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快樂的孩子作文2篇

來源:文萃谷 3.12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是個快樂的孩子作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是個快樂的孩子作文2篇

我是個快樂的孩子作文1

前段時間,一位學過心理學的英語老師跟我説:像你這種從小就打着“乖小孩”烙印的人最需要關注,……很多老師和家長認為你們乖小孩最不需要擔心,其實這是個錯誤的想法。越是乖孩子越需要關注,因為他們從小就壓抑着天性,長期不能釋放,長大後會有很多心理問題。

沒錯,這種觀點的確是近幾年對乖小孩評價的主流看法,甚至國家缺乏創新精神都要去讓乖小孩的教育模式背幾分鍋。身為一個話題的親歷者,我想發表一些我的真實感受。

過去,很多家長都會有意或無意地用“乖”來衡量一個小孩的好與壞。通常,這個評價的主體是家長,客體是孩子,主動權掌握在大人手中。如果一個孩子的言行符合大人的主觀想法,那麼他就是乖小孩,反之,則不乖。也因此,一些人可能認為世界上所有的乖小孩都活在大人的主觀世界裏,順從大人的意願,從而壓抑了自己的天性。可事實真是如此嗎?

我注意到,網上的文章經常列舉一些乖小孩為了得到大人的鼓勵,學會了察言觀色,故意偽裝成乖小孩來討好大人。

這通常表現在一些生活習慣上,比如:“女兒,媽媽帶你去吃糖,你想吃嗎?”

女兒思索一下,説:“不好,媽媽,我不要吃糖,吃糖不利於身體健康。”

“呀,女兒真乖,真是長大了。”

於是作者指出,女孩其實是想吃糖的,但為了得到母親的鼓勵,就放棄自己內心的想法。通過一個個案例分析,作者以強有力的措詞,一步步引導人們認識到乖小孩的各種弊端,並指出世界上沒有真正的乖小孩。

其實,上述吃糖的例子在我身上發生過無數次。小時候我父母也經常喜歡問一些諸如“兒子,你喜歡吃啥我們就吃啥。”“一定滿足你的要求。”“兒子想吃麥當勞了嗎?……”通常,我的回答也是拒絕的。難道我拒絕只是為了得到父母的表揚而輕易放棄自己喜歡的東西嗎?那樣的話,我還真是撿了西瓜,丟了芝麻呢。

首先,父母從來沒有強迫我一定要什麼,一定不要什麼。有時候,父母反倒希望我要什麼。其次,當父母問我想吃什麼時,我一般會反問一句,“是你們想吃了吧?”我的回答也都是聽從內心,不存在什麼違背天性。

我拒絕垃圾食品,拒絕讓父母多買玩具,從根本上來説,我已經清楚了垃圾食品對我的危害,也清楚花太多錢在玩具上實在不合適。或許有人會質疑,為什麼我小時候就懂得那麼多道理?我唯一能解釋的是我的成長環境比較好。

還記得小時候,自己一個人玩橡皮泥,把它壓成扁扁的圓形。這時,母親走來,用一個橡皮泥模型,把我的橡皮泥弄成了工工整整印有公雞圖案的方塊,並説“兒子,這樣印多好看!”我當時就哭了,抱怨母親為什麼要動我的橡皮泥。母親連忙道歉,又把它變回了原來的模樣。

難道做一個乖小孩就一定要違背天性嗎?要看人臉色嗎?恐怕不是的。

我承認網上提供的一些不良現象確實在生活中不斷出現,只是,我想説,大人既然想要孩子真正健康快樂地成長,就不應該帶有太多成人色彩或成人世界的東西,不應該隨意地、自以為是地,甚至“惡意”地對待一個善良的孩子。

乖孩子現象背後,隱藏着當今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一些弊端,當然也包括一些不良社會風氣。反思批判乖小孩現象是必要的.,但不能太過,不能否定每一個乖孩子。人的性格總是多樣的,不能只相信網上的所謂權威分析,而不注重自己的親身體驗和實踐。

最後我想説,作為一名曾被打上乖小孩烙印的人,我活得很快樂。

我是個快樂的孩子作文2

新課程強調把學生生活作為習作內容,有意識地將習作與生活實際聯繫起來,關注學生生活經驗,找準習作與生活的切入點,從他們熟悉的生活世界出發,選擇他們身邊生動有趣的生活素材,為學生創設一個貼近於生活的情境,激發習作的慾望和濃厚興趣,更好地誘發學生習作的情趣。

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方法有很多。一是故事激趣。如《站在失敗面前》的習作教學,我先給學生們講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的海倫?凱特感人事蹟。在故事情境的感染下,激發了學生們寫作的興趣和慾望,他們很快就進入了作文情境。二是鼓勵激趣。鼓勵是最好的方法,平等地去與孩子們相處,給他們以自尊,並時時給予鼓勵和表揚。特別是在評改作文時,我不光從整體評價學生的作文,更注意從小處去發現作文中的閃光點。例如,一個精彩的比喻句,一處恰當的引用等,都給他們用紅筆畫出來,打上大大的勾。如果是用了課堂上剛學來的好詞佳句,更會加以表揚,目的就是引導學生不光要注意積累,更要注意活用。為了鼓勵學生作文,我還把好的作文錄音後放給學生聽,或通過校園廣播站播放。在班上辦手抄報,爭取每個同學都有作品發表,不管是一篇、―個片段或者是―個好詞佳句都可以。通過這一系列工作,同學們作文的自信心更足了,興趣更大了。三是創設情境。在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上做文章,改變以往教師唱“獨角戲”的方法,讓學生自主演出。如教學《尋物啟事》時,一進入課堂,我就憂心忡忡地説:“同學們,昨天老師在學校籃球場上丟了一本最喜歡的《唐詩彙編》中冊。現在仍杳無音信,又着急又心疼,你們能不能想辦法幫老師找回那本書?”通過這一情境引導學生寫尋物啟事,學生躍躍欲試,燃起了濃厚的習作興趣。

在語文教學中,我一直重視閲讀對寫作的促進作用。對於典型課文、精彩片段、形象貼切的比喻句、生動逼真的擬人句,都要求學生熟讀成誦。尤其對同齡學生的優秀習作,讓學生自讀後進行互評,評後吸收有用的寫作方法和借鑑有價值的觀點。在欣賞課外的優秀習作時,我就讓他們摘錄那些好詞好句或佳段,這樣持之以恆,學生用時可信手拈來,豐富了作文的詞彙。

國小生由於生活面比較窄,缺少社會實踐,缺少細緻的觀察和發現。於是國小生的一些作文,就出現了千人一面,百景一樣,寫不出新意的情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地帶領學生走人生活,參加社會生活實踐活動,對寫作文是極有好處的。於是在作文教學中,我一方面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觀、野遊,讓學生在活動中觀察大自然的一景一物,審視社會的種種現象,體察各行各業實情:另一方面,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生活。因為只有留心觀察生活,發現事物的特點,發現生活中的閃光點、美之所在,才能培養學生敏鋭的感悟能力,寫出藴含豐富的文章。如,在寫《記一次遊覽活動》時,為了讓學生寫出有特色的寫作文,我引導學生身臨其境,帶到甌江畔,讓他們放風箏,再漫步於祥坪公園的草坪,看看花兒有沒有展開笑臉,草兒有沒有挺直身體;遊覽大橋、參觀古榕樹等。於是微風中的江畔灑滿了天真快樂的笑聲,留下了他們歡快跳躍的腳步,還有“快來看呀”的驚歎聲。這次有意識的遊覽活動,讓學生在開闊眼界、培養審美情趣的同時,激發了熱愛家鄉的情感,並使這一主題在作文中有一種自然的流露。正如法國雕塑家羅丹所説:“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學生從點點滴滴中發現了自己的家鄉美麗,寫出的作文也就有了真情的流露。這不正是我們所追求的作文真諦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