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最新潛水注意事項大全

來源:文萃谷 1.55W

隨着網絡應用的不斷普及,大眾又賦予了潛水新一層的含義,即在他人不知情的情況下,隱祕的觀看共享信息或留言,而不主動表露自己身份、發佈信息和回覆他人信息的單獨個體或行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2017年最新潛水注意事項大全,歡迎大家閲讀瀏覽。

2017年最新潛水注意事項大全

  潛水注意事項:

  1-不適宜潛水的人羣

●曾經接受過中耳手術或眼角膜手術人士。

●慢性肺氣腫或嚴重哮喘患者。

●有癲癇或抽筋病史者。

●有心臟冠狀動脈疾病,如心絞痛或曾有心肌梗塞病史者。

●長期酗酒的人士。

  2-學習潛水前需要學會游泳

目前有很多人會説,學習潛水是不需要會游泳這個條件的。在這裏要提醒大家的是,這種説法是極不負責任的。不會游泳的人遇水容易恐慌,而導致潛水意外事故的原因第一位就是恐慌,並且不會游泳的話在有危險的時候更無法自救。所以為了自身的安全,一定要學會游泳再去學習潛水。

  3-考取潛水證並不是潛水的全部

考取潛水證只是潛水愛好者的開始,並不是全部。考取了潛水證以後,更重要的是經驗的積累。而且潛水是一個存在風險的運動項目,雖説危險係數不是很高,但是還是要學好最基本的潛水技術,保障自身與潛伴的安全。

説到積累經驗,就得提到潛水愛好者口中所説的“攢氣瓶”,每在一個潛水點用完多少個氣瓶後,在潛水日誌或潛水電腦表上就會有記錄,這也是看潛水者經驗豐富與否的一個標準,而且有些潛水點(尤其是船宿)會要求至少有30~50瓶紀錄,雖然每家潛店不一定都查得這麼嚴格,但請對自己的安全負責。

  4-要安排好行程

潛水之後,最少18個小時內是不能坐飛機的,因為潛水時體內會吸收的大量氮氣,潛水後需要排除氮氣才行,如果馬上做飛機會引起減壓症。所以為了身體健康,請安排行程。

  5-潛伴制度

潛水的過程是必須跟夥伴一起的,不能獨自下水。兩人從入水到上岸,都必須保持在一起,技術佳者不可任由同伴獨自上岸。遊在前方者(技術佳者),須常回頭看同伴的狀況,並配合其體力技術放慢速度。遊在後方者(初學者),要保持在同伴的斜後方。

  6-潛水裝備

潛水裝備包括面鏡、呼吸管、蛙鞋、潛水衣、防曬衣、浮力控制器、調節器、潛水組合儀表、潛水電腦表等。俗話説的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裝備的選擇上也要秉承着對自己負責的態度,別購買質量太次的裝備。並且一定要購買最適合自己的,別盲目購買。

  7-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是潛水時一定要堅持的原則之一,不要亂丟垃圾,帶走或損壞海里任何生物和非生物,不要觸摸珊瑚,也不要跪在珊瑚上或用腳踢珊瑚。現在有很多潛水勝地由於人為的破壞已經沒有了往日的美麗,所以為了保護這些美麗的潛水點一定要保護好水下環境。

  新手潛水員注意事項:

  1、中性浮力不佳。

新手的中性很一般,説實話,10瓶多的新人基本都是這樣,當年自己也是這樣熬過來的。看着人家DM身體離海底幾十公分就是不碰地,自己卻怎麼也做不到。除了多潛多注意外沒別的辦法,如果一定要説是竅門,就是要記得在下潛至快要到達海底的時候開始適當的充氣建立中性。在建立中性的過程中儘量吸夠半口或三分之二肺活量的氣,因為在水下的呼吸節奏是吸-停-吐,這一期間大概有5秒左右的延時,如果在吐光氣時建立中性,在吸氣後勢必會照成浮力過大而上浮。這種呼吸方式不見得適合每個人,但是多位高手總結出的規律,對我也比較有效。

中性浮力不好不但會讓自己廢更多的`氣,踢壞珊瑚,還有可能在不經意間碰到有毒的魚類或其他生物,3mm的Wetsuit對它們來説簡直是小菜一碟。所以對於剛剛拿牌的新手,不妨在有機會的時候去泳池中做一些基礎的練習,比如中性浮力,放象拔等等。幾個鐘頭的練習會讓你在下次外潛時提高得讓別人驚訝。

  2、光顧在海底找東西,不注意Buddy和其他人。

新手在水下的好奇心很大,這麼大的興趣免不了產生上面的問題。經常沿着海底一路看東西,不知不覺就跑到深我們幾米的地方去了。敲瓶子她也不是每次都理會,於是不得不游過去抓着她的氣瓶把她拉回隊伍裏。不注意Buddy是一個很壞的習慣,不理Buddy就是把自己置身在危險之中,如果深在20米的地方突然發現一級頭堵塞吸不出氣來,Buddy又不在你的身邊該如何是好啊?慌亂中你能想到有控制的一路上浮嗎?即便是你在拍照也時不時的抬頭看看身邊的人,就算是真出了問題,游過去搶二級頭也能找準方向啊。

  3、沒有看錶的習慣。

新手在水中似乎不太注意自己的深度和殘壓,敲瓶子提醒看錶時還把表那給我看。對於新手忽略此環節的大有人在,殘壓表是你在水中唯一能夠提醒你安全的儀器,一定要時常想着拿來看看。並適當的和Buddy交流殘壓值,以確定你們的殘氣量,如果你的氣高出Buddy太多,要考慮表出了問題的情況。也許指針已經壞掉了。這個時候以Buddy的殘氣量為參照,並留在Buddy身邊。呆Buddy的殘壓低於50時,要時刻留意,因為如果你比較廢氣,這時可能隨時會出現沒氣的情況,如果可以避免,儘量提早上水檢查裝備。

此外不光是要和Buddy交流殘壓,最好能與其他隊友也交流一下,因為如果你們二人都比較廢氣,在需要共生呼吸的時候要考慮找別的隊友。

  4、踢沙。

新手踢沙的現象比較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是在遊動的過程中身體不平,頭高腳底,這種姿勢會讓踢水產生向下的力,在調整好中性的情況下會發現身體再慢慢上浮,於是在放氣調整中性;這時如果停腳身體就開始下沉,為了防止下沉又本能的踢水,一個惡性循環就這樣產生了。從此所過之處,沙塵暴漫天,能見度2米,悲劇啊。對於這種現象的解決辦法主要有2點,一是把身體打平,儘量腿比頭高;二是改用蛙踢。共通之處就是使你在踢水的過程中產生的推力是完全向後,沒有向上或向下的力自然不會影響你建立的中性浮力,也就不存在為了保持中性賣力踢腿的現象了,踢沙也就自然會減少。

  5、在給BCD放氣時身體不豎起。

新手在放氣時把BCD的低壓充氣管伸值卻忘記了舉高,結果經常放不出氣,每次調整中性都緊張的要命。KiKi在水下全程都是一手拿叮叮棒,一手握充氣管,交流幾遍後還是記不住,我想還是源自於不能及時調整帶來的緊張。其實2、3米的深度範圍內通常不需要調整浮力,還記得我在前面説過的嗎?每次吸一半的氣或三分之二的氣,在需要調整是可以嘗試着吐光或吸滿氣,基本那個時候你的肺就是另一個BCD,穩定了浮力後在調整每次呼吸的氣量就好了。如果深度的跨越過大需要調整BCD時,輕輕點壓着充氣,或者停下來立直身體來放氣,一次少放一點,在放的同時吐光肺裏的氣,這樣慢慢控制可以儘量減少重新建立中性浮力是花費的氣。要知道吸滿三口氣的量才能把BCD吹到可以浮在水面上,在深水裏氣可是浪費不少啊。

  6、喜歡用手或者叮叮棒在水下碰這碰那。

Padi的課程在最開始就強調過不要觸碰和撫摸海洋生物,但是看到可愛的東西或者為了拍照,很多人都有有意無意的觸摸海底的東西。這裏給大家一個例子,和我一起在平台潛水的女孩兒冰冰(iceice_13),在一次下潛中無意間碰到了一株珊瑚,回到深圳後手腫了好久(好像是幾個星期)。並不是想嚇唬大家,但是我們對海洋生物的瞭解極其有限,非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要觸碰他們,為了我們,也為了它們。

  7、下潛速度過快,沒有控制。

有些新手在下潛時會把BCD的氣全部放光,而在下潛的時候不是頭上腳下,換句話説,沒法控制下潛的速度。在此奉勸各位新人,頭上腳下是一個很好的下潛姿勢,因為在需要調整的時候只要用蛙鞋踢水就能平衡負浮力。這種事情多發生在耳壓平衡出現問題的時候,如果不能及時停止下潛,很容易會傷及耳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