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重陽節作文彙編8篇

來源:文萃谷 2.94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重陽節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重陽節作文彙編8篇

重陽節作文 篇1

農曆九月初九日是重陽節。又稱“重九節”、“茱萸節”。《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兩九相重為“重九”。兩陽相重為“重陽”。“重陽”一詞最早見於戰國時屈原的《楚辭遠遊》之中。“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可見重陽節在戰國時代已形成風俗。到漢代重陽節在民間流行。起初,重陽節俗的主題內容只是“登高避難”而已。在代代傳承過程中,其內容不斷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農曆九月九,正是天高雲淡,秋高氣爽的美好季節。人們喜歡在這些日子裏扶老攜幼,登高望遠,觀賞無邊的秋景。放風箏、賞菊花、吃重陽糕、飲酒對歌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正是對秋天美好景色的描繪。重陽節這天,有的地方舉辦廟會,趕集等活動。有的學校組織學生進行登山秋遊活動。有的單位還組織職工或退休老人進行爬山、登高比賽等活動。

根據東方健身長壽中心的建議,1986年,國家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這天,各單位開展敬老活動,並發動全社會為老年人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和社會環境,真正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想、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尊老敬老已成為重陽佳節活動的一項重要新內容。

重陽節作文 篇2

説起來母親已經去世十一年頭了,除了她老人家的生日,每到重陽節我都會很自然的想起母親來,這到不是因為菊花,而是因為每到重陽節,母親總會給我們講起的一個故事,它給我的童年留下了一個很深的印象。故事的梗概大約是這個樣子的。

有一位姓王的父女倆相依為命過日子,父親只有一個嗜好愛喝酒,常和一幫酒友相聚賭酒。是一個著名的酒鬼。閨女很聰明,知書達理,人前人後從來對父親恭敬有加,其父排行第九,小名為老九,人稱王九。卻被大家戲稱為王老酒。但女兒從不稱呼“九”這個諱字,甚至連九的同音字也有意避開不説。很懂得維護自己的父親名譽。

父親對自己的寶貝女兒十分疼愛。平時聽人誇自己的閨女懂得孝順。也美滋滋的附和幾句,一次在重陽節前大家喝的半酣時,和酒友又誇起閨女的聰明和孝順,引得酒友不服,“你説侄女聰明孝順,怎麼證明給我們大家看看?”酒鬼父親就又舉了那幾個嘴邊上例子,結果大家都不服氣,“説那不能算數,要證明侄女孝順和聰明,得能答上來我們所出的題目,答上來我們不僅真服了她,而且送給你們父女倆一桌酒席。”雙方打賭擊掌,眾人並告戒王老九不可預先泄密,大家揮手而別。

重陽節的早晨,王老酒的幾位酒友抬着一罈酒來到門口叫門,姑娘開門一看這幾位的架勢就愣住了,這時倆酒友上前答道:“我們兩位一個叫張老酒,一個叫李老酒,二人抬着一罈酒,手裏拿的是韭菜,今天本是九月九,特來請我九哥到酒花園裏去喝酒。”二人説完瞪着眼睛看着姑娘的反應,姑娘略一沉吟就明白了,此刻,恰好裝睡的王老九在屋裏問道,外邊是誰來了呀?她馬上機智地答道,“是來人了,爸爸,咱家來了貴客了,兩位長輩一個叫張三三,一個叫李四五,二人抬着靈丹曲,手裏拿的是扁葉葱,今天恰是重陽節,幾位叔父邀請父親您到菊花園裏去赴宴。”話音未落王老九已經得意的踱到門口,衝着幾位老友哈哈一笑。而門口的幾位老酒友無一例外的伸出大拇指,對姑娘的機靈讚不絕口。心服口服。大家擺上酒席,輪流為王老九有此孝順和聰明的閨女敬酒。大家大醉一場。

重陽節又到了,母親早已不在人世,可這個故事藴含的傳統美德和做人的智慧,依然令人讚賞和回味。不知母親講這個故事時是有意還是無意,時至今日,這個故事還一直影響着我的價值判斷和為人處事。直到今天我還會在重陽節上講給孩子們和晚輩聽,儘管他們提出了許多質疑和不屑,但我相信我們這個社會的道德和信仰的根基,肯定會因為這個故事的吸引力逐步降低的原因而被消弱。不知是否是故事的內在説教韻味太強了還是社會進步太快了?

社會進步發展應該和道德意識同步得到提升,但現在這兩者間聯繫的紐帶似乎被生生的扭斷了,在經濟高速繁榮發展的今天,傳統道德的退化和人們社會行為的失序不幸成為了我們要面對的事實。社會的經濟發展繁榮若以道德信仰水平的降低為代價,這肯定不是好事,我們必須思考如何做出改變!

重陽節作文 篇3

重陽節前夕,媽媽和我開始準備送給外婆和外公的禮物了。媽媽想做一個蛋糕,我不同意,因為她雖是有了點經驗,但每次總是會出差錯,要麼忘加了配料,要麼把蛋糊攪消泡了,做得很小,而且很費時。又沒有買的好吃,幹嗎要累自己呢?我馬上向媽媽提意見,想去蛋糕店裏買個高級大蛋糕送給外婆外公,媽媽搖頭,拉着我去超市買配料。

買完東西就開始做蛋糕了。媽媽在做,我趁機也在一旁看着,偶爾打打下手。經過媽媽3個小時的精心製作,蛋糕烤好了。媽媽切下一個小角給我嘗,哇,好香!細膩、鬆軟,再看那個大蛋糕,表層是巧克力色,裏面是淡黃色,圓圓的,多漂亮啊。我又想起了做蛋糕時,媽媽拿出的材料是草雞蛋(原生態的最有營養的雞蛋)、最純淨的冰糖粉和高級蛋糕粉(能做出最美味的蛋糕)。當時我還不解:“為什麼要用這麼貴的原料做蛋糕?”媽媽就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孩子,外婆得了結腸炎,病因是多吃了壞食品,媽媽哪能不弄點優質食品給你外婆調養調養?”媽媽的這一番話裏,其實藴藏着她對父母的孝心,媽媽做的蛋糕也不是普通的蛋糕,裏面還有着感恩之心呢。

重陽節到了,我們一家人帶着蛋糕來到外婆家。外婆外公吃着蛋糕,非常高興,也切了一大塊蛋糕遞給我。面對這垂涎已久的蛋糕,我真恨不得一口把它吞下去,可看着它,眼前浮現出外婆慈祥的面孔和外公笑眯眯的臉,又想起媽媽説過的話。平日裏,外婆幫我們洗、買了多少件衣服,每週都會打來電話:“日子過得好嗎?”等我們一回來,她就會燒一大桌好菜;外公要有什麼好吃好喝的,總是捨不得給自己,一到這時候就擺出來給我們;媽媽和爸爸白天工作,晚上做飯,忙忙碌碌的,也該舒服舒服了。於是,我持起刀叉就要去切那一塊大蛋糕。爸爸媽媽以為我要把它吃光,就想去制止。誰知我把那蛋糕一分兩半,一半還給外公外婆,一半給爸爸媽媽。媽媽見了,馬上向我投來讚許的目光。

一份大禮物,一份小心意。一份親手做的禮物,往往包含着一片真心。其實我們給外公外婆的禮物很簡單,卻又很珍貴——是感恩的心哪!

重陽節作文 篇4

在金色的秋天裏,我們不僅迎來了中秋節、國慶節,而且還迎來了重陽節。

早在幾千年時,就已經有尊敬老人的美德。在現代,我們在大街上都可以看見尊敬老人的,比如説“扶老人過馬路,在公共汽車上,看見老人就給他讓座……政府為了讓老年人度過美好的晚年生活,特別為老人開辦了老年大學,這種大學是免費的。這種學校開辦的科目可真多呀!有美術、舞蹈、戲曲、武術、樂器……他們對知識充滿了渴望,抱着不服老、不服輸的心,像個國小生一樣,品味着書中的“絕世美味”。

在重陽節的這一天,老爺爺奶奶成羣結隊的去爬山、飲菊花酒、佩帶茱萸。

重陽節還有一個名稱叫老人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希望重陽節這天大家玩的開心,記得替家裏的老人祈福!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重陽節作文 篇5

每年的農曆9月9日是我們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唐代大詩人王維的詩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寫得就是重陽節,可見我們的這個節日有多麼的悠久了!重陽節有很多的風俗,如賞菊花、插茱萸、登高、吃桂花糕,其中我最喜歡吃桂花糕了!

提到桂花糕,就一定要説一下桂花了。桂花個頭小小的,好像黃色的蝴蝶一樣,躲在樹叢中和我們捉迷藏。雖然它很小,但是它的香味很濃郁,香的我都想把它們給吃下去了!

我和媽媽拿上一把花傘,一起下樓打桂花。媽媽負責把傘撐起來倒放在樹下面,我在旁邊使勁搖桂花樹。只見滿樹的桂花一個個依依不捨的從桂花樹上脱落,然後像蝴蝶一般跳着舞落到媽媽的花傘裏,真像“天女散花”呀!

不一會兒,我們已經收集了好多好多的桂花。回到家,媽媽找來一個乾淨的玻璃瓶,將桂花裝在裏面,然後在上面撒上厚厚一層白糖,這是怎麼回事呀?媽媽説,必須先用白糖把桂花“蜜”一下,等到白糖全部融化,桂花躺在白糖汁裏時才能做桂花糕,特別的香甜!

……

終於吃到又香又甜的桂花糕了,真好吃啊!吃着手中的桂花糕,我已經在期待着來年的重陽節,再和媽媽一起打桂花,做桂花糕吃了!真香啊!

重陽節作文 篇6

風兒輕輕地吹,吹落了樹葉,吹落了花瓣,吹黃了田野,還吹來了值得慶賀的吉利節日-重陽節。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曆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習俗。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有人喪命,這些百姓受盡了折難。它也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恆景自己病倒了愈後,他辭別了妻兒,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害。他四處訪師尋道,最終在一座最古老的山,找到了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恆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終於找到了那個神奇法力的仙長,從此恆景刻苦練出了非凡的武藝。一天仙長將恆景叫來説:“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恆景回到家,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將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中午時分,隨着幾聲怪叫,瘟魔衝出汝河。突然聞到香和酒氣,便戛然止步,這時恆景手持寶劍幾個回合就將瘟魔刺死。後來人們就將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重陽節便被稱做老人節。

我也有所感受,所以在這個星期天我準備給來我家串門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做一頓豐富的午餐。

第二天,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來了,爸爸媽媽連忙去迎接他們,我依然在廚房忙碌着,過了一會兒,菜都上完了,我才從廚房出來,將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到餐桌上吃飯,他們一邊説一邊交談着,嘴裏都不停得念着“好吃,好吃...”我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看見老人臉上的笑容,我的心裏想樂開了花一般,外婆説“誒?今天是什麼節日啊,幹嗎做這麼多菜啊?”奶奶笑着説:“今天是重陽節啊,你老糊塗了吧?”全家人一起哈哈大笑。“今天這菜是誰做的?挺好吃的。”爺爺問,爸爸説“是琪琪親手做的,説給你們過重陽呢!”“哎呀呀,琪琪長大了。”外公笑着説,媽媽笑着説:“是啊!”

看着長輩們欣慰的笑容,我的辛苦總算沒有白費啊,看着他們的笑容,突然覺得他們年輕了幾歲...

不知不覺中,時間過去了,一個快樂的重陽節就這樣過去了,在這裏,我真心地祝願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越活越年輕,每天都快快樂樂的!

重陽節作文 篇7

農曆九月九日,日月並陽,是為重陽。因“九九”諧音“久久”,俗嘉其名,常於今日祭祖與敬老,取其長久之意。

長長久久的日子,子女心念父母健康長壽,父母唯望子女環繞膝邊。無奈人生易老,事業親情難兼顧,天南地北兩遙遙。龍應台的《目送》,細緻地描述了這種感受:“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百度首頁上兩位老人的`背影,伴着夕陽下並行的影子,緩緩走向大雁南飛的深秋。畫面如此安詳,就像你我每次的目送。終有一天,擁抱之時,開始為父母滿頭的白髮而心痛,“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説與朋友,還有一種慷慨與灑脱,説與父母,真是一種悲愴。面對終將到來的別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態度,最好的方式應該是珍惜當下吧,盡好為人子女之孝。

自古烏鴉反哺,人盡孝道,天經地義。孝道應有三,即孝心、孝力和孝順。

沒有孝心的人,即便萬貫家財,也於孝無補。當然,有孝心無孝力,想盡孝道也是枉然:整日自顧不暇,拿什麼去孝敬父母?沒錢買肉,割下自己的臀肉給母親解饞;買不起活鯉,寒冬臘月用肚皮焐冰求魚——這種自殘式的封建愚孝,不過是得不到兒女孝敬的古人的可憐夢想。在市場經濟時代,想盡孝,還得盡力去掙錢,用自己的才智和努力創造美好生活。

老人的需求不僅有物質的,更多還是精神上的。要讓父母精神上充實愉悦,光孝不行,還得順,“老小孩,小小孩”嘛,多多寵愛他們,取悦他們,即使不在身邊,記得常打電話給他們,並且告訴他們,有他們的陪伴何等幸福。

羅素説:“一個人如果對自己身外的事物有濃厚的興趣並從事適當的運動,那麼他的晚年生活就可能過得很好。”這話不假。以興趣為基礎的情趣,可使老年人的生活品味高雅,才情煥發,退而不休,樂而忘老。

這就不得不推薦20xx年4月百度專門為老年人推出的全球首個老年搜索引擎——百度“老年搜索它將老年人熱衷的如醫療、天氣、曲藝、花鳥、養生等網站在同一頁面列出,不用打字,直接點擊便可查找所需內容。通過這個便捷的窗口,老年人的興趣愛好有了海量優質信息的支持,從此日子不再單調,也不會寂寞,身心越來越歡快。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百度祝願天下老人精神矍鑠,樂而忘老!

重陽節作文 篇8

我的鄉愁,就是童年的快樂。一個澧水邊的小村莊,有着一個響亮的名字叫勝利。在這裏,我們捉河蟹用鞋子裝。在這裏,我們騎在牛身上放牛。在這裏,我們摔四角能裝滿一書包。在這裏,我們分波打架從村西打到村東。在這裏,我們玩過家家用樹葉當碗用草當菜。在這裏,整個村子就是我們的兒童樂園,花草樹木就是我們的遊樂設施。

我的鄉愁,就是我的中學。一個小鎮上的學校,有着一個動聽的名字叫洞庭。在這裏,我們知道牛頓定律是因為一個蘋果掉下來了。在這裏,我們不懂愛情卻天天談論誰和誰又好上了。在這裏,我們的髮型都是一個樣子左邊頭髮要遮住眼睛的“三七開”。在這裏,我們住在學校睡在濕冷的被子裏一樣能談笑風聲。在這裏,學校比家呆的時間長,家裏的伙食比學校要好的多。

我的鄉愁,就是我的高中,一個小城裏的學校,有着一個令人羨慕的名字叫一中。在這裏,我們最美的時光是打籃球,那時的喬丹是我們心中的神。在這裏,我們課桌上的資料能把身體淹沒,那時的我們揹負着全家人的希望。在這裏,我們下了晚自習騎着自行車飛奔在無人的街上,也許是要釋放青春的活力與激情。在這裏,我們看到喜歡的姑娘睡不着吃不香,着了迷還不敢把手牽。在這裏,有的同學還在教室挑燈夜戰,有的同學卻在網吧酣暢淋漓。

我的鄉愁,就是我的父母。日漸蒼老的臉龐和早已泛白的頭髮,證實着時間去了哪兒。每次離開家門的哪一刻,都不敢回頭和他們揮揮手,害怕我濕潤的眼眶會被淚水侵佔,不捨的眼光會觸動我靈魂深處的軟肋。子欲養而親不待,才是人世間最大的悲哀。詩人余光中説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我説鄉愁是一個小小的風箏,我飄在這頭,母親牽着那頭。

願天下父母幸福健康,重陽節快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