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的入水方式-潛水的出水方式

來源:文萃谷 2.52W

無論哪一種款式,穿上裝備站立起身都需花些力氣,配重加上氣瓶的重量不輕,至少都在十五公斤以上,加上穿着防寒衣,在還未入水之前不宜移動行走過遠的距離,尤其是礁巖海濱,以免發生危險或中暑。岸潛在進入水中之前,蛙鞋都應該手提。一般來説,岸潛和船潛有很大的不同,初學者雖然都是由岸潛開始學起,但不久後也極有可能接觸船潛,若去東南亞等地的國外潛點更是如此。

潛水的入水方式-潛水的出水方式

不過,入水後若不立即下沉,在水面的前進以仰泳面向天空的方式較容易,因為氣瓶有重量之故。但是缺點為看不見前方,應每踢蛙鞋一段距離後就抬頭看一下方向,確認前進方向是否偏歪?或是否有礁石等障礙物。此外,入水前應牢記入水點的位置,以指北針對者入水點或顯着目標物確認方位角度,以利回程上岸。

  徒步入水

divebari平緩的海岸地形只要着裝完畢,手持蛙鞋緩步走入水中,當水深大約及腰的深度時,再將蛙鞋穿上。潛水活動需嚴格遵守潛伴制度,所以當穿着蛙鞋時可以二人互相幫助,穿着蛙鞋的人將一手搭在潛伴身上,抬起一腳跨在另一腿膝蓋處成“4”字形,然後穿上蛙鞋後再換另一腳,另一人也相同。此外,也可以將面鏡戴好,咬住二級頭咬嘴後,將BC充氣至半飽,確定吸氣吐氣正常,直接蹲下沒入水中依序穿上蛙鞋,然後向海面游出。

這種方式適用於長淺灘或沙岸地形,有時需在水中步行一大段距離才能走至足夠的`水深以遊姿踢蛙鞋前。只要能夠遊得動,躺在水面踢蛙鞋的方式前進比踩在海牀上步行輕鬆很多,也比較安全,因為礁巖石塊凹凸不平,多走幾步想不跌倒很難。

  跨步入水

Scuba-Entry-Methods-Giant-Stride-Entry跨步式入水就是裝備着裝完畢後,直接以大跨步的方式進入水中,適用於潮水落差在一米內的情況,船潛或礁石區的岸潛地形都可採用。入水前先站立於水邊,船潛則需注意是否有扶手可輔助站立平衡。入水前一定要確認水面無人、水底無障礙物或深度是否夠深,以免撞擊受傷

入水前,BC要先充氣至少達半飽狀態。戴上面鏡後咬住二級頭咬嘴保持吸氣,再以右手手掌拖住二級頭,同時手指緊壓面鏡(目的是防止入水時的衝擊力讓面鏡脱落)。然後,左手握住三用錶拖在腰間。以此姿勢站在水邊穩定之後,向水面大步跨出,雙腳自然呈剪刀狀落入水中,入水後夾緊雙腿,身體自然會往上浮出水面。

  背滾式入水

backwards-roll搭乘小艇進行船潛時最常使用這種方式。着裝完畢後右手一樣托住二級頭與面鏡,所有調節器管線表組應儘量吊掛在胸前,以免在往後翻滾入水時勾到障礙物造成裝備損壞及危險。BC充氣後確認二級頭呼吸操作正常,然後以手腕護住後腦部位,身體坐在船舷邊,身體向後仰以背部先入水的姿勢落入水中。

  出水方式

岸潛的入水要注意趁浪較高時順勢入水,但是要回到岸上則否。應視地形的不同採用最合適的方式。

水層中水況是較穩定的,但是越接近水面就越能感受海浪的翻攪,潛水結束回程靠近岸邊尚未浮出水面時,若感覺身體被波浪上下左右帶動漂移,視線盡是白色的泡沫,表示已身陷浪大的礁石區。此時不要貿然浮出水面,以免被海浪推送撞擊礁石受傷。此時要轉身下潛,回到較深無浪花的深水區,再浮出水面觀察較容易上岸的地形。浪越大出水回到岸上就越困難,在上岸之前必須先脱蛙鞋,但是二級頭應持續咬住保持呼吸,趁浪較小時迅速爬上岸邊穩固處。因此,要習慣在水中穿脱蛙鞋,而且不能動作太慢,以免被浪捲推送上岸受傷。

如果是參觀沉船潛點,最好是沿錨繩上升,抓住錨繩做減壓停留,再緩慢上升,這種出水方式是沉船潛點最佳的出水方式,因為你的潛水船通常就會停在錨繩附近等候潛水員出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