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地才是房產開發企業核心競爭力

來源:文萃谷 6.65K

引導語:回首房地產20年,我們總結髮現,那些善於“把握行情週期”的投資人,才是投資高手,才是真正的戰略級投資。更多拓展人員,是拿到了地,而不是拿到了好地,拿對了地!下面是yjbys小編為你帶來的拿地才是房產開發企業核心競爭力,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拿地才是房產開發企業核心競爭力

  兩個極端案例是:

➤ 地拿錯了,就算產品、銷售、企劃做得再好,就算市場運氣也不錯,最多也就勉強及格,賺錢就別想了,不賠錢就算不錯了;

➤ 地拿對了,或者在正確的時間拿了好地,就算設計普普通通,哪怕後期銷售、企劃推廣很普通,行情又有點背,但這個盤還是可以拿到70多分,最終賺點錢是沒問題的。

地拿對了,項目就成功了一半!

要理性,要嚴謹,要系統,要重視。

拿地絕不是“單純的”拿地,而是一門“系統”工程!

拿地更不應該是一門藝術,而應該是一門科學,要強調科學!

今天本文要分享的乾貨,就是投資總如何拿對地?企業如何做好拿地管理?

  一、強化認知:前期決勝論就是拿對地

白銀時代的拿地,拿地不再是土豪隨意的行為,不再是公司賬面有錢就豪賭幾把的隨性,而更應該是一個企業的戰略重心,尤其今天的房地產已經進入戰略為王的時代,對仍然聚焦開發業務的房企而言,拿對地是重中之重!

  原因很簡單,也很直接:

第一,今天土地價格佔整體售價的比值已經高達30%~50%,很多超過50%,不少地王甚至翻倍,土地成本沒控制住,未來大多會砸在手裏。

第二,世界上沒有一塊一模一樣的土地,土地自身和附屬的地段、配套、交通、資源、商業、學校土地都是不一樣的。土地,本質上是不可再生資源,是有限的,是稀缺的,你錯過這個機會,很可能就沒有了,所以得珍惜每一個目標地塊。

第三,都在談房價上漲,但本質上房地產價格增長100%都是地產價格的增長,而不是房產價格的增長,相反房產還會折舊的!所以一個項目未來價格成長性,核心在於土地。

所以,拿地即一切,前期決勝論就是拿對地。

  二、做好預排:每年到底該拿多少地?

拿對地很重要,但首先自己要明確每年拿多少地,這個問題是個兩難問題。土地儲備太多會對企業造成很大資金壓力,土地儲備太少又可能滿足不了未來供應和發展的要求,常有開發商感歎房價行情好了,可是沒貨可賣。那麼,到底儲備多少?標準何來?

  1、拿多少地的兩種算法

  總結下來,業內大致的做法有兩種。

第一是彌補上年新開工面積的倍數,有1.2倍、有1.5倍的,也有1.8甚至更高倍數的。倍數的增長意味着貨值的增長。比如中海,它提出每年新增土地面積至少要保證彌補上一年新開工的1.2倍。這樣才能保證後續幾年銷售規模、竣工規模、利潤規模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第二是年末土地儲備增長比率,同比增長20%或者30%。這些具體的數值根據每家企業的發展願景去設定,再根據平均樓面地價計算出投資金額預算。

  2、土地儲備結構也要關注

房企拿地除了單純的土地儲備規模指標之外,還需要關注土地儲備結構是否合理。

比如一線、二線、三四線佈局是否合理,市區、近郊、郊區分佈是否合理,高端、改善、剛需是否有效組合等等,這些房企在拿地時都得做到心中有數。

  三、三種拿地模式

明確土地儲備計劃後,該如何拿地了?在實踐中我們大概發現有三類模式。

第一類是“遊擊式拿地”。大多屬於全國中小房企拿地的現狀,他們往往沒有全年拿地計劃,拿地規模有多少,投資計劃如何,都沒有,屬於遊擊式拿地,更多時候是企業一下現金流充裕了,有錢了就去拿地,這種拿地或許能獲得機會式發展。但一旦行情變化,可能就變成一堆庫存!

第二類是“談判式拿地”。這類拿地的做法往往不太參與公開市場,一般以央企、國企或是萬達、碧桂園等大型民營房企為主。他們往往在經濟欠發達地區,主動跟地方政府去談判。一則自身品牌優秀,實力強勁,能夠通過開發和運營迅速轉變城市形象和促進税收,二則規模優勢,他們拿地一拿就一大片,幾百萬平米;三則現金流充沛,對於尤其依賴土地財政的地方政府而言,這是有很大談判資本的。

第三類是“穩健式拿地”。每年的投資規模,投資區域,投資預算、投資節點等都提前鎖定。

  四、前期工作:做到三個心中有數

  1、公司戰略要“心中有數”

每一塊地,都要從公司整體發展角度,即是否要進入一個區域,進入一個城市,是否要擴大在該城市的市場佔有率,是否符合公司產品競爭優勢。如今房地產已經進入戰略為王的時代,因此每個拿地人員不能脱離公司戰略偏好而去機會式拿地。

  2、資金能力要“心中有數”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房地產是典型金融依賴型行業,在拿地之前,首先,要衡量公司既有的資金是否充足,募集資金的能力與成本如何?越做到心中有數,就越發能夠更快速地決策和拿地

其二,公司取得土地的成本不應該過度高於周邊土地的價格(除非公司的溢價能力極強),即謹慎對待地王項目,如果公司獲得土地的成本低於市場水平,或是市場的土地價格存在剛性,易升難降,則土地成本風險較低。

  3、拿地標準要“心中有數”

拿地標準明確,能更準確和快速做出拿地判斷,每家房企都應該做到心中有數。

  五、房企投資高手拿地的三大能力

過去拿地靠關係,靠佣金,但白銀時代拿地越來越依賴專業,依賴能力。而今天所謂的關係拿地,已經基本不可能,又或者是基本只是在信息的獲取的更早,更及時而已,但真正一塊地能不能拿下來,還得靠能力。

  靠什麼能力?大致有三大能力。

  1、資金獲取能力

今天的房地產已經是徹頭徹尾的`金融屬性,一線城市土地動輒50億、100億的拿地金額,很多房企連保證金甚至都交不起,怎麼拿地?所以,在今天高地價時代,中小房企基本被排斥在外,甚至大型房企也望而生畏,聯合拿地已經成為無奈之舉。

  2、踩點節奏能力

有錢只是保證你有參賽資格,但能否比賽獲勝,這是第二個能力。

結合房地產2~5年短週期市的特徵來看,只有真正善於把握週期拿地的人,才是戰略級投資,才是真正的投資高手,這個善於把握週期通俗的説,就是踩點能力,就是立足城市發展週期、市場週期和企業自身特定的成長訴求的有效結合。

而更多房企拿地和花錢的統籌佈局相對粗放,很多房企拿地沒有計劃和統籌安排,或者有計劃不按照計劃,隨意拿地的非常之多。優秀的房企往往把拿地計劃和拿地計劃管理做得非常嚴格,對花錢的節奏,市場的預判、週期的預判都有系統深入的研究。像旭輝拿地,往往能夠“低位進入、高位賣出”,往往都是市場低潮時堅定買地,高峯時期蟄伏靜待,典型屬於拿地高手的範兒。

  3、運營落地能力

不是有了錢就能拿對地,核心還是考驗房企的整體運營能力,拿地,也不能只負責前端拿地的痛快,而不顧後期的產品建造、客户定位、營銷管理等一系列的關聯要求。

拿地,就是一個系統能力,是房企內外部“綜合運營能力”高低的體現。房企拿地,融匯了外部關於“市場、行情、週期、售價、對手”的整體研判和取捨,而內部則融匯了“產品設計、成本、採招、營銷、運營、財務”多專業的深度協同和支持。有時候,看一個房企的經營管理水平,從它的拿地水平就可以看出大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