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大學聯考文數和文綜高頻考點彙總

來源:文萃谷 2.09W

2017年大學聯考臨近,文科生應該怎麼複習數學和文綜科目呢?以下是本站小編搜索整理的關於2017大學聯考文數和文綜高頻考點彙總,供參考借鑑,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2017大學聯考文數和文綜高頻考點彙總

  文科數學

一、高頻考點分析

由以上柱形圖可知,新課標I卷大學聯考文科數學近六年高頻考點為:

1. 函數與導數,立體幾何,圓錐曲線,三角函數與解三角形,數列,年均佔比14.45%,12.98%,10.13%,9.44%,6.78%;

2. 統計,概率,不等式與線性規劃,年均佔比4-6%;集合與簡易邏輯、複數、算法與框圖,年均考查約5分左右,即一道選/填分值;

3. 最後一道計算題為3選1,10分,可在圓、相似;參數方程、極座標方程;解絕對值不等式、最值這三道大題中任選其一。

二、複習建議及應試技巧

● 試卷結構:

1. 選擇題12×5,最後2-3道較難;

2. 填空題4×5,最後1-2道稍有難度;

3. 解答題5×12+10。

● 考試時間分佈:

共120分鐘,選擇題40分鐘,解答題80分鐘。

● 複習建議:

1. 研讀大綱;

2. 迴歸教材;

3. 專題複習,歸納同類;

4. 適當練習,重視典例。

  政治

一、近6年考查高頻考點

1. 全面複習:重者恆重,新增必考

從上圖可以看出,近6年各模塊考查分值中:

經濟和哲學佔比最大,年均考查約30分;

其次是政治,24分;

文化考查最少,每年平均15.5分。

2. 各知識點近6年考查頻次

由上圖我們可以看出:《經濟生活》 、《政治生活》 、《文化生活》 、《生活與哲學》四大模塊中,近6年的大學聯考考查頻次為:

① 意識能動性、物質與意識、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共 52分);實踐、認識、真理(共42分);這兩大考點年年必考;

企業、公司(共58分),其中三年都是14分的大題,可見企業經營與國家安定息息相關;

③ 政府的有關知識(共26分);

④ 公民的有關知識,(共 20分);

⑤ 文化的作用(共22分);文化的傳承、繼承、發展、創新(共30分)且以大題為主;

⑥ 普遍聯繫(共20分)均為選擇題, 6年會考查了5年;

⑦ 消費,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考查4年(共16分)均為選擇題;

⑧ 其餘高頻考點均在3年或3年以下。

二、複習建議及應試技巧

1. “網絡化”知識

2. 教材:課題、框題、目題

3. 分類進行知識練習

4. 加強主觀題的演練: 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

5. 文綜內部結合

  歷史

一、近5年高頻考點

近五年大學聯考歷史全國Ⅰ卷考查的重點一直沒有變化,中國史是考查重點。除去選修題15分,全卷必修題目的85分裏,中西分值比逐漸穩定在2:1。三冊必修裏政治、經濟是考查重點,文化史的比重在近年有所增加。也就是説,知識分佈有側重點的同時在趨漸均衡。

近年來,中國古代和中國近現代的考查分值較高,其次是世界近現代和世界當代模塊。

● 選擇題:

【24-27題】均為中國古代史,涉及到了政治、經濟、思想文化三大模塊和專題;

【28-30題】均為中國近代史部分,側重點略有變化。

● 主觀題:

【31題】為當代史;

【32-35題】都是考查世界史部分;

【32題】依然是世界古代史;

【33-35題】考查方向近幾年一致,分別是:近代世界民主政治,近代經濟改革,現代世界經濟。

二、全國Ⅰ卷文綜歷史學科備考策略

● 複習建議:

① 第一輪側重專題,依據《課程標準》的課程體系(模塊專題);

② 第二輪側重通史,遵循《考試大綱》的知識體系(通史);

③ 第三輪側重補缺補漏和強化提高。

● 備考策略:

① 重基礎,注重知識的.準確性;

② 精選題,注重題型的多樣性;

③ 多訓練,注重靈活的學法指導;

④ 材料解析題的應對策略。

  地理

2017年考試大綱修訂內容:

現行考試大綱規定的3個選考模塊分別為“旅遊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和“環境保護”,要求學生從3個模塊中選擇1個模塊作答。

修訂後的考試大綱刪去“自然災害與防治”模塊。考生從“旅遊地理”和“環境保護”模塊中任選1個模塊作答。

一、近6年高頻考點分析

如上圖所示,綜合題考查區域地理問題是今年課標Ⅰ卷的重點和熱點。年均佔分46分,應引起同學們的足夠重視。也和當今我們環境污染治理熱點密不可分;

第二大高頻考點為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繫;

第三大高頻考點區域可持續發展、大氣運動。

二、複習建議及應試技巧

⒈ 認真研讀考試説明;

⒉ 加強基礎知識的複習;

⒊ 把握教材的主幹知識;

⒋ 突出人文地理的複習;

⒌ 注重知識體系的構建;

⒍ 重視基本技能的訓練;

⒎ 抓好熱點知識的複習;

⒏ 提高知識遷移的能力;

⒐ 合理處理講練的關係;

10. 看題與做題相結合;

11. 做好解題方法的訓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