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有物質更有精神的生活作文(通用25篇)

來源:文萃谷 2.59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追求有物質更有精神的生活作文(通用25篇) ,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追求有物質更有精神的生活作文(通用25篇)

追求有物質更有精神的生活作文 篇1

充飢的麪包是物質的,而有品味的去欣賞生活則是精神的。

人生的境界離不開物質與精神。古人講:倉廩實而知禮節。“倉廩”就是物質的,“禮節”就是精神的。光追求吃喝、財富、物質的享受,生活是貧瘠的;而在物質的情況下,追求精神的、思想的、哲學的境界,才是豐富的高境界的生活。

正如材料中所説的“又能充飢又能品味”的生活,才是層次的生活,也就是物質與精神高度和諧與統一的生活。

陶行知先生曾説:“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一個富家子弟,一個洋學生,物質可謂豐富也;一個金陵大學畢業,一個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畢業,資格可謂出類拔萃也。但他——陶行知卻在農村曉莊辦起了學校,為平民的前途、未來、希望着想。他捧着一顆赤誠的心,把物質與財富貢獻出來,把身心貢獻出來,把思想貢獻出來,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一”的主張。人們看到了陶行知的偉大之所在——“人生為一件大事”而來。

為什麼他沒有躺在物質的枷鎖下?為什麼他沒有僅僅享受物質的奢華?因為境界,因為他理解人生的意義,因為精神可以超出生命的所在。

“麪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前者是物質的,後者就是精神的。於是人們的生活就有了希望,有了寄託。

當我們看到演員李連杰帶着上千萬元,自己租用飛機,走在了汶川地震的路上;當我們看到他不但帶來了壹基金的資助,還帶來了大量的帳篷、食品與棉被;當我們看到他脱掉的服裝,一起奔走在救災的現場,作為一個普通的志願者,去扎帳篷,去卸救災的物資,也與災民一起吃方便麪。現在想想,還是他説的一句話對:“不是所有的富人都是為富不仁。”

在這裏,物質與精神有機的統一了起來。人們記住了李連杰,記住了他為災區忙碌的身影,這身影逐漸、逐漸高大起來了。

為精神而追求的實業家何其多也。幾乎每一所大學都有曾憲梓捐資興建的圖書館,幾乎每一次大災大難面前都有李嘉誠的捐獻,幾乎全國各地的每一個蔬菜大棚,都有山東壽光王樂義創造的技術。那集美大學,那希望國小,那北京的水立方,無不滲透着物質與精神的棲居。“大家的日子好了,才是我的夢”,這是物質的夢,也是精神的夢。

法國作家巴爾扎克在寫作了一部長篇小説之後,總是在心裏説:明天的麪包已經有了,精神也有了。是啊,僅僅為物質的生活是低層次的,只有為精神的追求而物質的境界,才是高層次的境界。

追求有物質更有精神的生活作文 篇2

信仰是一種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生活中那些虔誠的信徒們的所作所為常常會讓我們發出這樣的感慨。

據説無論是在印度還是在歐洲,教堂永遠是最華麗的建築。不同的是,歐洲人建教堂時會統籌兼顧;印度人卻會為了建教堂而放棄建設,因為在他們心中,神比任何東西都重要。

身為凡夫俗子的我很難理解,在一個收入水平低下、貧富差距懸殊、社會矛盾尖鋭的國度裏,人們會為了信仰甘願在物質生活上委屈自己。據説歐洲人建造一座教堂往往需要花費上百年時間,因為他們只會用多餘的財富來修建教堂,印度人卻為了建教堂而節衣縮食。

有道是“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狂熱的信徒畢竟只是少數,沒有人可以僅憑信仰而活着。“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是唯物主義者最基本的理念。縱觀人類歷史,是物質基礎催生了精神文明,失去了物質的支撐,信仰也就很難維持下去。缺乏物質根基、温飽難以維持恐怕正是今天的印度犯罪率居高不下、負面新聞層出不窮、社會面貌難以更新的主要原因吧。

中華文化中有一種傳統的概念叫“治世”。所謂“治世”,必須是物質財富豐富,如此方能社會和諧,國家安定。正如杜甫詩中所云:“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這才會有“路不拾遺,夜不閉户”的景象。從沒有聽説那個朝代能夠僅憑精神力量使得國家安定和諧。從太平道到白蓮教,歷史上的這些宗教組織在遭遇許多社會問題無法解決之時,只能被迫使用暴力解決問題,而驅動百姓揭竿而起的力量恰恰不是信仰,而是貧困與飢餓!

中國歷史上出現的“三武滅佛”事件,就是政府為了社會安定而採用暴力手段拆除了廟宇、道觀。結果使得社會安定,國祚綿延。由此可見,一旦宗教信仰侵佔了過多的社會資源,反而可能成為社會發展的障礙。信仰之所以成為信仰,便在於其催人向善,若是僅僅着眼於禮神之地、禮神之人、禮神之物的奢華,恐怕就是捨本逐末了……

許多宗教信仰的另一弊端就在於它的迷惑性。宗教可以給身處絕境中的人以希望,但同時也很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中國的佛、儒、道三教都曾被歷代統治者用作鉗制思想的工具,其作用説到底就是愚民。佛教教人相信因果論,寄希望於來世;儒教教人忠君,做一世的順民;道教則教百姓安於現狀,安貧樂道。歐洲的宗教也不例外,從號稱“聖戰”的十字軍東征到“贖罪券”盛行,宗教領袖總是依靠自己的宗教地位來聚斂財富。前者導致了百姓安於現狀,社會停滯不前;後者則導致了社會的動盪,百姓的貧困。這樣的信仰,就不是“催人向善”,而是“致人愚昧”了。

我不信教,但我尊重那些宗教徒。不過我絕不相信信仰可以取代一切,我只相信“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那種為了宗教信仰而放棄物質追求甚至罔顧生命的做法的得失優劣,實在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

追求有物質更有精神的生活作文 篇3

今天是科學理性統領一切的時代,為什麼在方興未艾的現代主義藝術作品中,我們卻可以毫不含糊的捕捉到心靈趨於瓦解,破壞衝動抬頭的傾向。這些作品或多或少表現出非理性或關注非理性

的特徵,同時也蔑視傳統,破壞一切,而一標新立異和歇斯底里代之。

18世紀中葉後,科學的發展不斷加速,社會進步的進程也在加速。但是人類精神世界卻不像物質世界那樣可以加速發展。精神世界的發展是緩慢的,是以突破瓶頸的形式向前發展的。當前社會的種種現象折射出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的嚴重錯位,二者的嚴重不協調。

首先,我們必須認識到物質世界對精神世界的推動作用。人的精神世界是對物質世界的反映。生產力決定了生產關係,決定了社會形態,決定了人類對自然的改造程度。而精神時間則是對物質世界進行分析而形成的。精神世界以物質世界為藍本,人類社會的進步在改變一切,包括我們的精神世界。

其次,精神世界又對物質世界有反作用。精神世界決定了人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這一切又將表現在人們對自然界的改造和人與人的關係中。精神世界古代了人們的所謂模式,也就相對的古代了物質世界。要使物質世界超出精神世界控制範圍而進行太大改變是不可能的。

物質世界必須與精神世界同步發展。若精神世界過於超前,物質世界就會將超前的部分磨去;若精神世界過於滯後,那麼物質世界將失去指引。

在技術日漸發揮主宰作用的今天,傳統人文相對衰落了。當代人性的扭曲顯示了精神世界的滯後,我們或許該做些什麼。

但是,有水會願意停下實實在在的物質世界前進的腳步來等待虛無縹緲的精神世界呢?

追求有物質更有精神的生活作文 篇4

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學生進入社會後感覺社會現實、殘酷,沒有人情,以至於開始懷疑所有的親情、友情、愛情。

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得到了些許答案:學生的成長顛覆了人類成長的順序,即從物質到精神。

作為學生,從上學開始,除了極少社會交往,我們更多接觸的是思想精神方面的東西,在這樣的精神世界中,一切都是公平合理的。然而社會生活中,精神方面只佔有很少的部分,更多的現實是為生存而拚搏的物質方面。這就形成了矛盾。

你不得不適應社會而開始轉移自己的初衷,開始為那五斗米來跟別人勾心鬥角,而實際情況是這個社會還是那個樣子,只是我們從一個環境換到另一個環境:從一個相對比較高的層次迴歸到一個低的層次。

從這個方面來解釋,那麼我們之前的懷疑,之前的難以接受,就能很好的理解了。所以,瞭解這個矛盾之後,我們可以站在一個第三方的角度來思考很多問題,而不是沉在問題中間感到無所事從。

如何來解決這個矛盾,是由自身來決定的:你可以選擇從精神轉變到物質;也可以選擇保留自己精神的高度,為生存學習物質社會需要的那些東西。

其實這並不十分矛盾,因為只要你願意,你完全有能力安放好這兩方面的位置,保持一種平衡,即中庸。

比較麻煩的是,很多情況下,我們把物質和精神混合,然後便會出現很多矛盾,例如,你試圖去跟一個追求物質享受的人談理想,談人生,結果會讓你很失望,你會怪這個人太沒人情,怪這個社會太現實,而問題是你沒有正確的對待這個其實並不矛盾的矛盾。

恩,快畢業了,希望能幫大家解決哪怕一點的問題,希望我們能保持自己的初衷,合理對待物質追求作文:人生短暫,即不能衣食襤褸的追求精神生活,也不必要坐擁金山的孤苦零丁。

追求有物質更有精神的生活作文 篇5

不同身份的人看待問題的角度往往也會不同,古人類學家回答為什麼要保存火種時,一個認為火種可以藴含一個認為可以燒出肉食,但是數學家卻覺得是火花的燦爛,使人類保留下了某種古人類學,家看中的是人類生存時必須的物質需求,而數學家卻看中的,是美的精神享受,然而在我看來二者並不相沖突,在生活中追求物質需求的同時,也要注意精神追求。

物質需求使人們生活中基本的保障,缺少食物生活保障,人類便難以存活,物質需求指的是衣物,食物的一些生活必需品,少了,禦寒的衣服缺少,可以填飽肚子的食物,小小的人類便難以抵抗強大的世界,最終抵抗不住飢寒交迫的痛苦,而離開世界,人是強大而且是聰明的,但如果少了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都無法滿足,人們就會猶如一顆缺水的樹幹枯蒼老嬰兒生活中不能缺少對物質的需求。

精神追求是人們生活的營養劑,可以補充生活的活力與期望,缺少美的世界是不完美的,缺乏享受與發現的,美的心靈是空洞的,正如蘇東坡無肉使人瘦不如主勿使人俗。缺乏對美的精神追求的生活是俗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適合遠方,一個懂得追求適合遠方的人是有理想的人才能實現目標的人。隨着人們物質生活的改善,人們的物質條件在提高,但精神需求卻未得到同步的提速,人們對書籍的追求並未大幅度提高,對精神的素養的重視度仍然不夠,也許是正缺了精神追求的營養劑,才會有出現近一代青年佛系喪失文化的出現。

物質需求應該與精神追求一同並進,在保障了物質的基礎上滿足了人們精神追求,人們的物質生活在不斷的改善,精神追求也在提高當代,已經進入小康社會,人人都能穿暖,在此基礎上人們開始重視美的追求,不僅要追求穿着舒適,還要穿着時尚漂亮,與此同時實體書店也在不斷的變化,以滿足人們的各種各樣的精神追求,為有物質需求與精神追求一同並重,才能實現充實的小康社會,才能一起進入更強大的世界。

物質追求和美的精神追求人為,兩個融為一體的東西那麼在生活的地位一樣重要,在高速發展的適應時代裏,不僅要注重物質保障,還要重視適合遠方的追求,重視我們的精神追求,是在物質的基礎上,是我們生活中的營養劑更能滋潤我們的生活。

追求有物質更有精神的生活作文 篇6

自行DIY去的麗江,一路上堵得一塌糊塗,收費站旁和藹可親的小夥兒,二十歲上下,親切的拍着窗户對我説:“大姐,要買份報紙嗎?”我也拍着窗户對他説:“爺爺,你out了。我們都用手機報。”於是麗江之行就在窗外爽朗的笑聲中開始。

愛慕麗江的人很多,滿眼的車牌上都寫着粵A、寧A什麼的,急吼吼的,按着喇叭,誰也不讓。“走老路吧,”被我們強行拉來的司機大叔扶着額頭,“這樣天黑也到不了麗江。暈車藥在後備箱裏,暈車的吃一點啊。”事實證明,司機大叔的話一點不錯,我頗有自知之明的吃了一袋,而強撐着不吃的小晏同學在盤山公路的虐待中就差點沒把昨晚吃的東西掏出來了。“香格里拉的烤全羊,省着點,免得到昆明瞭,什麼吃的也沒帶回去。”車廂內放着納西族歌手肖煜光的《朋友》,雖然聽不懂,但是對麗江還是有些神往的,班上的納西族同學早就把納西族的紀念品送了一波又一波了,只是聽着他們講述自己的故鄉時,總是兩眼放光。

“回麗江就是回家了。”司機這麼説着,他是楚雄人,但是對麗江的感情明顯比楚雄深得多。

麗江古城嵌在麗江市區當中,恍如隔世之感,乍一看還以為是麗江市相關部門修了一個仿古廣場,然而走進以後,它的規格和氣質,不是現代人幾年的工期就可以捏造出來的。兩岸的小木樓上掛着花裏胡哨的工藝品,扎染啦,木雕啦,都漆着靚麗的顏色,隱隱有些漸變,以字為畫,東巴文的妙處莫過於此,記得美術課上,老師總是説,東巴文是最具有藝術美感的文字,穿越時空,流傳至今。書店中厚厚的一百卷納西文字書,我只敢摸索着它,而不敢請它回家。東巴文的敬畏感是渾然天生的。

我們隨便找了一家客棧,實質上就是家庭旅館,納西族的小孩子多是呆在家裏,所以像一個個白麪團,兩頰紅撲撲的,又比迪慶那兒的孩子淡一點,穿着厚厚的納西民族服,很有氣勢,紅黑相間的。我拿相機對着他們,他們便笑開了,叫着:“孃孃,孃孃,拍照兩塊錢。”我頓時覺得自己滄桑了,我就是個子高了一點,一米七嘛,就是長得很有畢加索風格,十四歲嘛——居然叫我孃孃!而且那麼小的孩子就有商業意識,我五歲的時候在幹嘛?不過他們實在是很可愛,很想捏他們的臉啊,但想起在西雙版納不準摸小和尚頭的規定,也就不敢造次了。

麗江的臘排骨還不錯,聞着就有一股香味飄過來,把飢腸轆轆的小晏饞的口水滴答,可惜的是小童是素食主義者,我們進去了以後也沒敢要,點了幾個麗江版昆明菜,都已經完全變味了,吃着倒沒什麼感覺。“麗江是精神食糧,懂不?精神食糧?”小童一本正經地避開小晏憤怒的目光。麗江可以看的東西,比可以吃的東西多哦。比如説納西族老阿媽跳的舞,圍觀的人太多而聲音太嘈雜,只模模糊糊瞧了幾個動作,但是活力很夠,拼命向前擠的人生怕漏了一個動作。麗江是異民族文化的最高結晶之一,更多人沉浸於麗江的原因多停留於漢文化與納西文化衝擊所帶來的物質差異,他們眼中的麗江是物質麗江,麗江豈不悲哉?

趁一堆又一堆的遊客在中心街上搶購,我們便七拐八拐拐進一條小街。與中心街的嘈雜不同,小街裏橫七豎八躺着的狗,帶着綠苔的牆上依稀可辨的塗鴉,青石板滑膩極了,站不穩,倒像是在溜冰,精緻的斗拱已經破損,還能認出昔日的模樣。門都半掩着,從中窺視,可以瞅見古老的壓水器,咿咿呀呀的。不遠處叫囂着的是葫蘆絲的聲音,然而眼前的卻不是傣寨。走了很長時間,我們才發現拐進了一個死角,只好往回走,看見一個綁着藍布包頭的納西阿媽,嘴是豁着的,我們踮着腳尖倚着牆,讓她先過去,她嘴角向上翹着,還捏了捏我的臉。“哇,原來小孩子的臉可以捏。”小晏激動起來。

小童和司機大叔對她報以無視的態度,而納西阿媽聽見了以後,轉過身來,捏了捏小晏的臉。

“很可愛的阿媽。”

黃昏時分,中心街上的遊人大都跑去吃臘排骨了,清淨了很多。那些小樓都鑲着金邊,顏色綺麗並不是納西族的特長,藏族將這一點運用到了極致,真正讓人迷戀於納西之色,不外乎細膩的渲染。第一次遊麗江時,跟着導遊,急急匆匆的。這一次,天時地利都全了,人和恐怕永遠都很難。麗江之美被泄露了,便有慕名而來的人,終於踩破了麗江的門檻,所以麗江也物質化了。

其實麗江還是麗江,而人已經不是那時的人了。

我不會再去麗江了。

我怕我也變了。

麗江的雨很細,星光也比往日黯然了不少,如果這是景區發展的必然結果,那麼還不知名的地方還是隱了它的名姓吧。

追求有物質更有精神的生活作文 篇7

先知曾勸導人們在擁有兩塊麪包的時候,用其中一塊去換水仙花。就是説人在擁有了物質上的滿足之後還要用精神上的滿足。

去年長江大學三名大學生救人溺水事件引發了人們對於大學生是否應該見義勇為的爭議。有的人竟然認為大學生因見義勇為而犧牲是一種人才的浪費,不值得這樣做。可事情的問題就在於生命的價值是能用金錢去衡量的嗎?大學生奮不顧身救人體現了他們作為學子捨我其誰、見義勇為的高尚品質。而社會上一些對於大學生救人持反對的態度反映了我們當代人看問題更物質化,我們所看到、所想到的只是麪包。當今都市人由於受市場經濟的影響,看待任何事物都只會用金錢的眼光去衡量。我們現在的物質水平是提高了,但我們的精神素養卻依舊停留在原地。我們需要的是物質追求作文二者的平衡。

完美的人生需要物質追求作文方面兼修。歷史上人稱“詩佛”的王維,朝上居要職,朝下則歸於田野。它不像陶淵明那樣完全歸隱於田園之中,而是隱於朝,一邊做官,一邊隱居,既追求物質上的享受,也追求精神上的解脱,故而他所寫的詩、所畫的畫被後人描述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因為他已經參透了人世間的酸甜苦辣,他的詩,他的畫是物質追求作文的結合。商朝的伯夷、叔齊二人認為武王未葬父而出兵,為臣子而弒君王,不仁不義,就發誓不吃周粟最後餓死在山上。他們以身殉仁的精神雖令人敬佩但卻是不可取的,他們過分的在乎氣節以至於丟掉了性命,連莊子也嘲笑他們這種行為不值得。

而自古以來因迷惑物慾而不是仁義最後身敗名裂的人數不勝數。乾隆朝的和珅,家中膏田滿野,家財萬貫且又身居高位。原先的一代才子卻抵擋不住金錢的誘惑,屬吏獻上來的珍寶堆滿了倉庫,精美的工藝品連巨大的豪宅都容不下。他擁有當時天子都未及的財富,只可惜他精神上卻一貧如洗,愛慕虛榮,貪戀錢財。在乾隆死後僅三天,就被滿門抄家,多年來積聚的財富到頭來也只是一場空。

孟子曾説: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兩者不可得兼,捨身而取義也。我並不強調要片面的追求精神或者物質,但我們在擁有了物質之後不可遺忘精神上的需求。正如先知所説的麪包和水仙花都擁有的人才是完美的

追求有物質更有精神的生活作文 篇8

今天我去了教堂,我感覺我的心靈太匱乏了。我要讓自己的心靈得到洗淋,現在我們都在追求物質文明,忽略了精神文明。我們都變成了物質文明的奴才,每天為了他忙碌,放棄親情;忘記愛情;扭曲恩情。為了他們我們體現了所謂的價值,我們可以呼喝使喚別人。我們可以拿物質享受來踐踏自己的尊嚴,我可能會遇到這樣一種人,她明明説了慌,但她卻覺得她很聰明,她在拿一些不恥來換取一些物質的慰藉。我為這種人而禱告,希望可以挽救她的無知,我希望她能甦醒,自我認識自己的錯誤。同時也希望上帝可以憐憫她,給她一個生的機會。我們每個人都很平凡,因為我們的世界稱謂是凡間,我們又稱為凡人。那我們都會有貪念,我們都會被慾望所支配。但是我們要有最起碼的道德底線,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心,每個心都會思考問題。所以追求物質文明可以,但不可迷失自我。讓自己和他人都會覺得,你在用你的靈魂換取身體(表面是身體換取靈魂)。同時也別高估自己的智商,因為你在用你的不恥換取肉體的享樂。別人只能糊塗對待,這是一種放任。

我們的社會發展到了今天,我們的物質文明提高了很多。可是精神文明的匱乏,讓我們無奈和無所適從。其實追求物質文明沒有錯,追求物質上的文明,可以使我們的社會快速發展。但如果精神文明沒有提升,我們的發展就會是偏激的車沒有定位,總偏向一邊,結果就是撞牆或者衝崖。所以物質文明像是車的油門,她可以使我們的社會發生突飛猛進的變化,那麼精神文明就是方向她可以讓我們的'社會按着健康的軌道前進。

我們不要車撞了,才醒悟那時非死即傷了。

追求有物質更有精神的生活作文 篇9

自打人類大踏步進入消費主義以來,女人頭上就被扣了一頂牢牢的帽子,只要你在任何標價不菲的商品前逗留超過兩秒,男人體表就會蒸騰出一股空氣,眼神裏帶着一絲絕望,説着那句無聲的話:沒想到你是這種女人。

這種拜金女郎,被消費主義擺佈的可憐蟲。不消説,很多意志不夠堅定的女朋友,因為受不了這種白眼,紛紛放棄了花錢這個21世紀最快樂的愛好

問題在於,男人在教育女人拜金前,真應該好好端詳下自己,你那副精明市儈一心為財的模樣,怎麼好意思教育別人呢?他們最喜歡説,女人花的錢完全沒什麼益處,男人的錢,要麼花在最顯眼的地方,要麼花在最不起眼的地方。

他們最鍾愛房子車子,每個男人都喜歡説,如果不是為了女人,他是不會去當個可憐的房奴的。但是每一個擁有房子的男人,都會把他的房子當成全球最值得投資的房產,巴巴跟你講上一百二十個好處,轉而進入下一個話題,車。

車,當然是越大越好。男人對車永遠比對女人上心,他或許不記得自己老婆頭髮是長是短,但他的車用的是什麼牌子機油,已經開了多少里程,就像碼錶刻在他身上一樣清楚。

男人的物質,比起女人來只是宏大了數十倍而已,他覺得女人的那些炫耀實在太膚淺,即便不是車子房子,他也要選擇一種最隱晦的房子。

波蘭斯基拍《殺戮之神》,裏面兩個中年男人開始喝威士忌,一個男人説:哥們兒這酒太好喝了。另一個男人滿臉綻放榮耀,優雅地説了一段裝腔程度爆表的台詞:18年陳釀,同根麥芽,是蘇格蘭一個小地方生產的,那裏現在還是以自己種麥子為生。

成功男士如何炫耀自己的消遣愛好,他當然不能説,昨天買了條愛馬仕皮帶好開心。他自然要以一種不經意的口吻,提起自己正在家裏的地下室開始做家釀啤酒,參考的是比利時的修道院啤酒配方。

本來,各式各樣的女人也是他們可以炫耀的一種物質,只是自從婦女從家庭得到解放後,這些男人對於要求越來越高的女人,顯然日漸感到了吃不消。

畢竟你買一塊表給一個女人,自己的葡萄酒櫃就少了兩瓶陳年佳釀。

他們只好對女人説,你們太物質了,太拜金了,最好這羣埋頭幹活的姑娘,依舊可以跟舊社會一樣全權奉獻自己。

我那可憐的女朋友,穿着自己買的新裙子,倒好像犯了一個亂花錢的毛病,聽着相親對象喋喋不休他平常沒什麼花銷,主要還是想把錢花在以後的家庭建設上,忍無可忍,起身説:

節儉是美德,你做你的持家買房小能手吧。我有車有房,就不奉陪了。

追求有物質更有精神的生活作文 篇10

現實中精神往往被物質牽制着,但其本質卻始終高於物質。

而當我們把精神中一些玄妙的東西提煉而以物質的形式表現出來的時候,我們和我們的靈魂就脱節了。(這就是為什麼往往把靈感記錄和描述出來之後,將作品對比靈感的初始狀態,會始終得不到滿足感,始終覺得缺少些神)

我曾説:追求物質享受的目的是為了維持對精神享受的追求。如果這樣,基本上就可以説物質就是為精神服務的。而精神世界裏面要不要包含一些追求物質享受的策略?比如偉大的經濟學就是研究如何賺錢?通常都是要的吧。那不就成了精神為物質服務了?而這也是為了維持對精神享受的追求。也就是説我們的精神自力更生?

所以目前還只能説到這裏:現實中精神和物質往往是互相牽制的,而大多數情況下是前者受後者牽制。從根本的、道義的角度講,精神卻始終高於物質。而通常它又不願受物質的牽制。所以追求超凡脱俗的境界,所以陶潛要歸隱田園。這就叫做高風亮節。——即至少在表面上讓精神不受物質牽制。但最後的最後,實質上,精神還是要受物質的牽制。因為活在這個世上,因為精神一直也必須寄寓於一個實體。這就註定了永久的牽制,一生的悲哀……

追求有物質更有精神的生活作文 篇11

現在的孩子,有迷戀網吧的、早戀的、離家出走的,甚至自殺的。或許許多人都不理解,我作為一個11歲的少年,在此想説説自己的看法。

我們常常聽到大人們講,他們小時侯最高興的事情就是能吃上兩個白饅頭,新年時能吃上肉包子。許多家長常常説:“有得你吃,有得你穿,有得你學,有什麼不快樂的?真是不知足!”當時的他們有這樣的環境,已經是很幸福的了,但對於我們呢?也有的家長會給不少錢孩子,讓他們自己“獨立”,對孩子很少過問。現在,親子溝通已成了一大難題。

我們這代已經從對物質上的追求,轉變到了對精神上的追求。許多孩子會被家長認為很獨立,在孩子獨立的另一面,卻藏着一顆脆弱的心。於是,許多對自己失去自信心的孩子走進了網吧,希望通過遊戲找到自己出人頭地的一面;於是,沒人安慰的孩子找了自認為是的男(女)朋友,希望在自己傷心的時候能聽到真誠的安慰;於是,許多孩子選擇了離家出走,希望在自由的世界裏找到快樂;於是,無法面對現實的孩子,選擇了結束自己認為很痛苦的一生。

表面在怎麼獨立、自強的孩子,背後總會有一顆脆弱的心需要人去安慰。現在的我們只需要精神上的補給,而不需要太多物質上的獎勵。人的精神是支撐人活下去最大的勇氣,只要精神上快樂,再殘酷的現實我們都是可以面對的。家長們,你們是該放下手中的工作,到孩子的內心世界去看看了!

追求有物質更有精神的生活作文 篇12

做人的最高境界大概就是能夠擁有精神與物質的對等。既有精神,又有物質;在獲取物質時不丟掉精神,在追求精神時亦不喪失物質;物質世界富足充裕,精神世界豐盈通透。

卻是極難做到的!

看看你周圍的人,看看歷史,總不難發現,不是富而驕者,就是貧而卑者,能落個在物質上不富有,但精神上很豐富就算是好的了。

“飽暖思淫慾”“患生於多欲”。人,這種高級動物,在吃飽了,喝足了,有了閒錢、閒工夫之後,很容易就會自我膨脹、居高臨下、飄飄然起來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之説,大概也是源於此。從這個角度看,説人是“賤骨頭”是沒錯的。

貧而不卑,也是不容易做到的。當週圍都是大房子,你還住在小房子裏卻能不吭不卑,怡然自樂,不易做到。這需要承受來自外部環境和個人內心世界的雙重壓力。在否定與肯定的博弈中,先不管輸贏如何,光是這個掙扎的過程,絕對就是對人的精神的一種極大考驗。

一身傲骨,不肯為五斗米折腰,卻能“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擁有的是氣魄,更是境界。

其實,人的精神往往是敗在自己的慾望之下的,先是以存在為本,為五斗米折了腰,然後物質欲不斷升級,變得越來越不自量力者總是大有人在。

追求物質,讓生活變得更好,本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是以精神的不斷淪喪為代價的,是不是就有點悲哀了呢?

追求有物質更有精神的生活作文 篇13

生活中的大多數人認為,有錢就代表着富有。瞧瞧人家蓋茨,李家誠,那可真是富的流油。可是這些觀點畢竟只是片面的,那真正的富有是什麼呢?

無可否認,有錢的確代表着富有,可以買車買房。可是,人們又何嘗知道那些富豪們的生活呢?

報紙上總會有這樣一些報道:某歹徒某天受人委託刺殺了一位億萬富豪;某某富翁的子女遭到歹徒綁架,最終被撕票並棄屍於小樹林。例如2006年1月22日,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著名民營企業家李海倉在家鄉山西運城市遭槍殺身亡:2月12日,温州億萬富翁周祖豹在家門口被一夥兇徒刺殺身亡。可以説這種新聞屢見不鮮。

由此可見,富豪們的生活並不愜意。整天提心吊膽,生怕在某年某月某日被歹徒槍殺。這種害怕的心理常常使他們未老先衰,鬱鬱而終。

而為什麼有些人雖然家裏窮的掉渣但仍然卻被人稱為富有呢?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非常快樂。他們富有的是精神,而不是物質。

在我家鄉的馬路邊,常會看到幾個板車夫聚在一起玩撲克,他們常常會為兩毛錢一盤的鬥地主而爭的面紅耳赤。贏了一兩元錢的人笑的特開心,而輸了幾毛錢的人會有點沮喪。還有幾個十分累的會躺在板車上,用草帽蓋住頭,打着噸兒,舒舒服服的。這也許會引起一些人的笑聲,但透進去想想,他們的精神還真的很富有。這些人只要不害什麼大病,往往能活到八九十歲。

現在,我發現上蒼原來是很公平、很公正的。他給予一個人貧窮的同時,也會給予他一筆很可貴的財富――精神財富。擁有精神財富比擁有物質財富更好。

所以,現在,我可以自豪而大聲的對大家説:“朋友們,我也是一個很富有的人,因為,我擁有一筆很大的財富。”

追求有物質更有精神的生活作文 篇14

下午和老姐在電話裏聊天時,老姐説,看看現在小妹的生活,應該是我們姐三種最好的了吧。想買什麼就可以馬上出去買什麼,有自己的房子車子。不像咱們倆,想做什麼都得思前想後,不到必要的時候,是不會去買的。我説,是啊,尤其是我,那真的是,要不是怕餓死的話,真的感覺連吃飯都省了更好呢。老姐聽了笑了。

掛了電話我就在想,説起我們姐仨各自的生活。要説是物質上,就像老姐説的,真的要數小妹了。家裏存款少説也有二三十萬吧,有自己的房子,也有車子。想買什麼,可以眉頭都不皺一下的就買了。老姐也行吧,雖然説是買不起房子車子,可平日裏零花錢還是不缺的。要説最次的,那就屬我了。真的是什麼都不到必須要的時候,那就是能省則省。

可是,要説道精神方面。小妹家的那個他,一天到晚的不着家,雖然平日裏也還行,可是總在麻將桌上留戀,那時我斷然不能接受的。姐夫雖然説是本本分分,卻也真的是老農民一個,踏踏實實掙錢,是斷然不會和你聊人生,談夢想的。大概也只有自己,該感謝老媽用一麻袋的錢來供自己讀書,最後找了個可以和自己談人生,聊夢想的人。

有時想想,每個人的生活都差不多,各有千秋。一個人不可能什麼都佔全了。總是這邊高那邊低的。可是,若要説物質和精神哪個重要,也只能看個人的追求吧。

每個人追求的不同,得到的自然也不同。在我看來,我的那個可以和我偶爾聊人生,談夢醒,可以半夜給我做飯吃的他,就是好的。可是,我也明白,這對於小妹和大姐來説,她們的也是最好的吧。

所以,真的要説物質和精神哪個重要?那也只能説,適合自己的,就是最重要的吧。

追求有物質更有精神的生活作文 篇15

在日益物質化的社會中,人們重物質輕精神的現象不勝枚舉。我不禁要問:有多少人還能夠做到一視同仁地對待物質與精神,並找到二者的平衡點呢?

正如材料中的那隻收藏陽光﹑顏色與單詞的田鼠雖然重視了精神層面的富足,但是忽略了物質層面—他還是得活着,活着就得吃飯與次不同的是,其他的田鼠能夠意識到物質精神的重要性。美中不足的是,他們單單認為物質的重要性高於精神。

哲學中説,物質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石。通俗而言,你首先得活着,活着須要物質的支撐。管仲説,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句話的合理性就在於揭示了物質的重要性但是請看看中國還有多少地區仍受貧困的束縛。這些人食不果腹,最簡單最基本的物質生活得不到切實的保障,又何談期望那些孩子成為祖國的花朵與社會的棟樑?前段時間,各大媒體曝光的山區孩子以吃野菜為生的事件,雖説帶有一點誇張炒作的意味,但其中折射出的社會問題卻大同小異。

但是僅僅依靠物質供養現代化的人類是遠遠不能夠的。常言説得好,終日無所事事,則必病也。人是一棵有思想的葦草。誠然,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得不去面對各式各樣的抉擇亦或是困難,而這些抉擇與困難僅依靠物質是遠遠不夠的。這就需要我們閲讀書籍,去觀賞風景,去遠方閲歷,去做一切有益的事情去給養自己的精神生活。

縱觀如今社會,“土豪”似乎縱橫天下。他們頤指氣使,財大氣粗,足跡遍佈全世界。他們尋找一切可以發財的機會,卻很少在意精神生活。對他們而言,金錢可以買來美味佳餚,娛樂設施,卻買不了書籍中的智慧,對人生意義的感悟。

《聖經·箴言》中説:勤勞的小螞蟻能夠搬運陽光以備不時之需,懶惰的人卻永遠那麼懶惰,甚至連小螞蟻也不如。螞蟻不及人的聰智,卻懂得物質的重要性,而那些懶惰的人往往不重視必不可少的物質,只知道渾渾噩噩地吃喝玩樂,更不必説精神了。

我覺得人應該兼顧物質與精神,不偏不倚。至此,人生便不會碌碌無為地虛度吧。

追求有物質更有精神的生活作文 篇16

一生之中,從不乏瘋狂的追求物質上的擁有的努力過程,大多是精神的飢餓卻被忽略到毫不顧及的境遇,人們在勵志成功的標準,一直要用財富衡量,以致於很多人們不擇手段不顧道義的限制攝取財富,唯恐落於人後,但是不懂精神享受的人即使擁有再多的財富又有什麼用呢?

徒有物質的豐盛靈魂卻異常蒼白的人,一世的勞碌確實是可悲的,就像乞丐中了大獎,並不懂得如何應用,到最後還是一個乞丐,從物質到精神全部輸給了他的人生,輸的體無完膚,乾乾淨淨,一絲一毫都剩不下,真一個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人們的羨慕與佩服應該放對地方,是價值觀的導向問題,社會引導我們走了彎路,讓我們僅僅以最大的熱情最快的速度獲得財富,以為這樣就可以幸福,可以獲得尊重,這是低級的,只是滿足了自卑者的某種原始心理需求,達到了一種復仇效果,其實你就是擁有豪車,別墅,奢侈品,每每可以一擲千金的揮霍,又能怎麼樣,代表你能幹嗎?代表你勇敢,代表你智慧嗎?你真洋洋自得的以為所有的人會羨慕你嗎?雖然你曾為這種獲得付出了巨大的不為人知的痛苦,但這是真正的人生意義嗎?它真能表達你人生的意義嗎?

該認真思考一下,我們是否把路走錯,在方向的選擇上是哪麼盲目,真如果讓我們重活一回,倒推過來的話,我們是否真應該走外一種堅持,絕對讓它完美的無可挑剔,但是誰都知道,這絕對不可能,那麼應該醒悟的是,我們錯誤的以為條件便是目的,物質僅是人生命意義的一個條件而已,絕不可看的太重,當作全部。

精神是人生的快慰,萬千生命在宇宙之間,時空境域裏來去的理由!認真的平凡人會認為我沒有那麼偉大的報負,其實不用,平凡的人可以有不凡的人生,可以有不平凡的世界!

在關注物質建設的同時,注重精神,讓其共同成長,相得益彰!

追求有物質更有精神的生活作文 篇17

一位著名數學家,有一次和兩位古人類學家討論遠古的人們為何要保留火種。兩位古人類學家認為是取暖禦寒,以及烹飪鮮美的肉食,而這位數學家卻認為是為了欣賞火光的燦爛多姿。

兩種回答是兩種心態,兩種境界背後折射出的便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差別現實主義注重人的物質生活,就比如兩位古人類學家,而浪漫主義則是像那位數學家一樣,注重人的精神生活。現實與浪漫,物質與精神,這顯然是相對的,兩兩矛盾。

究竟哪一種會更好呢?我的答案是浪漫主義精神生活,但如果又沒有現實主義,哪裏會有生產工具的進步,哪裏會有人類的發展,哪裏會有互聯網等等的進步呢?所以我也並不會否定現實主義,畢竟現實是基礎,而浪漫主義是在現實之上的,所以我們要在現實的基礎上去達到浪漫這一境界。

然而真正的事實卻是殘酷的,絕大多數人只會注重物質生活的富有,而忘記了精神生活才是重中之重。有一些老師只注重學生的成績,而不注重學生內心精神世界的提升。這便是錯誤的教育,有些城市只注重城市環境的美觀,而不注重城市的人文素質,這便是錯誤的引導,任何事物都擁有一個源頭,我們從源頭開始走,走到半路便停止的就是所謂物質生活,而走完整條道路的便是精神生活,或許這條道路上會坎坷萬分,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的享受到精神世界的美妙。

我們不能只要求追求物質的生活,而是要進一步尋求精神生活,我們要財富,要便利,要富足,我們也應該要鮮花,要掌聲,要美好的心靈,我們或許能有這樣的生活,放下眼前的課本,走到窗前去欣賞那非同一般的美景,這便是浪漫,放下課本,走在那些沒有走過的道路上,在路上發現一些美好的事物,這便是浪漫主義。放下課本,去走一走世界各地發現一些異國風情,這便是浪漫。

邁出物質生活的腳步去尋求精神生活,邁出現實主義的步伐去通網浪漫主義,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夠一直生長去追求永恆的美好,我們要記住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追求有物質更有精神的生活作文 篇18

物質上富有,而精神上匱乏,不算是真正的富有。——題記

在生命長河裏。有如春蠶一般默默奉獻的人;有如蜘蛛般雖然生活辛苦,但是卻用自己的努力創造自己的生活;有如井底之蛙一般自以為自己擁有一切,卻不知道自己見識短淺的人……

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演繹生活,不過演繹的成績不同。這對夫妻就演繹的十分成功——

有一對美國夫妻。他們家不算富有。但是他們卻擁有着充實的精神財富。他們家有一間空着的房間,妻子每天天黑後都要打開那間房間的燈。開始時丈夫不接的問妻子原因,妻子笑而不答,在丈夫的再三追問下,妻子拉着丈夫來到那間房間的窗前,對丈夫説:“你沒發現嗎?有一對夫婦,靠着咱們家的燈光,每天都在樓下把撿來的垃圾整理好。看着他們整理垃圾時帶着的快樂笑容,我覺得心裏暖洋洋的,感到無比的快樂。只要他們需要這點燈光,我就會永遠為他們點亮。”丈夫在聽了妻子的話後露出了發自內心的快樂的笑容。

這一對夫妻雖然家裏不富有,但是他們發自內心的幫助別人,並且是不求回報的,這是他們精神上的財富。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而不像一些富人,打着幫助他人的旗號,並不是真心的想幫助他人,只是為了讓別人感激他們。其實,物質上的財富。不能與精神上的財富相提並論,只有精神上的富有才算是真正的富有。

在生活上也有些人片面的追求物質上的財富,而在精神方面卻是空虛的,匱乏的,這份追求只會讓人更加的迷失自我罷了,就算讓他們追求成功了,他們也不會是真正的富有者,僅僅是精神上的擁有罷了。

或許有一天,我們會突然醒悟——原來,精神上的富有而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擁有才是真正的富有,真正的快樂的生活!

或許在某一天,我們懂得了這些,會給自己的心中的對富有的追求一份滿意的答卷。

追求有物質更有精神的生活作文 篇19

有人説,貧窮是物質的。是別人有豪華的別墅,而你只有幾間平瓦房;是別人開着奔馳寶馬跑車,而你開着三輪車來往于田地間;是別人吃着雞鴨魚肉,而你卻容膝之所粗茶淡飯。是別人穿著名牌穿梭各大都市中,而你衣着平凡毫不起眼。沒有錯,在大多數人的眼中這是真真實實的貧窮。

中國要改變貧窮落後的面貌首先就是讓老百姓在吃穿住行等物質上無憂,貧窮的物質性是一個古往今來最最實在的話題。中國現在仍致力於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的目標,誰能説,貧窮不是物質的?

其實不然,人們往往只看到最普通的那一種貧窮,卻忽略了貧窮的精神性。

貧窮的精神性也是真實可感的,是你是你生活在繁華都市每天煙塵肆虐,而我享受着鄉村環境中天然氧吧的滋潤;是你滿肚肥腸一身疾病而我辛苦勞累百病不侵;是你身著名牌空有外表而我普通平凡內心充實。無疑,貧窮也是精神的。

陶淵明貧窮中自有久在樊籠裏一復得反自然的恬靜,居里夫人貧窮中也有實現自我價值的喜悦和滿足。陶淵明不為官場的渾噩所牽絆,終於選擇了“山光悦鳥性,潭影空人心”的山間田園;居里不為世俗名利所牽累,願意堅守一份自在舒心。“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在現代社會中還有多少人能夠深味陶淵明的那一份心境,還有誰願意獨守一份精神的富足而不甘於物質的追逐?

從古至今,多少人厭惡了物質利益的追逐,而在老後開闢一間鄉間茅舍,聽流水潺潺,看山樹環繞,感花開馥郁,聞鳥語花香,多少人在貧窮和富貴的漩渦中迷失了自我,最終得不到物質的享受也終未獲得山水的樂趣。

貧窮是真是可感的東西,它既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只是很多時候人們往往被它物質的一面矇蔽了雙眼而忽略了精神的富足。所以,其實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清楚地認識到貧窮的物質性和精神性,無論你願追求上流社會的豪華生活還是願如陶淵明、居里夫人一般擁有滿足恬淡的心境,你都不會是貧窮的代名詞!

追求有物質更有精神的生活作文 篇20

兩位古人類學家雖然表現不同的觀點,但這都是結合所學知識,有理有據的作用和功能,而並非專業的託姆,用另外的角度發現是對火種功能的補充,更體現出人類的需要,不單單是物質上的。

需求的多樣化,要使人類文明綻放出絢麗多彩的花圃,成然,我們離不開物質需求,因為這是精神需求的基礎,絢爛多姿的火種在空中飄搖,隨風起舞,像小精靈一般的跳動者,歡慶者每一次搏動都充滿了生機,令人喜悦,令人敬畏。

無高低之分,無貴賤之別。構成人類文明的其實都是不可或缺的,對物質的需求表露出低俗粗糙是一種不尊重不禮貌的表現,這是自然的選擇,表示理解和不加干涉才是文明的表現。給藝術追求者添上怪人瘋子的標籤,更是褻瀆。以欣賞的眼光看,淡追求美好的人才是最好的表現。

然而精神需求卻是獨一無二的,如果兩位古人類學家不能夠看見美髮現美,從專業的角度來看,結合知識理論性客觀的給出答案,就會得到成就感,因為角度不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論,將自己的觀點強加於別人身上,是不道德的行為,學習也是如此。

在日常生活中機械化的學習需要苦中作樂,在平凡中發現美,在獲得成就時被肯定被讚美,成就感自豪感油然而生時,物質和精神的雙重滿足是人類的至高追求,由此可見精神追求是不可或缺的。

火種在夜幕中散發出耀眼的光芒的同時,能夠照亮前方的道路,而火種卻是會熄滅的,需要不斷的加柴,才能夠持續的照亮遠方。精神需求也如同這絢爛的火光,一時的心悦,只要讓人類文明止步不前,唯有滿足不斷追求不斷才能開闢出一條燦爛的陽光大道。

未來的人生中回望高三的路程,也許會忘記枯燥的學習,忘記日夜陪伴的老師卻不會忘記同學間歡慶時光,老師在課間中開的玩笑,這給予了我精神快樂,點綴了我的生活,給予了我精神的滿足,充斥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追求有物質更有精神的生活作文 篇21

“沉浸於書中是我一生最持久而深切的渴望。”木心曾如是對朋友説道。的確,書所搭建的世界是如此單純美好讓人痴迷其中,但它又如此易碎,銅臭一染便毀。

曾有一家書店僅迎接顧客而推棄顧客,僅接受金錢而不屑書香,僅眼淺似鼠只看到物質的誘惑而關耳封口不在乎精神的婀娜。倘若這是全部的世界,那你我終將成為被神遺棄的孩子。如此,請讓物質讓一讓精神,精神之光必映亮你我面龐笑靨。

過度膨脹的物質社會會壓垮正在飛翔的翅膀。“被拴上黃金的鳥兒永遠也飛不遠。”對物質對金錢的渴望是人性使然,而過剩膨脹,物慾便從天使幻化為魔,它會殘噬,會撕扯原本乾淨完整的心。美好的心靈被物質擠佔,奉行“利益至上”,冠冕堂皇地用“市場經濟靠利益維持”為過剩物慾披上“華美”裳服,讓書店成為金錢的倉庫而讓心靈美好在外遊蕩無家可歸,失掉了翅膀,我們又如何再飛翔?

而精神之糧才是助飛翅膀的羽毛。“摶扶搖而上九萬里”直至博爾克斯口中的“天堂”。由內而外的清香才是發展的推動力。“我可三日無飯,不可一日無書。”聞一多先生居二樓不逐名不逐利,不慕那“烏托邦”式的虛銜,用精神之糧充飢,舍功力物質於陰暗角落,任其發黴。入腹的精神化為血脈羽化為翅,承載着救國救文的誓言帶着他飛向廣袤的遠方。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潛,餓死不食美國救濟糧的朱自清,他們皆拋物質而得精神之羽,飛至“九萬里之境”。

過剩物質會吞噬美好,讓一讓,精神微步而過,撒下一片梵高的星空,重拾這美好。在浮躁當下,“我們越來越不清楚心靈的歸屬,無論你承認不承認,知道不知道。”王小波感歎息而發。“物質利益”充斥着我們的思維乃至靈魂,精神被壓迫的苟延殘喘。醒醒吧,人類!放手吧,人類!救救心靈!讓物質讓步於精神,給精神一口乾淨的空氣。

放下手中的賬本,洗淨身上的銅臭,找一個温暖的午後,尋一家盈滿陽光的書店,推門輕進,衝着書,衝着自己,道一聲:“好久不見。”

追求有物質更有精神的生活作文 篇22

在如今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人們似乎淡忘了點一瓣清香的感動,疏遠了秦淮河上槳聲燈影的浪漫,至於張岱夜航船中的悠閒與文趣,恐怕也在靈性深處落滿了暗淡的灰。殊不知,獨木難支,單翼難飛,精神如水滋養心靈,物質若山豐富生活,山環水繞,高山流水才是和諧之道。

即使這個時代發展的步伐再快,我們也不應該亂了方寸,而應該紮紮實實地追求精神世界,追求生活品質。

近日,年近古稀的某大學教授在課堂上的板書火了。嚴謹、工整的板書配合偶爾出現的科學家頭像,被網友評價為比PPT還要好看的課堂板書。課堂板書能火的原因,不僅在於其美觀、清晰、生動,更在於老教授在傳道授業時的一種品質,一種精神,一種態度。而這又恰恰是這個時代最急缺的品質:堅守自己,平心靜氣。任世事滄桑,我自卓然獨立。

《我在故宮修文物》中的鐘表修復師,陶藝、古畫修復師,無一不在追求着品質。他們的工匠精神感染着這個時代,他們的精神世界薰陶着我們浮躁的內心。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應向這些老師傅學習,在自己的崗位上秉持着專注之心,打造屬於自己的品牌。近年來中國飛速發展,無論是共享經濟,還是移動支付,無論是華為崛起,還是高鐵稱霸,這些成就的背後必然有無數靜心追求品質,不耽於浮躁的羣體。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老教授一筆一畫繪板書固然令我們稱讚,但如若用PPT加以輔助,兩者相輔相成,不是更好的選擇嗎?既追求了品質,又提高了效率,何樂而不為呢?不僅如此,那些在故宮裏面修文物的工匠師傅們若能巧妙運用現代高科技產品,使古畫、古鐘保存得更好,不也是我們所期待的嗎?

精神和物質應該並重,品質和效率應該攜手。在這個信息時代,讓我們藉助電子產品的各種優勢,在保證品質的同時,不斷提高效率,共同打造我們更加美好的明天。

追求有物質更有精神的生活作文 篇23

在印度,作為社會基礎設施的道路破舊不堪,但在道路旁,每隔數公里就會有一座華麗至極的教堂,這恐怕放在不少人眼裏都是一個難以理解的現象。

但居民卻回答得很簡單:“路是通向財富的,不重要;教堂是通向神的,很重要。”寥寥數語,卻道出了其中的原因。原來,在印度的很多居民看來,神要比財富重要得多,精神上的追求遠比物質上的重要得多,所以路可以很差,但絕不能虧待教堂。

這等情形倘若放在中國恐怕要倒過來了,路旁可以有一座破敗的小廟或者索性沒有,但路絕不能不修好。人可以精神上沒有追求,但物質上若不好好追求一下就太對不起自己了。所以,我們“拜金”,我們可以為一部手機徹夜排隊,我們會談那些名牌鞋包談得熱火朝天,但我們身邊卻鮮有人談書籍,聊有深度的文化,去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這是我們的問題所在,在物質上有些人是富翁,但在精神上很多富翁卻是不折不扣的窮光蛋。所以我們社會上出現了貪污,不法商販為謀利益不擇手段等許許多多有違道德的現象。如果社會上充斥着這些現象,物質上再富有,心裏能舒服嗎?

當然,得説明的是,我們的精神追求終究還是為了能讓我們更好的在現實中生活,因為人無法永遠活在幻想中,終究還是要面對現實的。説實話,我並不贊成像印度那樣,印度這樣做了的結果我們也看到了,國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如果像他們那樣一味的追求精神上的慰藉,希望讓神明去彌補自己所缺失的一切,那這樣的精神追求本身便已脱離現實意義,只會是自欺欺人或者就是純粹的迷信。

所以,在當下我們與印度做的都不好,我們需要做的,是往精神那邊增加幾個砝碼,而印度則需要往物質那增增重了,但其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能達到一種平衡。其實,物質與精神應該能算是構成生活的兩個最基本的要素吧,他們之間應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係而並非有孰輕孰重之爭。

物質中的財富也好,精神中的神明也罷,都是人為了生活發展而利用和創造的東西,它們的地位本是平等的,所以,平衡才是最佳狀態。我想,一個物質與精神有着相匹配的財富的人,他活的一定最幸福。

追求有物質更有精神的生活作文 篇24

俗話説:“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與人的比較就貫穿在向上行走或是向下墜落之時。比較存在良性與惡性之分,精神上的良性比較使人向上,而物質上的過度追求使人墮落。

古人多有不比榮華,而在詩詞歌賦上相比亦相惜的志趣。如劉禹錫在《陋室銘》中有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他平生淡泊名利,不為追求名利所擾亂心智,在陋室中依然有不屈的志向,不攀比目不識丁、空有權財而肚中無墨的俗人。正是這種重精神、賤財物的追求,使他在困境中能高歌出千古名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古人尚且如此,今人更有學者重視智慧和才能的較量。自新中國建立以來,許多為了人類做出巨大貢獻的學者們,原本都有條件去謀取更多的財富,卻毅然放棄,一心建設發展中的中國正是他們淡化物質,將向上比看作為對學術的高標準要求,使得一個個科學奇蹟出現。袁隆平院士曾説過,今日之中國依舊存在糧食問題,自己的生活已相當富足,應該將本心放在解決更多人的温飽上。反觀某些貪圖物質的官員名人,已具有了比常人優越許多的生活,卻不知何為”知足“,甚至用非法手段謀取不當利益。由此可見,精神上的角逐不僅能實現個人價值,更能推動整體發展,而物質上的永不滿足終究是害人害己。

現如今,當代青少年羣體也存在攀比之風。部分城市青少年家庭條件比較優越,加之社會風氣與互聯網的催化,盲目跟風攀比的現象已不是少數。身處消費型社會,對物質的一定追求是必要的。而精神空虛的人由於缺乏安全感、自信心,就會過度追求高消費生活,企圖在物質上超越他人。這不僅費精力,嚴重者甚至讓人迷失於其中,長期以來形成惡性循環,就有可能做出有違道德甚至違法的事情。因此,充實個人精神世界,用對”詩與遠方“的嚮往淡化物質追求就尤為重要。

如今,人與人之間貧富差距仍然存在。當我們正在為得到一雙限量款球鞋而絞盡腦汁的時候,有人還在為吃不飽飯而絕望。我們站在山腰,卻只顧仰望山頂的美好,忽視了山下那片陽光到達不了的角落。低頭看看就會發現,自己的生活其實已足夠幸福。所以勿要參與進物質攀比中,而要在學業中積極地挑戰他人,挑戰自我,乘理想揚帆起航!

追求有物質更有精神的生活作文 篇25

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總是少不了比較。騎驢的人看騎馬的人覺得喪氣,看沒有東西騎的人又感覺得意。其實,生活中的比較很多,比較的方法和角度也很多。我們常被“比較”所帶來的負面情緒影響,但是隻要用正確的方式,“比較”,將會成為我們進步的最強動力。

物質向下比,精神向上比,是我們比較的最佳方式。

物質向下比,不讓我們在偌大的花花世界裏迷失自我。生活中的物質比較是很常見的。今天有人比較衣服牌子,明天有人比較手機價格,有人比較出身家庭好壞,有人比較父母職位高低有什麼用呢?就算是嫉妒別人穿的用的好也無濟於事,反而影響了一天的好心情。在物質方面向上的過度比較,只會讓人向下走,造成攀比的不良風氣,還可能給家裏造成更多負擔。父母出身本也不是我們能選的,而我們該做的便是感恩父母的付出,感恩家庭的養育。而物質向下比,看見貧窮困苦,才讓我們更懂得感恩與上進,知道回報與善良。

精神向上比,讓我們更加堅定目標,勇往直前。精神不同於物質,它更虛無縹緲,難以琢磨,但我們把它具體化形象化比較就很常見了。例如學校裏我們比較學習成績。可能有同學不喜歡被人比較成績,但這卻是我們平日努力程度與個人知識吸收積累情況的直接體現。成績總該是向上比的,向下比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差,一天天墮落,還傻兮兮地自我滿足,等到大夢初醒,幡然醒悟,也為時已晚。而向上比可以清晰地認識自己,更有向上的動力。精神上具體的表現還有很多,像扶老人過馬路、對困難中的人伸出援手、在受災地區的捐款箱裏悄悄放進自己一份心意精神向上比,讓自己上進,也能讓別人變好,對於個人與社會都是有所幫助的。

物質向下比,精神向上比,這兩方面合二為一才是達成統一。物質和精神是不能完全割裂開的,只有在比較時遵循這種原則,才讓自己的心態平和,積極上進,也帶動身邊人向上走。這大概就是一加一大於二的例子。

比較很常見,但要越比越好才有意義。物質向下比,精神向上比,你好我好大家好,何樂而不為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