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思的作文

來源:文萃谷 2.24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碎思的作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碎思的作文

碎思的作文1

注視着母親那歷盡滄桑的雙手,不經意間感受着她那傷痕累累的心。

已經記不起自己是怎樣來到這個世界,只記得隨着第一聲哭聲,窺視着幾分喧囂。沒有忘記的是幾平方的小平房,每天過着一個孩子天真而無知的生活。害怕讓別人發現自家的拮据,所以不敢接近人潮,不想讓內心暴露無疑。

時間已經漏去,現在的我還隱約記得我童年的不快,給我留下的只有一顆灰色的心。父親酗酒後的肆意教育,如今已如老照片的顏色一般依稀了,腦中卻清楚地浮蕩起一幕幕母親含淚為我塗搽藥水的温馨之景。

印象之中,記得父親與母親的感情似乎並不好,二人經常拗嘴,甚至父親還會舉起他強悍的手發泄於我。所以我不認為父親是好丈夫。不曾忘卻一幕幕母親的憂傷,無助。兒時的我怨恨自己的無能,沒有勇氣站出來保護母親。

默默踏上屬於我支配的征程,每想起母親的叮嚀:為她爭氣,我便信心百倍,我心也就有所託。

心情整日無法釋然。尋找一個讓人信服的解釋。於是在着靜謐的夜色裏,我決定要寫些文字,紀念我的思想,我遺失的人生,還有,我的夢。

我喜歡做人。可是我對生活缺乏起碼的熱情。

我能思考,身體健康,生活安逸,隨遇而安。在我身上不會出現哲學家式的深刻而粗魯的憂鬱,只會散發出一絲絲寧靜的氣息。

我崇拜魯迅先生,因為他也寂寞。我希望能擁有他一樣的'文筆,能用犀利的言辭抨擊世上的所謂的罪惡;擁有與他一樣的風範,發出時代的吶喊,創造一個個生動立體的人物。可惜我還只是那些提筆淨會寫自己的人,未寫幾字邊滿紙赤裸裸的思想,讓人覺得是個暴露狂。不過,暴自己隱私畢竟比暴他人隱私的小報記者,還是有些文人的責任心的。

窗外的一點點世界,思想在冰清玉潔地生長,享受着高處不勝寒的流程,我的思想。

我喜歡做個平庸之輩,用世俗的眼光洞察這個世界,這是我至始至終的內心的祈禱!發現自己的文字有些作家式的繞彎,一件事一到我手化成語言便莫名奇妙起來了。文學這東西,我喜歡它的讓人沉淪。

啊,文字我愛你!

碎思的作文2

翻開鄭金洲先生所著《教育碎思》一書,淺讀之後有所觸動。作者身為教育人,在書中闡述了一系列教育專題,透析教育現象,聚焦教育實踐,反思教育理論,對改進教育研究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作者的這些論述來自教育,也來自社會。

從現今社會背景回到教育現實,面對一些困惑和問題,我們可以找到原因,卻無法對症下藥。

例如:擇校現象未能緩解,城區名校更是人滿為患。這一方面説明優質教育資源不能滿足人民羣眾希望子女上好學的強烈需求,另一方面源於社會對教育的片面認識。

暑假到了,孩子們是大多不能活躍在廣闊天地中盡情玩耍,他們遠離社會,遠離玩伴,互相之間不斷產生矛盾又不斷化解矛盾,從而提高能力的過程被省略了。他們往往被關在空調房中,與電腦遊戲為伴,或被家長送去名目繁多的興趣班、補習班中。

學校一方面在大力倡導的素質教育要求下,苦苦守住三條底線;另一方面立足於現實社會,在大學聯考指揮棒與家長對高分的期望中劍走偏鋒。

教師們在這個浮躁社會中頂着“蠟燭”、“春蠶”之類高尚的稱號,在教學、職稱、評優、績效、進城等重重壓力之下,自然有一部分無法靜心教書,潛心育人。

教育內涵發展核心問題是培養什麼人,怎麼培養人。教育無非是做兩件事:一是促進人的自我完善,使人成為真正的人,這是教育的人本屬性;二是使人成為社會人,這是教育的社會屬性。人品、能力、健康對孩子而言是人一生中最管用的素質。儘管我們為諸多華裔諾貝爾獎獲得者而自豪,但我國確實未能在本土培養出諾貝爾獎獲得者,這説明我們的教育是有缺陷的,我們的教育在培養創新型人才方面有缺陷,能對我們無益,但至少也無害。但假如我們的教育除此之外,也不能培養人品好、能力強、關心健康的高素質的勞動者,那是不僅無益而且有害的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