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吃粽子作文(集錦10篇)

來源:文萃谷 2.2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吃粽子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集錦10篇)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1

進入六月,端午節將至。每到端午,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是怎樣的,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呢,來看下面的詳細介紹。

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我們所知道的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實際上據專家考證,粽子只不過是民間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説端午節吃粽子是祭屈原,是後人附會而形成的,只是反映民眾的心裏願望而已。傳説,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實際上,為了紀念春秋時晉國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間節俗的“寒食節”(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許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與清明食粽的民間風俗。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裏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説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粽子不僅形狀很多,品種各異,而且各地的風味也各不相同,主要有甜、鹹兩種。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蠶豆粽、棗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豬油粽、棗泥豬油粽等。鹹味有豬肉粽、火腿粽、香腸粽、蝦仁粽、肉丁粽等,但以豬肉粽較多。另外還有南國風味的什錦粽、豆蓉粽、冬菇粽等,還有一頭甜一頭鹹、一粽兩味的“雙拼粽”。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使得粽子家族異彩紛呈。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2

同學們,你們一定聽過這首詩吧?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贏軀亦點舟。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這首詩描寫了南宋詩人陸游在端午節這天的生活習慣。作者吃粽子,插艾枝,儲藥、配藥方、祈禱這一年能平安無事。從中也反映出了江南端午節的風俗。

作為中國古老文化節日之一,端午節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可謂是家喻户曉,人人皆知。過去,我對端午節的知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假裏,我讀了《我們的節日》這本書,才知道原來端午節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內涵。從這本書當中得知,端午節是在中國這麼多的節日中,名稱最多的:端午節、端陽、重五節、夏節、天中節、五月節、詩人節等。端午節的來源也有很多種,有紀念屈原説、龍説、紀念伍員説等20多種。

其中,最流行的是紀念屈原説。據説,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湧到江邊去憑弔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那爭先恐後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着我們。

因為這深厚的文化底藴,所以端午節現在已經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強大的生命力,在我們德清,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據説可以辟邪消災。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濃濃竹葉清香的粽子,是我們孩子們的最愛,棗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們還會佩帶着香袋,姑娘們以這五彩繽紛的香袋做飾物,既香味裊裊,又讓自己變得更美麗動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來了不少小夥們留連的目光。

偶然間,我從網上看到去年,韓國打算向聯合國申報端午節為他們國家的遺產,我非常驚奇,覺得這是對我們中國人的羞辱,端午節是中國人的,怎麼可以讓給別的國家去申報呢!這可能跟有些人喜歡過洋人的節日有關吧!我想,我們應該行動起來,為保護宏揚我們中國自己的傳統文化,儘自己的一份力吧!

看了《我們的節日》,那一個個傳統、有趣的節日,正款款地向我們走來,《我們的節日》一書,為我們打開了另一扇門,讓我們通過另一個角度,去審視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讓我們更有理由為中華文化而自豪!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3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中國的傳統節日更是充滿了民族特色,而端午節就是其中的一個。

端午節又叫端陽節,聽家鄉的人説,端午節還有個來歷呢。據説,古代有一個詩人叫屈原,十分熱愛自己的祖國。可是,當時的皇帝昏庸無能,使得國家四分五裂,百姓家破人亡。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國落得如此田地,於是他悲痛欲絕,投江而死。人們聽説屈原投江而死,連忙划船到江裏去打撈他的屍體,可是卻怎麼也找不到,人們怕魚蝦會會把屈原的屍體吃掉,就把糯米撒到江中。這樣那些魚蝦就去爭食糯米,而不會去侵蝕屈原的屍體了。

這個故事傳下來後,人們每年都用包粽子與賽龍舟的方式來紀念這個偉大的愛國詩人。粽子是用糯米加上糖做成的,又香又甜,我可愛吃了。每年的端午節,母親都會包非常多粽子讓我們吃,所以,我天天盼着端午節的到來。賽龍舟可好玩了!在平靜而遼闊的大江中,幾隻船甚至十幾只在一起劃,船頭上都有一面小旗,船上有十幾個漿手,幾個打鼓的坐在船中央。號角一吹,鼓聲立即響徹天地間,漿手每人持一隻短漿,隨着鼓聲划動。兩岸觀賽的人也閒不住,不停地拍手叫好,還為船員加油打氣。鼓聲是有規律的,什麼時候節奏應該緊迫,什麼時候應該輕緩,鼓手都掌握得準確無誤。不管哪支隊伍贏了,其它的隊伍都會為他們祝賀,這是多麼博大的胸襟哪!哪支隊伍贏了,就在哪隻船頭上繫上紅布條。這小小的紅布條表現出了這支隊伍的團結與集體榮譽感。每當看到勝出的隊伍的船上掛的紅布條,還有隊員們臉上的笑容時,我就會對母親説:“母親,我長大以後也要學划船,像這些大人們一樣來賽龍舟,還要拿冠軍!”母親看到我自信的樣子,欣慰的笑着説:“好,母親支持你。”我高興得心都快要跳出來了,恨不得馬上長大,然後去參加龍舟比賽,拿到冠軍,讓眾人為我喝彩。

除了包粽子與賽龍舟,端午節時,還要在門的左右兩邊的牆縫中插艾蒿,午飯還要吃肉,飲雄黃酒也是端午節的一種習俗。

端午節十分有趣,瀰漫着濃郁的鄉土氣息,充滿了民族特色。中國的其它節日也都非常有趣,透露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熱愛之情,充滿了民族特色與鄉土氣息,但我獨愛端午節。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4

老人們説,端午節是門前懸掛的艾草,菖蒲,可以驅鬼辟邪,求得平安;青年們説,端午節是河上的一條條龍舟,可以盡情展示自己孩子們説,端午節是腰上掛着的一個個香袋,每一個都裝有一個童趣的心。只要擁有過她的人,哪怕只聽過她的故事,都會有刻骨銘心的感覺,我又豈能例外。

端午節是我們這塊神州大地上的一個傳統節日。到了那時,可熱鬧了!人人門前懸上艾草,掛上鍾馗,有的地方還有賽龍舟,但這些還是吸引不了我,我最喜歡吃粽子,爸爸對我説,端午節包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在遭到不公正待遇的時候,不願離開生他養他的故土,為了祖國,為了民族,投江殉國。我想,愛國主義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是凝聚國家和民族團結支柱,屈原精神的偉大,在於他心憂天下,忠貞不渝的愛國主義精神。

包粽子首先要有箬葉。媽媽對我説,箬葉要到山上採,山上會有箬葉樹,我和夥伴們,大人們一塊兒去採箬葉,山上有人工栽種的箬葉樹,所以我們不用瞎瞄瞎撞,直接去採就行了。我每次都會與夥伴們競賽,看誰採的多。箬葉採回家後,還得用剪刀剪去箬葉的兩端,放在水裏泡個一天半會兒的,才能包!有了箬葉還不行,還得有糯米和餡料,我家是吃葷的,所以當然是去買肉了!

端午節是農曆五月五,那一天家家户户都會包粽子,掛香包,划龍舟和掛艾草,那一天早上奶奶準備竹葉,蛋黃和一些材料。

我和奶奶很早起來包粽子,剛開始我包的不太好,後來我越包越順手,奶奶還説我很厲害呢!包完了粽子,奶奶拿去蒸,這時候大家也起來了我和弟弟也把香包拿起來掛著,我們吃完了奶奶煮給我們吃的愛心早餐,大家各自去做我們該做的事,我和弟弟一起去幫忙奶奶打掃家裏,我知道一個端午節為什麼要划龍舟和吃粽子的故事,事情是這樣的:以前有一位臣子他叫屈原有一天有一個壞臣子跟皇上説屈原的壞話,皇上非常生氣,屈原聽到了這個消息非常難過,於是他便跳江死了,皇上聽到了這個消息非常後悔和難過,便派人去把它的屍體撈起來,皇上為了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屍體便請人做了很多的飯糰讓魚蝦吃飽才不會吃掉屈原的屍體流傳到現在就是現在的粽子和划龍舟,掛香包和掛艾

草則是要驅趕壞東西。

我覺得端午節真是個有趣又忙碌的節日,所以端午節我一定會幫忙爸媽做事情,也助你們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5

端午節到了,端午節都要吃粽子。下面,我給大家講講關於端午節粽子的知識吧。

首先介紹一下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吧。端午節是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所留下的節日。屈原是我國古代一個千古 流芳的人物。他滿腹才華,卻遭奸人所害,被迫跳江自盡。人們為了不讓他的身體被魚糟蹋,就回家拿米團往水裏扔 ,時間長了,就形成了端午節,也就有了粽子。端午節還有好多別稱呢,如: 端陽節、重午節、天中節、浴蘭節、端 禮節、解粽節等。

我想,大家都很喜歡吃粽子吧。現在市場上的粽子有好多種呢,如:桂圓粽、肉粽、水晶粽、蓮蓉粽、蜜餞 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鹹蛋粽、叉燒粽等。聽得都流口水了吧。

關於粽子的做法,也有很多種,不同的粽子做法不一樣。我就説説紅豆沙味粽子的做法吧。做粽子之前首先 要準備好材料,主要有:一包紅豆沙,一大碗江米,一把粽葉粽繩,粽葉多數是竹葉,也有蘆葦葉做粽葉的。準備好 材料之後就開始進入做的程序:先把粽葉粽繩洗乾淨用水浸泡;接着把江米用清水淘淨,然後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 水開火煮熟或者蒸熟;接着用同樣的方法把紅豆煮熟,並將煮熟的豆子攪拌成糊狀,就成了豆沙;下面就進入了包粽 子的程序:先取出兩片粽葉背對背重疊,再對摺成三角杓狀,然後放入1勺米,攤平後加入1勺豆沙,再在上面酌情加 上1勺米,包成三角錐狀,然後用棕繩綁好即可。包粽子很有技巧,不會包的用粽葉包不住,還有的包出的粽子大小 不一不好看。粽子包好之後,放入蒸鍋中蒸20分鐘或者放入清水中煮20分鐘即可食用。

對了,關於端午節吃粽子的諺語也有好多呢,如:未食五月粽,被褥不甘鬆。未食五月粽,寒衣未入櫳。食 過五月粽,寒衣收入槓。食過五月粽,不夠百日又翻風。等等。

還有,現在流行端午節發手機短信,我爸就收到好多條,我給大家説兩條吧。第一條:我是粽葉你是米,一 層一層裹住你;你是牙齒我是米,香香甜甜黏住你;粽子裏有多少米,代表我有多想你,記得給我發信息,不然粽子 噎死你!端午節快樂!第二條:我用一份健康的綠豆,一份開心的花生,一份美麗的紅豆,一份快樂的調料,包成一個 開心的粽子送給你,提前祝你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6

吃粽子啦!我喜歡端午節,因為端午節可以吃到粽子!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想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並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國王逐出宮中。

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裏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所以,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和藹可親的婆婆。所以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許多粽子。婆婆常説:用蘆葦的葉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裏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粽子了。

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然後在裏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後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完後,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後,就可以吃了!雖然婆婆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慾;只要你的餐桌前有婆婆包的粽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我每當吃粽子時,都會想起婆婆,每次包的粽子總是香噴噴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饞誕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過端午節除了要吃粽子,當然也少不了賽龍舟喲!我最喜歡看得就是賽龍舟的情形,幾十個水手都手拿着槳,用盡全身的用手奮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勢氣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規律的鼓點兒。

“加油,加油!”場邊的拉拉隊*洋溢,發出雷鳴般地加油聲、吶喊聲、助威聲,使水手們不得不更加使勁划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多麼壯觀、激烈,可以説是獨一無二,端午節傳統的象徵。端午節是中國四大重要節日之一,也是人們值得紀念的節日。

我是多麼地開心,多麼地想吃那香噴噴的粽子啊!我愛端午節!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7

今天是一月份的最後一天,我和家裏的大人們一起來到酒樓包粽子,迎接新年。包粽子是我們家的習俗,每年在即將到新年的那一天,帶着芭蕉葉,糯米,香料,竹繩來到酒樓、奶奶家包粽子。

包粽子的前一天,我們早早的就洗好了粽葉,第二天一大早就來到酒樓了。就在那矮矮的平桌上,我們把葉子放好,在門外淘好了米,放在一個大盆裏。那米可不是一般煮飯用的米,而是我們精挑細選出來的上等香糯。我們家包的粽子,既不用花生,也不用綠豆,但它依然散發出香味,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我們包在粽子裏的,是一種香料,這種香料,平時種在奶奶家的陽台裏,一到包粽子的時候,我們就會把它的葉子摘下來,把它撕成一條一條的,撕的時候,可以聞到清新的香味。當我們小孩已經把葉子撕好的時候,就會把它交給大人們,放在一個小小的用磚製成的`小罐子裏,大人們拿着一個小棒子,把它搗碎成粉,搗碎後,再放到鍋裏抄一抄,綠色變成了黑色時候,香料就做好了。接下來,我們還要去準備竹繩。這種竹繩,是生在在老家山上的一種竹子做成的,並不是每棵竹子都可以做成竹繩的。做成竹繩的竹子,必須是節長眼少,不嫩不老,長得勻稱。選好竹子以後還要把它撕成一條一條的。當一切的材料都準備好了以後,我們坐在沙發上,開始包粽子了。 、

姑丈、爺爺、爸爸、媽媽負責綁粽子,姑媽、奶奶、姨婆則負責包粽子。我呢,在旁邊觀察,幫幫忙什麼的……

只見奶奶拿起兩張葉子,疊在一起,用碗舀起一碗米放在葉子的中央,再拿起一塊沾了香料的肉放在米的中間,再舀起一小碗米蓋住肉,然後把葉子和起來呈長方形狀,再把多餘出來的葉子折起來,交給負責綁的人。綁的人呢,拿起一根竹繩繞在粽子頭上,繞兩圈,再在粽子的斜側面繞個小結固定,再拿起一根竹繩,接着重複上面的步驟,直到粽子尾,大概一個小粽子上有五根竹繩,一個大粽子上有差不多8根竹繩。

接下來,在大家的努力下,粽子已經放滿了箱子,桌子。我大概的數了一下,竟然有一百多個粽子!

今天包粽子的時候雖然我沒有幫什麼大忙,但是我也深深地體會到了包粽子的辛苦,大家的手都被竹繩嘞紅了。但是大家的心裏都是甜蜜蜜的,因為這是我們大家一起團結合作的結果!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8

“我可以一起報粽子嗎?"媽媽笑笑説:“你先看我怎麼包的,然後你再試試看。”於是我開始仔細地觀察媽媽包粽子。

媽媽首先把四片粽葉疊成寬約5釐米,將一段和中心重疊,就像一個小漏斗,然後裝上肉和米。把剩下的一段與小漏斗重疊起來,在露出的一個小洞裏填上米,把粽子裏塞結實。最後用一根針把粽葉的小一段穿到背面拉緊,這樣一個好吃的粽子就完成了。

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包粽子,這樣以後就可以幫媽媽的忙了。

端午節吃粽子的作文 7

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傳説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今天,姥姥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就跟姥姥學包粽子。姥姥拿了一張粽葉,用手一捲,粽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學着姥姥的樣子,拿了一張粽葉,想把它捲成圓椎形,可就是卷不好,捲來捲去還是一個直筒。姥姥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緊粽葉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裏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鬆一些。”在姥姥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粽葉。

接着,姥姥在空心圓錐形的粽葉裏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勺舀一些糯米放在裏面,然後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緊緊的。我也在粽葉裏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時,不是把粽葉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姥姥説:“搖動筷子時要輕一些,把粽葉包緊些。你看……”姥姥邊説邊示範,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粽子像點樣子了。

然後是捆繩。只見姥姥兩手捏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個粽子。隨之,第二個,第三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

最後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把綁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鍋裏,然後放入冷水滿過粽子1釐米左右,點火……水開15分鐘後把鍋裏上下粽子換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時即可。

這時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活兒,包起來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的傳統風俗。藴涵着祖國人們深深的情感,承載着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於中國,發展於中國,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日。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9

端午節吃粽子已經成為了我國的民族風俗,幾乎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一次我一見到粽子總得繞道走,否則一種膩膩的滋味兒將會油然而生。

每當我咬上一口粽子,一種説不出的難受就會不由的從心中竄出來,令我覺得昏昏沉沉,無論看到什麼都覺得噁心,心中只有一個想法——將胃中的食物一下子全給倒出來。就算我怎麼嚼,都難以下嚥,心中像塞了一團棉花死勁的令我吃一樣往嘴裏怎麼塞也塞不下去。

我不愛吃粽子,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理由則是因為我家的包的粽子與其他粽子不同,我家的粽子是用大米以及甜酒代替原先的糯米,其中也沒有臘肉或其它餡,在吃時,現準備一碗糖邊吃邊蘸。口感除了一股濃濃的甜味兒別無它味。

20xx年6月8日痛苦的端午節又來了,一大早起來北風迎面吹來,涼颼颼的,我爬起來裹着被子,慢慢向牀下蠕動。這時,只見媽媽提着一大包的東西走進家門。

我迷惑不解的問:“喂——媽媽,你——拿的是什麼?”寒風侵襲着我,凍得我直哆嗦。

媽媽走到我的跟前,將袋子在我頭頂轉了一圈,説:“説想知道嗎?”我點了點頭。

“那就是——,我就不告訴你。”説罷,有舉着那袋子回到了廚房。

我有些不耐煩了,大聲嚷嚷着:“到底——是什麼?”

“什麼!聽不見,聲音太小了。”媽媽故意賣關子。

“愛説不説,隨你的便,不聽拉倒。”

“好啦,我説了啊,你聽着粽子,香甜可……”

“別説了,我噁心。”我捂着嘴支支吾吾地説,我才不管什麼寒風北風的,直奔廁所,大泄一番,將胃裏的東西通通倒出來:我倒掉了食物我吐口水,吐了口水然後嘔胃液……

“怎麼過敏?看來這新鮮甜美的的糯米粽子只好讓其閒置了,哎——。”媽媽無奈的長歎一聲。

“啊——糯米的不是媽媽做的大米粽子,那我愛吃。哈——啊——欠——。”我擤了擤鼻涕説:“真不爽,剛起牀就別北風給凍感冒了。”

媽媽瞟了我一眼,冷淡的説:“怎麼還懷疑我的手藝,嫌我做的粽子不好吃?”

……

早餐,香噴噴的粽子端上來時,我邊迫不及待的咬上一口,在口中,黏黏的粽子不是的在嘴裏散發出一連串的鹹味,鮮美的湯汁從中溢出,猶如波濤一般在口中翻滾,又好像鞦韆一樣在其中搖盪。臘肉更是爽口,臘肉看起來膩膩的。可一放到嘴裏味道卻截然不同,軟嫩的臘肉在嘴中滑而不膩。鹹鹹的粽子配上軟嫩的臘肉令人一個子叫好,兩個字叫美味,三個字還想吃。

這個端午節並非是痛苦的,而是快樂而又美好的。

端午節吃粽子作文10

“粽子粽子我愛你,愛的好想吃掉你。”我很滿意地坐在賣粽子的小攤上,期待美味、香甜粽子的到來。

我舒舒服服坐在椅子上,攤主端過來一個潔白清亮的盤子,盤子裏盛有兩個粽子,攤主聰明的把黑白粽子按照八卦的佈局排列開來。更有趣的是攤主在白粽子上加一個黑蜜餞,在黑粽子上加一個渾身亮麗的白山藥,整個粽子便栩栩如生了,使得我都不願吃掉它了。或許這就是粽子店如此紅火的原因吧!

拿起叉子,卯足了勁兒地刺去,鋒利的叉子雖刺穿了粽子的身體,但提起時粽子並沒有跟着一同起身,仍高貴地躺在盤子上,對於我這個吃東西從未用過叉子的鄉巴佬來説,這可是我有始以來從未遇到過的大災難。一次、兩次、三次都未成功。失望的我正準搬師回朝的時候,突然想起中午吃飯時無意間拿了把勺子還放在褲兜的事了。連忙坐下來,把手伸向熱乎乎的口袋裏,掏出了“大救星”———勺子星君。輕輕地揮動着勺子,挖走一小塊黑米粽子,塞進嘴裏,閉上眼,像個美食家,細細地品味着噴香的黑粽子,為它的“另一番美味”不注的點頭,緊接着又挖了一塊白粽子,吃了一口,但不知怎的,可惜地搖了搖頭,歎了口氣,又吃了起來,中間再也沒説過一句話,或許是默認了對此物的判斷。

回到家時,天早已黑下來。吃了晚飯,躺在牀上,回想了那盤粽子的“味道”,不禁半喜半優,像是一個瘋魔。

那塊黑粽子,吃到一口:雖為米粒,咬起來卻並不軟弱,反而多多少少有一些剛強,阿,等吃到的第二口:“黑粽子上撒了把糖籽,加上糖籽之後,反而甜而不膩,吸收了糖籽甜分的黑粽子變得更加龐大,團結。所以,我毫不猶豫地吃掉了它。

白粽子與黑粽子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現。

第一口白粽子:咬了一口才發現它軟塌塌的,多少有一些像那一輩子屈服的懦夫,而這種屈服有點出乎了我的想象。第二口:白粽子上也撒了些糖籽,吃起來又軟又膩,使得我不太情願地吃掉了它。

這黑白兩種粽子,他們像人一樣,一個剛定堅毅,有着不屈的信念;另一個則軟弱而膽小怕事,只會一畏逃避。在這裏我願做第一種人,像黑粽子一樣,不屈不撓。

請問,如果是你,你選擇第一種,還是……第二種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