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金陵十三釵》的音樂賞析

來源:文萃谷 1.16W

影視音樂在很大程度上有助於電影藝術空間的開拓,電影中的音樂元素可以塑造人物的性格特點,營造故事氣氛,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有着重要的無可替代的作用。著名導演張藝謀拍攝的電影《金陵十三釵》在配樂上可以説獨樹一幟,並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通過分析這部電影中音樂的創作方式和創作素材的選擇來對音樂在電影中的重要作用做出探討,從而領會非原創音樂和電影故事情節的交映生輝藝術,領會音樂對於電影故事情節發展有效推動的作用。

電影《金陵十三釵》的音樂賞析

電影《金陵十三釵》在音樂的創作和選材上都可以説是別出心裁,為電影中中西文化差異的表現奠定了基礎,電影音樂的樂器選擇上作曲家主要定位在具有中國元素的二胡和琵琶上,同時還借鑑了西方的小提琴和交響樂等樂器,將音樂和電影的故事情節進行了完美的結合和演繹。電影《金陵十三釵》中不管是女學生唱的教堂歌曲還是秦淮八豔吟唱的世俗民歌都將各自人物形象進行了生動逼真的塑造,同時推動了電影故事情節的發展。陳其鋼先生被邀請擔任電影《金陵十三釵》的音樂配樂創作指導,這位精通中西音樂的藝術天才參與,對於電影總體藝術效果的設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有關電影《金陵十三釵》故事情節

和音樂藝術的總體概述 中國第五代著名導演張藝謀指導拍攝的電影《金陵十三釵》在華語地區甚至是世界範圍之內取得了非凡的成績,電影是根據嚴歌苓這位享譽世界文壇的大家作品改編而來。電影《金陵十三釵》的拍攝投資和籌備時間可以説是相當巨大的,電影演員的陣容更是空前強大,邀請了美國的著名演員克里斯蒂安貝爾和中國的實力新生代演員倪妮等一塊擔任主演。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中國抗日戰爭期間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在南京這座滿目瘡痍的城市之中,來自不同的階層的人們在一座大教堂中相遇,這些人都將自己人性中最善良和可愛的一面進行展現,也就是在這裏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南京大屠殺。電影《金陵十三釵》自從拍攝以來就引起了電影觀眾的廣泛關注,電影上映以後更是收到了極大的讚譽,成為當年上半年票房收入最好的一部大片。

日本從1937年的7月7日開始正式大規模侵略中國,並且於同年攻佔了南京,整個城市都處於日本的統治和侵略中,只剩下一座教堂沒有被發現,冒充教堂神父的美國人約翰、一羣青樓女子和幾個女大學生就一塊躲在了這個相對安全的狹小空間之中,然而教堂外面的世界卻正在經歷着一場浩大的戰爭災難。教堂之中寧靜的生活因為一羣日本兵的侵入而變得惶恐不安,那些有着人性和善良之心的同胞為了營救女學生而用自己寶貴的生命作為替換。電影《金陵十三釵》的故事情節發展也是曲折輪迴,女學生被日本兵強迫去參加節目演出,然而有着堅定愛國信念的女學生堅決不從,試圖採用自殺的行為來表明自己的愛國之志和堅定的決心;此時那些經常被世俗瞧不起和唾罵的風塵女子為了保全幾個女學生的性命,決定用她們自己來替換那些大學生去參加日本人的節目演出,因為在她們心中明白此次前往的最終結果,所以她們偷偷地都在衣服袖子中藏了一把剪刀,那種視死如歸和堅決同敵人抗爭到底的覺醒頓時映入觀眾的眼簾,深深打動每一位電影觀眾內心深處最柔軟的那一部分,這就是電影最為成功的一個亮點。

電影《金陵十三釵》的音樂作曲家陳其鋼先生作為享譽世界的一流大師,親自擔任音樂的配樂指導,在電影的音樂創作過程中成功對電影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進行了刻畫和塑造,將電影的場景進行了有效地烘托,讓電影音樂同電影的故事情節發展做到了完美的結合,為電影的成功增色不少。

  二、對電影《金陵十三釵》中音樂藝術的賞析

  (一)電影《金陵十三釵》中非原創音樂的表現力

作曲家會根據電影故事情節發展的需要對音樂進行適當的改編,並不是對音樂中的那種傳統元素進行照抄照搬,正是這樣的細微和用心才讓電影畫面和音樂之間相得益彰,音樂元素在電影場景中到位的運用起到了一種渲染的作用,將電影的發展推向了一個又一個高潮。在電影《金陵十三釵》中,當豆蔻用一根弦的琵琶演奏《秦淮景》的時候不幸慘死,當教父約翰找到豆蔻的時候還依然看到了那一把滴着血的琵琶,這時電影的音樂背景再次響起來琵琶的演奏曲,營造了一種傷心和沉重的氛圍,這一電影場景和音樂深深觸動了觀眾的內心深處,同時日本人生性殘忍的一面在這裏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印證。歌曲《秦淮景》再次在電影《金陵十三釵》中出現是伴隨着愛情的發生而出現的,同時搭配上那婉約風格的二胡樂,通過音樂這種特殊的藝術形式對這一段難能可貴的情感進行了謳歌和讚揚,雖然這段情感的前途十分迷茫,可是優美的音樂卻讓這份情感變得更加美麗動人。小提琴這種樂器雖然在電影《金陵十三釵》中出現的次數並不多,可是每一次出現都帶給觀眾一種氣勢澎湃的感覺,秦淮女子那種一反傳統的新形象和彼此之間的深情厚誼在這一刻都展現給電影觀眾,在這一刻就顯得更為特殊和重要。音樂《秦淮景》在電影最後結束的時候再次響起,同時在管絃音樂的基礎之上還配上了民族音樂元素,將電影中秦淮女子的形象進一步深化和突出表達,可以説音樂在電影中自始至終都得到了恰到好處的運用。在電影《金陵十三釵》中,Angels We Have Heard On High這首音樂也時不時會通過女學生們吟唱在教堂中響起,她們內心深處都懷着一顆虔誠的心,祈禱着這場慘絕人寰的戰爭趕緊結束,與此同時她們內心的恐懼感覺在這首聖歌的安撫之下逐漸變得平靜下來,音樂和電影畫面的結合並不僅僅存在這一點之上,當日本人強迫女學生進行表演的時候更加突出。電影中女學生集體合唱的Angels We Have Heard On High這首歌深深打動了李教官,電影導演通過音畫的一種蒙太奇表現手法將電影的戰爭主題思想進行了表達,戰爭中被侵略的國家人們是無緣無故的受害者,而發起戰爭的國家則永遠要揹負着一種罪惡。電影《金陵十三釵》中出現的眾多符號和元素都在音樂之中得到了深化和表達,尤其是電影中對於非原創音樂的創造性運用,作曲家精心進行改編,都讓電影音樂有利於故事情節的發展。

  (二)電影《金陵十三釵》中非原創音樂的作用

非原創音樂在電影中對電影的內容有着極大的拓展空間,有助於給觀眾提供廣闊的想象和思維空間。在電影《金陵十三釵》中出現次數最多的音樂就要數《秦淮景》和天主聖歌,對於推動電影故事情節發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電影中豆蔻在演奏《秦淮景》的時候所用的樂器是隻有一根弦的琵琶,當蒲勝將要死亡的時候是沉浸在《秦淮景》美妙音樂之中的。琵琶的聲調剛聽上去會顯得有點單調,初聽會有一種回味的感覺,將秦淮女子內心深處的.那種重情重義的品質進行了淋漓盡致的傳遞。秦淮女子在將要前去演出的前一天將女性特有的一面展現給了觀眾,只看見電影畫面中站着14位衣着豔麗的妙齡女子從遠處慢慢走來,原先的琵琶背景音樂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西方音樂的風味,這種交互式的音樂表達手法將電影畫面進行了刻意的突出,同時也完成了不同時空之間的完美轉換,金陵十三釵那種英勇獻身和捨己救人的光輝形象展現在觀眾的眼前。教堂中女學生在沒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會吟唱聖歌來祈禱大家平安無事,也正是這首音樂將電影的故事情節發展推向了另外一個高潮。電影《金陵十三釵》中對於非原創音樂的創造性運用將電影的主題思想進行了最大化的凸顯和傳遞,將所要表達的人物和主題都放置在舞台之中,音樂在這一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輔助作用。電影《金陵十三釵》中女大學生在教堂中吟唱的Angels We Have Heard On High這首歌是通過混聲合唱的方式展現給電影觀眾的,配合着李教官潸然淚下的場景,這一幕深深地打動了每一位觀眾的心靈,作曲家同時為了突出教堂的那種莊重肅穆的感覺,使教堂建築不能傳遞的感覺在音樂之中得到了彌補,電影中特殊的音樂使用其實是電影給觀眾的一種心理暗示,這種提示對於電影的發展和觀眾對於電影的理解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歌曲《秦淮景》經過改編後在電影中的運用就成為秦淮女子的一種象徵,電影音樂和人物形象之間有着默契的配合。

  (三)電影《金陵十三釵》中非原創音樂的選材

電影《金陵十三釵》的音樂配樂大師是陳其鋼先生,作為一位一絲不苟的藝術大師,為這部電影的配樂進行了三年時間的準備,並且親自前往故事的發生地南京尋找靈感。1937年的南京正遭受着人類歷史上駭人聽聞的災難,不管是什麼樣的文化都在這個教堂之中相遇發生碰撞,失足婦女身上的世俗之感,女學生心中的愛國之情,教父約翰的人道主義,日本人的殘忍本性和愛國將士的奮勇殺敵都在這一座教堂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這就讓電影的配樂變得更加困難,電影的配樂創作過程中需要考慮和兼顧到很多的元素,最終才能實現電影故事和音樂之間的完美結合。陳其鋼大師最後選擇了音樂《秦淮景》和Angels We Have Heard On High作為電影的主要配樂,將秦淮女子和女大學生的形象都進行了鮮明的刻畫和襯托,最終凸顯了電影的主題思想,收到了不錯的藝術表現效果。

  三、結語

電影中的配樂對於電影故事情節的發展有着很大的重要性,對於一部電影成功與否的評價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看電影和音樂之間的配合關係,因此我們首要做的就是要將音樂很好地融入電影畫面的表達之中,電影的故事情節和音樂之間相輔相成,最終實現音樂和電影人物的完美結合,相得益彰。電影《金陵十三釵》作為一部優秀的華語電影代表,電影中的音樂創作也可以説是獨具匠心,尤其是Angels We Have Heard On High和《秦淮景》就是著名的代表,作曲家陳其鋼先生的藝術性創作讓電影音樂更具表現力,做到了電影畫面和音樂的完美結合。電影《金陵十三釵》中影視音樂的選材和創作取決於創作者對於電影故事和主題思想的深入理解,因此電影中對於非原創音樂的拿捏和運用可以説是恰到好處,給電影觀眾帶來了一種不一樣的視聽盛宴,配樂在電影的表達和傳遞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