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蛾幼蟲的體型特點是怎樣的

來源:文萃谷 3.13W

尺蛾的幼蟲有一個恐怖的外號,就是“吊死鬼”,它的學名叫尺蠖。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尺蛾幼蟲的體型特點簡介,希望能幫到大家!

尺蛾幼蟲的體型特點是怎樣的

  尺蛾幼蟲的體型特點

幼蟲身體細長,行動時一屈一伸像個拱橋,休息時,身體能斜向伸直如枝狀。完全變態。成蟲翅大,體細長有短毛,觸角絲狀或羽狀,稱為“尺蛾”。全世界約有12000種,我國約有43種。其天敵: 有棗尺蠖腫跗姬蜂和寄生蠅等。

卵歷期在浙江杭州第一代13.5天、第二代7.7天、第三代11.9天。温度是影響卵期長短的主要因子,卵的發育起點温度(C)=10.1±0.2℃,有效積温(K)=139.8±8.0℃。

初孵幼蟲十分活潑,爬行敏捷,葉絲習性強,可隨風飄蕩,靠風力將初孵幼蟲從茶園附近林木上吹送到茶園中。尺蠖幼蟲在茶園中的分佈,以靠近林木的茶園受害較重,且沒有明顯的發蟲中心,而卵產在茶樹上的,則有明顯的發蟲中心。

卵 橢圓形,長約 0.8~1.0 mm。寬約 0.6mm, 卵殼色澤變化與胚胎髮育進程分四個階段:產卵 11~15 d 時,卵呈現淺灰或灰白色,有珍珠光澤,卵上中部有一較明顯深色斑。13~18 d 後,卵呈現桔黃色,有珍珠光澤,中部或基部顏色加深,尖端透明。再過 14~20 d 後,卵呈現灰紫。

幼蟲期分為 5 個齡期。腹部第 2 節兩側各有一瘤狀突起,腹線白色,氣門線淺黃色[3] 。幼蟲老熟後,延茶樹枝幹爬至地面,入土化蛹。化蛹前先在土中作一土室,然後化蛹其中。入土深度以土質而異,砂性、疏鬆的土壤入土較深,一般入土深度在 3~6cm。蛹在茶園中的`分佈以距茶樹30釐米範圍內較多。蛹期以越冬蛹最長,在180天以上,第二代最短,平均24.5天,第一代平均為33.7天。在蛹期若遇高温、乾旱,則可使蛹的存活率下降。

在氣候因子中,尺蠖卵孵化期若遇到暴雨,對其幼蟲擴散不利,可造成大量幼蟲自然死亡。在高温(30℃以上)、低温(相對濕度70%以下)條件下,其蛹羽化率明顯下降,健康成蟲比例降低。在浙江、安徽茶區,尺蠖第一代蛹期恰遇7、8月份的高温季節,造成大量蛹不能羽化而死亡,這是長江中下游茶區,尺蠖在一般年份第一代的危害種與第二代、第三代的主要原因。

  尺蛾幼蟲的生活習性

尺蠖幼蟲危害果樹,茶樹、桑樹、棉花和林木等。如茶尺蠖的幼蟲食害葉片,嚴重時造成光禿現象。靜止時,常用腹足和尾足抓住茶枝,使蟲體向前斜伸,頗像一個枯枝,受驚時即吐絲下垂;又如棗尺蠖的幼蟲,不僅食害棗樹,酸棗的葉片,並食嫩芽、花蕾,造成嚴重危害。雌成蟲無翅,雄成蟲全體灰褐色,前翅有褐色波紋2條。我國南北各地最常見的桑尺蠖,其幼蟲常作為“擬態”的典型代表。

  尺蛾幼蟲的種羣分佈

尺蠖的類底一般一年發生3代,個別年份發生4代,以蛹在土中或樹皮縫隙間越冬。4月中旬成蟲開始出現併產卵。

第一代在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第二代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第三代在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第四代在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成蟲多於傍晚羽化,羽後當天即可交尾,夜間產卵,卵產於國槐的嫩梢或葉片、葉柄和小枝等處,以樹冠南面較多,每處1至2粒,少數也可多達成百上千粒。

同蟲所產之卵80%在同一天孵出,孵出時間多在晚上19至21時,孵出率在90%以上,成蟲趨光性弱,白天隱伏於樹叢中,受驚時作短距離飛行。幼蟲期共5齡,經15-25天老熟,幼蟲孵化後即開始取食,1至2齡時只取食葉肉,留下葉脈。3至4齡後食成缺刻狀。5齡後食量倍增,取食量佔幼蟲期的90%以上,3齡前幼蟲白天靜伏於葉柄或小枝上,很少取食,受到振動後即吐絲下垂。老熟幼蟲多在白天吐絲下垂或直接掉在地面,進入鬆土內化蛹。蛹所在的位置一般在3-5釐米深度,化蛹場所大多位於樹冠垂直投影範圍內,以樹的東南面較多,一般數十頭至數千頭集中在一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