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琴和音的演奏技巧

來源:文萃谷 1.83W

口琴誕生於18世紀中葉的德國,它一經問世,就以其明亮柔和的音色及獨特的表現力深深吸引了人們。口琴的和音的演奏有什麼技巧呢?下面是小編分享的的相關內容,歡迎閲讀,僅供參考!

口琴和音的演奏技巧

  和音的演奏

和音指口琴演奏和絃或雙音。口琴可以幾個孔同時發音,吹氣和吸氣都可以,但口琴不是一件天才的和音樂樂器。先談談和絃的演奏。我們知道,用含多孔的方法,把舌頭放開,幾個孔同時發音,吹氣可得到"1 3 5",吸氣可得到"2 4 6 7"幾音。按大調式來講,只能演奏出主和絃"1 3 5"、II級和絃"2 4 6"及VII級和絃"7 2 4"等有限幾個和絃音。很多口琴愛好者都在吹奏一些傳統的、古典的作品,可口琴上連最基礎的IV級和絃"4 6 1"和V級和絃"5 7 2"和絃也不具備。布魯斯口琴由於特殊的排列,也只可擁有"1 3 5"和"5 7 2(4)"和絃。由於口琴的呼吸關係和結構關係,不能隨意組合和絃以滿足音樂上的和聲色彩的要求,所以口琴不是擅長演奏和絃的樂器。

在傳統的口琴演奏,尤其是複音口琴的演奏中,有一種叫做"伴奏"的方法,即用含孔的奏法,舌頭抬起又馬上放回原位,產生一個短促的和絃,用"∧"來表示,也稱為"打伴奏",如"○∧○∧"或"∧Λ∧Λ"等。這種奏法在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較為流行,有很多曲子從開始到結尾都使用這種技巧。這在和聲上的錯誤顯而易見。在音樂高度發展和人們的欣賞水平較高的今天,我們必須正視這個長期存在的習慣性問題,因為它不符合和聲學的要求,而不能武斷地解釋為----"這就是口琴"。任何樂器都要為音樂服務,口琴也是一樣。

日本的世界級口琴演奏家佐藤秀郎發明了小調式口琴,試圖改進口琴的和聲,但也只適合於部分特定曲目,如著名的《荒城之月》、《櫻花變奏曲》等。但就這兩首作品,在錄音時,口琴也只演奏了兩個適當的和絃,更多地依靠了樂隊的伴奏。而他演奏的根據薩拉薩蒂小提琴曲改編的《吉卜賽之歌》,則完全使用了鋼琴伴奏,口琴只吹單旋律及一兩個與鋼琴伴奏和絃相符合的和絃和雙音,從而完美地展現了原作品的意境,成為口琴演奏的典範之作。有的口琴家吹奏一首作品需要換幾支不同調的口琴,除了轉調外,也是為了和聲處理的需要。

口琴通過口腔的變化及舌頭的作用,可演奏出少量的雙音,如:三度、四度、五度、六度,極少的二度、七度,只有八度雙音是口琴上每個音全可得到的雙音。半音階口琴由於可演奏出全部的半音,在雙音的演奏中佔有優勢。但雙音的演奏一樣要根據音樂的需要,不能隨意使用。每一個雙音在正常情況下都要與原作品和絃相貼,這需要演奏者在吹口琴的同時,學一學樂理及和絃上的知識,正確地掌握和使用口琴上的和音。在這方面,歐美的口琴家比我們要研究得深入一些。他們雖然是以單音吹奏為主,多采用樂隊或其它樂器伴奏的形式,在作品中,卻常常能夠編排出適合口琴吹奏的絕妙的和音,令人耳目一新、驚歎不已。著名的口琴演奏大師拉里.阿德勒就是探索和音演奏的代表人物,在他演奏的`作品中大量使用了這種技巧。如果我們聽到過他演奏的《藍色狂想曲》、《夏日時光》等作品,就會對和音的使用有進一步的認識。

和聲是音樂的重要表現因素。如果説旋律表現了音樂的單線條,那麼和聲將在此基礎上表現出充滿絢麗色彩的、有如流動建築般的縱向的立體感。口琴的演奏應揚長避短,除了在旋律的演奏上多下功夫,對吹奏的每一個和音都要仔細分析,並與原作品的和聲相符合,否則就會出現和聲上的錯誤。長此以往還會破壞演奏者對和聲色彩的感受,產生枯燥、乏味之感。另外,我們能夠注意到一些樂曲或歌曲中的口琴演奏,通常口琴只吹奏單旋律,由樂隊、鋼琴或吉他伴奏。我和交響樂隊演奏或為影視配音時也是這樣做的。這不但符合音樂的要求,對演奏技巧的發揮也提供了較大的空間,廣大的口琴愛好者不妨借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