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的詩》讀後感600字

來源:文萃谷 2.87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領悟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給孩子的詩》讀後感600字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給孩子的詩》讀後感600字

《給孩子的詩》讀後感600字 1

讀畢《給孩子的詩》這本書,從〈詩名中外文對照表〉、〈編輯説明〉兩篇,已足見北島與編輯團隊對選編此詩集的嚴謹認真:譯文原文詩題並置,以供有興趣的讀者進一步查閲;編輯盡力聯絡在世詩人、譯者或版權持有人,並解釋詩人介紹篇幅的標準、排序以及人名翻譯的所依慣例。如此用心,無疑出於編選者對詩人、譯者以至詩歌的無比尊重。

北島近年積極推動詩歌,籌辦「國際詩人在香港」之餘,亦為參與的'詩人推出結集,當中作品如非以中文或英語書寫,書中則必備原文、英譯及中譯。

至於這本詩集既然是「給孩子的」,那麼這種學術式的表現方式(presentation)也省得非常合理。其實,詩集裏所挑選的作品,無論在廣度(時間、地域)和深度(文思、詩意)方面,本身已是給所有抗拒新詩以至外國詩歌讀者的一個極佳引介:閲讀各首詩作譯作,要麼能聽出韻律、要麼能領略美感、要麼能感受詩意。

余光中説過:「一個人如果只能讀淺易的詩,就註定終身在詩國作匆匆過境的觀光旅客。有些讀者自稱不喜歡新詩,只讀古典詩,我懷疑他們所讀的古典詩恐怕大半也只是『牀前明月光』或者『清明時節雨紛紛』之類。

在詩的品味上,一個人要能兼顧白居易與李賀,韓愈與李白,才算是通達而平衡。」這本《給孩子的詩》淺易而不膚淺,廣收兼得以平衡通達,既可作詩歌的教材,更加是詩國世界(或世界詩國)的入場指南。

《給孩子的詩》讀後感600字 2

還不錯吧,作為一個二十歲的人? 想看到的,是孩子詩中那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和許多人一樣,我也追望單純,也希望從中看到一點天真無邪的想法(“沒有人知道 妹妹的幸福”)和天馬行空的想象(燈把黑夜 燙了一個洞”以及《光》等),也看到了。

偶爾看到被人稱為“老練”的孩子我也只是笑笑,想起小時候自己的鬼靈精和傷春悲秋來。

其實呀怎麼樣説那時候的'我們都是稚嫩的,言談看破紅塵也是一種浪漫,詩與夜勾連,因為靜謐與孤處總在夜裏,那時寂寞與憂愁是一種細若遊絲的存在,詩意棲居其上,透着的卻是微笑與温暖,不像現在冷冷的確實是寂夜的孤清。

那時只要不是什麼大的陰影許多事情都是過眼雲煙,不存在什麼陰翳之説。

慢慢地孩子從對痛苦地一無所知(《黑森林》)到能感受到這個世界聒噪和黑暗的一面,初涉江湖,直白坦然,寫出自己的不舒服沒什麼不好也無謂污不污染,倒是我們,苦心冥想倒也還是拐彎抹角。十一二歲的孩子已經看到的傷痛所在(《心事》我的心事便觸了礁 森林淌滿了思緒 交織着酸甜苦辣 ),也看到的希望所在(《一粒稻穀》),懂得關懷起自己愛的所在。

一點小小看法,不能囊括所有作品,也不可能囊括所有的小孩,其實我們也不必要給他們分類,他們都是一個個鮮明的個體,如大地鋪開花的篇章,還是不要用花園的欄杆去定義他們好為此我們也獲得一種難得的自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