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實習報告3篇

來源:文萃谷 1.85W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那麼什麼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氣象實習報告3篇,歡迎大家分享。

氣象實習報告3篇

氣象實習報告 篇1

專業: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班級:xx級1班

姓名:李剛德

學號:10xx26

指導老師:馬保國

一、實習目的:

1. 通過對空氣濕度、温度、土壤温度、降水、風、日照、蒸發量等氣象要素的觀測分析,熟悉儀器的使用,瞭解這些氣象要素的日變化規律;

2. 通過對一定範圍內的氣象狀況及其變化,進行系統的、連續的觀察和測定,加強對課本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培養用目測手段對風、雲變化測量和估計的能力熟悉室外數據採集過程和對有效數據的整理過程,培養對氣象與氣候數據資料收集和整理的思維方法;

3. 培養對氣象與氣候數據資料收集和整理的思維方法,加強時間概念在氣

象與氣候的數據收集的有效性的過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良好個人素質。激發對氣象學與氣候學的興趣。

二、實習概況:

這是我們本學期第一次的實習,週五上午我們到達中國邯鄲氣象觀測站。有秩序進入觀測站後,工作站老師先給我們講解了邯鄲觀測站的一些基本情況,然後給我們講解啦觀測站的設施,使我們大致瞭解各設施的作用與使用方法。而後,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我們進入園內參觀學習。工作人員邊講授邊操作使我們清楚地瞭解各設施情況。

三、實習內容:

1. 自動氣象站的介紹及降雨量的測量 當天,經工作人員介紹我們瞭解到地面氣象觀測站按承擔的觀測任務和作用分為國家基準氣候站、國家基本氣象站、國家一般氣象站三類,可根據需要設置無人值守氣象站。承擔氣象輻射觀測任務的站,按觀測項目的多少分為一級站、二級站和三級站。地面氣象觀測分為人工觀測和自動觀測兩種方式,其中人工觀測又包括人工目測和人工器測。為積累氣候資料按規定的時次進行定時氣象觀測。自動觀測項目每天進行24次定時觀測;人工觀測項目,晝夜守班站每天進行02、08、14、20時四次定時觀測,白天守班站每天進 行08、14、20時三次定時觀測。基準站使用自動氣象站後以自動觀測記錄進行編髮報,但仍然保留二十四次按表1.2的規定進行人工定時觀測。各台站均須觀測的項目:雲、能見度、天氣現象、氣壓、空氣的温度和濕度、風向和風速,降水、日照、蒸發、地面温度(含草温)、雪深。

自動氣象站是一種無人操作,能自動定時觀測、發報或記錄的地面氣象觀測站。自動氣象站有多種類型,其結構基本相同,主要由傳感器、採集器、系統電源、通信接口及外圍設備(計算機

打印機)等組成。具有實時監測風速、風向、雨量、温度、濕度、氣壓、太陽輻射、土壤温度、土壤濕度等九要素氣象參數的功能。微電腦氣象數據採集儀具有氣象數據採集、實時時鐘、定時存儲、參數設定、參數和氣象歷史數據掉電保護等功能。並介紹趙苑的氣象站是20xx年第一批自動站。

氣象上研究的天氣現象有34種,如雨、雲、風、閃電、雷等常見的天氣現象和霾、靄等不常見的天氣現象。還有一些民間諺語及對應的天氣現象。比如:“天上鈎鈎雲,地上雨淋淋”是一種卷積雲,預示着雨的降臨;“瓦塊雲,曬死人”、“天上鯉魚斑,明天曬穀不用翻”説的是透光高積雲或透光層積雲,預示着天氣晴好少變;“魚鱗天,不雨也瘋癲”説的是大片層狀雲,預示着風雨來臨。老師還分析了當天的云為透光高積雲。

之後我們進入氣象觀測場,工作人員給我們介紹了自動雨量計包括多種,常見的有虹吸式自動雨量計、翻鬥式自動雨量計等。虹吸式自動雨量計能自動連續地把降雨過程記錄下來。內部結構如圖。其工作原理:與水從承水器流入容器內,期內的浮子隨着水面上升,由連桿帶動自記筆在附於時鐘的記錄紙上畫出曲線。當容器內的水面升到虹吸管的喉部時,容器內的水就通過虹吸引管排至儲水瓶,與此同時,自記筆亦下落回原點,以後再隨着降雨量的增加而上升。從虹吸式自記雨量計記錄紙上,可以確定出降雨的起訖時間、雨量大小、降雨強度等的變化過程,是推求降雨強度和確定暴雨公式的重要資料。工作人員然我們看了記錄紙上線,因為這幾天都是晴天,我們看到的是幾條直線。

2. 百葉箱測量空氣温度與濕度和在地温場對地温進行測量

(1)、百葉箱測量空氣温度與濕度

介紹完雨水測量後,我們觀測啦百葉箱,百葉箱中雖然設備不多但是有很多講究與説法。首先是讀數,先讀幹球再讀濕球,然後讀最高、最低温度表。最讀數時先讀幹球的小數部分,再讀整數部分。因為在打開百葉箱箱門的時候,温度表感應很快,外界條件會影響温度表。其他温度表也一樣,且動作要迅速。觀測記錄好後要百葉箱的箱門關上,以避免往後時間的數據的錯誤。觀測完這些就去觀測自記温度繼和自記濕度計。自記計可以記錄下每個時間的温度和濕度,河南天氣。看自記紙上的曲線可以很清楚地瞭解一天的温度和濕度的'變化,還可以和人工觀測的數據進行對比,可以檢測出人為記錄的錯誤。

(2)、地温場對地温進行測量

地面氣象觀測場應為東西、南北向,大小為25m*25m。觀測場應平整,場內應保持整潔。

氣象實習報告 篇2

一、氣象要素的觀測與氣象測量儀器的使用

1.氣温的觀測

氣温是由太陽輻射、地表性質和大氣環流等因素決定的,是一項重要的氣象和氣候要素,測量結果是研究氣候特徵的基本資料。通過氣温觀測實習,可使學生了解基本測温儀器的使用和測量方法。

氣温觀測的儀器有:普通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自計温度計等。實習中需要學生掌握普通温度表的使用和基本原理。

普通温度表由感應部分和顯示部分構成。感應球內裝水銀液體,顯示部分由毛細管、刻度板、外套管等組成(見圖5-1)。

普通温度表用途廣泛,一般情況下使用時,垂直懸掛在蔽陰背風處即可使用。

2.氣壓的觀測

氣壓是指單位面積上所承受的大氣柱的重量,亦稱大氣壓力。氣象學中作為氣壓單位的是毫巴(mb)。世界氣象組織決定,氣壓單位統一使用“百帕”(hPa),亦就是100個“帕”(Pa)正好與1毫巴相等,即lbPa= 1mb。

測量氣壓常用3種測量儀器:動槽式(福丁式)水銀氣壓表、定槽式(寇烏式)水銀氣壓表、空盒氣壓表。

普通

其中空盒氣壓表是一種輕便的測壓儀器,攜帶方便,多用於野外觀測。它是利用金屬的彈性形變和大氣壓力相平衡的原理製成的。空盒氣壓表可分為三部分:

(1)感應部分是一個富有彈性的圓形空盒,內部近似真空,其上下面有圓波皺紋,以增加空盒的彈性,用彈簧片和它平衡。

(2)傳遞放大部分由傳動杆、水平軸、長槓桿等組成.當外界氣壓變化時,金屬空盒和彈簧片隨之壓縮或膨脹,通過傳遞放大,把伸縮運動通過傳動杆傳給指針。

(3)指示部分由指針、刻度盤和附屬温度表組成F外界氣壓變化通過傳動杆帶動指針,指針在有刻度的圓盤面上轉動指示出氣壓讀數。

用觀測空盒氣壓表觀測氣壓的方法:打開盒蓋,先讀附温,精確到0.l℃。然後輕敲盒面(克服機械摩擦),待指針靜止後再讀數。讀數時視線垂直於刻度面,讀取指針尖端所示的數值,精確到0.1百帕。復讀無誤後關好盒蓋。

3.風的觀測。

空氣的水平運動稱為風。空氣水平運動時,既有方向也有速率。風向是指風的來向,地面風向用16方位表示。風速是單位時間內空氣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動距離。

測風方法主要有目測法和儀器法。

(1)目測風速通常是依據風力等級表進行算的。風力等級是依據風對地面(或海面)物體影響程度制定的。

風速和風級的數學關係,其計算式如下:

式中為N級風的平均速度;N為風的級數,可查表定級。

風力等級表

等級及名稱

風速

陸上狀況

海上狀況

0無風

0~0.2

靜,煙直上

海面平靜 42

1軟風

0.3~1.5

煙隨風飄動

海面起微浪,漁船略覺搖動

2 輕風

1.6~3.3

人面感覺有風,樹葉微響

小波,波峯平滑

3微風

3.4~5.4

樹葉及微枝搖動不止,旌旗展開

小波加大,處處起白浪花,漁船漸覺簸動

4和風

5.5~7.9

塵土風起,小樹枝搖動

小白浪頗多;漁船滿帆時,可使船身傾向一側

5清勁風

8.0~10.7

小樹搖晃,內陸水面有小波

中浪,很多白浪;漁船縮帆(即收去帆的一部分)

6強風

10.8~13.8

大樹枝搖動,舉傘困難,電線呼呼有聲

大波浪開始形成,水花飛濺;漁船加倍縮帆,捕魚須注意風險

7疾風

139~17.1

全樹搖動,頂風行走困難

輕度大浪,碎浪或白沫沿風向呈條狀,漁船停泊港中,在海者下錨

8大風

17.2~20.7

小樹枝折斷,頂風不能行走

中度大浪,浪頭破碎,形成水煙,所有近海淦都要靠港,停留不出

9 烈風

烈風

20.8~24.4

風掀開屋瓦,吹倒煙囱

狂浪,浪頭崩潰墜落;汽船航行困難

10狂風

24.5~28.4

樹木連根拔起,房屋損壞嚴重

狂濤,海面一片白;汽船航行頗危險

11暴風

28.5~32.6

陸上少見,有廣泛損壞

異常狂濤,很少見水煙;汽船遇之極危險

43

12颶風

32.7~

陸上絕少見,摧毀力極大

(2)用儀器測定風向和風速

輕便風向風速表體積小、輕便,適用於野外流動觀測,是地理工作者進行野外小氣候考察的必備儀器。

儀器構造由三部分組成(見圖):A風向部分(含風向標1、方位盤3、制動小套4);B風速部分(含十字護架、風杯5、風速表6);C手柄8

儀器使用方法:當壓下風速按扭7,啟動風速表後,風杯隨風轉動,帶動風速表主體內的齒輪組,指針即在刻度盤上指示出風速。同時時間控制系統也開始工作,待一分鐘後自動停止計時,風速指針也停止轉動。指示風向的方位盤是一磁羅盤,當制動小套管4打開後,羅盤按磁子午線的方向穩定下來,風標隨風擺動,其指針2即指出當時風向。

觀測時應注意:

A.將儀器帶至空曠處,由觀測者手持儀器,高出頭部並保持垂直,風速刻度盤平面與風向平行;

B.觀測者應站在儀器的下風向。

C.測風向時首先將方位盤的制動小套管4向下拉並向右轉一個角度鬆手,啟動方位盤使方位盤自由旋轉,在地磁場的作用下指針在磁子午線的方向上穩定下來,注視指針2兩分鐘,取其最多風向記錄下來。

D.在觀測風向的同時,待風杯旋轉約半分鐘,按下風速按鈕7,啟動測風速系統,待一分鐘後指針自動停轉,在錶盤讀其風速示值(m/s),將此值在本儀器風速鑑定曲線圖上查出對應的實際風速(取一位小數)記錄。

E.觀測完畢,將方位盤制動小套4向左轉回,慢慢鬆手,藉助彈簧彈力,小套管彈回上方,固定好方位盤。

F.維護方法:保持儀器清潔乾燥,若被雨雪打濕,使用後要用軟布擦拭乾淨;避免碰撞和震動。非觀測時間儀器要放在盒內,切勿用手摸風杯;平時不要隨便按風速按鈕,計時機構開始工作後,也不得再按該按鈕;各軸承和緊固螺母不得隨意鬆動;儀器使用120小時後須重新鑑定。

44

5 3 6 1 2 4 7 8

圖4-3 輕便風向風速表

1. 風向標; 2.風向指針; 3. 方位盤; 4. 制動小套;

5. 風杯; 6. 風速表刻度盤; 7. 風速按鈕; 8.手柄

4.空氣濕度的觀測。

空氣濕度是表徵空氣中水汽含量的物理量。它與人類的生產、生活有着密切關係。空中的水分是成雲致雨的物質來源。因此空氣濕度是重要的氣象觀測項目之一。通過實習,可使學生熟悉觀測濕度的儀器,瞭解其構造原理,掌握觀測濕度的方法學會濕度表的查算方法。

常用的測濕度的儀器有:固定式乾濕表、通風乾濕表、毛髮濕度表、濕度計等。其中通風式(阿斯曼)乾濕表(見圖4-4)是在野外測定空氣濕度的良好儀器,具有攜帶方便、精確度較高等優點。

通風式(阿斯曼)乾濕表的工作原理:由兩隻相同型號的温度表組成。一支球部包有濕潤脱水紗布的叫濕球温度表,另-支叫乾球温度表。當空氣中的水汽未飽和時,濕球上的水分就不斷蒸發,蒸發消耗的熱量從濕球周圍的空氣中得到,所以濕球温度就低於乾球温度。這個差值的大小取決於空氣的濕度。如果空氣已經飽和,乾濕球温度相等。因此根據乾濕球温度可以查算出空氣濕度。通風式乾濕表上有一些特殊裝置:一是通風裝置。通過上緊發條帶動風扇轉動,使兩支温度表球部有自由大氣流過,可迅速測得濕度。二是具有防熱輻射的雙金屬外殼,以便在陽光直射下使用。

通風式(阿斯曼)乾濕表的使用方法:

(1)選擇空曠通風的地點,懸掛好儀器,儀器高度視觀測目的而定。在觀測前4---5分鐘用滴管濕潤濕球紗布,然後上緊發條。

(2)站在儀器的下風向,接近儀器正確讀數。若風扇轉速減慢或停止,重新上弦後,兩分鐘後再讀。

(3)若氣温低於零度,濕潤紗布後30分鐘再讀數,讀數前4分鐘再通風一次。

圖5-4 通風式(阿斯曼)乾濕表

1.掛鈎;2. 鑰匙; 3. 通風器; 4. 風扇;

5. 乾球温度計; 6.濕球温度計; 7. 防風罩; 8;保護管.

5.雲的觀測

雲是懸浮在大氣中一定高度的小水滴或冰晶微粒或二者混合的可見聚合體,是重要的天氣現象。雲的成因不同,特徵各異。雲的觀測包括判定雲高等3項內容。

(1)判定雲狀雲按高度分為低、中、高3族,又根據雲的外形特徵和結構特點分為10屬29類。觀測時要注意雲的連續變化,對照《中國雲圖》中的圖例,從外形特徵、結構、色澤、排列、高度,以及伴隨出現的天氣現象,通過認真細緻的綜合分析,最後確定出雲狀。

(2)估計雲量雲量指雲遮蔽天空視野的成數,我國採用10成制。雲量觀測又分為總雲量和低雲量兩種。空中被所有的雲遮蔽的總成數,為總雲量;低雲量是指天空被低雲遮蔽的成數。

自古以來,我國勞動人民在生產實踐中,就積累了“出門看天氣” 、“雞鳴早看天”的豐富經驗。可在實習中安排練習看雲測晴雨的內容。主要諺語有: (1)天氣晴朗,是個好天氣。“天上魚鱗雲,地下曬死人;天氣魚鱗斑,吃過飯上山;今晚花花雲,明日曬死人;瓦塊雲,曬死人”。 (2)午後出現雷暴雨。“魚鱗天,不雨也風電”。 (3)不久就要下雨了。“天上其棉花,地下踩粥渣”。 (4)有雨的預兆。“天上蝦鬚雲,三日雨淋淋。天上鈎鈎雲,地下水打人”。 (5)很快有雨。“雲掩天邊月,雨水跨天渠;九年級月下有橫雲,初四日裏雨傾盆”。 (6)夏天的早晨,東方如果出現烏雲,當天將會颳風下雨。“早上雲如山,黃昏雨連連;早起烏雲現東方,無雨也有風;黎明烏雲攔東,不落雨也吹風”。 (7)會天晴。“雲繞山腰天不壞”。 (8)第二天可能有雨。“日落雲吃火,明天下雨無處躲”。 (9)有範圍較寬廣的雨層雲。“天上灰布點,細雨定連綿”。 (10)能出現晴好的天氣。“日落火燒雲、明朝曬死人”。 (11)有可能下雨。“日處紅雲暗,東風雨即見”。

  二、氣象要素測量結果的分析

分析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是山地氣候特點分析;二是海洋對氣候的影響(如日温差、空氣濕度、温度、等)。

  (一)海陸風

在海濱地區,只要天氣晴朗,白天風總是從海上吹向陸地;到夜裏,風則從陸地吹向海上。從海上吹向陸地的風,叫做海風;從陸地吹向海上的風,稱為陸風。氣象上常把兩者合稱為海陸風。

海陸風和季風一樣,都是因為海陸分佈影響所形成的週期性的風。不過海陸風是以晝夜為週期,而季風的風向卻隨季節變化,同時海陸風範圍也比季風小。

白天,陸地上空氣增温迅速,而海面上氣温變化很小。這樣,温度低的地方空氣冷而下沉,接近海面上的氣壓就高些;温度高的地方空氣輕而上浮,陸地上的氣壓便低些。陸地上的空氣上升到一定高度後,它上空的氣壓比海面上空氣壓要高些。因為在下層海面氣壓高於陸地,在上層陸地氣壓又高於海洋,而空氣總是從氣壓高的地區流到氣壓低的地區,所以,就在海陸交界地區出現了範圍不大的垂直環流。陸地上空氣上升,到達一定高度後,從上空流向海洋;在海洋上空,空氣下沉,到達海面後,轉而流向陸地。這支在下層從海面流向陸地,方向差不多垂直海岸的風,便是海風。

夜間,情況變得恰恰相反:陸地上,空氣很快冷卻,氣壓升高;海面降温比較遲緩(同時深處較温暖的海水和表面降温之後的海水可以交流混合),因此比起陸面來仍要温暖得多,這時海面是相對的低氣壓區。但到一定高度之後,海面氣壓又高於陸地。因此,在下層的空氣從陸地流向海上,在上層的空氣便從海上流向陸地。在這種情況下,整個垂直環流的流動方向,也變得和前面海風裏的垂直環流完全相反了。在這個完整的垂直環流的下層,從陸地流向海洋,方向大致垂直海岸的氣流,便是陸風。

一般海風比陸風要強。因為白天海陸温差大,加上陸上氣層較不穩定,所以有利於海風的發展。而夜間,海陸温差較小,所波及的氣層較薄,陸風也就比較弱些。海風前進的速度,最大可達5-6米/秒,陸風一般只有1-2米/秒。濱海一帶温差大,海陸風強度也大,隨着遠離海岸,海陸風便逐漸減弱。

海陸風交替的時間隨地方條件及天氣情況而不同。白天,陸地温度高於海洋;夜裏,海洋温度高於陸地。陸地温度高於海洋的時間,一般為下午2-3時,這時候的海風最強。此後温度逐漸下降,海風便隨着減弱,約在晚上9-10時,海陸温差沒有了,海風也就停止了。夜裏,陸地温度降得快,海洋温度比陸地下降得慢些,因此,在晚上9-10時以後,陸上變冷了,海上反而暖些。海陸温差的趨向改變了,海陸風的方向也改變了。從晚上9-10時的一度平靜無風之後,接着微弱的陸風就開始了;這以後,海陸温差逐漸增大,陸風也越來越強;大約夜裏2-3時左右,温差最大,這時的陸風也最強。天亮後,陸地漸漸暖起來,海陸温差越來越小,陸風逐漸,減弱;約在上午9-10時左右,海陸温差又消失了,陸風隨着終止。

  (二)山谷風

住在山區的人都熟悉,白天風從山谷吹向山坡,這種風叫穀風;到夜晚,風從山坡吹向山谷,這種風稱山風。山風和穀風總稱為山谷風。 山谷風的形成原理跟海陸風類似。

白天,山坡接受太陽光熱較多,成為一隻小小的“加熱爐”,空氣增温較多;而山谷上空,同高度上的空氣因離地較遠,增温較少。於是山坡上

的暖空氣不斷上升,並在上層從山坡流向谷地,谷底的空氣則沿山坡向山頂補充,這樣便在山坡與山谷之間形成一個熱力環流。下層風由谷底吹向山坡,稱為穀風。到了夜間,山坡上的空氣受山坡輻射冷卻影響,“加熱爐”變成了“冷卻器”,空氣降温較多;而谷地上空,同高度的空氣因離地面較遠,降温較少。於是山坡上的冷空氣因密度大,順山坡流入谷地,谷底的空氣因匯合而上升,並從上面向山頂上空流去,形成與白天相反的熱力環流。下層風由山坡吹向谷地,稱為山風。

穀風的平均速度約每秒2-4米,有時可達每秒7-10米。穀風通過山隘的時候,風速加大。山風比穀風風速小一些,但在峽谷中,風力加強,有時會吹損谷地中的農作物。穀風所達厚度一般約為谷底以上500-1000米,這一厚度還隨氣層不穩定程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一天之中,以午後的伸展厚度為最大。山風厚度比較薄,通常只及300米左右。

在晴朗的白天,穀風把温暖的空氣向山上輸送,使山上氣温升高,促使山前坡崗區的植物、農作物和果樹早發芽、早開花、早結果、早成熟;冬季可減少寒意。穀風把谷地的水汽帶到上方,使山上空氣濕度增加,谷地的空氣濕度減小,這種現象,在中午幾小時內特別的顯著。如果空氣中有足夠的水汽,夏季穀風常常會凝雲致雨,這對山區樹木和農作物的生長很有利;夜晚,山風把水汽從山上帶入谷地,因而山上的空氣濕度減小,谷地空氣濕度增加。在生長季節裏,山風能降低温度,對植物體營養物質的積累,塊根、塊莖植物的生長膨大很有好處。

氣象實習報告 篇3

實習目的與任務:

1、鞏固和驗證課堂上所學的理論,把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

2、認識東北地區常見植物、昆蟲及其所屬科目、主要特徵並且製作標本;

3、瞭解當地氣候環境,學習氣象觀測站的組成及其各部分的使用方法;

4、瞭解大豆、玉米等常見作物的耕作制度。

實習內容:由孫閻老師帶領大家進行植物學的認識實習,孫老師給大家講解了將近110多種植物。由李北齊老師和倪洪濤老師分別帶領大家進行耕作學和氣象學實習。李北齊老師帶領大家在田間瞭解了有關大豆玉米等的耕作知識,講到中國的糧食問題、土地問題以及糧食安全的重要性;倪洪濤老師帶領大家參觀了野外氣象站並進行了小氣候的觀測。孫元老師帶領大家進行昆蟲學實習,採集並製作昆蟲標本,張義老師帶領大家複習了植物學實習的相關植物。最後分別對在老山林場的實習情況進行了考查。實習心得:在帽兒山老林場的實習不僅鞏固並驗證了大家在課堂上所學的專業知識,同時也讓大家學到不少新的知識,四天的實習為大家營造了相互交流的機會,增進了同學們之間的友誼。

實習時間:20xx年6月25日上午

實習地點:哈爾濱市國家基本氣象站

實習目的與任務:

瞭解地面氣象站觀測天氣以及天氣預報的預報和製作過程。

瞭解探空器測量各種氣象要素的原理以及其軟件使用方法。

學習氣象站的建立以及風向、風速、温度、濕度和大氣壓等氣象要素的觀測儀器和觀測方法。

學會各種氣象儀器如:通風乾濕計、最高温度計、最低温度計、淺層地温表和深層地温表等的使用以及其讀數方法。

實習內容

觀測天空30000米到40000米處各項氣象因素如; 風向、風速、温度、濕度和大氣壓等。

老師把白色橡皮氣球充滿氫氣後系在繩上和一個小的儀器盒(探空器)系在一起,在7點15分時有電腦控制讓氣球飛起來。氣球是用來測得空中氣象因素的,探空器分別有温度、濕度、大氣壓等的感應器,並且用地面上的雷達來定位和傳輸所測得的數據。而像風俗和風向都是用氣球的偏離位置以及偏離距離來經過計算得到的。像這樣的測量一天重要進行三次,早上7:15一次,晚上7:15一次,凌晨1;15一次。

氣象觀測站正門朝北,規格25×25,儀器擺放順序從北到南依次按從高到低排列。我們最先看的是風向風速的觀測,左邊的是人工的右邊的是自動的。然後看見一個小百葉箱和兩個大的百葉箱,小百葉箱中放着通風乾濕計、最高温度計、最低温度計和一個毛髮濕度計(人工);大百葉箱中放的是温濕度自計鍾,用來自動記錄各項氣象因素。雨量計:用來記錄降水量的儀器。

分別左邊人工右邊自動的。人工記錄較為準確.地面温度觀測有:地表温度計、淺層地温表和深層地温表。淺層地温表共有四隻分別是測量5、10、15、20釐米深出的地温。深層地温表有四隻分別是測量40、80、160、320釐米處得地温,電腦自動計數。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人工和一個自動的輻射測量器。

實習心得

本次實習開拓了大家的視野,使大家瞭解了氣象觀測的一些原理、方法和用途。

(三)實習時間:20xx年6月28日上午

實習地點:黑龍江大學呼蘭校區農作物研究院

實習目的與任務

瞭解黑龍江地區主要糧食作物以及現在所面臨的各種問題。

瞭解我國糧食作物佈局現在國家所面臨的各種糧食安全問題。

瞭解土豆脱毒的原理和目的。

瞭解脱毒土豆的整個繁育過程。

實習內容

現在我國耕地面積共有18億畝。我國糧食年產量為每年5億噸佔世界總年產量的1/4,佔我國年消費量的95%,其他的5%需要進口,而世界上供流通的糧食量也只有2億噸。

玉米是我國現在種植面積最多的糧食作物,全國種植面積共有4.5億畝,小麥有3.6億畝,水稻有4.3億畝,大豆有1.4億畝(其中黑龍江種植面積為5000到6000畝)。

玉米起源於墨西哥,500年前引進中國,現在品均單產1200斤每畝,高產田可達到200斤每畝。

馬鈴薯主要面臨的問題是脱毒種植的技術。現在馬鈴薯脱毒主要採用的辦法是:先用物理方法殺死病菌然後通過幾次組織栽培得到無毒的種,為了降低土豆種子的成本需要在沒有病菌的地方種植若干次。

甜菜由於成本比較高,在效益上難與蔗糖相抗。

水稻自花授粉,在南方使用雜交稻,品均畝產可以達到1600斤每畝,而在北方使用自交品種主要因為制種與畝產之間的矛盾。

大豆是嚴格的閉花授粉,制種也就是F1代很難產生。

實習心得:

本次實習我們瞭解了我國糧食生產與供需現狀,認識了糧食規模生產,並瞭解到我國糧食生產所面臨的巨大挑戰,我們更加清楚我們肩負的責任。

時間:20xx年6月30日,地點:哈爾濱市農科院

實習目的與任務:

1、 認識一些觀賞性植物

2、瞭解一些新型的栽培技術和新興的生態型觀光農業模式。

實習內容:

在老師的帶領下認識了一些植物,瞭解了温室繁育以及一些觀賞植物的種植,認識了觀光型農業的發展前景。來到市農科院看到了巨大的玻璃温室,據講解人員講這個玻璃温室建於1980年,是最早的温室。裏面種植了多種觀賞植物。如:時來運轉、南洋杉、龍血樹、常春藤、何首烏等等,有的還可以致癌,如海芋等;還有各色各樣的花。多數採用的是無土栽培,有采用牆壁式的節省空間,也有采用平板式的,植物根部用巖棉包裹浸在培養液裏,供其生長。

優點:

1)液層深(6 ~ 8cm)、穩定、緩衝能力大。

2)能有效解決水、汽矛盾。

3)營養液循環流動、增加溶存氧。

4)適宜種植的作物種類多。塊根、塊莖作物不種。

5)養分利用率高達90% ~ 95%以上。

不會或很少污染周圍環境。 基質培是利用基質進行無土栽培,主要有沙培、巖棉培、袋培幾種形式,比較適宜花卉的繁殖,蔬菜的生產接着參觀了瓜廊大道,各種葫蘆科的瓜秧都長在這裏。

然後參觀了新的温室大棚,在新的温室大棚裏栽種的都是一些花卉,採用噴灑水的方式和風扇抽風的方式控制濕度。外部的植物到採用噴灌的方式灌溉。

實習心得:

農科院裏面的花卉很漂亮,一些景觀也很具有觀賞價值。瞭解了一些栽培技術和模式使我對農業有了新的認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