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温的調節方式教案

來源:文萃谷 1.31W

一、教學目標

體温的調節方式教案

(一)認知目標

1.瞭解變温動物和恆温動物。

2.瞭解人體體温調節靠神經系統調節作用來實現。

3.瞭解產熱和散熱的過程。

(二)技能目標

1.學會根據現象分析事物的本質。

2.提高學生對中暑病人的處理能力。

(三)情感目標

1.通過產熱和散熱的學習,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2.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體温的調節。

2.教學難點:體温調節過程中神經系統的作用。

三、教學準備

人體體温調節示意圖。

四、教學過程

(一)瞭解“體温”

在動物界,許多動物的體温是不恆定的,如魚類、兩棲類、爬行類等。它們的體温隨着環境温度的變化而變化。這些動物叫做變温動物。變温動物通常通過一定的行為來調節體温,保護自身。如魚類通過在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改變棲息的場所來調節體温。兩棲類和爬行類通過冬眠來調節體温。

只有鳥類和哺乳類動物才獲得維持自身體温相對穩定的能力。人類具有較完善的體温調節機構,在一定條件下,能保持體温的相對穩定。人體體温的調節是通過神經系統的調節作用來完成的。

(二)提出問題

具有恆定的體温對於維持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是致關重要的。保持正常的體温是人體新陳代謝正常進行的`基本條件。體温過低或過高,都會影響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嚴重時會導致人體死亡。

那麼,人體是如何通過神經系統來調節體温的呢?

(三)自學討論,弄清原理

我們知道,人體由於不斷進行着新陳代謝,不斷產生着熱量,所以人體本身是一個產熱體。因此,人體的温度就決定於人體產生的熱量能否及時地散發出去。體温調節的核心問題就是產熱與散熱相互平衡的問題。

人體產熱的部位有哪些呢?人體又是通過哪些渠道散發熱量的呢?帶着這兩個問題,請同學們閲讀書本“產熱和散熱”部分內容。

請學生就剛才的兩個問題作答後教師小結:

1.產熱部位:內臟(安靜時)、骨骼肌(運動時),精神活動和進食也能影響產熱量。

2.散熱部位:皮膚(由血液循環帶到皮膚)。

3.散熱方式:直接散熱和間接散熱。

在對直接散熱和間接散熱作進一步介紹後,強調:環境温度決定散熱方式;在特定的環境温度下,採用何種散熱方式是由神經系統來控制的。為了幫助學生了解神經系統對温度調節的控制,教師可根據“人體體温調節示意圖”畫出下圖協助講解(見板書)。

補充:

當環境温度升高到28℃~30℃以上時,汗液分泌增加;

當環境温度達到35℃以上時,主要靠汗液蒸發散熱。

(四)運用原理,解決問題

在炎熱的夏天,有些體質較差的同學常會“中暑”。“中暑”是怎麼回事呢?人為什麼會“中暑”呢?

請大家看課本“中暑”。在弄明白什麼叫“中暑”後,請大家結合自己的體會,討論如果有同學中暑了,應該採取哪些措施?採取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麼?(以上問題做在投影片上出示)

學生自學討論後,選擇幾組派代表向大家介紹針對以上問題的學習體會和討論結果。

(五)教師小結,擴展知識

由於人的體温調節能力是有限的,當人體由於某些原因(如:患傳染病、嚴重外傷、燒傷等疾病)而大量產熱,超過人的調節能力時就會發熱。

發熱對人體有害嗎?

請幾位學生回答後小結:發熱是人體的一種防禦性反應,有利於消除病原體,使人體恢復健康。

再問:根據以上的情況,發熱是不是就沒關係了,不用看醫生了?

再請幾位學生回答後小結:體温過高會引起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等的功能障礙,而且發熱過程消耗大量的能量,對人體不利。

對高熱病人必須進行降温處理,如頭部冷敷、用酒精塗擦身體降温等。

五、板書設計

第六節 體温的調節方式

一、體温

保持正常的體温是人體新陳代謝正常進行的基本條件。

人體體温的調節是通過神經系統等的調節作用來實現的。

二、體温的調節

1.產熱部位:內臟(安靜時)、骨骼肌(運動時)

精神活動和進食也能影響產熱量。

2.散熱部位:皮膚(由血液循環帶到皮膚)

3.散熱方式:直接散熱和間接散熱

4.神經系統對體温的調節

(1)環境温度較低時:

冷覺感受器→興奮→產熱中樞→

(2)環境温度較高時:熱感受器→興奮→散熱中樞→

三、中暑、發熱

發熱是人體的一種防禦性反應。

六、習題與解析

1.課後作業

(1)正常的體温是人體正常進行的基本條件。人體體温保持相對恆定是通過神經系統等調節和過程相對平衡的結果。

(2)人體在安靜時產熱的部位主要是;運動時產熱的主要部位是。人體散熱有和兩種。

(3)直接散熱是通過皮膚流經的血流量來調節的。當外界温度高時,皮膚血管,血流量,皮膚温度,它與外界的温度差越大,散熱就越。

(4)皮膚中調節體温的主要結構是( )

(A)皮脂腺 (B)汗腺 (C)血管 (D)表皮

2.參考答案

(1)新陳代謝,產熱,散熱

(2)內臟器官,骨骼肌,直接散熱,間接散熱

(3)舒張,大,升高,多

(4)BC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