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心理諮詢師社會心理學考點:社會知覺

來源:文萃谷 1.62W

導語:所謂心理學,就是徹底的反映出每個人在不同場合的心裏活動,有助於人們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心裏活動。那麼社會心理學呢?我們一起來看看相關的考試知識吧。

三級心理諮詢師社會心理學考點:社會知覺

  第三節 社會知覺與歸因

  一、社會知覺

  (一)什麼是社會知覺

作用於個體的信息有兩類:一類是自然信息,一類是社會信息。有各種社會信息所形成的知覺就是社會知覺。

社會知覺包括個體對他人、羣體以及對自己的知覺。對他人和羣體的知覺是人際知覺,對自己的知覺是自我知覺,此外,對行為原因的知覺也屬於社會知覺的範疇。

社會知覺是一種基本的社會心理活動,人的社會化過程和人的社會動機、態度、社會行為的發生都是以社會知覺為基礎的。

  (二)影響社會知覺的因素

1.認知者的經驗

個體的經驗不同,對同一對象的認知也會有不同的結果。現代社會心理學用“圖式”概念來解釋這一現象。所謂圖式,是指人腦中已有的知識經驗的網絡。社會知覺時,圖式對新覺察到的信息起引導和解釋的作用,如果大腦中沒有解釋新信息的圖式,則需要形成新的圖式。

圖式的作用包括:

(1)影響對注意對象的選擇;

(2)影響記憶;

(3)影響自我知覺;

(4)影響個體對他人的知覺。

2.認知者的動機與興趣

由於動機和興趣不同,個體選擇認知對象會有所不同。

3.認知者的情緒

處於積極情緒狀態下的認知者傾向於給他人賦予積極品質,用積極的眼光知覺他人;反之,處於消極情緒狀態下的認知者傾向於用消極的眼光去知覺他人。

  二、印象形成與印象管理

  (一)印象與印象形成的定義

印象是個體(認知主體)頭腦中有關認知客體的形象。個體接觸新的社會情境時,一般會按照以往的經驗,將情境中的人或事進行歸類,明確其對自己的.意義,使自己的行為獲得明確的定向,這一過程稱為印象形成。

初次印象也稱第一印象,是素不相識的兩個人第一次見面時形成的印象。

  (二)印象形成過程中的幾種效應

(1)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在印象形成過程中,最初獲得的信息的影響比後來獲得的信息的影響更大的現象,稱為首因效應;最新獲得的信息的影響比原來獲得的信息的影響更大的現象,稱為近因效應。

首因效應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機制。

一般來説,熟悉的人,特別是親密的人之間容易出現近因效應,而不熟悉或者少見的人之間容易產生首因效應。

(2)光環效應。

個體對認知對象的某些品質一旦形成傾向性印象,就會帶着這種傾向去評價認知對象的其他品質。最初的傾向性印象好似一個光環,使其他品質也因此籠罩上類似的色彩。這類現象叫光環效應,也稱暈輪效應。

光環效應是一種以偏概全的現象,一般在人們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發生作用。

(3)刻板印象。

人們通過自己的經驗形成對某類人或某類事較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具有社會適應的意義,能使人的社會知覺過程簡化。但在有限經驗基礎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極作用,會使人對某些羣體成員產生偏見,甚至歧視。

  (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在印象形成過程中,個體把獲得的認知對象的各種具體信息綜合後,按照保持邏輯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則,形成一個總體印象。

1.加法模式

指人們形成總體印象時,參考的是各種品質的評分分值的總和。

2.平均模式

指有些人在總體印象的形成上,並不是簡單地把他人的多種特徵的評價分值累加,而是將各種特徵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後根據平均值的高低來形成對他人的好或不好的總體印象。

3.加權平均模式

指許多人在形成對他人的總體印象時,不僅考慮積極特徵與消極特徵的數量與強度,而且還從邏輯上判斷各種特徵的重要性。對他人的總體印象依據的不是簡單地平均分數,而是加權平均分數。

4.中心品質模式

指在印象形成的過程中,人們往往忽略一些次要的、對個體意義不大的特徵,僅僅根據幾個重要的、對個體意義大的特徵來形成總體印象。一般來説,中心品質模式更接近於大多數人日常生活中印象形成過程的實際情況。

  (四)印象管理

1.印象管理的定義

印象管理也稱印象整飾和印象控制,指個體以一定的方式去影響他人對自己的印象,即個體進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過一定的方法去影響別人對自己的印象形成過程,使他人對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

印象管理和印象形成的區別是:印象形成對認知者來説重點是信息輸入,是形成對他人的印象;印象管理重點是信息輸出,是對他人的印象形成過程施加影響。

2.印象管理的作用

印象管理是個體適應社會生活的一種方式。成功的印象管理的基礎是正確理解情境,正確理解他人,正確理解自身的狀態,正確理解自己所承擔角色的社會期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印象管理方式。

3.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

(1)按社會常模管理自己。

(2)隱藏自我與自我抬高。

(3)按社會期待管理自己。

(4)投其所好。

  三、歸因

  (一)歸因的定義

歸因,指個體根據有關信息、線索對自己和他人的行為原因進行推測與判斷的過程。歸因不僅是一種心理過程,而且也是人類的一種普遍需要。

  (二)行為原因的分類

1.內因與外因

個體進行歸因時,首先注意的是內因與外因。內因指存在於個體內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質、動機、態度、情緒及努力程度等個人特徵。將行為原因歸於個人特徵稱為內歸因。外因指行為或事件發生的外部條件,包括背景、機遇、他人影響、任務難度等。將行為原因歸於外部條件稱為外歸因或情境歸因。

在許多情境中,行為與事件發生並非由內因或外因這樣單一方面的因素引起,而兼有兩者的影響,這種歸因叫做綜合歸因。

2.穩定性原因與易變性原因

在行為的內因與外因中,有些是可變的,有些是穩定的。

3.可控性原因與不可控性原因

有些原因是個體能夠控制的,有些原因是個體不可能控制的。對可控性因素的歸因,人們更可能對行為做出變化的預測;對不可控因素的歸因,人們較可能對未來的行為做出準確的預測。

  (三)控制點理論

控制點是美國心理學家羅特於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提出的一種歸因傾向理論。羅特發現,個體對自己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及其結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釋。有些人相信自己能夠對事情的發展與結果進行控制,此類人的控制點在個體的內部,稱為內控者;另一些人傾向於放棄對自己生活的責任,他們的控制點在個體的外部,稱為外控者。

由於內控者與外控者理解的控制點的來源不同,因而他們對待事物的態度與行為方式也不同。

  (四)歸因原則

1.不變性原則

海德是歸因思想的創始人。他認為人們歸因時,通常使用不變性原則,也就是尋找某一特定結果與特定原因之間的不變聯繫。

2.折扣原則

折扣原則是歸因理論的另一個主要貢獻者凱利提出的。凱利發現,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來合理的原因,那麼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結果的作用就會打折扣。

3.協變原則

人們歸因時,試圖找出一種效應發生的各種條件的規律性協變。凱利指出,人們可通過檢查三種特殊的信息來進行歸因,凱利的歸因理論也因此被稱作三維理論,協變原則被他認為是最全面的歸因原則。

根據三維理論,個體歸因時需要同時考慮三種信息:特異性信息、共同性信息、一致性信息,個體從以上三個方面信息的協變中得出結論。

  (五)影響歸隱的因素

1.社會視角

2.自我價值保護傾向

3.觀察位置

4.時間因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