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城市濕地景觀進行生態設計

來源:文萃谷 3.03W

城市的濕地景觀,是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濕地系統在生態上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在對其進行景觀設計時,應充分考慮生態方面的設計。那麼,如何對城市濕地景觀進行生態設計呢?下面跟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如何對城市濕地景觀進行生態設計

  1、保持濕地的(系統)完整性

濕地系統,與其他生態系統一樣,由生物羣落和無機環境組成。特定空間中生物羣落與其環境相互作用的統一體組成生態系統。在對濕地景觀的整體設計中,應綜合考慮各個因素,以整體的和諧為宗旨,包括設計的形式、內部結構之間的和諧,以及它們與環境功能之間的和諧,才能實現生態設計的。

調查研究原有環境是進行濕地景觀設計前必不可少的環節。因為景觀的規劃設計,必須建立在對人與自然之間相互作用的最大程度的理解之上。對原有環境的調查,包括對自然環境的調查和對周圍居民情況的調查,如對原有濕地環境的土壤、水、動植物等的情況,以及周圍居民對該景觀的影響和期望等情況的調查。這些都是做好一個濕地景觀設計的前提條件,因為只有掌握原有濕地的情況,才能在設計中保持原有自然系統的完整,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生態;而掌握了居民的情況,則可以在設計會考慮人們的需求。這樣能在滿足人需求的同時,保持了自然生態不受破壞,使人與自然融洽共存。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保持了濕地網絡系統的完整性。

利用原有的景觀因素進行設計,是保持濕地系統完整性的一個重要手段。利用原有的景觀因素,就是要利用原有的水體、植物、地形地勢等構成景觀的因素。這些因素是構成濕地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但在不少設計中,並沒有利用這些原有的要素,而是另起一格,按所謂的構思肆意改變,從而破壞了生態環境的完整及平衡,使原有的系統喪失整體性及自我調節的能力,淪為僅僅是“美學”意義上的存在。

  2、植物的配置設計

植物,是生態系統的基本成分之一,也是景觀視覺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植物的`配置設計是濕地系統景觀設計的重要一環。對濕地景觀進行生態設計,在植物的配置方面,一是應考慮植物種類的多樣性,二是儘量採用本地植物。

多種類植物的搭配,不僅在視覺效果上相互襯托,形成豐富而又錯落有致的效果,對水體污染物處理的功能也能夠互相補充,有利於實現生態系統的完全或半完全(配以必要的人工管理)的自我循環。具體地説,植物的配置設計,從層次上考慮,有灌木與草本植物之分,挺水(如蘆葦)、浮水(如睡蓮)和沉水植物(如金魚草)之別,將這些各種層次上的植物進行搭配設計;從功能上考慮,可採用發達莖葉類植物以有利於阻擋水流,沉降泥沙,發達根系類植物以利於吸收等的搭配。這樣,既能保持濕地系統的生態完整性,帶來良好的生態效果;而在進行精心的配置後,或搖曳生姿,或婀娜多態的多層次水生植物還能給整個濕地的景觀創造一種自然的美。

採用本地的植物,是指在設計中除了特定情況,應利用或恢復原有自然濕地生態系統的植物種類,儘量避免外來種。其他地域的植物,可能難以適應異地環境,不易成活;在某些情況下又可能過度繁殖,佔據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間,以致造成本地植物在生態系統內的物種競爭中失敗甚至滅絕,嚴重者成為生態災難。在生態學史上,不乏這樣的例子(生物入侵)。維持本地種植物,就是維持當地自然生態環境的成分,保持地域性的生態平衡。另外,構造原有植被系統,也是景觀生態設計的體現。

  3、水體岸線及岸邊環境的設計

岸邊環境是濕地系統與其他環境的過渡,岸邊環境的設計,是濕地景觀設計需要精心考慮的一個方面。在有些水體景觀設計中,岸線採用混凝土砌築的方法,以避免池水漫溢。但是,這種設計破壞了天然濕地對自然環境所起的過濾、滲透等的作用,還破壞了自然景觀。有些設計在岸邊一律鋪以大片草坪,這樣的做法,僅從單純的綠化目的出發,而沒有考慮到生態環境的功用。人工草坪的自我調節能力很弱,需要大量的管理,如人工澆灌、清除雜草、噴灑藥劑等,殘餘化學物質被雨水沖刷,又流入水體。因此,草坪不僅不是一個人工濕地系統的有機組成,相反加劇了濕地的生態負荷。對濕地的岸邊環境進行生態的設計,可採用的科學做法是水體岸線以自然升起的濕地基質的土壤沙礫代替人工砌築,還可建立一個水與岸自然過渡的區域,種植濕地植物。這樣做,可使水面與岸呈現一種生態的交接,既能加強濕地的自然調節功能,又能為鳥類、兩棲爬行類動物提供生活的環境,還能充分利用濕地的滲透及過濾作用,從而帶來良好的生態效應。並且從視覺效果上來説,這種過渡區域能帶來一種豐富、自然、和諧又富有生機的景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