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藝術創作的具象及抽象分析論文

來源:文萃谷 1.92W

摘要:油畫藝術創作的具象與抽象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具有哲學觀。在具體的論證中,重點論述了具有與抽象的藝術觀及其基本概念,文中作了詳細分析,試圖以分析論證的形式給予油畫藝術創作的具象與抽象性得到全面解讀。

油畫藝術創作的具象及抽象分析論文

關鍵詞:油畫;具象;抽象;創作

油畫,英文為“Anoilpainting;或Apaintinginoils”,發源於西方國家,前身是15世紀以前歐洲繪畫中的“蛋彩畫”,後經尼德蘭畫家揚凡艾克(JanVanEyck)改良起,直至清末戊戌變法以後,許多青年學子先後赴英、法、日等國學習西洋油畫,歸國後帶來了西方及日本先進的教學方法及理念1,如林風眠、徐悲鴻、劉海粟等引進油畫藝術畫種,在中國大地上生根發芽,直到當下的茁壯成長。

一、油畫的具象與抽象基本概念分析

具象,關於“具象”的解釋,“具”是具體的、用具、量詞、具有等。“具象”在《新華字典》解釋為“具體,1.明確,不抽象,不籠統;2.特定的。”2《中華字典》解釋為“具象‘具’多指抽象事物”。3《當代漢語詞典》未作出詳細的解釋4,但能夠領略到“具象”的具體意思。“具象”在英文翻譯為“Concretization”,也作“具體化”的意思。抽象,關於“抽象”的解釋,在《新華字典》解釋為“1.從各種事物中抽取共同的本質特點成為概念;2.籠統,不具體”。5《中華字典》解釋為“從事物中提取一部分”6其它未作出相應解釋,與《新華字典》有同樣的意思。《當代漢語詞典》同樣未作出專門解釋,只有“語彙”單獨列出7。“抽象”在英文翻譯為“Abstract”,意為抽象的,理論上的,難解的,抽象派的,茫然的,抽象概念,抽象派藝術作品。因此,具象與抽象之間的是具有哲學美學的層面,具有極強的思辨性,起到辯證唯物主義的形而上學的高度。具象和抽象又是如何辯證的?我的理解是現實主義與抽象表現主義的博弈,本文詳做論述。

二、油畫具象與抽象之美

一般講中西繪畫藝術的核心就是中國是寫意的,西方是科學的,也就是寫實的。原因很複雜,簡單從字面上理解,由於中西方文化底藴的不同,思維思想的語境不同,導致在畫種上有着深層的差異。如,中國傳統書寫、作畫都是以毛筆為主,毛筆書寫又是豎寫,從上至下,從右至左的書寫順序,讀書也是同樣,幾千年來一直佔據着中國文化的核心部位;中國水墨藝術和中國文化都是寫意的、寫心的,抒發自我的藝術感受。再如,霍去病墓前的西漢雕塑,圓潤恢弘的氣勢影響着美的思考和美術學的意義,影響着無數文人墨客的創作理念,同樣感染者西方學者和西方的雕塑家。羅丹講:“最好的雕塑是從山上滾到山下沒有任何磕碰痕跡,那便是最好的雕塑。”8也許羅丹汲取了霍去病墓前雕塑的影響。在筆者看來,西方繪畫則是科學的、邏輯性推理性極強的、有根據的,按照科學的精神進行的,如文藝復興時期的油畫藝術,都是按照科學的精神創作的,每幅畫都是按照標準的構圖法則進行的,如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和米開朗琪羅的《大衞》雕塑、西斯庭教堂壁畫《創世紀》、拉斐爾的《聖母像》等等,中國的則不同。中國畫構圖是散點透視,西方油畫則是焦點透視。這點在學術界是公認的。油畫藝術具象與抽象之美,二者主要表現在具象與抽象之間。具象,一般是指現實主義;抽象,一般是指抽象表現主義。筆者以為抽象與具象是相對的,同理現實主義與抽象表現主義是相對的。其實二者有本質的不同。油畫藝術的具象性也就是具有寫實性的繪畫藝術語言。如法國學院派古典主義著名畫家安格爾(Ingres),他的作品可以稱得上是古典主義最後一名偉大畫家,具有超強的寫實性,他的作品《泉》就是典型的案例。代表作品《泉》是安格爾追求古典美、純潔美和理想美於一身的藝術體現,是安格爾將理想之美與現實之美渾然一體的產物。安格爾在藝術上重素描輕色彩的傾向,他認為素描應該是畫面中的主題和靈魂。賦予作品精神,而色彩只是裝飾和輔助。安格爾的素描注重素描整體效應,並不單純拘泥於細緻的局部描繪。在其《越吐秀夫人像》和《小孩和羊羔》中將細膩的筆觸有致地刻畫了出來,顯得惟妙惟肖。9他的造型藝術之美和豐富的作品表現給後世留下豐富的文化遺產,影響着西方美術史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抽象表現主義逐漸展露手腳,在所有的藝術領域抽象表現主義風格佔據了主要的藝術地位。他的產生使紐約逐漸取代巴黎成為世界藝術中心。至此,美國的藝術時代到來了。戰爭的爆發使紐約俽起超現實主義熱潮。主要畫家有馬鬆、恩斯特、達利、安德烈佈雷東、馬東等。在歐洲的超現實主義和由超現實主義變化而來的新一代美國畫派之間搭起了橋樑。最早得到個性和特徵性意象的抽象表象主義畫家的是克利夫特斯蒂爾。抽象表現主義者非常重視繪畫的道德功底,這個時期的代表畫家有哥特里伯、巴吉奧特、羅斯科、班納特紐曼等。他們的作品有很強的時代氣息和藝術哲學思想,反映出藝術家創作的思潮與時代性傾向。抽象表現主義在某種意義上來説是一次強有效的藝術爆炸,這一點從漢斯霍夫曼晚年的作品中看出來。10阿德萊因哈特在《作為藝術的藝術》一文認為:“藝術的精湛、悟覺、和完善只有經過長期的努力、精心的準備和策劃才能得到。”11深知藝術創造的艱辛與不易,油畫藝術家以自身的油彩藝術為導向和自身的藝術實踐為核心的創作理念,表達自己的內心藝術感悟在畫面上表現的淋漓盡致,一切需要説的,需要表達的都在畫中。因此,我以為藝術創作的表達是發至內心的,通過畫筆、紙張、畫布、油彩等之間的關係組合而成的一個綜合體。油畫藝術創作的思維與時代的大環境有着直接的關係,在時代的發展和政治之間的有着密切的關聯。西方為主導的油畫藝術創作在發展發生的過程中經歷了一系列的“主義”,如樣式主義、巴洛克主義、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印象主義、新印象主義、象徵主義、野獸派、表現主義、立體主義、未來主義、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構成主義、風格派、巴比鬆畫派、學院派、波普藝術、偶發藝術、環境藝術、概念藝術等等。藝術的發展都有共同性,抽象——具象——抽象的變化過程,畫家在創作的過程中基本是遵循這個規律。在西方美術史研究中,基本上繞不開這個規律。西方至有油彩開始,在木板上、油布上為作畫的材料,畫筆為畫家作畫的武器,畫家是中央司令部,起到指導和發揮的作用。由寫生到寫意是一個發展的必然過程。這個規律在筆者的.藝術實踐中有很深的親身體會,具有典型的藝術之美。

三、油畫的具象與抽象在中國的語言轉化

油畫的具象與抽象在中國同時得到了發展,主要集中在畫院和高等藝術院校,以及一些畫家村中間。油畫屬於西畫科,是舶來品,由徐悲鴻、林風眠等人引進,其實最早有傳教士利瑪竇、郎世寧等人在清代就引進,一開始在皇家宮殿進行畫像,也有風景畫的創作。徐悲鴻、林風眠將西畫科的素描造型設置為學習繪畫藝術的基本科目,一直延續至今。西方藝術造型是科學的,講究構成關係,講究色度的對比和幾何關係,而中國畫則是寫意的、寫心的,是抒發自身的內心世界的。其實二者也有自身的共同性,到了抽象表現主義時期的油畫藝術則就是寫意的也是寫心的藝術,總之一切都沒有離開的具體的“形”。“形”是繪畫的基礎,不管怎麼變形都是以此來展開的。西方油畫藝術傳入中國,得到了中國畫家特有的改良,但基本遵循西方繪畫樣式來創作的。其骨子裏還是特有的中國心。那麼怎麼來轉化內心的藝術創作之間的材料轉換呢!需要我們深入思考。筆在在教學與藝術創作實踐中都會考慮到“民族性”的問題,結合自身的油畫創作實踐中得到藝術感悟與讀書所得的信息來論證油畫藝術的抽象與具象的問題,值得我們思考。抽象與具象不是簡單的學術概念,更是哲學美學的文化藝術範疇。西方油畫藝術語言的中國化是必然的過程。筆者有深刻的體會,藝術院校的油畫專業教學中基本都是中國化的油畫教學,基本按照素描、色彩(水粉畫)、速寫來進行的初級階段進教學,初級階段完成後轉入油畫靜物寫生和人物寫生,再到風景等畫科,逐步形成一個綜合體,自後要求畫家形成自身的藝術風格,有自身的藝術感覺來尋找自身創作方向。中國油畫就是這樣的基本教學與創作過程。西方油畫傳入中國,再由中國畫家來繪製就必然是中國畫與中國化的形成過程,中國人骨子裏就有一股寫意的精神,因傳統文化的深遠影響而影響的。油畫藝術具象與抽象也是相互轉化的,相互影響的。

四、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油畫藝術的具象到抽象的基本概念的瞭解到論證,基本將抽象與具象得以區分,論證了油畫藝術的具有與抽象的之美的基本過程,結合西方美術史料的引述論證油畫藝術的中國化轉變過程,油畫藝術語言的表達是畫家自身的藝術語言的構造和精心的藝術設計的過程。抽象與具象是對立的,是相互轉化的過程,具象中有抽象,抽象中有具象,二者是辯證關係。因此筆者認為,具象與抽象是對立統一的哲學關係,放在當下也看,西畫在中國生根發芽並得到了茁壯成長,是與大的美好環境是分不開的,説明藝術界需要油畫,有需要就要接受的受眾。給抽象油畫與具象油畫在市場環境下生存有了一席之地,受到藏家的重視。

註釋:

1.一家之言,待商榷。據1911年西洋歸國的周湘創辦了中國第一所美術學校;1912年劉海粟創辦上海圖畫學術院,並第一次起用人體模特寫生,開創了人體寫生課程的先例,國內產生很大的影響;1919年任教育總長的蔡元培先生倡導開辦了第一所國立美術學校——北京美術學校(校長林風眠);1927年,中央大學開設藝術科(徐悲鴻任主任);1928年杭州創辦了第一所大學制的國立藝術院校——杭州藝專,即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後改為浙江美術學院,今天的中國美術學院(林風眠任院長)等。

2.商務印書館編:《新華字典》,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1998年版,第253頁。

3.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中華書局編:《中華字典》,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9年版,第253頁。

4.參見莫衡等主編:《當代漢語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254頁。

5.商務印書館編:《新華字典》,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1998年版,第63頁。

6.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中華書局編:《中華字典》,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9年版,第63頁。

7.參見莫衡等主編:《當代漢語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136頁。

8.奧古斯特羅丹著:《羅丹藝術論》,葛賽爾編、沈寶基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9.許洪彬:《安格爾繪畫藝術有何成就?》,載陳郎主編《世界藝術三百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29頁。

10.藺海瑩:《什麼是抽象表現主義?》,載陳郎主編《世界藝術三百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9頁。

11.阿德萊因哈特:《作為藝術的藝術》,載《藝術背景》第一卷,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62年版,第80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