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碎片作文

來源:文萃谷 3.09W

深夜,只有枱燈陪我。抓着筆的手指微微顫抖,我不禁哀歎,還有一堆宂長的ABCD來不及寫。遙望漆黑的天幕,閃爍的孔明燈猶如我拴不住的思緒……

思想的碎片作文

倒杯水坐在地板上,開始翻郭敬明的《愛與痛的邊緣》。我彷彿看見17歲的他在這夜晚敲擊着鍵盤,一個字一個字地在我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跡。

他説,沒有歡笑的青春不完整,沒有眼淚的青春更是一種殘缺。

他説,只要我們以相同的姿勢閲讀,我們就能彼此安慰。

他面對着大學聯考的獨木橋,我面對着同樣擁擠的會考。我明白現在我得同這些試題周旋,把小小的夢想藏在口袋裏。

直到有一天看到他的《小時代》,感覺心中的那片草地,飄飛着的蒲公英,那個仰望天空的小孩已不復存在,曾經的單純筆調,遺失在香奈兒,遺失在普拉達。

他用精緻的文字鑄成一堵高牆——這頭兒是懵懂的我,那頭兒是金粉奢靡的世界。不斷有包着鉅額現金的句子重創眼球,我被逼着去關注這個“小時代”。

於是,我子夜穿越市中心,看着天一廣場星巴克裏啜着咖啡表情悠閒的人們,商城裏炫目的鑽表衣飾……不覺感到霓虹中隱隱約約的寧波,果然沒有白晝那麼明朗了。

當朋友們都開始談論漂亮的衣服鞋子,在西餐廳裏用手機上網查作業答案時,我感覺自己已經置身在物質的漩渦裏,在輾轉,在沉淪。

五光十色的物質讓我覺得刺激,但我並不快樂,反而在夜晚降臨時,感到空虛與不安。

看完磚頭般厚的雜誌,感到頭昏腦脹,於是找出一本《論語》,亞麻紙的質感與銅版紙很不一樣,覺得新鮮。翻了一會兒,視線停留在寫顏回的一句話上: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如此艱苦的生活,居然還有“樂”可言,這“樂”來自何處?驀地想起很久前讀過周國平的《精神棲身於茅屋》,他寫道:“一切賢哲都主張簡樸的生活方式,目的就是為了不當物質慾望的奴隸,保持精神上的自由。”這句話中説的“樂”,應該來自精神上的自由。

原來不是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娛樂場才有“樂”,原來不是隻有物質才能堆積出“樂”。突然想到以前單純的生活……

接着我陷入暗無天日的權衡,像是馬拉松賽跑,自己和自己:白天依舊波瀾不驚像昔日的郭敬明一樣揹着書包穿梭於家和學校之間,晚上則發狂地看書,因為我惘然——或許只有這樣才可以平復我的躁動。

書中厚重的思想讓我知道自己的渺小。人生短暫,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只是一個迸濺的水分子。(我平靜下來,細細地審視自己的每一寸皮膚,剔除鑲嵌在裏邊的物慾,找尋靈魂小小的身影。從此,走過和義大道時,我很平靜;看見那些衣着光鮮的人們,我很平靜——就像柏拉圖在樹林裏安營紮寨,為了找到永不枯萎的最美的花。然而一切都漸趨平和了嗎?

在學習中國現代史時,同學借我一本《活着》,她説這本書講了幾十年前中國人民的生活狀況,你好好看看,可以對歷史有更深刻的'理解。

我打開這本書,感到每個血細胞都在血管中奔跑。

我全然忘卻同學的話,被書中人物跌宕悲涼的人生所震撼。活得如此艱辛,彷彿活着——就是為了活着。

在巨大的苦難面前,主人公福貴依舊笑對人生,那我,還有什麼理由不快樂?

最後的場景,我念念不忘:

一“老人和牛漸漸遠去,我聽到老人粗啞的令人感動的嗓音從遠處傳來,他的歌聲在空曠的傍晚像風一樣飄蕩。”

一“我知道黃昏轉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了。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着結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就像女人召喚着她們的兒女,土地召喚着黑夜來臨。”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晝夜交替,周而復始。寫下這四句話時,發現天已悄悄地亮了。

從誕生的一刻開始,我的生命就如一把沙子,被安置到沙漏中,一點一滴的光陰流逝消耗着生命的能量,我該如何珍惜?我為什麼活着?

拾起這些痛苦的思想碎片,收拾好書包,迎着陽光我快步走向校園。我想我還得鑽入滿溢墨香的世界,在那一行行鉛黑的小字中尋找答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