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心理疾病的原因

來源:文萃谷 8.35K

良好的心理因素會使人精神愉快,不良的心理因素可使人產生疾病。那麼老人心理疾病由哪些原因造成呢?

老人心理疾病的原因

1、各種生理功能減退。隨着年齡的增加,各種生理功能減退,並出現一些老化現象,如神經組織,尤其是腦細胞逐漸發生萎縮並減少,導致精神活動減弱,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尤其表現在近記憶方面。視力及聽力也逐漸減退。皮膚出現老年斑、毛髮變白並減少。由於骨骼和肌肉系統功能減退,運動能力也隨之降低。

2、社會地位的變化。由於社會地位的改變,可使一些老年人發生種種心理上的變化,如孤獨感、自卑、抑鬱、煩躁、消極等。這些心理因素均會促使身體老化。

3、家庭人際關係。離退休後,老年人主要活動場所,由工作崗位轉為家庭。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對老年人影響很大,如子女對老人的態度,代溝產生的矛盾等,對老年人的心理也都會產生影響。

4、文化程度。文化程度、思想意識的修養、道德倫理觀念、理想與信仰等,都會影響心理狀態。文化水平高、信念堅定、事業心強,可促進良好的心理,推遲老化,並保持身體健康。

5、營養狀況。為維持人體組織與細胞的正常生理生活動,需營養充足,如蛋白質、糖、脂肪、水、鹽類、微量元素、維生素等都是必需的營養物質。尤其是神經組織及細胞對營養物質的需要更甚。當營養不足時,常可出現精神不振、乏力、記憶力減退、對外界事物不感興趣,甚至發生抑鬱及其他精神及神經症狀。

6、體力或腦力過勞。體力及腦力過勞均會使記憶減退、精神不振、乏力、思想不易集中,甚至產生錯覺、幻覺等異常心理。

7、疾病。有些疾病會影響老年人的心理狀態,如腦動脈硬化,使腦組織供血不足,使腦功能減退,促使記憶力減退加重,晚期甚至會發生老年性痴呆等。還有些疾病,如腦梗塞等慢性疾病,常可使老年人卧牀不起,生活不能自理,以致產生悲觀、孤獨等心理狀態。

老年期常見的心理疾病

老年期常見的心理精神疾病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黃昏心理:因為喪偶、子女離家工作、自身年老體弱或罹患疾病,感到生活失去樂趣,對未來喪失信心,甚至對生活前景感到悲觀等,對任何人和事都懷有一種消極,否定的灰色心理。

2、自卑心理:由於退休後經濟收入減少,社會地位下降,感到不再受人尊敬和重視,而產生失落感和自卑心理,可表現為發牢騷、埋怨,指責子女或過去的'同事和下屬,或是自暴自棄。

3、無價值感:對退休後的無所事事不能適應,認為自己成了家庭和社會的累贅,失去存在的價值,對自己評價過低。

4、不安全感:有些老年人對外界社會反感,有偏見,從而封閉自己,很少與人效,同時,也產生孤獨無助的感覺,變得恐懼外面的世界。

5、老年性精神障礙:有些老年人,如果缺少規律的生活,又很少參加羣體活動,或是家庭中夫妻關係,親子關係不和,生活沒有愉悦感,就可能誘發各種精神障礙,如神經衰弱、焦慮症、抑鬱症、疑病症、恐懼症、強迫症、癔症等。總的看來,老年期的精神障礙發病率略高於其他年齡裏。

6、老年性精神病:近年來,老年性精神病發病率也有增加趨勢,常見的有:老年性情感性精神病,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精神分裂症,由於某些慢性疾病引起的大腦衰退和心理變態等。

家人要重視老人的心理疾病,理解、支持並儘早帶病人治療。此外,家人最好提前積極幫助老人預防心理疾病,可鼓勵老年人多參加集體活動,多結交朋友,培養興趣愛好,積極進行户外活動;平常多理解、關心、陪伴、支持老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