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讀後感集合15篇

來源:文萃谷 2.52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水滸傳》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水滸傳》讀後感集合15篇

《水滸傳》讀後感1

今天我讀了《水滸傳》,知道里面的主人公是宋江,水滸傳上寫了宋江和一百零八名好漢一次次打敗霸主和惡霸,有魯智深打敗的鎮關西,武松醉打蔣門神,楊志賣刀殺了牛兒,這些壞蛋和惡霸最終還是被殺死了,有的霸主仗着自己家有錢或是當官,到處胡作非為。

在水滸傳裏,宋江是出了名的人,他開始是獨自一人,在一個地方認識了武松,武松後來到了梁山泊,梁山泊的原寨主沒有熱烈招待他,可晁蓋等人逃到梁山泊,梁山泊的原寨主卻熱烈招待他們,武松很氣憤,便殺了原寨主,以後,梁山泊寨主便是晁蓋,晁蓋便坐了第一把交椅。

後來宋江來到梁山泊,再三推辭,做了第二把交椅,再打曾頭市的時候,晁蓋因氣憤曾頭市的人教小孩兒罵他們,親自帶兵打曾頭市,不想被曾頭市的人用毒箭射中腦袋,回梁山泊中毒而死,晁蓋死後宋江派吳用上山請盧俊義,請盧俊義下山後,在宋江和盧俊義的領導下,打了幾場勝仗,打敗了曾頭市。

從此,梁山泊的人由宋江和盧俊義帶領,盧俊義坐了第一把交椅,宋江做了第二把交椅,吳用做了第三把交椅,再往後的一百零五位人按年齡大小來排列,大的排在前,小的排在後。《水滸傳》就結束了。

我最喜歡《水滸傳》中的李逵,他拿着兩個大板斧,挺威風,他比武松還厲害,武松打死的是一隻老虎,李逵一下打死四隻老虎。

《水滸傳》讀後感2

水滸傳可為是我國小説史上第一部農民起為題材的長篇章回小説。宋江一行人給我最大的震憾是義和忠兩個字,一百零八名好漢從聚義梁山伯,到朝廷招安,再大破遼兵,哪一次都不濃濃的透出他們的忠、義?忠即是對自己國家,對自己身邊的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用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之後,惹辱負重,寧死不屈,最後上吊自殺,這更是忠。而義更是要用自己的生命來換取的。一百零八個好漢情同手足,能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算是失去了自己最寶貴的生命也再所不辭,而這只是為了一個“義”字;推翻暴權,為人民過上一個美好的生活,不斷地奮鬥着;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正是為了那個義字。可以想象,這個義字需要付出多少,更是需要相當的勇氣,甚至一命換一命的決心。但是一百零八好漢他們卻都做到了,我想試問一正現實社會誰能做到這一點,以自己的性命來保全他人?義,可以理解為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懂得“義”這個字的,因為他的正義感已經麻木所吞噬,奮鬥的激情已經被凍結,他的靈魂已經被社會中一些醜惡的東西同化了,他不知道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鬥的,他只是一個自私的小人。在這裏,我們一起發誓:一定要成為像梁山好漢一樣既忠又義的人。

《水滸傳》讀後感3

這個疫情期間我讀了一本書名叫《水滸傳》,它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裏面主要講述的是宋朝年間,一心想被朝廷招攬的宋江帶領着其他107個梁山好漢先徵田虎、再徵王慶,後徵方天定,雖然取得勝利卻損失慘重,最終皇帝給他們封官進爵,但是因為宦官奸臣當道,他們下毒害死盧俊義,宋江、李逵也慘遭毒手,好漢們有的辭官回鄉,有的甚至自殺身亡,結局慘淡!

裏面人物形象眾多,每一個好漢都是“義”字當頭,俠肝義膽。裏面有神箭手花榮、足智多謀的吳用、飛石打人的張清、擅長水性的張順、擅用鈎鐮槍的徐寧、打虎英雄武松……但是我最喜歡的是公孫勝,因為他會法術,金木水火土五行均是他所擅長的。他有一次與喬道清鬥法,喬道清擅長水性,與五行均擅長的公孫勝相差甚遠,最終公孫勝毫無懸念地取得勝利。

通過閲讀這本書,我感受到做人要講義氣,但是我並不認同宋江的做法,因為朝廷奸臣宦官當道,一心想要投靠這個腐敗的朝廷,導致兄弟們死的死,傷的傷,歸山的歸山,終歸是白忙活一場,還賠上了自己的性命。

他的方向出了問題,所以我們在選擇目標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正確,正確的目標才能引導我們做正確的事情。

《水滸傳》讀後感4

名著,就是讀了讓人通俗易懂,收視率高的長篇歷史小説。不是一本普普通通的書,它們和讀者之間會產生感情。因此我也與《水滸傳》摩擦出了友情。

《水滸傳》記敍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漢從聚義梁山,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反賊,卻遭奸人暗算的英雄故事。這一個個經典的故事藴藏着兩個字:忠、義。

忠,是指對自己的國家忠心耿耿,對身邊的街坊鄰居、親人朋友盡心盡力。被人稱為“及時雨”的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對國家忠心耿耿,這就是忠的表現。現代生活中,相信也有許多人能做到忠,而有些人卻沒能夠做到義字。

義在字典中解釋為正義。古往今來,有多少位英雄好漢,捨生取義,捨己救人。他們為了堅持正義,為了真理寧死不屈,這是因為有強烈的正義感指引着他們,為了哪些事值得去死,為了哪些人值得用生命去努力,去奮鬥。

一個人可以不信神,但絕不能不相信“神聖”。當前,我們青少年兒童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掌握科學知識,將來把祖國建設得繁榮昌盛。因此,這也是我們民族大義的根本。讓我們用自己的雙手去維護去堅持這份神聖!

《水滸傳》讀後感5

此次的課程第一節是宋江為什麼三次讓位於盧俊義,原因有二:一是因為覺得愧對盧俊義;二是因為盧俊義捉拿了史文恭,晁蓋死前説過,只要誰能捉住害他的人便可得梁山泊的老大。

但是,在宋江讓位於盧俊義時,眾將領反對。如吳用説的話:兄長為尊,盧員外為次,人皆所伏。兄長若如是再三推讓,恐冷了眾人的心。原來吳用已把眼視眾人,故出此語,從中可以看出吳用並不想讓盧俊義來當首領,還帶領大家一起反對,之後李逵、武松、劉唐、魯智深也都發話不同意宋江讓位於盧俊義。這時,宋江發話説:“我和盧員外各拈一處,如先打破城子的,便做梁山泊的主,如何?”但在撥人馬的人中,我們可以看出宋江這裏並沒有把吳用留下來,而是讓他去了盧俊義那裏。吳用我們知道是個聰明人,一直偏袒宋江,而這次去了盧俊義那,肯定不是啥好事。

第二個就是梁山泊的排名,為了使眾人不怒,把這件事推給了上天,故弄玄虛。説排名是上天的旨意,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出宋江的心計多少的重。

《水滸傳》讀後感6

暑假裏,我讀了《水滸傳》,我的心靈一直被那一百零八個好漢的行俠仗義和打抱不平所震撼。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全書描寫了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108位好漢在深山起義,由盛轉衰,曲終人亡的故事。

書中有忠義兩全的宋江,性格剛烈的武松,見義勇為的魯智深,還有足智多謀的吳用,他們在我眼裏都是忠義的化身。

我也很欣賞李逵,但李逵他頗有些拗,遇事不分青紅皂白,動不動就發火,總是和人打架,給宋江等人惹事生非,但是他身上有股願意為兄弟兩肋插刀的精神,願意為自己的兄弟豁出性命,就是這種精神使我大為感動。

書中我更欣賞的是吳用,足智多謀,他曾為晁蓋獻計,智取生辰綱,用藥酒麻醉了青面獸楊凌,巧妙地奪取了北京大名府樑中書送給蔡太師慶賀生辰的十萬貫金銀珠寶,用計劫了法場,救了宋江、戴宗。我要向吳用學習,做一個聰明的人。

讀了這本書,使我非常敬佩梁山好漢,也使我懂了很多道理,這真是一本百看不厭的好書。

《水滸傳》讀後感7

最近我閲讀了《水滸傳》這本書,飽覽了中國古代各位梁山好漢如何相遇,如何結拜的全過程。我敬佩他們的為人;敬佩他們的武功;敬佩他們的英雄氣概。《水滸傳》令我受益匪淺,我從中學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感想很多,體會很深。

《水滸傳》中令我難忘的一段是婦孺皆知的“武松打虎”。武松年輕力壯,機智勇敢。當他聽説景陽岡時常有老虎出沒,隔三差五有人被老虎吃掉。一天晚上,他喝了十碗酒壯膽,然後徑直上山。那隻兇猛的老虎聽到了動靜,以為又來了一個獵物,猛地朝武松撲去。説時遲,那時快,武松掙開了老虎的血盆大口,打得老虎趴在地上一動不動。老百姓十分感激這位蓋世英雄。

《水滸傳》中類似這樣的故事很多,我覺得這些好漢都十分勇敢,為老百姓除暴安良,這樣的英雄也被貪*污吏所陷害,這些人簡直是喪盡天良

我十分同情這些好漢的遭遇,我真不明白這世上為什麼會有好壞人之分!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如果多一些這樣的.“梁山好漢”,我們的生活將更加安寧,世界將更加美好!

我喜歡《水滸傳》;我喜歡“一百零八將”;我喜歡《水滸傳》中所有的故事。

《水滸傳》讀後感8

讀《水滸傳》確實會給人帶來一種很強的震撼。因為我們現代生活觀念與那時是有着很大的差異,但若我們站在那個年代看,一切都似乎合情合理。

《水滸傳》中的大部分正面角色也都是亦正亦邪的,有各自的優點也有各自的缺點。就像魯智深,從《水滸傳》前幾章剛開始介紹他開始,便已經淋漓盡致的體現出他的性格,講義氣,不懼強權。因鎮關西強佔壓榨一個小女子和其父親,他聽得了便在眾目睽睽之下幾拳便打死了鎮關西。林沖因被高俅誣陷而被髮配到遠地,高俅還收買了負責押送林沖的兩個官員,命令他們在途中殺死林沖。在途中被魯智深看見了,魯智深便護送了林沖大半路,直到確保林沖是安全的才離開。但在這一幕幕暖心且正義的場景下,又暗藏着許多生命的逝去。魯智深用拳打死了鎮關西,可他曾想過鎮關西自己有妻子兒女,他的家人誰來養活?在魯智深發現兩個官員要殺死林沖的過程中,若不是林沖阻攔,他便要殺死兩個官員。可誰不是受命與他人,可誰又不是為了自己活命。就又比如魯智深吃醉了酒便要大鬧五台山,可當他酒醒了之後一點悔意都沒有。

若從我們現在的法制角度來看那個朝代,他們真的是太以自己的一時之情緒便打殺他人!可我們若站在那個年代的角度來説,書中的描寫確實有誇張的成分在,可正是這種誇張的描寫,更令我們感受到當時朝廷的壓迫,殘暴。

《水滸傳》讀後感9

因為我很喜歡武俠打鬥一類的書,在電視上看了幾集水滸傳,感覺很有意思,就買了一本水滸傳看了起來。

在還沒開始看的時候,聽別人説過水滸傳,在一百零八將中,最讓我佩服的是宋江,因為他不僅是老大,而且為人仗義,在兄弟們需要他的時候,總能及時趕到,並且心地善良,不管他認不認識的人,只要有困難,他都會出手幫忙。

在讀完水滸傳之後,我感到很痛惜,因為宋江總想招安,雖然他是想讓兄弟們生活的更好,遠離和官府打打殺殺,並且可以精忠報國,但是皇上卻是在利用宋江他們,並不相信他們,讓宋江一行人去把各地區的農民起義全部消滅,在這個過程中,梁山好漢死的死,傷的傷,燕青和武松不願再過這樣的生活,離開了剩餘的兄弟們。最後原來的一百零八個人中,只有二十七個人存活,回到了皇宮。

讀完以後,我對宋江的喜歡從此破滅,如果他一心不想着招安,而是和其他的起義軍一起起義,那結局還會是這麼的悽慘嗎?不會。讓我對宋江好感全無的主要原因是,他用毒酒把對自己最忠心,最熱愛的弟弟給毒死了,雖然他這樣是為了怕他弟弟在自己被陷害死以後為他報仇而名譽受損,但也不能應此毒死他弟弟。所以,宋江的行為讓我對他好感全無。

《水滸傳》讀後感10

《水滸傳》的作者是施耐庵。他將一百零八將梁山好漢描寫得栩栩如生,俠肝義膽、蕩氣迴腸。這篇小説主要以農民戰爭為題材。一百零八位好漢與朝廷對抗,反應了當時統治階級的黑暗和*。

這篇小説塑造了宋江、武松、林沖等英雄人物故事。如《武松打虎》就是其中之一。武松在景陽岡喝了十八碗酒後,不聽他人勸阻,堅持上來岡。遇到了一隻猛虎,他沒有退縮,反而迎難而上。經過一番激烈的搏鬥,最終將老虎打死。他不但救了自己,還救了當地老百姓。

在故事中,武松是一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人,他也是一個固執豪爽,重情重義、毫不畏懼的英雄。

武松這種迎難而上,毫不畏懼的精神,往往能幫我們打敗身邊的困難。比如:一道難題、一次比賽等等。你該如何來面對他們?一種是迎難而上,也許你會遍體鱗傷。一種是選擇繞開他,這是懦夫的行為,也許這種困難,以後你永遠無法戰勝。在這個時候,我們要學習武松的精神,鼓起勇氣,迎難而上。有時候我們付出了也許會成功,有時候付出很大的代價,也不會有收穫。但不管怎麼樣,嘗試了就是一種成功。俗話説“失敗乃成功之母。”

生活中,只要你能學習武松的精神,敢於挑戰,所有的困難都會煙消雲散。

《水滸傳》讀後感11

最近,在網上看到不少人對《水滸傳》裏武松打虎的故事,提出了別樣的看法。有人認為武松打虎是不保護野生動物,因此武松稱不上英雄。

為此,我根據當時的歷史環境和特點,重新審讀了一遍《水滸傳》,得出的觀點是——武松打虎乃真英雄也。

試想一下,古代沒有野生動物保護法,所以武松打虎時並不違法。在當時,那隻大老虎經常危害山下的村民,使大家苦不堪言,除掉老虎,也是眾望所歸。那天,老虎和武松對峙的時候,如果武松不把老虎打死的話,老虎就會把武松吃掉,人命可比虎命珍貴哦。再者,武松打虎的故事發生在遙遠的宋代,當時老虎數量可觀,不像今天這麼稀有;後來李逵不是一下子殺了五隻老虎嗎?可見當時虎有很多,猛虎傷人也是常事;當時人們是談虎色變,官府也貼告示重賞能除惡虎之人。

武松有勇有謀,他憑一身好武藝,憑着十八碗酒的後勁兒,出生入死才打死老虎,當武松為民除害後,受到官府嘉獎,圍觀人們個個稱他是“英雄”。我們可不能讓英雄在幾百年後成為罪人。

所以,武松當然是真英雄!

《水滸傳》讀後感12

中國有四大名著,分別是《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和《三國演義》。我最喜歡的不是師徒歷經艱難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真經的《西遊記》,也不是林黛玉和賈寶玉悽美故事的《紅樓夢》,而是講述了一羣好漢忠肝義膽的《水滸傳》,這本書我看了之後久久不能忘懷。

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個個好漢投奔梁山,替天行道,一共有一百零八個好漢,其中有很多是被他們的義氣感動後加入進來的。後來受到朝廷招安,大破遼軍,卻遭奸人謀害。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轟轟烈烈幹了一番事業,但最後卻落得一個悲慘的結局。

這本書裏有豁達魯莽的魯智深、深沉穩健的林沖、情深義重的武松、單純狂野的李逵……我最喜歡的卻是吳用,他足智多謀,常常是他讓敵人戰敗,也是他識破別人的陷阱。我真的很佩服他們,只有七個人的時候,他們智取生辰綱,到一百零八人時他們起義,宋江受朝廷招安,最終釀成了梁山英雄好漢的悲劇。

讀了這本書,我感受到了一百零八好漢的豪情壯志,為兄弟朋友赴湯蹈火也是為了一個“義”。雖然最後的結局悲慘,但我依然佩服梁山好漢的英勇。

《水滸傳》讀後感13

我買了一本《水滸傳》,回到家,我便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我讀書,那叫一個快,10分鐘不到,已經讀完了第二回合,講的是魯智深大鬧五台山,讀完這一回合,我感覺到魯智深也蠻好的,比如:當金氏父女沒有盤纏時,魯智深毫不猶豫的把自己身上僅有的五兩銀子全部放在了桌上,幫忙金氏父女渡過難關。還有一次呢,魯智深為民除害,就讓鎮關西嚐了一些苦頭,但是,沒想到的是,那鎮關西經不起打,魯智深僅用三拳就讓鎮關西與世長辭了,他沒想到自己竟殺人了,心裏很擔心,俗話説的好: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以前,救過的金氏父女知恩圖報,又救了魯智深一命。

透過這一回合的故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在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要及時的伸出援助之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如果人人能這樣做,我堅信,我們的國家會更完美,就會少一些壞現象;如果人人都能這樣做,我堅信,再也不會有搶劫、殺人,這些令人心驚膽跳的事情發生了;如果人人都能這樣做,我堅信,我們的國家秩序會更好,大家會更和諧的相處在一齊!哦,忘了説了,我們還要知恩圖報哦!

《水滸傳》讀後感14

讀了《水滸傳》已經七年過去了,當時的感覺現在還能説出來,就是一種痛快的感覺,是指前半部,人物:魯智深,這個人疾惡如仇,自身又武藝高強,打死鎮關西之前是提轄,後來他打死人,他的生活就是跟着感覺走了,就是那種“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感覺,當時連續很多天晚上讀這本書,感覺生活中的那些煩心的瑣事在心裏的份量都減輕了。

當然書中的故事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基本上沒有可比性,比如説:書中的人物基本上沒有家庭生活,有數的幾個,比如説宋江、楊雄,都是老婆出軌,而宋與楊也由此成了殺人犯,亡命江湖,所以説書中的人物雖然看起來活得瀟灑,實際上是以背叛整個社會體系作為代價的。

前半部讀起來很過癮的,給人一種力量,這種力量怎麼説呢?還是叫人勇敢,像魯達那樣: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而那個時代總體還是鼓勵這種行為和精神的,像魯達、武松、楊志,都是殺了人,比較後魯達亡命天涯,根本沒有受到法律制裁,而武松與楊志雖然被判了刑,比較後都沒有丟掉性命,尤其是楊志,甚至在服刑時還受到重用。

書中的後半部真心説是沒怎麼看的,覺得寫得不太好,整個都是怎麼征戰,戰爭場面描寫得過於籠統,思想也不夠深邃,無非是宋江集團想要為國出力,四處征戰,充當了封建統治者的工具,比較後的結局都很悲慘。

《水滸傳》讀後感15

在老師的推薦下,我讀了《水滸傳》上這本名著。在瞭解故事情節的時候,它讓我學到了許多道理,同時也學到了許多歷史知識。

《水滸傳》中有一百零八個好漢為了兄弟,為了朋友赴湯蹈火,兩脅插刀;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因為它需要用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還一命得決心。一個具有強烈得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不,是他們為了正義,為了真理奮不顧身。

我還清楚滴記得《水滸傳》英雄中有一個黑大漢,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經常為了一些小事與他人發生衝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卻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喪盡天良的傢伙們聞風喪膽。在現實生活中對朋友講義氣,是小義,對素不相識的人也用一種正義的眼光去看待,是大義。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大義的名族,當日本人侵華。多少革命烈士,用他們滿腔熱血,誓死不屈,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國。

總而言之,水滸傳反映了當時社會雖然非常黑暗,但是仍有許多有義氣的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