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高年級作文講座

來源:文萃谷 3.17W

國小高年級快樂作文的教學研究

國小高年級作文講座

內容摘要:快樂作文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培養學生自覺習作的習慣、實現新課程標準對國小作文要求的有效途徑。隨着教學改革不斷深入,快樂作文教學必將大有可為。可以肯定,快樂作文對培養國小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是和思想品德課並行不悖的、影響國小生一生的思想基礎工程,對培養21世紀開拓創新型人才大有裨益。

關鍵詞:情境作文多類型作文快樂作文

一、課題的提出

隨着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新課程標準對學生的習作要求有了一定的改變和提高,要求學生把自己耳聞目睹、親身經歷的事情,以及內心思想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強調“親歷”和“真實”,這就要求學生善於主動挖掘生活、樂於積極表達思想、勤於自覺動筆習作。長期以來,國小作文教學基本形成了“教師命題--學生寫作--教師改評”的模式,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是許多學校當前作文教學主流,有利於學生掌握命題作文的一些技巧,有利於學生在應試中取得好成績。但是這種模式已經暴露出其偏面性和侷限性,給學生造成了許多負面影響,即習作時,不會下筆,無從説起;不會表達,語言空乏;不會創新,缺少個性。習作不是表達自己對生活的體驗和感悟,而是為了完成任務和獲取高分,缺乏自己真實的思想和感受,只能生搬硬套或隨意編造,其痛苦之狀可想而知。在作文教學專題研究的開始階段,我曾經指定某班級38名學生每人寫一篇自己最喜歡的作文,題目自擬,題材格式均不限,結果令人大失所望。有90%的學生記流水賬;80%的學生語言枯燥乏味,文不對題;73%的學生存在語句不通順、錯別字較多的現象,還有的學生在規定時間未能完成作文,且未能抓住中心內容。針對這種現象進行問卷調查發現,95%的學生害怕或討厭寫作,覺得根本無話可寫,認為寫作是一件痛苦的事。這種現象不是個別學校班級的個別現象,而是帶有一定的普遍性,不容忽視。課題研究表明,快樂作文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培養學生自覺習作的習慣、實現新課程標準對國小作文要求的有效途徑。隨着教學改革不斷深入,快樂作文教學必將大有可為。可以肯定,快樂作文對培養國小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是和思想品德課並行不悖的、影響國小生一生的思想基礎工程,對培養21世紀開拓創新型人才大有裨益。

二、課題的界定

快樂作文可以從狹義和廣義兩方面理解。狹義的快樂作文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在愉悦輕鬆的環境中充分表達自己快樂的心境,把自己的快樂體驗用一定的語言文字傾注於筆端,這是一般意義上的快樂作文。廣義的快樂作文是,通過對學生良好寫作習慣的培養,使習作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他們自發自覺的行動。也就是説,學生能夠把學習生活和日常交往中的快樂、苦惱等感受,乃至對生活中酸甜苦辣的細微體驗,主動訴諸恰當的語言文字,寫出有血有肉、有感而發、生動耐讀的文章,達到閲其文知其心,體現“文如其人”的精神,真正做到“我手寫我口”(葉老)。這才是快樂作文的真實目的和深層意義所在。國小高年級作文教學,如果能夠注重培養學生寫作興趣,讓學生養成勤於起筆記錄生活、樂於專注有感而作、善於表達喜怒哀樂,就能逐步甩掉對習作的厭惡、無奈和被動應付的“包袱”,從被動的“要我寫”轉變為主動的“我要寫”,使習作像吃飯、睡覺一樣,成為學生髮自內心的一種自然慾望,這就達到了快樂作文的目的。怎樣才能達到快樂作文的目的是本次課題研究的重點.

三、研究過程

(一)把握兒童愛玩與好奇的心理特點,適時創設各種情境,增強習作興趣。

國小生受年齡特點及認識水平的制約,他們的寫作往往需要教師提供一定的情境,需要老師的指導幫助等外部條件促使他們寫出更好的作文,以增強寫作的興趣。“創設情境”實質上指的就是創設有利於學生習作的一切外部條件。在把握學生的心理、思維特點,認知水平的基礎上,教師精心創設情境,讓學生自然地融於情境,利用已有的知識發現新問題,溝通知識間的聯繫。

1、觀察情境,提煉重點,寫出真情。觀察情境的內涵就是去觀察世界,即觀察大自然、社會生活、藝術作品或具體的實物。它是根據兒童的思維、心理和學習語文的特點提出來的。如:春天到了,帶孩子們走出教室到小花園尋找春天,感受春風拂面,陽光和煦的明媚春光;下雨了,讓孩子們趴在窗口觀察雨景及行人的反應;秋遊時,讓他們看看秋天的田野,感悟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為了寫好觀察日記,發動他們搞一些飼養活動,如養蠶,觀察蠶的生長過程;養兔子,觀察它的分娩及餵養小兔的過程;種蒜頭,觀察變化過程。然後,引導他們進行觀察,並在批改後及時加以肯定,使學生感受到樂趣。有了樂趣,才有主動性;而有了主動性,才有創造性。經過自己的精心飼養和仔細觀察,他們的觀察日記寫得繪聲繪色,且極具個性。

又如寫人記事的作文,對孩子來説難度很大。因為每個人的外貌千差萬別,其內心世界、個性特徵、情感活動的複雜不是一個國小生可以理解的;用語言文字反映更是國小生認識能力所不及的。有些人物對孩子們來講似乎是熟悉的,但往往“熟視無睹”。要他們寫爸爸媽媽,似乎不成問題,但真正要他們提筆寫,就覺得寫不出多少話。因此,在教學中應教會孩子觀察人物、觀察生活的情景。如教他們寫“一個的人”時,可以先讓孩子們提前觀察自己選定的對象,從中提煉出中心,確定寫作重點,並在(轉載自中國教育文摘,請保留此標記。)課堂上請同學們提意見,及時修改,從而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取得較好的效果。

2、遊戲情境,體驗樂趣,抒發感受。遊戲是孩子們的天性,通過設定的遊戲有感而作,也是提高習作興趣的一個好辦法。如,結合“六一”遊園會讓學生通過遊戲習作,學生興趣很濃。遊戲結束後都能積極交流活動中精彩難忘的情節,通過對自己的活動,以及其他同學的語言、動作和情緒等敍述,學生在愉快、輕鬆的氣氛中很快完成了作文,而且內容具體,語言生動。學生經歷了活動的全過程,真實體驗了其間的樂趣,有了自己的親身感受,當然有話可説,有感可發,有情可抒,再也不會感到作文是一種痛苦的事。遊戲活動為學生提供了生動的寫作素材,又營造了寬鬆的氛圍,增加了興趣,減少了恐懼感,讓學生樂於寫作。

3、實踐情境,體驗成功,得到發展。結合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創設一系列的主題實踐活動,在活動內容的確定上,我針對學生的實際,對教材的“習作教學要求”、“口語教學要求”、“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要求”進行同伴考慮,進行“利用、選擇、改編”,結合教材和學生生活實際、心理特點,按照“用遊戲的方式來模仿成人生活”理念來設計出能夠和作文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主題實踐探究活動”。在國小語文第九冊作文教學中我以“學做小小導遊員”為主題,安排了一系列的實踐活動。系列活動之一--導遊嘗試:安排學生對家鄉的風景、名勝或其他方面值得參觀的地方進行調查瞭解。然後,按照九冊第一單元“口語交際”的安排,開展一次“小小導遊員”角色扮演活動——一人做導遊,為全班其他“遊客”介紹家鄉的某一處風景名勝或值得參觀的地方。系列活動之二--學習導遊知識。以“瞭解導遊需要具備哪些方面的知識”為目標,開展主題課外閲讀和資料收集活動。組織學生討論:在導遊應具備的各方面基本知識當中,國小生可以學習並做到的是對家鄉的景、人、物、事的瞭解。系列活動之三--為本學校做一次導遊。角色扮演:為來校參觀的客人做導遊。介紹要點:介紹校園的一處景物或建築。組織學生對校園內自己喜歡介紹的一處景物、一處建築進行實際觀察,抓住自己認為值得向“客人”介紹的景物或建築的特點。同時,開展調查訪問活動,細緻瞭解與相關景物建築相關的人或事,選擇出值得向客人介紹的內容。學生對觀察、調查瞭解到的資料進行組織,整理,並撰寫“導遊詞”。寫好以後,現在小組內進行交流——讓其他同學當客人,給同學“導遊”,聽取其他同學的意見,然後,作修改。最後,全班開展“為客人做導遊”的活動。系列活動之四--介紹家鄉的人。為“客人”介紹家鄉的人。研究家鄉的.歷史名人、現代名人或自己認為值得向“客人”介紹的人物,瞭解他們的成長經歷、他們的感人事蹟、他們為家鄉、為祖國作出的貢獻等。將自己瞭解到的內容寫下來,為“客人作介紹”。並結合寫人文章進行寫作。系列活動之五--向遊客介紹家鄉近幾年的巨大變化。組織學生開展家鄉變化調查採訪活動。每一個同學或一個小組的同學選擇一個角度;對家鄉實際的觀察、調查訪問,瞭解家鄉在“某一個方面”的發生的變化。調查訪問結束,小組進行交流。每個人針對他人的調查主題,提供自己瞭解到的信息,同時也豐富自己的資料。將自己瞭解到的、感受到的家鄉的變化寫下來。寫好以後。班內進行“向遊客介紹家鄉變化”的“預演”。系列活動之六--向遊客介紹未來家鄉發展藍圖。人人做一個“家鄉未來小設計師”,設計家鄉未來發展藍圖。首先,開展專題社會調查,從環保、經濟、社區生活、居民生活、風景區建設等各個方面選取一個專題,瞭解現在家鄉的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通過上網、課外閲讀、收看影視、訪談等方式,瞭解現代社會和科技的發展趨勢。大家對發現的問題和了解到的“發展趨勢”進行交流。然後,針對自己在專題調查中發現的問題,根據社會和科技在這個方面的發展趨勢,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為未來的家鄉設計“發展藍圖”。想象好以後,把自己的“設計”寫成文章——《未來家鄉的……》。小組或全班同學進行交流,針對每一位同學的“設計”,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也從別人的設計中,汲取經驗。然後修改自己的設計。這樣的設計落實了新課程標準的精神,體現了語文教學的綜合性,將語文教學中的“課外閲讀、口語交際、習作”與“主題系列化綜合實踐活動”融為一體,用活動為學生創設真實的口語交際、習作的情境,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生活、積累素材、提煉思想、豐富情感、產生表達的慾望和興趣,在運用口語交際和寫作進行活動當中,學習練習口語交際和寫作,同時促成學生的全面發展。

4、想象情境,拓寬思路,激發美感。想象力是一種富有創造性的認識功能。真正的創造是想象活動的結果,有計劃地設計安排想象情境對進一步發展兒童的創造能力十分有效。在五年級下半學期第一、六單元作文教學中,我嘗試創設想象情境進行習作,獲益匪淺。先讓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情境想象,藉助童話的手法進行誇張擬人的想象,拓寬了他們的想象空間。接着提供激發創作慾望的題材,為他們習作做好必要的內容鋪墊。如,寫童話時,先選取他們喜歡的海底世界為大前提,為他們提供一些海底動物的知識作鋪墊(如海龜、珊瑚、海馬、海象等),再讓他們根據這些知識進行新形象的綜合創造,編排生動的故事情節,寫出優美的、富有科幻意義的作文,享受到了成功創作的樂趣。

創設情境的方法還有很多,可以利用語言或音像創設情境,利用圖片或作品欣賞創設情境,利用生動的表演創設情境,利用大自然的景物創設情境等,不管採用哪種方法,都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習作興趣,達到快樂作文之目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