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漢字的作文

來源:文萃谷 3.1W

常常流連於古人的詩詞歌賦,但覺古人寥寥數句,或奇偉磅礴,或陰柔秀美,便即躍然紙上,便歎道漢語神奇。無論鴻篇鉅製,抑或散文小品,均能使人浮想聯翩。思緒到處,文字彷彿已不是文字,字裏行間盡是畫卷。

關於漢字的作文

在漢語文字間,想象,儼然成了必備的工具。

於是,便佩服上古的倉頡,是怎樣,才能勾起一個民族的全部想象力?比如一個“旦”字,幾千年未曾改變,只區區五畫,便勾勒出旭日噴薄,陽光普照,而它恰恰是“早晨”之意。想必,漢語當是最簡潔,最有內涵之語言吧。

“落日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歌唱晚,響窮蓬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滕王閣序》此句當為自古秋色之魁首。秋的淒涼哀婉盡付字間,躍入眼簾的是字,到了腦海,便成了一幅綿延千年的畫卷。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玄宗玉環的奢靡一筆寫盡;“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簫聲悠悠,更添夜之淒涼;“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江南風物盡融入詩句中。

因此方知,憑着漢語的博大精深,中華民族堪稱最富有想象力的民族。國外有人説中國人因教育體制而缺乏想象力,真是無稽之談。恰恰熟稔拼音字母的洋人學漢語時卻缺乏理解能力,可見,漢語是想象力的試金石。

想象力,決不僅僅是能設計出飛機大炮或能進行科學上的創造,或許,連三歲小兒也能心領神會的.“一去二三裏,煙村四五家。”有些人也一生都無法理解呢。

走過了五千年的風風雨雨,我想,我們應該感謝漢語,在漫長的歲月中,漢語漢字將我們陶冶成了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將我們從刀耕火種,茹毛飲血的化外之民,變成了看見殘磚破瓦間的一枝野花便能吟誦出“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的浪漫民族。最重要的,漢語漢字賦予了我們其他民族不具備的想象力。

書寫在泛黃的典籍上的方塊字,是行間的畫卷,是字裏的山水,是無聲的韶樂,足以使我們“三月不知肉味”。漢語漢字是整個中華民族,十數億龍的傳人想象力的源泉。

感謝漢字,行間的畫卷,教會我們,在思想的天空中恣意翱翔。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