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曲《廣陵散》音樂賞析

來源:文萃谷 4.62K

古琴曲《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原是流行於廣陵地區(即今安徽壽縣境內)的民間樂曲。曾用琴、箏、笙、築等樂器演奏,現僅存古琴曲,是古代一首大型琴曲,它至少在漢代已經出觀。早期並無內容記載,其內容向來説法不一,但一般的看法是將它與《聶政刺韓王》琴曲聯繫起來。現多數琴家按照聶政刺韓王的民間傳説來解釋(與正史有出入)。據《琴操》中所載:聶政,戰國時期韓國人,其父為韓王鑄劍誤期而被殺。聶政發誓為父報仇,但行刺失敗,遂上泰山刻苦學琴,十年之後,漆身吞炭,改變音容,返回韓國,在離宮不遠處彈琴,高超的琴藝使行人止步,牛馬停蹄。韓王得悉後,召進宮內演奏,聶政趁其不備,從琴腹抽出匕首刺死韓王。為免連累母親,便毀容自盡。

古琴曲《廣陵散》音樂賞析

今存《廣陵散》曲譜,最早見於明代朱權編印的《神奇祕譜》(1425年),譜前記雲:“今予所取者,隋宮中所收之譜。隋亡而入於唐,唐亡流落於民間者有年,至宋高宗建炎間,復入於御府。經九百三十六年矣!”。譜中有關於“刺韓”、“衝冠”、“發怒”、“報劍”等內容的分段小標題,有的以與故事相應的情節取名,樂曲所表現的情緒,與這個悲壯的傳説也確有不少相通之處。所以古來琴曲家即把《廣陵散》與《聶政刺韓王》看作是異曲同名。

《廣陵散》樂譜全曲共有四十五個樂段,分開指(一段)、小序(三段)、大序(五段)、正聲(十八段)、亂聲(十段)、後序(八段)六個部分。樂曲定弦特別,第二絃與第一弦同音,使低音旋律同時可在這兩條弦上奏出,取得強烈的音響效果。

全曲的主體情緒顯得激昂、憤慨。開指一段從容自由,可視為全曲的'引子。貫穿於“正聲”和“亂聲”部分的主要音調在這裏有所提示。小序和大序部分則在較平穩的氣氛中,佈置了正聲和亂聲的主調旋律的雛形。正聲突出描述了聶政從怨恨到憤慨的感情發展過程,着力刻畫了其不屈的精神和堅硬的性格。正聲的主調顯示以後,進一步發展了主調旋律,此時樂曲表現出一種“怨恨悽蒼”的情緒。徐緩而沉穩的抒情具有緬懷的沉思,同時孕育着騷動和不安。隨之音樂進入急促的低音撲進,尤如不可竭怒火的撞擊。進而發展成咄咄逼人,令人驚心動魄的場景,形成全曲的高潮,即“紛披燦爛,戈矛縱橫”的戰鬥氣氛。隨後音樂表現出壯闊豪邁、“怫鬱慷慨”的氣氛。亂聲和後序比較短小,主要體現出一種熱烈歡騰和痛快淋漓的感情。從而結束全曲。

正聲是全曲的核心部分,正聲以前主要是表現對聶政不幸命運的同情;正聲之後則表現對聶政壯烈事蹟的歌頌與讚揚。全曲始終貫穿着兩個主題音調的交織、起伏和發展、變化。一個是見於“正聲”第二段的正聲主調,另一個是先出現在大序尾聲的亂聲主調。正聲主調多在樂段開始處,突出了它的主導體用。亂聲主調則多用於樂段的結束,它使各種變化了的曲調歸結到一個共同的音調之中,具有標誌段落,統一全曲的作用。

《廣陵散》的旋律激昂、慷慨,它是我國現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殺伐戰鬥氣氛的樂曲,直接表達了被壓迫者反抗暴君的鬥爭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及藝術性。或許嵇康也正是看到了《廣陵散》的這種反抗精神與戰鬥意志,才如此酷愛《廣陵散》並對之產生如此深厚的感情。以致使宋代大儒朱熹憤然指斥:“其聲最不和平,有臣凌君之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