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師考點:社會知覺、印象形成、印象管理及歸因

來源:文萃谷 2.21W

導語:社會知覺,又稱社會認知,即個體對他人、羣體以及對自己的知覺。對他人的羣體和知覺是人際知覺,對自己的知覺是自我知覺。此外,對行為原因的認知也屬於社會知覺的範圍。

心理諮詢師考點:社會知覺、印象形成、印象管理及歸因

  1.社會知覺

  (l)定義

知覺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整體反映,是人將感覺獲得的信息進行選擇、組合、加工和解釋,形成對客觀事物的完整印象和過程。

由各種自然信息所形成的知覺是物知覺,由各種社會信息所形成的知覺是社會知覺。

(2)影響社會知覺的主觀因素

一是認知者的經驗

二是認知者的動機與興趣。

三是認知者的情緒

  2.印象形成

  (1)定義

個體接觸新的社會情境時,一般會按照以往的經驗,將情境中的人或事進行歸類,明確其對自己的意義,使自己的行為獲得明確定向,這一過程稱為印象形成。

(2)印象形成過程中的效應

在印象形成的`過程中,信息出現的順序對印象形成有重要影響。最初獲得的信息的影響比後來獲得的信息的影響更大的現象,稱為首因效應;最新獲得的信息的影響比。

原來獲得的信息的影響更大的現象,稱為近因效應。

光環效應是一種以偏概全的現象,一般是在人們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發生作用的,也稱暈輪效應。

人們通過自己的經驗形成對某類人或某類事較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象。

(3)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一是加法模式。

二是平均模式。

三是加權平均模式。

四是中心品質模式。

  3.印象管理

  (1)定義

其也稱印象整飾和印象控制,指個體以一定的方式去影響他人對自己的印象,即個體進行白我形象的控制,通過一定的方法去影響別人對自己的印象形成過程,使他人對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

(2)作用

成功的印象管理的基礎,是正確理解情境,正確理解他人,正確理解自身的狀態,正確理解自己所承擔角色的社會期待。

  (3)常用的管理策略

一是按社會常模管理自己。

二是隱藏自我與自我抬高。

三是按社會期待管理自己。

四是投其所好。

4.歸因

(1)定義

指個體根據有關信息、線索對自己和他人的行為原因進行推測與判斷的過程。

(2)行為原因的分類

個體進行歸因時,首先注意的是內因與外因。將行為原因歸於個人特徵,稱為內歸因。將行為原因歸於外部條件,稱為外歸因或情境歸因。

在行為的內因與外因中,有些是可變的,有些是穩定的。有些原因是個體能夠控制的,有些原因是個體不可能控制的。

  (3)原則

一是不變性原則。

二是折扣原則。

三是協變原則。

(4)影響因素

一是社會視角。

二是自我價值保護傾向。

三是觀察位置。

四是時間因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