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手抄報圖片資料簡潔又大方

來源:文萃谷 2.82W

語文手抄報我們也很熟悉了,國小的時候經常會做,從中也是學到不少語文常識呢。下面是小編找來的語文手抄報資料,一起來看下吧!

  簡潔的語文手抄報

語文手抄報圖片資料簡潔又大方

語文手抄報圖片資料簡潔又大方 第2張

語文手抄報圖片資料簡潔又大方 第3張

語文手抄報圖片資料簡潔又大方 第4張

語文手抄報圖片資料簡潔又大方 第5張

  語文手抄報內容:國事”與“國是”

國家相關政治會議召開之際,相關報道遍佈各大報紙,成語“共商國是”閃亮登場,頻頻見諸報端。但是大小辭書均未收錄這個成語,因而其確切含義少有人知。特別是,由於人們對其中的“國是”的含義不甚瞭解,最終導致常常將其與“國事”相混淆。

為了避免這樣的混淆,我們有必要對“共商國是”的意義進行考證。據查,“共商國是”原本是“共定國是”,其源出於南朝范曄的《後漢書?桓譚馮衍列傳》:

昔楚莊王問孫叔敖曰:“寡人未得所以為國是也。”叔敖曰:“國之有是,眾所惡也,恐王不能定也。”王曰:“不定獨在君,亦在臣乎?”對曰:“居驕士,曰士非我無從富貴;士驕君,曰君非士無從安存。人君或至失國而不悟,士或至飢寒而不進。君臣不合,則國是無從定矣。”莊王曰:“善。願相國與諸大夫共定國是也。”

從這段文字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國是”並不是一般的國事,而是治國的大政大策。 “是,則也”(《爾雅?釋言》),而“則,常也”,“法也”(《爾雅?釋詁》)。“願相國與諸大夫共定國是也”中的“是”即為則也,常也,法也,是國家長治的大政。“共,同也”(《説文解字》),即齊心協力的意思。這樣看來,共商國是,即可解釋為“齊心協力地商定國家大事”的意思。

那麼“國事”與“國是”有什麼區別呢?

“國事”與“國是”是近義同音詞,二者都是名詞,都指國家的政務、政事。但二者同中有異:

(1)詞義範圍不同,“國事”既可以指對國家有重大影響的事情,也可以指一般的國家事務;而“國是”則專指國家決策、規劃等重大事務。

(2)適用對象不同,“國事”可用於國內,也可用於國際,如“國事訪問”是一國首腦接受他國邀請所作的正式訪問;“國是”所指的國家大事則嚴格限用於國人在中央所議之國家大事。在我國,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構,全國人大代表到北京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就是“共商國是”。

(3)語體色彩不同,“國事”是頗具口語色彩的詞,“國是”是用於書面語的文言詞。

(4)語法功能不同,作為名詞,二者都能作主語、賓語,但“國事”還能作定語,如“國事訪問”;而“國是”就無此用法。

  語文手抄報資料:語文基礎知識答題

1、字音辨析題:

答題技巧:(1)常見多音字標“次讀音”正確的可能性大,標“常讀音”正確的可能性小。(2)形聲字標“不同聲旁讀音”的正確可能性大,標“同聲旁讀音”的正確可能性小。常見字標音正確的可能性小。(3)生僻字一般不會標錯音。(4)審清題幹,用排除法較好。

2.字形辨析題

答題技巧:把字的音、形、義結合在一起來考慮。形近而音不同的別字是重點,生僻子一般不會錯。如無把握,可放放再説,但必須用記號來提示自己。

3.詞語運用題

答題技巧:(1)語素分析:分析出不同的語素進行組詞再作區別。(2)語境分析:在原句中劃出關鍵詞作為區別的參考。(3)善用排除:將最容易辨析的詞語先排除,逐漸減少選項,同時也要做記號。(4)語感判斷:如果確實拿不準,就要憑語言感覺去選擇。年百微噸度年個

4.成語辨析題

答題技巧:(1)根據成語意思判斷,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義。(2)注意成語潛在的感情色彩(3)注意成語使用範圍,搭配的對象(4)四個選項權衡比較,選出認為最符合要求的.(5)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語越要注意陷阱;特別陌生的成語往往是對的;另外要特別注意兩用成語的意義和用法,如,想入非非,燈紅酒綠。

5.病句辨析題

病句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餘、結構混亂、表意不明(歧義)、不合邏輯。

答題技巧:判斷病句用排除法居多,回憶以前做的常見病句的標誌。

做題思路通常是:檢查主幹是否缺成分→→推敲詞語是否搭配→→推敲詞語有否重複→→關聯詞位置是否正確→→並列短語或句子語序是否合理→→個別短語有否歧義→→句子是否符合邏輯。特別注意以下幾種情況:

(1)介詞“關於”“對於”“對”等開頭的句子,注意主語的殘缺。

(2)動詞後有很長的修飾詞語,注意是否賓語殘缺。

(3)用“和”“或”以及頓號連接的並列成分,注意歧義及內在邏輯順序是否失當以及意義的從屬關係。

(4)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雙面詞語,注意後半句是否與前半句協調。

(5)反問句及疑問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6.標點符號題

標點符號題答題要特別注意以下幾種錯誤類型:(1)該用句號的卻用了逗號;(2)非疑問句卻用了問號;(3)選擇問句中用了兩個問號;(4)倒裝句中問號前置;(5)感歎號的位置出現在句中;(6)分句之間誤用了頓號;(7)表示約數的數詞間用了頓號;(8)習慣上作為一個詞使用的並列詞語間用了頓號;(9)二、三層次的並列間用頓號(只限第一層次並列用);(10)引號之間用了頓號;(11)沒有提示和總括作用的地方用了冒號;(12)冒號的通領範圍不清;(13)引語中間“某某説”後用冒號;(14)是間接引語卻用了引號;(15)引語中句末點號位置不當;(16)括號位置不當;(17)該用括號而未用;(18)冒號和破折號互相混淆;(19)破折號和“是”重複;(20)省略號和“等”重複等。

7語言連貫題

答題技巧:先從語句形式入手,再從語句內容考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