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統計實習報告

來源:文萃谷 1.4W

辛苦的實習生活在不經意間已告一段落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不能光會埋頭苦幹哦,寫一份實習報告吧。但是實習報告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氣象統計實習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氣象統計實習報告

氣象統計實習報告1

一.實習目的

培養對氣候與氣象數據資料收集和整理的思維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觀測和研究的科學態度,激發學生對氣候與氣象學的興趣。

二.實習概況

20XX年5月7日上午9時,在信陽師範學院城環學院副院長劉明華副教授的帶領下,20XX級地理科學1班的學生前往信陽氣象觀測站進行地面氣候要素的綜合觀測,並且近距離觀看了測量儀器,與氣象站的有關工作人員進行了一對一的交流。

三.實習內容、過程及完成的任務。

1.信陽氣象觀測站簡介

信陽氣象觀測站位於河南省信陽市溮河區東北方向(北緯32°08",東經114°08"),海拔高度114.5米,建立於1951年1月,為信陽市兩個國家基本氣象站之一,擔負着區域和國家氣象信息交換任務,是我國天氣氣候網中的主體組成部分。 2.地面觀測場實習

在地面觀測場進行觀測,實時觀測併發布即時氣象信息,提供進行天氣預報必須的氣象要素數據。氣象站實習報告 總結。氣象觀測站的主要測量項目包括雲量測量、温度測量、濕度測量、蒸發量測量、降水量測量和風向風速測量。這裏的觀測場設備齊全,自動化和人工化一同發展,由各種傳感器將各種收集到的數據經處理後送往終端。自動氣象觀測系統是一種能自動地觀測和存儲氣象觀測數據的設備,主要由傳感器、採集器、通訊接口、系統電源等組成,隨着氣象要素值的變化,各傳感器的感應元件輸出的電量產生變化,這種變化量被CPU實時控制的數據採集器所採集,經過線性化和定量化處理,實現工程量到要素量的轉換,再對數據進行篩選,得出各個氣象要素值。經過處理的氣象要素數據按規定的格式編排,經資料發送裝置用有線或無線方式傳回數據中心,有的是存貯在臨時的介質上,由工作人電定期回收。氣象站的自動觀測項目包括風速和氣温,數據採集頻率較高,每 分鐘採集並存儲一組觀測數據。 3.氣象數據採集處實習

氣象觀測站將收集到的地温、草温、氣温、風速、風向、氣壓、降水量、蒸發量等氣象要素髮往信陽市氣象台。幾台計算機匯聚了信陽市氣象觀測站歷年的氣象數據,衞星雲圖、氣壓線、等温線等圖的各要素的數據、符號都在上面顯示、記錄。一進去我們就看到工作人員正通過氣象站的內部數據網查看着昨晚到今天的天氣圖,觀察着一張一張的衞星雲圖、雷達圖,一圈又一圈的等壓線,五顏六色的温度分佈圖、降水分佈圖,一撇又一捺的高壓低壓槽中,一堆又一堆填充着“F”的風向圖,併合所有的圖和數據分析和探討着未來的天氣狀況。我們雖然也有了一定的基礎,但顯然還不夠紮實,所以看這些圖的時候才會依然猶如看天書,我們也將自己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工作人員獲得的實踐數據進行了融合,進一步提高了我們對於氣象學的知識的瞭解。在這裏我們最大的收穫是通過實物瞭解了天氣預報的製作流程。氣象採集處的有主要幾個工作,分別是各種氣象要素的收集;然後是通過交流和自己收集的數據,用專業的符號繪製各種氣象圖;接下是分析氣象圖,進行判斷;隨後是進行天氣數據預報;最後是天氣會商。

四.實習體會

感謝學院為我提供了這麼一次寶貴的實習機會,通過了這次氣象觀測站實習,我們與氣象工作人員進行了零距離接觸,他們熱情親切,為我們講解了很多專業的知識,使我們的氣象學知識在鞏固中得到了提高,熟悉了氣象業務的整個工作流程,對天氣要素收集工作的辛苦也深有體會。實習中,看到工作人員用豐富的專業知識、靈活而又熟練的操作,使得眾多機器穩定的運轉,天氣要素有條不絮的收集,為國家建設和人民生活所必須的天氣預報而努力工作,感到自己的渺小。 使我懂得了氣象工作需要必需的重要性和嚴謹性、科學性。我們也要在以後的生活和學習中,要有更嚴禁的學習態度和研究精神。

五.重要數據一覽

信陽氣象觀測站在19XX——20XX年XX年觀測年間,重要觀測數據如下: 氣象觀測基本要素:温度、氣壓、濕度 海拔:114.5米 建立:1951年1月

緯度:北緯32°08",東經114°08"

風速:最大值—1994年3m/s,最小值—1979年1.5m/s 温度:最大值—1998年16.3℃,最小值—1954年14.1℃ 降水量:最大值—1955年1650mm,最小值—1967年600mm

氣象統計實習報告2

一、實習目的:

通過本次的實習,達到進一步鞏固、擴大和加深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獲得氣象實際工作的基本技能,熟悉基本氣象儀器的操作使用和維護,掌握地面、高空觀測的基本方法的目的。

二、實習內容及過程

實習當天,黃石市氣象局的相關工作人員給我們介紹了該氣象局的有關情況,向我們提出了實習的相關要求,並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給我們介紹了各種設施與技術以及他們的日常工作流程,給我們每個人以深刻的印象。

1、地面觀測

地面觀測是整個氣象預報的基礎。需要定時觀測數據,觀測項目包含雲量觀測、温度觀測(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地表温度、地下温度、草面温度)、濕度觀測、蒸發量觀測、輻射度觀測、日照觀測、氣壓觀測、風向風速觀測以及雨量觀測。現在地面觀測已基本上實現了全自動化,由各種傳感器將各種數據自動採集,經處理系統後送至顯示終端,由計算機自動處理顯示,並按時將數據上傳至國家局。但為了歷史數據的保存完整性,該站保留了人工站,每隔一個小時,我們都要去觀測場讀取一次數據。回來後將讀取的數據錄入系統並與自動站數據相比較。

2、高空探測

高空站主要負責本地區高空氣象要素探測。主要利用無線電高空探測儀,無線電高空探測儀為一次性產品,懸掛在氣象氣球上升空(或由定高氣球、飛機、火箭上下投),能測定各個高度上的風向、風速、温度、濕度和氣壓,每天早晨七點和晚上七點釋放一次,汛期凌晨一點鐘要加放一次。無線探空儀在使用前要對各項數據進行嚴格的檢測,當探空儀升入空中後,L波段雷達會進行自動跟蹤。無線電探空儀由感應元件、轉換電路、編碼裝置、無線電發射機和電源組成。可以連續不斷地發送氣球上升(或降落)過程中所測各高度上的氣象要素值。地面接收設備則進行信號接收、解碼和資料處理工作,由計算機終端直觀顯示出來。

3、雷達站

黃石市的雷達是全國雷達佈網中重要的一員。該雷達主要用於探測降水。實習過程中我們參觀了雷達室。雷達室在不同的角度都裝了攝像頭,以便隨時觀察雷達的運行情況,值班老師還給我們講解了各個部分的工作原理以及雷達日常維護的方法。最後我們來到雷達數據處理中心,這裏有三個端口,分別將數據送至市局、省局和國家局。

4、氣象預報

氣象台是發佈天氣預報的重要場所。全市各縣區的觀測數據匯聚在這裏,三個顯示終端分別顯示着當前時刻的雷達氣象回波圖、衞星雲圖和等壓線、等温線圖。實習過程中指導老師還給我們介紹了氣象局的內部數據網,查看着昨晚到今天的天氣圖,觀察着未來96小時內,一張一張的衞星雲圖、雷達圖,一圈又一圈的等壓線,使我們切身瞭解到了在書本上了解不到的東西。

三、實習總結及體會

在這次實習中,我瞭解了氣象業務的整個流程,認識瞭如何觀測天氣,學會了各種地面高空觀測儀器的使用及維護方法,掌握了各種基本氣象要素的觀測原理,並意識到了氣象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出現誤報的嚴重後果,作為一個氣象人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細心和嚴謹科學的工作態度,氣象預報員更需要有豐富的知識和預報經驗。我在老師們的教導下以及結合自己在課堂上從課本上學到的相關知識,進一步掌握瞭如何看雲量,辨別雲狀,同時能就雲的分佈作出大概的天氣預測。

通過在室外儀器的觀測學習與實踐操作,我對雨量計,日照計等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對無線電探空儀的檢測和使用有了直觀的認識;對雷達的使用和維護有了細緻的瞭解,同時也開闊了眼界。

最後,通過這次的實習,我深深意識到我們應該學的知識還有很多,我們不能僅僅把學習侷限於課堂與課本,“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句話九告訴我們,不管理論有多強,我們也應該用實踐去進一步領會,讓這些理論真正成為我們每個人的必殺武器。

因此,我們要不斷的去學習、去實踐,我們是學地理科學專業的,那我們就要加強相關業務軟件的學習,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以後的工作中真正勝任我們的崗位。

這次難忘的實習經歷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這是一次相關專業的學習,同樣也是對我們生活的一種豐富,更是一種對我們人生認識的啟迪。這次的實習,讓我收穫到許許多多的東西,相信這次所學習到的.和所感悟到的東西,會使我一生受益無窮。最後我要感謝學校,感謝黃石市氣象局能夠給我們這樣一個鍛鍊自我的機會,相信這次實習後的我會更強。同時我也希望我們地理科學系在以後能多多進行這樣的實習,為同學們創造一個很好的學習與實踐的機會。

氣象統計實習報告3

姓 名:

學 號:

專業年級:

指導教師

實習成績:

年 月

一、實習目的

該實習是本課程教學的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以便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鞏固和深化課堂教學知識。通過對不同下墊面性質所引起的小氣候變化進行觀測,瞭解人類的生產活動,特別是農林業生產活動受到氣候的極大影響;瞭解人類的生產活動反過來也引起的局部小氣候的變化,人類活動主要包括:人類活動改變下墊面性質對小氣候的影響,如砍伐森林、城市建設等;人類活動改變了大氣成分(如城市大氣成分的變化),對城市小氣候產生的影響;人類活動釋放熱量對小氣候的影響等,掌握各種小氣候形成的機制和規律及可能對農林業和城市生活的影響。要求掌握常規氣象儀器儀表的操作和使用技能,瞭解氣象觀測基本環節和原理,理解本課程理論知識,為將來從事科學研究和教學打好基礎,也為其它專業課的學習奠定基礎。通過本課程的實習,主要達到以下幾個教學目的:

1.加深學生對基本概念的理解,鞏固新的知識;

2.使學生了解如何進行實習方案的設計,並初步掌握氣象學實習研究方法和基本測試技術;

3.通過實習數據的整理使學生初步掌握數據分析處理技術。

(1)通過觀測各種氣象要素,瞭解和掌握各種氣象儀器的構造原理,安裝規範,觀測方法

和觀測數據的整理,數據整理表的製作以及各種要素的時空分佈和變化特點;

(2)氣象觀測要求:觀測記錄必須具有代表性、準確性、比較性;

(3)要求正確讀數,規範做記錄,要製作適當的數據處理圖表,然後分析和比較觀測數據,

並將分析結果與要素原來特有的時空分佈規律和變化特點進行比較;

(4)瞭解並掌握不同森林類型所形成的的小氣候特點,比較產生差異的原因;

(5)瞭解掌握地形在水熱資源分配中的作用,比較不同地形產生不同小氣候的原因。

(6)瞭解下墊面性質的不同,對小範圍內形成的小氣候的影響, 產生冷熱差異的原因;

(7) 瞭解現代氣象台站設施與氣象觀測;

(8) 瞭解小氣候觀測方法,掌握不同立地條件所形成的的小氣候特點,使學生能獨立掌握 比較分析產生的差異及其原因的方法

(9)做好實習報告,並對所測數據進行具體分析。

二、實習時間及組員

(一)實習時間 6月20日——6月27日

(1)前期實習工作準備:6月20日——6月24日

(2)不同林型小氣候觀測:6月25日——9:00~10:00

(3)不同坡向氣候觀測:6月25日——10:00~11:00

(4)不同的下墊面小氣候觀測:6月26日——11:00~12:00

(5)城市與郊區小氣候對比觀測:6月26日——9:30~11:00

(6)日射觀測:6月27日——10:30~11:30

(7)小組討論與數據處理:6月28日——15:00~17:00

(8)撰寫實習報告:6月29日

(二)組員

組長:

組員:

三、實習單位

(1)實習動員與分組教學實:xxxxx;

(2)不同林型小氣候觀測:xxxxx;

(3)不同的下墊面小氣候觀測:xxxxxxxxx

(4)不同的地形小氣候觀測:xxxxxxx

(5)城市與郊區小氣候對比觀測:xxxxxx

(6)日射觀測:xxxxx

四、實習主要內容

(一)、觀測內容

(1)日射觀測:

1. 太陽總輻射;

2. 太陽直接輻射;

3. 太陽散射輻射。

(2)不同林型小氣候觀測:

1.森林中的温度狀況;

2.森林中的濕度狀況;

3.森林中光照度狀況;

4.森林中的風。

(3)不同的下墊面小氣候觀測:觀測對比森林、水域邊、水泥地、草地和農田等不同下墊面所引起的小氣候(温濕度、風、光照等)差異。

(4)不同的地形小氣候觀測:1.地形對日照的影響;

2.地形對濕度的影響;

3.地形對温度的影響;

4.地形對風的影響。

(5)城市與郊區小氣候對比觀測: 觀測城市與郊區小氣候(温濕度、風、光照等)差異。

(6)教學實習課堂討論:針對實習中的主要問題展開課堂討論。

(二)、觀測儀器的使用方法

1、動槽式水銀氣壓表

(1)氣壓觀測原理

氣壓觀測是測定作用在單位面積上的大氣壓力,以百帕(hPa)為單位,精確到0.1hPa。

測量氣壓的儀器主要有水銀氣壓表、空盒氣壓表、自記投奔計。通常用水銀氣壓表測量氣壓。

水銀氣壓表原理:水銀氣壓表是一個上端封閉,下端開口的真空玻璃管,其下端浸在盛有水銀的杯中,大氣壓力作用於水銀盃中的水銀面上,使水銀升入真空玻璃管中,水銀柱就能隨大氣壓的高低而上升或下降,其水銀柱的高低,可借玻璃管外面的一個金屬套管上的標尺及遊標尺讀出mmHg的數值,測量單位為mmHg。再換算為kPa。1mmHg=0.133kPa

動槽式水銀氣壓表根據托裏拆利原理製成,主要由水銀柱內管、含讀數標尺的外部套管、水銀槽三部分組成。水銀氣壓表安裝在温度少變,光線充足的室內,垂直懸掛,並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動槽式水銀氣壓表的水銀柱內管是一根直徑約8mm,長約900mm的玻璃管,頂端封閉,底端開口,管內灌滿純淨水銀後開口端插入水銀槽內。

(2)動槽式水銀氣壓表的觀測方法如下:

①觀測附屬温度表(附温表),讀數精確到0.1。C。

②調整水銀槽內水銀面。調整時旋動槽底調整螺旋,直到象牙針尖恰好與水銀面相接。用手指輕敲套管,使水銀面處於正常位置。

③調整遊尺與讀數記錄。先使遊尺稍高於水銀柱頂,再慢慢下降遊尺,直到遊尺下緣與水銀柱凸面頂點剛剛相切。此時,遊尺下緣零線所隊標尺的刻度即為整數讀數,再從遊尺刻度線上找出一根與標尺上某一刻度相吻合的刻度線,則遊尺上這根刻度線的數字就是小數讀數。

④讀數後,旋動槽底調整螺旋降低水銀面,使其離開象牙針尖約2~3mm。

2.通風乾濕表

(1)温、濕度測定原理

任何物體的的變化,都會引起自身特性的改變。熱脹冷縮反映了物體物理特性(體積大小)與温度之間的定量關係,我們可以利用物質的這種特性來測量研究對象的温度大小及其變化。

温標是用於衡量温度大小量度的標尺。制定温標時,常以標準大氣壓力以下純水的冰點和沸點作為蕨點,再把這兩點之間等分為若干份,每份為一度。常用的温標有攝氏温標、華氏温標和絕對温標,我國的氣象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均採用攝氏温標。三種温標的換算公式關係如下:

攝氏温標(C):t(C)=5/9[t(F)-32]

華氏温標(F):t(F)=9/5(C)+32

絕對温標(K):T(K)=273.16+t(C)

測定温度的儀器有:普通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曲管地温表。

濕度是表示物體內部水分含量的多少,空氣濕度的表示方法通常有:飽和水汽壓、飽和差、絕對濕度、相對濕度、比濕、露點。林業上常用相對濕度來衡量濕度對植物生長髮育的0000000

影響。

測定濕度的儀器有:百葉箱乾濕表、通風乾濕表、毛髮濕度表和毛髮濕度計等儀器來進行觀測。

林業野外測定温度和濕度通常用通風乾濕表進行測定。

通風乾濕表又稱“阿斯曼”,是野外測量空氣温度和濕度的常用儀器。通風乾濕表的測濕原理和百葉箱乾濕表相同,其構造如下圖。通風乾濕表利用機械裝置進行強制通風,保證温度表感應部分周圍的通風速度穩定在2.5m/s。乾濕球温度表的感應球部裝在雙重金屬護管內,護管通過三通管和中央圓管與通風器相通。儀器附件在有濕潤紗布用的吸儲水橡皮囊,擋風罩等。由於通風乾濕表表面鍍有反射性能很好的鎳或鉻,同時温度表感應球部又處於能防止熱傳導的雙重護管中,所以它可以在太陽光下進行觀測。但由於有金屬機械部分,故不能在雨天使用,以免機械生鏽。

(2)通風乾濕表的安裝使用方法如下:

①固定測杆——測杆採用木質材料,漆成白色,直徑4cm左右,長約220~240cm。將測杆下端插入土中30~50cm,以牢固固定。

②調節掛鈎高度——調節測杆上掛鈎的位置,使通風乾濕表掛在掛鈎上時,乾濕表感應球部距地面的高度為所要測的高度。為了觀測方便,我們採用1m的高度,通風乾濕表採用豎掛。

③適應環境——在觀測前,先將通風乾濕表掛在測杆上暴露一段時間,以適應環境,消除温度表感應部分與環境空氣之間温度差異。通常暴露10min以上。

④濕潤濕球紗布——將通風乾濕表豎直放置,感應部分朝下,用橡皮囊吸滿蒸餾水(水温應當同當時氣温相近) ,管口向上,輕捏橡皮囊,使玻璃管中水面升到離玻璃管口約1cm,將玻璃管插入濕球感應球部的護管內,8~10s後抽出。每濕潤一次紗布,白天可維持8~10min,夜間可維持20min左右。

⑤上發條通風——給通風器上發條,使風扇轉動。上發條時不要上得過滿,以免折斷發條。

⑥懸掛——將通風乾濕表懸掛在測杆的掛鈎上,感應部分處在所要測量的高度,使通風乾濕表適應環境,逐漸反映出該高度的空氣温、濕度。大約4min後即可進行讀數。當風速大於4m/s(相當於3級風)時,應將擋風罩套在通風器的迎風面上,並使罩的開口部分順着風扇旋轉的方向。

⑦讀數——先讀幹球,後讀濕球。讀數時切忌用手接觸雙重護管,身體也不要與儀器靠得過近。

在一次觀測中,一個通風乾濕表可以用來觀測幾個不同高度的空氣温、濕度。當一個高度觀測完畢,移到另一高度時,要先上3~4圈發條讓其通風1min後才能讀數。必須注意的是:觀測時一定要待温度表的示數穩定後才能讀數,如果通風器風扇轉速有所減慢,須再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