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聯考滿分作文記敍文

來源:文萃谷 2.57W

沉默的父愛

大學聯考滿分作文記敍文

6歲。

操場上,一個小男孩學着騎車,旁邊站着他的父親。沒有一句指導,沒有一絲安慰,小男孩自然是摔了又摔,雙腿早已是鮮血淋漓。終於,孩子坐在地上,哭了,哇哇大哭。父親依舊是那麼筆挺地站着,眼中滿是不屑與冷漠。

孩子多麼渴望爸爸的鼓勵。沒有;孩子多麼渴望爸爸的擁抱,還是沒有。只是那雙空洞的眼睛,讓孩子感到冷酷與無情。終於,孩子不哭了,倔強地站起來,跨上車,開始又一次的嘗試。父親早已是興趣索然,轉過身,邁着大步,走了。身後又是一陣金屬與地面的摩擦聲,父親只是不經意地回了下頭,手卻在顫抖。孩子站起來,想着剛才父親冷漠依舊的眼神,兩行熱淚莫名其妙地滑過他的臉頰。一步、兩步、三步父親的腳步聲依舊堅定。 16歲。

禮堂裏,當年的小男孩被人羣簇擁着走上了獎台。又一次高舉獎盃,又一次歡呼如潮。緊擁着榮譽,在閃光燈不停的閃耀下,孩子艱難地尋找他的父親。人羣中,唯獨沒有他,台下座位上,只有一個他。瞬間,禮堂彷彿空蕩蕩的,只有孩子與他的父親在對視着。還是那麼冷漠,依舊是如此不屑。父親那空洞的眼神讓光芒萬丈的獎盃褪色。站起身,走向自己的兒子,一把奪過緊擁着的獎盃,父親毫不猶豫地把它交給後台的老師。兩行熱淚又一次不由自主地流淌下來,一步、兩步、三步父親的腳步聲依舊堅定。

昨天。

校門口,一位青年與他的父親作着告別。沒有寒暄,沒有寬慰,沒有擁抱,沒有一句話。直視着父親,他的皺紋又深了,他的黑髮中又添了些灰白。眼睛裏滾着淚水,壓抑着。在模糊中,父親那冷漠的眼神裏也有些光亮。顫抖的手伸向自己的兒子,半空中停住了,又縮了回來。向門口指了指,父親又轉過身,沒有動。遠望着父親遠去的背影。及近拐角,父親定住了,回過頭,瞥了一眼,看到兒子。青年人也注視着他的父親,壓抑不住的淚水終於流淌下來。沉默中,心中是那麼温暖,一步、兩步、三步

今天。

考場上。有一個孩子在寫着沉默的父愛,心中充滿感激與驕傲。

我的父親,他的感情如綿細的秋雨,柔和的春風,沒有大起大落,只是淡泊沉默罷了。

沉默的父愛———我很感激它。

大學聯考滿分作文記敍文 [篇2]

鷹擊長空,魚遊淺底,駝走大漠,虎嘯深山。人生在世,不過數十載光陰,只有正確地對人生定位,併為之不懈勞動,才能夠實現人生的價值。

——題記

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小姨走了,她去了遙遠的山村支教。我和小姨的感情最為深厚,分別時我的不捨之情,再也無法控制。“小姨,你別走!好不好?留下來吧,我捨不得你走。”我拉着小姨的手懇求道:“乖,這是小姨的夢想啊,難道你不想小姨實現夢想嗎?”我不捨地放下小姨的手,眼裏早已蓄滿了淚水。小姨最終是走了,秋風一陣陣吹過,吹得落葉飛舞,小姨的背影消失在視線裏,我感到了一絲秋天的清冷。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幹。

“你小姨來信了。”媽喊道。我急切地跑了過去,我一把把信奪了過來,立刻撕開,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當看到小姨那熟悉的筆跡時,我鼻子一酸,眼淚就無法控制地流了下來,連忙擦掉眼淚,認真地看了起來。

在信中,小姨詳細地介紹了她的生活。天啊,小姨過的是什麼樣的日子。山村的貧困落後雖然在意料之中,但聽小姨敍來,心中越發酸楚起來。小姨每天在雞叫時分便起了牀,很晚才能休息。在晚上,只能在油燈微弱的燈光下批改作業,微弱的燈光將小姨的身影拉得很長。每天粗茶淡飯的。可在信中卻絲毫感覺不到小姨的抱怨、不滿,流露出來的只有開心、充實的情感。她説那裏的孩子個個純潔如雪,樸實如山。他們的求知慾讓小姨感動不已,小姨在那裏過的很滿足,讓我們不要掛念。

曉鏡但愁雲鬢改,

夜吟應覺月光寒。

小姨回來了,這是一年中小姨第一次回家。小姨瘦了,這是我見到她的第一印象。小姨的臉上有憔悴,有疲憊。但那一雙眼睛卻明亮得如天上的星星。小姨興高采烈地向我們描繪那羣孩子的可愛、善良以及她對那裏淳樸風情的喜愛與依依不捨。

蓬山此去無多路,

青鳥殷勤為探看。

才相聚了幾天,小姨又要走了。她説那裏的孩子離不開她,她也離不開那羣孩子。我緊緊地抱着小姨,小姨拍了拍我的背説:“傻孩子,去山村教孩子們是我的夢想,這也是我人生的方向,只有這樣我才活得有價值、有意義。”“嗯嗯”,我狠狠地點了點頭。

這是我第二次送小姨離開,不同的是,這次是春季。望着吐芽的柳枝,我笑着在風裏喊:“小姨,去實現你的夢想吧,我支持你。”

大學聯考滿分作文記敍文 [篇3]

歲月年華里的>温暖(一)

聽,那歲月年華里的温暖正在慢慢的甦醒

——題記

温暖猶如千萬朵蒲公英,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裏綻放。哪裏有災難,哪裏有悲傷,哪裏有就會有它的身姿。社會中的温暖——在今年的4月20日,在四川雅安發生了大地震,在這一刻,我們都是雅安人;死亡人數每上升一次,可能我們中國人的血壓就上升一次。所有的感動,都在這一瞬間襲來了。有一位母親,這是值得一提的。地震過後,她自己又衝進廢墟內,去搶救她的孩子。母女倆手拉着手,可是,都沒能保住性命。這也許是‘最美動作’吧。所有人都在那個瞬間感動了,全部人都去獻血了,一排一排的中國人哦,不,是雅安人!在這一刻!我們都是雅安人!十多輛小汽車裏面全部裝載着礦泉水,方便麪,為了就是能給雅安人多一點生的希望。

打與不打的温暖——有人説,温暖在一瞬間;有人説,温暖在長長久久;而我認為,温暖在點點滴滴中。我現在才知道,打與不打的奧祕。父母打孩子,是希望孩子吸取教訓;不打,是因為其中有着温暖的愛。打與不打都有着無言的温暖。打,是讓孩子隔絕最骯髒的品質的一種方式;不打,則是一位母親或父親對孩子的寬恕。-班級裏的温暖——步入新的校園,走進新的班級,微笑裏摻雜了太多的無奈和憂傷。大家彼此都互不相識,為此,那班級裏缺少了很多歡笑。也許是時間沖走了彼此間的那堵牆吧,班級裏慢慢的多了些歡聲笑語。上課時,>同桌是警燈;沒錢時,同桌是取款機;考試時,同桌是學習機。就這樣,班級給了我們很多温暖。温暖的足跡——温暖在哪裏?其實温暖就在我們的身邊。匆匆忙忙的你停下腳步,你可以發現,温暖和我們沒有距離。生活中不是缺少温暖,而是我們太在意那些陰暗面,從而忽略了太多美好的東西。其實温暖無處不在。

綠葉對根的情誼(二)

當爺爺開始品沖泡了四遍的陳年龍井,來弔喪的賓客也已漸漸散盡。媽媽緊緊地牽着我的手,與這一片生我養我的土地作別。我微微地苦笑,原來並沒有永遠的故鄉,我們永遠都是過客。

處理完奶奶的喪事,爺爺也不再堅守這一方留下了無數記憶的土地,順從地跟隨着我們來到城裏。然而,走在鵝卵石鋪就的小路上,我無數次看見了爺爺的回眸,那深沉的眷戀與無以言表的無奈,最終都化為一滴渾濁的淚水,慢慢地倒流進心底。

別了,我聽見這兩個字。

在城裏的爺爺,依舊每日早起。這在習慣了夜生活而對早晨陽光不屑一顧的城市,

多少顯得有一些另類。然而,爺爺並不在乎那些異樣的目光,依舊每日穿着洗得發白的藍色舊工作服,穿梭在社區的各個角落。他在樓前被廢棄的土地開墾出一片花田,撒下各種奇奇怪怪的種子,每日伺弄,神情嚴肅地彷彿在完成一項神聖的使命。

只有我知道爺爺的>孤獨。因為我也有着這樣孤獨。我懷念故鄉的老屋。那每日清晨婉轉的鶯啼,那木製樓梯悽婉的呻吟,那透過碧綠的竹林灑落的細細碎碎的陽光,那讓人無法忘懷的帶着淡淡清香的泥土氣息。

在這一片鋼筋混凝土中,我已無法找到那樣淳樸與純粹的笑臉,我看見爺爺每次想要揮起的手都在冷漠的擦肩而過中無奈的放下,我總有一種想哭的衝動。

當年的爺爺是一片意氣風發的綠葉,他可以暫時離開他的根,去遠方飄蕩,尋找屬於他的風景,然而如今,這一片綠葉已然悄悄凋零,他需要回去,與故鄉永遠地廝守在一起。

那是爺爺的八十大壽,親戚朋友們藉此都聚在一起,我眼神流轉,卻尋不見爺爺的身影。悄悄起身出了宴會大廳,我看見爺爺徘徊在角落的窗前。我過去,握住了爺爺的手。爺爺動動嘴脣,説: “我想回家。”彷彿是一個尋求家的庇護孩童。

“好,我們一起回家。” 我從爺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每個人都是一片綠葉,不管飄到多遠,都已被那一方土地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是的,這是每一片綠葉無奈而又甜蜜的宿命。

那麼,就讓我們帶着對根的情意打拼,然後在日落之前,牽着手,回家。

梔子花的童年(三)

一株含笑的花朵,就是生命裏靜默枝頭的美麗心情。

“梔子花開,像晶瑩的浪花盛開在我的心海,像淡淡的青春純純的愛。”潔白的梔子花用無華的守候,遙望着生命里美麗的一顧。青春從此絢麗。雖無語,卻多情,走進的一刻像走進了季節深處,不離不棄的愛情。

又是一個春光燦爛的季節,校園裏的梔子花又盛開了,梔子花為美麗的校園添加一份春的色彩。這聖潔的梔子花是青春回眸一顧發出的淡淡清香,是美麗人生裏絢麗一顧,引來了校園裏萬千的驚奇目光與讚賞心情。

人們圍着梔子樹大聲讚歎,引得一羣蜜蜂與蝴蝶,它們在樹上翩翩起舞。為春,為校園增添了一份似水的柔情和無限的芳香。

老師也逃不過梔子花的誘-惑。每當梔子花開,老師們紛紛前來觀賞梔子花的魔力。有的忍不住摘下幾朵插在頭上。這平淡無奇的梔子花裝扮了老師們無華的人生。梔子花讓他們的人生變得光芒四射,讓青春歲月變得絢麗無比。

老師把摘來的.梔子花放進花瓶,就如同把心靈之花栽在生命原野,淡淡的清香隨風飄過。

也許老師想把梔子花佔為己有,都不約而同地給學生們下了一道禁令,可我們禁不住梔子花的感染,它的芳香飄進我們的心田,讓我無奇的童年變得燦爛。我們揹負着“偷竊”的罪名去摘,我們的書包,課桌都成了梔子花的營地。它們讓教室有着縷縷幽香,也讓我們的心裏多了一份如水的柔情。

媽媽也愛上了梔子花。她不知從哪兒摘了一束梔子花。她辛勤地澆水,施肥,用真心去澆灌,用真情去滋養。時間如流水,快速飛過。一年,梔子花共開了足足20朵,使我們充滿了>幸福,充滿了喜悦,也充滿了縷縷幽香。

慢慢把20朵梔子花輕輕摘下,送給了鄰居。讓人們一同分享豐收的喜悦和淡淡的柔情芬芳。

這聖潔的梔子花是春給人生最大的感動,它用一生點亮這個世界和沉睡的柔情。

一萬年如水的光明,帶不走一瞬間似花的>守望,我用落花的心情去品味開花的人生。

大學聯考滿分作文記敍文 [篇4]

一季梨花 一生情 暮春又至,清明節也隨之而來。

又踏上了那條久違的道路,説不出是熟悉還是陌生,在外求學的我多少年沒有再次踏上這條歸鄉的路?曾經彎曲的道路如今已變得筆直暢通,曾經的泥濘如今也變得整潔。道路兩旁的樹木也彰顯寧靜,在清明節的悽清氛圍裏增添了份肅穆。 故鄉早已不是曾經的破舊,如今,紅瓦白牆的三層小樓也比比皆是,在清明節的寧靜氛圍裏也顯得格外淡雅。相比之下,一個雜草橫生的院子,兩間破爛不堪的房屋顯得格格不入。

那便是曾祖母生前居住的老屋,幼時的我經常嬉戲玩耍的老屋,曾祖母去世後,屋子便沒人居住了,也無人清理,更顯悽清。木門上掛了把鐵鎖,那把鐵鎖在風寒日露中早已鏽跡斑斑,正如曾祖母的一生,飽經滄桑。木門前棗樹下的石凳,依舊光滑,但卻佈滿灰塵,曾祖母辭世後,便再沒有人記起當年的石凳,它早被人們淡忘了,但此時我見到它,卻是那麼親切,就如失散多年的老友重又相逢。眼光迷離中,我仿若又看到我那年邁的曾祖母手持蒲扇,端坐在石凳上翹首而盼,等我歸來。老屋的陳設是怎樣的我早已記不起了,但曾經的點點滴滴卻歷歷在目。

曾祖母生於亂世,從未受過教育,但我卻知道,她是非常渴望知識的,當我坐在門前的石凳上朗讀剛剛認識的漢字時,曾祖母便會停止手中的忙碌,認真聽着,彷彿那些漢字是世界上最動聽的音符。聽着聽着,她會跟着我的朗讀時不時張張嘴,但又不會出聲,待我讀完,她總是喃喃地説:“娃子,你以後要好好學習,多認識字,多做文化,有了文化才能做很多事情,我就沒文化,一輩子沒本事,你要向你曾祖父學習,你曾祖父就有文化,會寫很多字”,曾祖父走的很早,可每當曾祖母提起他時,便會露出燦若桃花的笑,她眼中的柔情使我動容。兩位老人沒有“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的誓言,也沒有“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承諾,然他們卻有曾經平凡的生活與細微的關懷。

曾祖母是極愛我的。曾祖母的腳很小,他喜歡光腳走在鄉間坑坑窪窪的土路上,我也總是學她的樣子,光着小腳一路跟着她。這時,曾祖母就會像變戲法似的從兜裏拿出一顆糖或者幾塊餅乾,喜滋滋的看我吃完,然後作為獎勵給我講故事。不,她講的不是故事,她講的是她親眼目睹的事情,是她曾經的記憶。記憶中曾祖母是非常厭惡戰爭的,她深知戰爭帶來的後患,很多戰士為了保家衞國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戰爭導致家破人亡,妻離子散。説起這戰爭,我仿若看到了曾祖母眼中的淚水,因為曾祖父也是犧牲在衝鋒的路上。透過曾祖母的淚水,我彷彿學到了更多。

暮春的風又起了,幽幽梨花香迎面而來,沁人心脾。老院的牆低矮,不及我的身高。我一仰頭,便看到了院內的一樹梨花,在輕風的輕撫下悠悠灑灑。那便是曾祖母一生都至愛的梨花,如雪般純潔無瑕,八年前,曾祖母就是在梨花飄落的時節離去的,帶着一臉安詳。此時,梨花爛漫如舊,卻再也無人觀賞。

我想,梨花的陣陣清香,一年復一年的開放,也許就是曾祖母對我雋永的叮囑和温馨的陪伴吧!我站在紛紛飄落的梨花中靜默回溯,眼前總浮現曾祖母那張飽經滄桑卻又無比慈祥的面龐,此時,清明時節,我才明白,曾祖母早在我心中紮根,我會用一生銘記我的曾祖母,我的親人。

一季梨花開,一生情誼深。唯願曾祖母在另一個世界觀花開如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