚至穿插財政制度、科學藝術,力圖從各個側面繪製歷史長卷。可是很少有人有這樣的雄心和功力,將泱泱地球之上,縱橫兩千五百餘年的主要文明及其變遷、互動納於一書之內。作者的視角既穿越時間、空間,也關注文化、社會和科學,給讀者提供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廣闊眼界。

這也正源於威廉麥克尼爾獨特的歷史觀。跟之前的史學家不同,威廉麥克尼爾認為文明之間一直是互相聯繫的,這些聯繫通常是社會變化的通衢。威廉麥克尼爾指出:在任何一個時代,世界各文化之間的平衡都會輕易地被打破,擾動可能來自一個或多個文化中心,那裏的人們成功地創造了魅力非凡或者強大有力的文明。進而,它們的鄰居,抑或鄰居的鄰居,被誘惑或被迫失去改變自己傳統的生活方式,有時候是直接移植一些技術或觀念,但更多的情況,是加以調整和改變,以便更為順利地適應當地的環境。

正是基於這種架構,威廉麥克尼爾打破了西方學術界根深蒂固的“西方中心論”,而轉向全球史觀。英國曆史學家巴勒克拉夫認為,威廉麥克尼爾的《世界史》是體現了“全球史觀”的代表作之一,在歷史學術界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在《世界史》的年表上,讀者會清晰地看到,各大文明的確立和互動,正是全書的主線:以時間為縱軸,《世界史》跨越了史前、新石器時代一直到當代的,我們所知的各個歷史時期;以空間為橫軸,歐洲和美洲、中東和北非、南亞和東南亞、中國等重要區域,如同瀑布流瀉,緩緩淌過千百年;以各大文明之間的互動為軸,鐵器時代、佛教的傳播、黑死病流行、歐洲航海大發展等歷史事件,突破了時空限制,清晰地展現給讀者。作者所着力構造的,是一個多維度的同時也是動態的.世界,一如用現代動畫技術重構的古畫《清明上河圖》。而這種寫法,正是打破時間、空間,不再把各個文明視為孤立的、可以自行説明的事件來對待。

同時,《世界史》不單純是歷史事件的堆砌,其清晰的歷史脈絡,正是威廉麥克尼爾獨特歷史觀的展現,是其侵淫在浩瀚的歷史長河後,為讀者奉上的幾杯甘冽的清泉,有幾個細節可以作為明證。《世界史》的某些章節,僅僅是圖片展示,寥寥文字作為圖片説明概括了當時的文明,幫助讀者理解歷史;每一大部分最後都附有進一步閲讀書目,不同於其他教課書單純拉單子式的推薦書目,威廉麥克尼爾將書目選定的原因和意義一併加以説明,既補充了和豐富了基本內容,更重要的是幫助讀者延伸閲讀。

《世界史》,不是普通的一本世界歷史教科書,宏偉洗練的敍述能力、豐富的學識以及嚴謹的論證,使其成為當之無愧的“全球通史開山之作”。《世界史》,是威廉麥克尼爾奉獻給世人的一雙看世界的眼睛。

學《世界史》的感受作文 9

從希羅多德開始,西方就開始試圖撰寫關於世界的歷史。當然,這樣的歷史並非如史記一樣,要將各民族匯合成統一的國家,而是試圖用歷史的眼光展現世界的圖景。當然,這並不是絕對的,也有哲學家試圖通過理性來論證歷史的發展軌跡,比如黑格爾抑或是馬克思。這種世界史的眼光,到了二十世紀開創了歷史學研究的全球視野,無論是湯因比的《歷史研究》,還是斯賓格勒的《西方的沒落》,都試圖講述一個世界發展的歷程。

真正將這一理想變為現實行動的是法國的年鑑學派,他們通過大量的社會歷史調查,從而形成了一套社會歷史學寫作方式。當然,這種寫作方式可以運用在一個村莊,也可以運用到一個國家,更可以運用到整個地中海地區,最後也可以運用到全球的歷史。這種歷史寫作擺脱了傳統人文歷史寫作那種以人物事件為中心的編年史寫作方式,突出文明自身的演進和發展,從而為擺脱民族國家的視野,展現全球歷史的維度。這種寫作的嘗試,最早有斯塔夫裏阿諾斯的《全球通史》和麥克尼爾的《世界史》。

對於前者,由於是很多高校世界史研究生的專業參考書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後者對於國人來説,則稍顯陌生。麥克尼爾的成名作《西方的興起》,在這部討論西方現代崛起的著作,是可以與保羅肯尼迪的《大國的興衰》相媲美。而這部書《世界史》正是在前者的基礎上,從歷史的源頭來探討西方崛起的過程。雖然,其中涉及到了印度和中國,但撰寫的重心顯然仍然是以地中海沿岸,即西方文明的源頭。所以,這部世界史依然是站在西方的視角來觀察周邊世界的作品,就像希羅多德曾經描述的一樣,希臘人認為自己是文明的中心,周圍則是蠻族的世界。麥克尼爾正是繼承了希羅多德的世界眼光,來描述這樣一個文明與野蠻的世界及其歷史。

雖然説是老生常談,但的`確在西方崛起前的歷史,寫的比較沒有特色,主要是各個文明的簡介,從物質生活到政治文明,有些斷爛朝報的味道。從第三部分開始,整部書才開始走向高潮,西方的支配地位到全球世界的開端。如果前兩部分還能保持歷史敍事的平衡的話,這兩部分則完全是西方世界崛起的故事。西方成為了世界歷史的主角,可能才是麥克尼爾想要告訴我們的內容。

當然,這肯定是希羅多德式的史學家們的歷史,也是勝利者書寫的世界歷史。只不過,他忘了世界的東方,還有一個國度,他曾經在十五到十八世紀,一直是東方的主宰,世界的白銀源源不斷從世界湧入到東方。當然,我們也看不到蒙古帝國對於亞洲與歐洲的世界征服之旅。同樣也看不到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對於中亞的擴張和伊斯蘭世界對於歐洲的步步緊逼。這些歷史通通從麥克尼爾的眼中消失了。

對於中國學者而言,世界歷史是無法書寫的,我們自己撰寫關於自身的歷史都自顧不暇,如何能夠撰寫材料浩如煙海的世界歷史呢?所以,我們能夠看到二十四史,卻很難看到一部標準的世界歷史。但是,中國是否真的沒有世界史了呢?我想,這很難説,畢竟曾經的外部蠻族世界,今天早已經成為了中國的版圖,過去的世界已經融化到中國之中。所以,中國史有一種至大無外的氛圍,而缺乏的是敵我的區分。在這個意義上,我想歷史還是應該是文明的歷史,而非簡單的對抗史或者征服史。否則,歷史不免淪落為弱肉強食的野蠻世界。

朱熹曾經反對弟子閲讀歷史,認為這會玩物喪志。我想,這並非是一個杞人憂天的想法,而是已經成為現實。今天閲讀歷史,特別是世界歷史,並不能給我們帶來多少啟示,反而會讓沒有判斷能力的人接受一種似是而非的歷史觀念,特別是這種強調勝利者書寫的歷史,往往會掩蓋歷史發展的真相。對此,我還是勸告缺乏歷史判斷力的人,還是先學好自己的歷史文化,再進行歷史判斷,否則不免貽笑大方。

學《世界史》的感受作文 10

寫評論之前,先對本書的翻譯批評下:我想問下,你們在完成翻譯後,是否再通讀一遍你們翻譯的內容,書中很多翻譯明顯不符合漢語表達的邏輯,都沒有糾正,對一部本來就晦澀的書籍簡直就是災難。我不知道下邊那些好評是出於什麼目的,我就讓大家摸着良心説,你們真的看明白他翻譯的內容了嗎?

入正題——

靠着堅強的意志力,終於讀完了這部像字典一樣厚的書,雖然內容量巨大,但是原作者為了概覽人類世界發展的全貌,很多地方其實都是一筆帶過,即便這樣,這部書還是以它連貫,詳實的記錄,為我們讀者展示了公元前年後兩千年中,人類從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演變到制度發達的現代生活所經歷的一段段過程吧。

書實在枯燥與晦澀,無法與我已有的知識儲備建立聯繫,所以我只能説説我大概的感受。整部書大概花了四分之三的篇幅講述了宗教活動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直到19世界中頁,才由於科技進步,才揭開宗教神祕的面紗,神性變得不再重要,才逐步退出現代文明社會,但是世界上依然還有對宗教充滿信仰的人類。

説到這裏,我想説一下,為什麼會有宗教,為什麼會有政治,起初他們的出現,是為了更有效的管理人類羣體,是他們服從管理與安排,集中力量進行農業生產,或者是抵禦外敵。從這一方面來説,這兩種意識形態在人類社會最初,確實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隨着人類社會的發展,不管是宗教也好,政治也好,都成了一部分人類統治另一部分人類的工具。部落,城市,甚至是國家間的鬥爭,就是為了更好宣傳各自崇拜的神明,獲取更多人的信仰罷了。基督教印度教其實本質上都是這種東西。

我們現在的世界發展成現在這個樣子,是這段漫長時間,在人類認知世界的過程中,因為種種必然因素而形成的必然結果。你從單一角度看到的國家制度,宗教信仰可能覺得匪夷所思,但是把他放進整個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時,你就能知道他為什麼是今天這個樣子。

接近五百頁的內容,基本上概括了人類世界發展的全貌,不難看出,真正的文明世界,其實是從十八世紀中葉開始的,距離現在也就三百多年的'時間,人類對世界的認知從迷行迴歸到了理性觀察與科學推論,因為這種新的認知手段,才給世界帶來的新的機遇與生存增量。就像起初創造了宗教與政治一樣,使人類的生存空間進入了新的緯度。

通過這位外籍歷史學家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到,新世界的崛起,其最重要的動力來自於歐洲航海技術的發展,全球化的探索,開闊西方人類的眼界,他們沒有閉關鎖國,而是抱着開放的態度接受這些新的事物,並將它們融合,發展,甚至發展出新的科學技術,提高了生產力,改善了人類生活,歐洲的文明發展影響了整個世界。

歷史就是一面鏡子,它可以反映過去,也可以照射未來,人類文明的發展,從過去的經驗可以看出,一次次發展,對應的是一次次全新的認知,新技術,新科學的發現,對人類發展其實有着決定性的作用,比如犁的發明,是人類可以更加高效的耕作,青銅器的發明,是遊牧民族更加具有戰鬥能力,火藥,蒸汽機,火車,電力等等,一次次技術飛躍,讓人類有了新的生活機遇。我想未來的人類的發展,還將延續這種預言,可能很快,就會到來。

我也感到擔憂,人類文明的進步,已經超出了自然的掌控,我們可以對抗疾病,對抗風暴雷電,從另一個方面來説,人類可以掌控自己的命運,那人類萬一不生不死,世界遲早一天會迎來滿載的一刻,那個時候,我們會不會像當年的恐龍那樣,突然在世界上滅絕呢?

這是一個非常沉重的話題。

再次鄙視一下,這本書的翻譯,反正我沒有看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