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流領導靠聰明一流領導靠哲學

來源:文萃谷 1.03W

引導語:“什麼是企業經營?經營就是日益提高自己的哲學理念。”稻盛説,能力和努力的重要性,連國小生也懂,但“人格理念”的決定性作用卻常受忽略。優秀的經營者要有哲學思維,“聰明能幹”不過是三流資質。

三流領導靠聰明一流領導靠哲學

  公司也要有“人格”

在27歲時我創立了京瓷。那麼年輕自然沒有經營的經驗,同時因為是技術出身,所以經濟知識和企業會計更是一竅不通。然而,既然當了經營者,既然開展了事業,就必須對接踵而來的各種問題做出判斷。

雖説是一個只有28名員工的小公司,但是“這件事怎麼辦”、“那件事如何做”,許多事情都需要我做出決策。雖然沒有經營知識和經驗,但作為經營者,就必須對部下提出的各種問題做出判斷。

當時,公司非常弱小,只要自己的判斷出現一次失誤,公司就有可能一蹶不振。一想到這裏,我就因擔心而夜不能寐。左思右想,我得出瞭如下的結論。

因為自己對經營一無所知,所以就把“作為人,何謂正確”作為判斷基準吧。也就是説,我把作為人是正確的還是不正確的,是善還是惡作為經營的判斷基準。比如正義、公正、公平、勤奮、謙虛、正直、博愛等等,這些基本的道德,都是從孩童時代起,父母、老師教導我們的、最樸實的倫理觀。

有人認為,這樣的經營要訣未免太簡單、大樸實了。現在回想起來,我深深地體會到,正是依靠這樣一個最基本的倫理觀和道德觀來開展經營,才沒有發生過經營判斷上的失誤,京瓷才能獲得如今的成功。

為什麼呢?因為這種思想不是出於經營者的私利私慾,因此能夠獲取員工的共鳴,員工們從內心理解並接受。所以創業之初,儘管公司規模很小,也不知道公司明天會怎樣,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員工們也能夠為了公司的發展而自覺地、不遺餘力地拼命工作。

而且,在公司發展壯大之後,依然如此。無論是進軍海外,還是涉足不同的行業領域,甚至是收購企業,京瓷都樹立了這種普遍正確的經營哲學,遍佈全球的所有京瓷工廠和事務所的員工們都共有這種哲學,並在他們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實踐這種哲學。

很多人評論京瓷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京瓷有先進的技術,是因為京瓷趕上了潮流。但我認為絕非如此。我認為京瓷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京瓷經營判斷的基準,不是“作為京瓷,何謂正確”,更不是“作為經營者的我個人,何謂正確”,而是“作為人,何謂正確”。因而它具備了普遍性,就能夠與全體員工所共有。我認為京瓷成功的原因就在於此,除此之外,沒有別的原因。

  “深沉厚重”才是企業家第一等資質

人生與工作的成功由三要素構成:思維方式×熱情×能力。這三要素中,最重要的是思維方式,為什麼思維方式重要?因為它有正負。即使你能力強、熱情高,但思維方式錯了,結果就導致一個相應的負值。

當今社會對於領導者最大的問題是選拔方式,我們挑選領導者的基準是把人的能力、才幹放在了人格之上,不重視人品。

2002年4月,我與位於華盛頓的國際戰略問題研究所(CSIS)的前理事長戴維特先生共同創建了名為“阿布夏·稻盛領導力研究會”的領導人培訓機構。因為我們同樣抱有危機感,我們認為,不管什麼公司,公司領導人決定了這個組織的盛衰。組織的命運很大程度上為領袖所左右,好的領袖可以使集團發展壯大,壞的領袖把集團帶向悲劇的深淵。

有關領導人的資質,中國明代思想家呂新吾在其論著《呻吟語》中説:“深沉厚重是第一資質”。即具有厚重性格,並經常對事物進行深入思考,是作為領導人重要的資質。聰明能幹、巧於辭令不過是第三種資質。但當今世界,“聰明才智”的人被選為領導人相當普遍,這些人會幹事,作為助手使用可發揮很大作用,但是否具備領導人的優秀性格,則是另一回事。

我認為,現在世界上,很多公司之所以荒廢不振,根本原因是很多公司的經營者只具備聰明才智這第三等資質。比如某位經營者有才能,很努力,從銷售額不足1億日元的小企業做起,逐步發展到銷售額達到50億、100億日元。如果這位經營者一味追求個人利益,追求更加奢侈的生活,傲慢不遜,那麼他終將走向滅亡。

但是,人的人格既不是與生俱來的,也會隨着時間的變遷而變化。人們對自身的蜕變不易察覺,那些由盛而衰的企業經營者,開始也都認為“自己才不會重蹈覆轍”。因為他們缺乏明確的'哲學,隨着環境的改變,他們自己也墮落變質。

既然人格是變化的,那麼選拔領導人的基準,就不能僅用“當時”這一點上他的人格如何做出判斷。所以,我們在選擇領導人時必須考慮“怎樣才能提升人格”、“怎樣才能維持高尚的人格”。

許多經營者與著名企業家人格沒有提升,所以一旦功成名就以後,不知不覺就放鬆了努力,不再拼命工作,只想自己一個人獨享成果,甚至不惜違規法律。所以最重要的是,領導人必須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格,努力維持自己高尚的人格。有人認為這話未免迂腐,但我相信,這是防患於未然,避免領導人墮落變質,避免企業由盛轉衰最有效的方法。

  企業如何從根源“反腐”?

在京瓷哲學裏還有一條是“玻璃般透明的經營”。自京瓷創業以來,我一直注重“以心為本的經營”,為了建立與員工的信賴關係,經營必須“透明”。

也就是説,現在有多少訂單、比計劃落後多少、利潤是多少、這些利潤是如何使用的、現在公司的處境怎樣等等,這些問題不僅僅要向幹部,而且要向基層員工公開,開展“玻璃般透明的經營”。

為此,根據公司所處的環境,領導人在思考什麼、想達到何種目標,這些都要準確地傳達給員工,這一點至關重要。公司的現狀、遭遇到的問題、努力的方向等,準確地傳達給員工,以此統一員工的方向,凝聚員工的力量。

“開展玻璃般透明的經營”,關鍵就是領導人必須以身作則,帶頭保持光明正大的工作作風,決不能允許經營高層挪用公款和用公款隨意招待。如果發生了此類事情,那必然會招致員工的反感,道德的崩潰會像野火一樣,轉瞬間蔓延到整個組織,甚至動搖整個企業的根基。

為了防止這些現象的發生,“京瓷哲學”裏還有 “光明正大地追求利潤”、“貫徹公平競爭的精神”、“注重公私分明”等條文,這些都是企業經營中規定的原則。作為經營者,我嚴格遵守這些簡潔的原則,而且努力讓全體員工共同遵循。

  如果沒有這種哲學,情況會怎樣呢?

如果經營者沒有明確的哲學,企業只會片面追求利潤的增加,在經營中只會片面追求合理性和效率。同時,企業內會逐漸釀成一種“只要賺錢就行”的壞風氣,就會出現用不正當的手段去賺錢的員工和幹部。

這種不正當的行為哪怕只有一絲一毫,而又聽之任之的話,公司的道德風氣將會很快墮落。而在充滿着墮落氣氛的組織裏,正直的人也會失去認真工作的積極性。公司的風氣將急劇地敗壞,業績也會隨之惡化。

實際上,快速發展的企業瞬間破產的事例,在日本、在歐美、在中國這裏,都是數不勝數。

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但是,人又是很脆弱的,很容易敗給自身的私慾,敗給周圍的環境,追求虛榮,不知不覺中若無其事地幹起違揹人道的勾當,這也是事實。

正因為如此,我反覆強調,人在感覺迷惑的時候,需要一個判斷的基準,就是哲學。特別對於僱用很多員工肩負重任的經營者來説,必須抱有以高度倫理觀為基礎的經營哲學,在嚴格律己的同時,教育員工接受並共同實踐這種哲學。

  跟年輕員工講哲學,切忌豪言壯語

無論你讀過、聽過多麼好的道理,如果不親身實踐就毫無意義。哲學也一樣,無論學了多少,因為是過於簡單的道理,將它變成自己的東西、認真實踐的人反而很少。

在企業裏實踐哲學、希望與員工共有這種哲學的時候,倡導哲學的經營者的姿態很重要。

例如,在企業裏舉辦哲學學習會,有時會遭到年輕員工們的抵制。因為經營者提倡大家學哲學,而充滿理想的年輕員工理解這種哲學後,就會拿這種哲學來同提倡哲學的經營者進行對照,如果經營者行為不當,年輕員工察覺後就會產生牴觸情緒。

學習和掌握正確的做人的道理是很難的。聖人君子以及開悟的人,他們能夠實踐真理而不覺得痛苦。但我們凡人,無論學了多麼好的道理,完全實行總是難上加難。

  所以,在給員工講解哲學之前,應該先表達如下的意思:

“我提議大家要學哲學,好像我自己有什麼了不起似的,其實這種哲學我自己都沒有很好實踐,從這個意義上講,我還是個尚未入門的國小生,但不是説因為自己還沒有很好實踐,就不能在大家面前提倡哲學。作為社長, 因為我希望通過學習哲學,年輕人能成長,公司能發展。如果大家認為我違反哲學,那麼,希望大家超越我,擁有更出色的思維方式,來帶領公司向前進。”

越是高層的哲學,在讓年輕員工們學習理解時,越要採取謙虛的態度。講些豪言壯語,好像自己全都理解了、全都實踐了,這種態度在年輕員工們看來,不過是留下了笑柄。

能夠全部實行哲學的人不存在,自己也不例外,但努力要讓哲學變成自己的東西,這種姿態很重要。希望企業經營者理解這一點,與員工們共同鑽研,共同實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