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小報內容資料圖片

來源:文萃谷 1.33W

數學是一門比較難學的學科,數學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有很多,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歡迎閲讀參考!

  數學小報內容圖片

數學小報內容資料圖片

數學小報內容資料圖片 第2張

數學小報內容資料圖片 第3張

數學小報內容資料圖片 第4張

數學小報內容資料圖片 第5張

數學小報內容資料圖片 第6張

數學小報內容資料圖片 第7張

數學小報內容資料圖片 第8張

數學小報內容資料圖片 第9張

數學小報內容資料圖片 第10張

  數學小報內容資料

數學簡單故事和感悟:

故事一:燒水的問題

在以前有好事者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假如你面前有煤氣灶、水龍頭、水壺和火柴,你想燒些水應當怎樣去做?”

被提問者答道:“在壺中放上水,點燃煤氣,再把水壺放到煤氣灶上。”

提問者肯定了這一回答,接着追問:“如其他條件不變,只是水壺中已有了足夠的水,那你又應當怎樣去做? ”

這時被提問者很有信心地答道:“點燃煤氣,再把水壺放到煤氣灶上。”

但是提問者説:“物理學家通常都這麼做,而數學家們則會倒去壺中的水,並聲稱已把後一問題轉化成先前的問題。”

感悟:

有位數學家“倒去壺中的水”似乎是多此一舉,故事的編創者不是要我們去“倒去壺中的水”,而是引導我們感悟數學家獨特的思維方式——轉化。

其實學習數學不是問題解決方案的累積記憶,而是要學會把未知的問題轉化成已知的問題,把複雜的問題轉化成簡單的問題,把抽象的問題轉化成具體的問題。數學的轉化思想簡化了我們的思維狀態,提升了我們的思維品質。轉化不是就事論事、一事一策,而是發掘出問題中最本質的內核和原型,再把新問題轉化成與已經能夠解決的問題。

轉化思想是數學的基本思想,它應貫穿在我們數學教學的始終。

故事二:兩隻羊的描述

在草地上有兩隻羊,在藝術家、生物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看來卻有不同的感受與理解,下面是他們的的描述。

有位藝術家:“藍天、碧水、綠草、白羊,美哉自然。”

生物學家:“雄雌一對,生生不息。”

物理學家:“大羊靜卧,小羊漫步。”

數學家:“1+1=2。”

  故事感悟:

從故事中不同職業的人對兩隻羊的描述,我們感受到藝術家對自然美的關注,生物學家對生命的關注,物理學家對運動與靜止的關注,而數學家從色彩、性別、狀態中抽象出數量關係:1+1=2,這是數學高度抽象性的體現。

在數學教學中,學生的數學學習要經歷具體—表象—抽象的.過程,教學時要在直觀物體和抽象概念之間構建橋樑,從而引導學生把握事物最主要、最本質的數學屬性。

抽象有一個學生經歷的過程,而不是直接告訴學生抽象的結果。數學抽象本身又是一個不斷提高的過程,這一過程永無止境。

數學小知識

阿拉伯數字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到0、1、2、3、4、5、6、7、8、9這些數字。那麼你知道這些數字是誰發明的嗎?

這些數字符號原來是古代印度人發明的,後來傳到阿拉伯,又從阿拉伯傳到歐洲,歐洲人誤以為是阿拉伯人發明的,就把它們叫做“阿拉伯數字”,因為流傳了許多年,人們叫得順口,所以至今人們仍然將錯就錯,把這些古代印度人發明的數字符號叫做阿拉伯數字。

現在,阿拉伯數字已成了全世界通用的數字符號。

九 九 歌

九九歌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乘法口訣。

遠在公元前的春秋戰國時代,九九歌就已經被人們廣泛使用。在當時的許多著作中,都有關於九九歌的記載。最初的九九歌是從“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因為是從“九九八十一”開始,所以取名九九歌。大約在公元五至十世紀間,九九歌才擴充到“一一如一”。大約在公元十三、十四世紀,九九歌的順序才變成和現在所用的一樣,從“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

現在我國使用的乘法口訣有兩種,一種是45句的,通常稱為“小九九”;還有一種是81句的,通常稱為“大九九”。

  數學小故事

數字趣聯

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年輕時與幾個學友進京考試.他們到達試院時為時已晚.考官説:"我出一聯,你們若對得上,我就讓你們進考場."考官的上聯是:一葉孤舟,坐了二三個學子,啟用四槳五帆,經過六灘七灣,歷盡八顛九簸,可歎十分來遲.

蘇東坡對出的下聯是:十年寒窗,進了九八家書院,拋卻七情六慾,苦讀五經四書,考了三番兩次,今日一定要中.

考官與蘇東坡都將一至十這十個數字嵌入對聯中,將讀書人的艱辛與刻苦情況描寫得淋漓盡致.

點錯的小數點

學習數學不僅解題思路要正確,具體解題過程也不能出錯,差之毫釐,往往失之千里.

美國芝加哥一個靠養老金生活的老太太,在醫院施行一次小手術後回家.兩星期後,她接到醫院寄來的一張帳單,款數是63440美元.她看到偌大的數字,不禁大驚失色,駭得心臟病猝發,倒地身亡.後來,有人向醫院一核對,原來是電腦把小數點的位置放錯了,實際上只需要付63.44美元.

點錯一個小數點,竟要了一條人命.正如牛頓所説:"在數學中,最微小的誤差也不能忽略.

二十一世紀從哪年開始?

世紀是計算年代的單位,一百年為一個世紀.第一世紀的起始年和末尾年,分別是公元1年和公元100年.常見的錯誤是有人把起始年當作是公元零年,這顯然不符合邏輯和我們的習慣,因為在一般情況下,序數的計算是從“1”開始的,而不是從“0”開始的。而正是這個理解上的錯誤,所以才導致了世紀末尾年為公元99年的錯誤認識,這也是錯把1999年當作是二十世紀末尾年,錯把2000年當作是二十一世紀起始年的原因.因為公元計數是序數,所以應該從“1”開始,21世紀的第一年是2001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