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學院教學的建議

來源:文萃谷 2.12W

一、課堂教學方面:

對學院教學的建議

1、教學安排上的整體與局部的把握。首先是學科內前後章節的前呼後應,講課循序漸進的同時應該注意與相關章節的聯繫。其次是專業學科與基礎學科、工具學科中相關內容的聯繫。舉個例子,線性迴歸法是實驗學科中的重要方法,但是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因為與各學科都重複,老師們都不願意在自己的課堂上講授,都説是學時問題。微積分、分析化學、物理實驗、概率統計這些課程都把這部分跳過去了。雖然同學們通過自學基本都能掌握這部分內容,但在應用的規範性和理解的深刻性上可能沒有不同老師重複講授的效果更好。

2、講課方式生動、易於接受,並且老師能更好地與學生進行交流,加強師生間的互動。我們覺得多媒體教學作為主要的教學手段不太合適,它作為輔助手段更合適一些。傳統教學方法——老師的板書更具有人性親和力,能讓學生與老師的距離更近。多媒體的某些方面,比如動態效果等是傳統方法所不能比擬的,但這隻能作為輔助使用,可以在課外的時間放在網上讓同學自己查看。老師邊板書邊講,可以讓學生更容易記筆記,更容易發現疑難點並及時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另外,老師上課最好不要光看自己的筆記或照着書讀,這樣會給我們一種老師沒認真備課的錯覺;而且這樣是最容易使學生犯困的。實踐證明,激情四射、滔滔不絕,管他講的是什麼,總之講得有意思,這樣的老師更受同學歡迎,也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3、注意培養學習的能力,而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其實,在我們看來,我們學習的東西很多,然而它們的作用並不在它們本身。把這些知識看作一種“載體”,一種工具,可能更為合適。我們學習的目的並不在於能“吃入”多少東西,而在於學會怎樣去“吃”,這也許才是教育的本質所在。我們現在所接受的知識是為了讓我們通過擁有它能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老師在上課時應該更注重這方面能力的培養,而不應該像高中老師那樣過分的包辦。最基本的東西充分強調,擴展的部分稍作提示,讓我們自己課下去看,不懂再問。還有,我們認為,本科是不應過分強調專業的,各類知識應該都學一些。具備了這樣的能力,我覺得同學們對於未來學習工作中各種新技術、新知識也會遊刃有餘。至少在學習那些新技術、新知識時,不會感到畏懼和無從下手。

4、講課內容應該既有書本可參,又有自己的特色。

(1)例題與理論相交融。理工科的學習,概念、公式等比較多,數學推導也比較繁瑣,尤其是我們化學,定性的、半定量的、定量中近似的東西很多很多,要想讓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課堂知識,上課多結合針對性的例題是很好的輔助手段。沒有例題,很難準確把握那些標準。

(2)講課有側重點。對簡單的、對學科不是很重要的知識或者前沿的`、我們理解有很大難度的內容講得快一點、泛一點,對重要的知識和經典的方法講的詳細點,每堂課的授課內容應適量,不要太多,尤其用幻燈片上課的老師,避免同學們成為祕書式的人才。

(3)儘量抽一些時間介紹課本上相關知識背後的科學家的故事,讓學生長知識的同時又能長見識,讓學生明白科學家是怎麼搞研究的,我們以後有哪些可以參照的,並讓同學們理解什麼是化學,化學應該研究些什麼,她在科學整體發展中有哪些任務,應該起到什麼樣的作用,這門課在化學中的重要地位等等。

(4)多介紹一些當前與學科有關的科技前沿,學校及國內在這方面的研究水平與國外對比有哪些長處或不足,也可以介紹一些老師自己平時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促進學生的創新意識。

(5)“化學講座”的課程應該繼續開設,最好由院士和科研第一線的老師抽時間面向全院同學做一系列簡短但精練的講座,也可以激發同學們的興趣,併為以後的人生設計方向。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一課,最好上一個學期每週一次。這方面理學院和地空學院好像做得比較好,理學院有一段時間每週都有面向低年級本科生的學術報告,而地空學院更是為大一新生開設了“地球科學導論”這門精彩的課程。我覺得我們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擁有如此之多的優秀的老師,在這方面應該更有優勢,做得更好才是。

二、實驗教學方面:

化學畢竟是一門實驗學科,在實驗教學中,老師的任務不應該僅僅是把實驗給學生講一遍具體操作,演示一遍之後,讓同學們照葫蘆畫瓢的重複一下實驗步驟。這樣的實驗不能給同學留下多大的印象,也不能讓同學體驗到實驗的科學精神——因為在這樣的實驗過程中同學們只是在機械的重複實驗步驟,而不會明白自己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我以前做過一本加州伯克利大學的有機化學試題集(《加州伯克利大學有機化學試題集》,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其中前言講的是那裏有機化學理論和實驗教學的實施情況。他們的本科生每週除了要做實驗,還有固定的時間討論實驗。這種討論的形式和內容可以摸索,但這種討論的方式我覺得實在可以採納。基礎實驗雖然相對成熟,但仍有很多問題值得討論。而且,這也引出了下一個問題,就是關於基礎實驗的內容。具體就是原創性實驗應該多一些。在做了幾個基礎實驗後,可以讓同學們就這幾個實驗的原理、方法通過查閲文獻設計新實驗,然後與同學討論、與老師討論,提供方案,讓老師給出可行性;對好的方案的獎勵就是讓其他同學一起做這個原創性實驗,這也是對實際科研過程的一種反映。在科研實驗室中做出的比較成熟的實驗也可以轉移到基礎實驗室中,討論的題目可以由做出這個實驗的老師甚至研究生提出。

總之,對於以上兩個大方面——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的建議,有些可能説起來容易,做起來根本無法把握,對老師要求很高,對學生要求也很高。但正如化學中的一個普遍現象,理想狀態是好的,也是難以達到的,但我們總是可以不斷接近這個理想狀態。教學的受益者畢竟是我們學生,因此希望與各位親愛的老師們共同配合,達到教與學的目的,真正學到知識、能力和素質,走向自己的成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