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自學考試《美學》練習題及答案

來源:文萃谷 3.04W

6.1.他律性

2016年自學考試《美學》練習題及答案

6.2.形式符號性

6.3.開放性

6.4.藝術敏感

6.5.藝術想象力

6.6.靈感

6.7.期待視界

6.8.藝術鑑賞中的“觀”

7.1.美育

7.2.消融查滓

7.3.《美育書簡》

7.4.審美教育

7.5.完美的人

7.6.審美的人

參考答案

6.1.他律性是藝術品就其中介功能而言,不是獨立自足、自在自為的,而是為他者存在,受他者制約的。首先,藝術品是為接受、欣賞者而存在的;其次,藝術品的意象是創作主體審美經驗和心理創造的結果,其基本特質決定於創作主體;同時,藝術品中凝定的藝術家創造的意象只是潛在的,只有通過接受主體的欣賞活動,才能重新被激活,所以它也受制於接受主體。

6.2.形式符號性:藝術品作為連接兩個主體間的橋樑,是一種過渡性的存在,創作主體的審美經驗和意象創造要傳達給接受主體需外化為特定的形式符號,凝定在一定的藝術品中,接受主體才可能借助這些符號來接受創作主體的審美經驗與意象信息,並加以再創造,這裏藝術品以形式符號的方式負載着藝術意象而成為溝通兩個主體的紐帶。

6.3.開放性是指藝術品作為中介,不能是封閉的,而只能是兩頭開放的,一頭向藝術家開放,一頭向欣賞者開放。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説,只有兩頭開放的藝術品才成為藝術品。一方面,只有向藝術家開放,藝術家創造的意象世界才能物態化,物化為藝術品。另一方面藝術品只有向接受者開放,才能呈現它的基本特質。

6.4.藝術敏感是指主體感受生活、欣賞藝術、體驗和孕育意象的敏鋭性和悟性,天才的敏感是指這種感受體驗的細緻、快捷、豐富和深刻。

6.5.藝術想象力是指藝術家在感受生活,孕育意象過程中展開想象、聯想、幻想或意象思維的'能力的程度。當藝術家通過藝術敏感獲得創造的動力時,即開始了由敏感出發的藝術想象。

6.6.靈感是藝術家在意象創造中,由於各種心理機制、功能處於高度協調的自由狀態而突然生成的精神昂奮、注意集中、情緒激動、想象力空前活躍的一種思維活動的境界。

6.7.西方接受美學認為,人自身的生理素質、文化教育、傳統積澱以及所處的社會歷史環境等,形成了每個藝術接受者在接觸藝術之前的主體境況,包括其自身的敏感度、想象能力、文化基礎、藝術修養、審美趣味以及傳統影響、現實社會變化的影響因素等等,造就了接受者的接受眼光和特定審美文化心理結構,即期待視界。

6.8.“觀”是指接受者透過藝術的形式符號在直觀層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象。這是憑藉着主體的理解力,而達到的一種比較淺層次的審美感受。

7.1.美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美育,泛指自覺和非自覺的一切審美活動本身所具有的感染人、影響人、陶冶人的教育功能,以及社會、學校或家庭有意識地利用審美的特點對人進行塑造的種種教育活動;狹義的美育則專指與智育、德育、體育並列的一種獨特的教育方式。

7.2.消融查滓是朱熹提出的,他認為人因為私意人慾、違背自然規律的念頭等渣滓而使生存狀態欠佳,於是可以通過美育泄導人情,消融查滓,以實現天人和人際間的和諧,以此提升人格,完善人生。

7.3.《美育書簡》是1795年席勒發表的着作,在書中,他第一次提出了“審美教育”的概念,並對美育的性質、特徵和社會作用作了系統的闡述,這是第一部系統的美育着作。

7.4.審美教育是以藝術和各種美的形態作為具體的媒介手段,通過審美活動展示審美對象豐富的價值意味,直接作用於受教者的情感世界,從而潛移默化地塑造和優化人的心理結構、鑄造完美人性,提升人生境界的l一種有組織的、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

7.5.完美的人是既有物質生活又有精神生活,既有理智又有情感,既有工作能力而又善於生活和娛樂。人不是機器,最忌僵化和片面化,應該是有血有肉,有獨立的價值,有對於歡樂和幸福的追求。一句話,他應該熱愛關。審美教育要培養人們對於美的熱愛,從而感到生活的樂趣,提高生活的情趣,培養對生活的崇高目標。

7.6.審美的人是具備敏鋭的審美能力、良好的審美趣味、健康的人生態度、完善的心理結構、豐富的個性魅力,並具有自由的超越精神和熾熱的理想追求的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