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中一年級地理的教案

來源:文萃谷 1.84W

教學目標

日本國中一年級地理的教案

1.通過閲讀各種地圖以及各種日本自然、社會、文化方面的圖片,使學生了解日本的自然環境特點,社會、文化風貌,瞭解日本的工業、農業、漁業現代化程度高,主要海港、主要工業區及領土組成。

2.通過讀“東亞地圖”“日本政區圖、日本地形圖、日本工業分佈圖等”,及北京和東京的氣候比較圖表,“日本主要工業原料來源示意圖”和“日本主要工業原料從國外進口所佔的百分比”,使學生了解日本缺乏哪些主要工業原料和燃料,哪些重要原料依靠進口。從世界幾個大洲進口原料、燃料佔多大比重,並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讀圖技能

3.通過分析日本的自然環境特點,使學生認識日本經濟發展的有利與不利條件,理解其工業分佈的特點及原因,加深對因地制宜,發揮優勢的理解。通過學習日本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加深對可持續發展協調人地關係的理解。

4.通過對日中貿易即日本對我國出口的產品和從我國進口產品的調查和討論,使學生逐步樹立國際意識,增強主人翁觀念和對社會的責任感。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日本是東亞的一個島國,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大島和一些小島組成,面積小,人口稠密。自然 地理特徵,多山、平原狹小;海岸曲折、港灣優良;多火山地震;礦產資源貧乏;季風氣候具有海洋性 等方面。它們對日本經濟的發展既有有利條件,也有不利的因素,教材首先講這些特徵,為講經濟發展準備條件。

教材的"發達的經濟"部分,主要從兩方面講述。一方面充分利用有利條件,避免不利條件(許多自然資源缺乏),充分利用豐富的人力資源,較高的科學技術水平,以及羣島多港口等,大力發展航運,進口原料,出口工業產品,積極開拓國際市場,迅速發展經濟;另一方面説明日本的經濟發展水平、主要工業部門和對外貿易概況。教材用"日本主要工業原料來源示意圖"和"日本主要工業原料從國外進口所佔的百分比"圖,説明許多重要原料依靠進口。

關於"日本的工業分佈",教材指出了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户內海一帶,並指出在東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等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區,講完工業分佈以後,附帶講一下首都東京的情況。

漁業和農業在日本經濟中不佔主要地位,但它們與日本的自然、社會條件和人民生活密切聯繫。北海道附近海域因有寒暖流相匯,餌料豐富,魚羣密集,形成了世界著名的漁場。發達的造船業又為其提供了龐大的`捕撈工具。因此日本捕魚量常佔世界第一位,魚也成為日本人的重要食品。日本的耕地少,對農業發展不利,但日本人民因地制宜,精耕細作,採取各種措施發展農業,使糧食生產基本自給,在農業上也取得很大的成績

關於“發達經濟”的教法建議

講述“發達的經濟”一段教材,可按以下步驟:

1.分析日本發展經濟的有利和不利條件

2.通過閲讀“教材用“日本主要工業原料來源示意圖”和“日本主要工業原料從國外進口所佔的百分比”圖,讓學生説出日本缺乏哪些主要工業原料和燃料,哪些重要原料依靠進口。從世界幾個大洲進口原料、燃料佔多大比重。

3.聯繫實際,讓學生舉例説出當地輸出日本的後從日本進口的貨物引申介紹日本同中國以及世界各國的貿易情況。在講述日本經濟發達,工業部門齊全,主要工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佔重要地位的同時,也應指出,由於原料燃料主要靠進口,產品主要靠出口,日本經濟受世界經濟影響大。講述日本經濟的時候,適當交代日本經濟發展的一些背景情況,使形式認識到日本經濟是怎樣發展起來的。

4.講述日本工業的分佈時,應啟發學生思考,回答為什麼日本的工業主要分佈在太平洋沿岸地區。太平洋沿岸的東京、橫濱、大阪 、名古屋等,都是優良海港,海上交通便利,利於發展對外貿易。

5.漁業和農業這部分,首先説明北海道附近海域多漁場,是發展漁業的有利自然條件;然後講述日本利用發達的 造船工業和較高的科學技術水平,建立強大的遠洋捕撈船隊和近海捕撈船隊。而農業特點,也要聯繫日本地形、氣候、勞力和經濟技術條件。

關於“自然 地理特徵”的教法建議

國家是一個綜合體,要認識一個國家,首先是明確它所在的位置和組成。明確日本的位置和組成,便於認識日本自然環境特點和內在聯繫,從而瞭解這個國家的資源情況和為經濟發展所能提供的基礎和可能性。

首先從讀圖和量算距離開始,先找出日本四大島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以及太平洋、日本海、東京、長崎,量算出北京至東京2000千米;乘飛機約2.5小時到達;上海至長崎約800千米,乘船約27小時到達。

通過讀日本政區圖並填圖,使學生掌握日本的領土組成和位置特徵。聯繫前面學過的知識,引導學生思考,從日本所處的位置—位於環太平洋構造帶上,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比較東京和北京一月、七月氣温和降水量資料,結合亞洲氣温大陸的降水分佈圖,説明日本季風氣候具有海洋性特徵。聯繫地形和氣候的特徵,説明河流短促、水力資源豐富的原因。降水的豐沛使日本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同時,點出其礦產資源貧乏的特點。

教學設計示例1

【 教學重點】領土組成,主要城市,地形、氣候的特徵及對該國資源的影響

【 教學媒體】日本政區圖、日本地形圖、世界火山地震帶分佈圖、東亞氣候圖

【 教學過程】

(導入) 展示日本政區圖

日本是我們的近鄰,但是日本離我們到底有多遠,很多人並不清楚。今天我們首先從讀圖和量算距離開始認識日本,先找出東京、長崎,量算出北京至東京有多少千米?乘飛機約多長時間到達?上海至長崎約多少千米?,乘船約多少小時到達?(北京至東京有2000千米;乘飛機約2.5小時到達;上海至長崎的距離是800千米,乘船約27小時到達)

(引導學生討論)日本是個怎樣的國家?

問題1:是什麼原因使它成為全世界的經濟大國?是豐富的自然資源?還是有優越的自然環境?還是有其他的原因,就讓我們來研究一下,首先看自然環境特點。

( 板書) 第二節 日本

一、自然環境特徵

(示日本政區圖)

(1)日本是一個島國,都有哪部分組成?

(2)日本濱臨哪些海洋與哪些國家隔海相望?

學生回答。(日本四大島是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臨海洋:太平洋、日本海。隔海相望的國家是中國、韓國和朝鮮、俄羅斯。)

(提問) 日本雖然面積小,只有37萬平方千米,(相當於我國的雲南省)但海岸線卻比我國還長,為什麼?

學生指圖回答:日本是個羣島國家,海岸線曲折。

海岸線曲折,使沿岸多優良港灣,在圖中找出兩個著名的港口:神户和橫濱

請同學們繼續觀察,是太平洋沿岸曲折還是日本海沿岸曲折?學生讀圖回答太平洋沿岸。

( 板書) 1.羣島國家,多港灣

(示日本地形圖)

(提問) 看日本地形圖,看一看日本的地形有什麼特點?

日本國土四分之三是山地和丘陵,僅沿海一帶分佈這狹小的平原,關東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日本不僅多山,還多火山、地震,這是為什麼?

(展示)“板塊構造示意圖” 與“世界火山、地震分佈圖”

日本位於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界地帶,處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分佈帶上,所以,多火山地震。 境內有火山200多座,其中活火山80多座。富士山就是其中一座著名的活火山,也是日本的最高峯。日地震頻繁,人們可以感覺島的地震平均每年1500多次,真不愧是“火山之國、地震之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