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手位組合常見動作2017最新

來源:文萃谷 5.51K

世界上各個流派的芭蕾舞在手位設置上不全相同,這是因為各流派的表演風格的不同。關於常見的芭蕾舞手位組合有哪些?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芭蕾手位組合常見動作2017最新

  一、常見的芭蕾手位組合練習

站立時的手形:以一位、二位、三位、四位、五位、六位、七位。七個手位為站時手形的輔助初步訓練。需要注意的是手部形態需在手形訓練的要求下嚴格控制手部肌肉,使手部在各個位置中都可以優美,自然的表現。

坐時手形:以小七位和三位為坐時手形的輔助初步訓練。小七位指的是在七位手的基礎上手心向下,手臂向下擺放到和身體呈25度的距離,指尖自然下垂。

壓腕、提腕練習:手腕是連接手與手臂的主要環節,它在動作中處於什麼狀態直接影響到上身乃至整個身體的整體造型,特別是空乘人員在任何場合給賓客指引方向的時候手腕在整個手臂造型中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我們通過對手腕的訓練來合理控制手腕的力度,也通過對手腕的訓練間接的訓練手指尖的感覺,把手掌、手指與手臂之間連接地跟完美。

所謂提腕是指手掌與手指部分(訓練中使用蘭花指)及手臂的小臂部分向下使勁,而只有手腕是用力向上提的。

所謂壓腕是指手掌與手指部分(訓練中使用蘭花指)及手臂的小臂部分向上使勁,而只有手腕是用力向下壓的。

分手、蓋手、晃手練習:分手,蓋手,晃手屬於手臂訓練範疇。

分手指的是手臂由內向外經過頭部上方呈一個圓周打開的運動,分手有單手分手,也有雙手分手。雙手分手是兩手向兩個方向由內向外的打開至身體兩側。

蓋手則是手臂由外向內同樣經過頭部上方呈一個圓周內合的動作。蓋手也分為單手蓋手和雙手蓋手。雙手蓋手是兩手從身體兩側由外向內合攏。

晃手指的是兩手同時向身體一側的運動,從左到右,也可以從右到左呈一個平面圓周的動作。晃手分大晃手,小晃手,單晃手和雙晃手。

這三個手部的動作有共通點也有區別。在運動中需要注意加上手腕的提壓和手臂的'靈活性。具體的動作要求和動作配合需在課堂中注意老師的示範和講解。

手臂區域影響整體美感的肌肉比較複雜,需要多個動作的配合鍛鍊。

以上三種手臂運動與手腕運動同時進行。必要時還要配合有韻律的呼吸。這樣才可以全方位塑造手臂的線條,增強肩部、手臂及手腕的靈活性。

  二、芭蕾的7個基本手位(俄羅斯學派)

一位手:在基本站立要求的基礎上,雙手在身前下垂,手臂略呈弧形,兩臂合成一個圓形,肘關節略用力前頂,手心朝上,兩手手指相距一拳,手掌與身體也相距一拳。

二位手:保持一位手的形態,兩條手臂平平地向上端起,手心對着胸口約第三個鈕釦處,使肩到手指有一個下坡度,雙肩仍保持一位時的弧度,有一種合抱大樹的感覺。

三位手:保持二位手的形態,雙臂同時向頭頂鼻子的上方抬起,手心朝頭頂,肘關節略向後用力掰開,雙臂仍保持弧形。

四位手:手臂三位手位置上,另一臂保持原有形態下降到二位手的位置。

五位手:停留在三位手的手臂仍保持不動,下降至二位手的手臂向外向旁擴張出去到正旁稍靠前,肘關節向上抬起,手心向另一側的斜前,從肩到手指也略有一點坡度。

六位手:已打開到旁的手臂保持不動,另一手臂從三位手的位置上,下降到二位的位置上。

七位手:原已打開的手臂仍保持不動,下降到二位的手臂向外向旁擴張出去到正旁,此時雙臂都到了身旁,嚴防肘關節下墜,感覺上好象幾個人在圍抱一棵更大圓周的大樹一樣。

注意:手位練習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肘關節,如一位手時肘關節容易貼身,二位手時肘關節容易下沉,三位手時肘關節容易前衝,七位手時肘關節容易下垂,同時還須注意不要聳肩,要壓肩,讓頸勃儘量顯得長點。

手位運動必須遵循從位置到位置的原則。在訓練時不必完全按照手位順序一、二、三、四、五、六、七位進行,可以自由隨意進行。

手位練習教師可以根據需要自由編排組合,進行左右兩邊的手位練習,不管怎麼編排,有兩條原則不能違背,一條是必須從一位開始,最後收回一位,一位是一切手位的基礎。另一條是手位在運動變化中,途徑的手位必須清楚到位,不可隨意。必須走最長的運動路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