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價值觀的特性

來源:文萃谷 2.12W

企業或組織的每一個員工,由於各自“成長背景”的差異,形成了各有異同的價值觀,這就是個人價值觀。它同樣也包括核心價值觀和分類價值觀。企業文化建設最主要的一項工作就是最大程度地縮小員工之間個人價值觀的差異。因此,必須瞭解個人價值觀有哪些特性。

個人價值觀的特性

根據我們的研究和實踐總結,個人價值觀有以下四個主要特性:

1、隱蔽性 企業為了宣傳和管理的需要,一般都會主動公開企業的價值觀,並利用一切的場合和機會廣而告之。相反,企業的員工一般不會主動袒露自己的價值觀;也不會貿然去刻意瞭解別人的價值觀。可能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個人價值觀屬於個人的“隱私”,出於自我保護心理,除非組織有要求,員工不願意表露出來;第二、個人價值觀已內化為一種潛意識,不容易在意識層面用語言文字表達清楚。只有在某種特定環境下(例如災難)才會暴露出來。2005年美國南部四個州遭受颶風和水災,一些人趁亂打劫姦淫,徹底暴露了貌似高度文明的美國社會中一些人骨子裏隱蔽的無視法律和道德的強盜價值觀。有文章寫道:“新奧爾良市災難發生後,“暴民”趁災行事,搶劫商店、縱火姦污,政府不得不派出部隊維持秩序。這種局面使美國“高素質民眾”的形象大為減色,災難中彬彬有禮的社會狀況停留在美國大片之中。颶風擊中了有着宗教信仰、最富足的國家的一座城市,似乎一夜之間成為人間地獄,不只是生活水平,還包括社會狀態。風暴造成的滿城汪洋和城市中縱火造成的濃煙交織在一起,使人感歎文明與野蠻的倒退原來也可以發生在瞬間,道德與秩序原來並不比街道更加穩固。”

2、差異性 俗話説“一種米養千百種人”,人與人之間的差別主要在於其思想觀念,也就是價值觀。從價值觀的不同取向可以衡量一個人的思想境界和品位。法國作家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的價值觀是“事業、友誼和愛情是人生的三大支柱”。匈牙利詩人裴多菲的價值觀“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對於千千萬萬的傳統百姓,“健康、快樂、傳宗接代”可能就是他們的基本價值觀啦。

我們的培訓課程設計了一個互動內容,主題是“災難見真情”。假設你和一幫人乘坐一艘船在海上旅行,每個人帶着四袋行李,分別是“事業”、“愛情”、“金錢”、“健康”。途中遇上風暴,船隨時會沉沒,船長命令每個人必須在一分鐘之內把其中的一袋行李扔進海里。對參加過活動的幾百人的選擇進行統計,被扔掉的行李是:

事業 4% 健康 0%

愛情 8% 金錢 88%

遊戲繼續:當風暴過去,船平安到港,每個人已經筋疲力盡,只能挑選一件行李回家。有59%的人選擇了“健康”。

這表明這幫人的個人價值觀有一定的差異,但也存在有共性的主流價值觀,就是在災難面前,“健康”是最重要的,而“金錢”是最不重要的。企業文化管理工作的出發點就是首先要承認價值觀的差異性,然後去發現並形成積極向上的主流價值觀,即所謂的“求同存異”。

3、穩定性 一個人價值觀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基本上要經歷過一個“認知--自我評估--選擇--強化--內化”的過程。一旦形成某種價值觀,就難以改變, 呈相對穩定的狀態。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成長到17歲時,心智基本發育成熟,世界觀基本成型。也就是説,已形成基本穩定的價值觀。因此,要改變企業員工的個人價值觀,最需要的'是有耐心,並且要用心策劃一些“事件”,使員工在參與中獲得新的認知,重新評估他們原有的價值觀並做出新的選擇。為了防止價值觀的反覆和波動,所策劃的“事件”需要不斷重複和強化,只有這樣,才能使員工新建立起來的價值觀得到強化和內化,進入穩定狀態。

一般地,核心價值觀的穩定性比較大,換句話説,只有具有相當穩定性的價值觀才可能成為個人的核心價值觀;分類價值觀的穩定性可大可小。改變核心價值觀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改造成本太高。因此,衡量員工的個人價值觀是否與企業的相符,主要是考察他的核心價值觀。

4、可塑性 價值觀的穩定性是相對的,會隨着時間的推移和環境的變化,特別是經歷過一些事件後,都有可能發生改變。事實上,每個人成長的過程,就是其價值觀體系不斷構建和自我修正的過程。人民解放軍徵兵年齡定在18-20歲,除了考慮這一年齡段有最佳體力外,另一個重要的考慮就是其價值觀有很大的可塑性,有利於思想品德和意識形態教育。古話説,百年樹木,十年樹人。塑造價值觀也非一朝一夕能成,要把一個員工塑造成與企業價值觀基本一致,絕非三五年能夠做得到,一般需要5-10年。遺憾的是,企業實踐中有一種很普遍的現象,那些經過多年塑造的老員工,逐漸變得“老油條”,難以再接受進一步的塑造。因此,當企業文化(價值觀、規章制度等)需要進行變革的時候,往往是他們成為最大的阻力。這種人的命運有兩種,要麼主動接受再塑造,與時俱進;要麼頑固不化,被動下課,甚至被掃地出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