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工作彙報材料

來源:文萃谷 2.56W

緊張而忙碌的一年過去了,為了在新的一年中更好的工作,現將過去一年工作總結如下:

年終工作彙報材料

一、抓住機遇,突出重點,推動人事人才工作與時俱進

實施高層次人才重點工程,帶動全省人才高地建設。

為了增強我省高層次人才競爭能力,構建江蘇新世紀人才高地,我們把高層次人才培養作為重點工程來抓。一是會同省委組織部組織實施“333人才工程”。按照《江蘇省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培養“九五”計劃和2010年規劃綱要》的要求,我們配合省委組織部,共評選出“333人才工程”培養對象3116人,其中第一層次的33人,第二層次的305人,第三層次的2778人。其中,有2名培養對象分別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33名培養對象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45名培養對象被評為部省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去年省委、省政府制定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蘇發[2001]4號?,在原有的“333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培養工程”的基礎上,又提出了“333新世紀科學技術帶頭人培養工程”的任務目標。通過“333人才工程”的實施,培養造就了一大批在國際、國內具有領先水平的高層次骨幹人才,有力地促進了我省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二是組織實施“江蘇六大人才高峯工程”。2000年根據季允石省長對構築人才高地提出的“要注意突出重點,抓住幾個領域,有所突破,形成若干高峯”的要求,我們通過縝密思考,廣泛吸納各方面的意見,按照優先產業優先發展、優勢領域和產業重點發展、傳統和基礎產業兼顧發展的原則,選擇教育、醫藥衞生、電子信息、機械汽車、建築、農業六大領域作為重點,構建六大人才高峯。我們主動會同六大行業的行政主管部門,集中150多人,分成7個調研組,經過3個月的努力,形成了20多萬字的調研報告及相應的六大人才高峯行動計劃。高峯行動計劃主要包括教育行業的高校“青藍工程”第二期計劃,醫藥行業的“528工程”,衞生行業的“135工程”,電子信息行業的“IT高層次人才工程”,機械汽車行業的“313工程”,建築行業的“當代魯班人才工程”,農業行業的“226興農工程”。對這六個領域的人才資源開發,實施重點規劃、重點發展、重點投入,逐步形成人才資源開發的優勢地帶和強磁場,使人才資源開發與行業的發展相適應。與此相匹配,還制定了10項政策,具體包括“拓寬高層次人才引進的渠道,積極引進國內外智力,實施高層次人才重點培養工程,紮實推進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加強高層次人才創業基地建設,率先在六大行業建立高層次人才分配特區,加快職稱改革步伐,充分發揮企事業單位在人才資源開發中的主體作用,建立人才獎勵制度,加大人才資源開發的投入力度”等。到2005年我省六大行業人才資源將達到233萬人,年均增長為7%以上;高層次人才達到15?7萬人,年均增長為10%以上。實施“江蘇六大人才高峯”行動計劃,是立足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進行高層次人才開發的重要舉措,是構建江蘇新世紀人才高地的重要內容,也是我省繼“333人才工程”之後將人才開發進一步由行業推進的重要步驟。三是組織實施“百萬科技人才素質提升工程”。應對入世,增強我省國際競爭力,要把基點放在我省人才隊伍的能力建設上。去年,省政府辦公廳批轉了我廳代擬的《江蘇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提出了實施“百萬科技人才素質提升工程”的基本目標和任務要求,即在“十五”期間,全省縣?區?開展繼續教育的`覆蓋率達到100%,專業技術人員接受繼續教育的覆蓋率超過80%,全省繼續教育對象按照年度規定學時學習或獲得學分的達標率達到60%以上,全省將有118萬以上的專業技術人員按照規定要求完成繼續教育培訓任務。

?二?以載體建設為重點,為高層次人才實現創業抱負和發揮創新能力提供良好環境。載體建設特別是高層次人才創業、創新載體的建設是再造江蘇21世紀人才新優勢的重要依託。一是進一步完善博士後制度。我省現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91家,設站數佔全國流動站總數的9?6%,涵蓋53個一級學科,佔已設站一級學科的67%;企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42家,設站數佔全國的10%;2000年,我們會同省經貿委在有條件的企業創建博士後技術創新中心,目前已批准34家。在企業設立博士後技術創新中心為全國首創,得到國家人事部的充分肯定。自1986年以來,我省累計培養博士後人員1300多名。目前,我省博士後年招收規模超過250人,全省現有在站博士後600多人,成為活躍在我省教育、科研等各個領域的一支生力軍。二是發展壯大留學人員創業園。我省已建立了江蘇、金陵海外學子、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南通、崑山和常熟等9個國家級、省級、市級留學人員創業園,數量居全國第一,佔全國留學人員創業園總數的1/6。正在籌建的有泰州、張家港、省農科院農業專業等3個留學人員創業園。在我省的9個留學人員創業園中,共有400多家留學人員企業入駐,涉及軟件開發、光電子技術、生物技術、醫療器械、醫藥、環保工程、新材料等高新技術領域。三是以政府獎勵為紐帶,培養造就一支高素質專家隊伍。目前,我省擁有各類專家7933人。其中,省屬各類專家4390人?省級和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分別有1234人和99人,享受政府津貼的專家3057人?,另有駐蘇部屬單位各類專家3543人。四是以項目、課題等為載體,積極引進國外智力。近幾年來,針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點項目、重點課題和技術難題,我省積極引進國外智力,有計劃地組織了一批符合我省經濟發展要求,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重點項目。僅去年我省就組織引進國外智力項目423項,在IT、生物、新材料、環保等高新技術領域引進69名外國專家;並有120位外國專家以各種形式幫助我省解決73項技術難題;實施蘇北五市引智項目51項,引進外國農業專家102人,完成12項農業引智成果推廣工作。

三、不斷探索、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一?完善公務員制度,努力提高公務員隊伍素質。按照國家人事部的統一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們確立了“統一部署、精心組織、分步實施”的指導思想,有計劃、有重點、有步驟地開展公務員過渡工作,全省各級機關工作人員除不符合規定條件外,都已過渡為國家公務員。在國家公務員制度入軌運行後,我們又進一步着力於健全法制、建立機制、改進管理、加強監督。健全法制,就是建立比較系統完備、科學規範的公務員法規體系。建立機制,就是通過職位分類、考試錄用、考核、培訓、交流、迴避、辭職辭退、申訴控告等制度的實施,促進法制化管理機制、競爭監督機制的建立。我們在全面完善的基礎上,突出地把建立競爭激勵機制作為工作重點,促進優秀人才的脱穎而出。1、凡進必考。全省各級國家機關必須通過考試錄用的辦法補充工作人員,今年我們成功地組織了4900個崗位的招錄工作。2、競爭上崗。競爭上崗比較好地體現了用人上公平和公正的原則,擴大了識人視野,拓寬了選人渠道,廣開進賢之路,2001年省級黨政機關通過競爭上崗的人員有2374人。3、強化考核。進一步完善平時考核、年度考核制度,對公務員的德、能、勤、績嚴格考核,並將考核的結果與職務升降、工資增減掛起鈎來。為了建立健全考核體系,去年我們在“優秀”、“稱職”、“不稱職”的等次基礎上增設了“基本稱職”等次,進一步完善考核方法,着力提大學聯考核的質量和效果。4、崗位輪換。對於在管理人、財、物崗位上工作的人員,對於從事某一項工作時間比較長的同志,進行崗位輪換,有利於調整隊伍結構,提高公務員素質,有利於鍛鍊培養幹部,發揮個人的才幹,增強單位的活力。改進管理,就是研究解決管理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採用先進的管理手段,制定周密的管理措施。近年來,我們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不同層次公務員管理的不同要求進行了探索,進一步完善了公務員分類管理的具體辦法。

?二?逐步推進事業單位綜合配套改革。我省有事業單位5萬多個,有150多萬人,類型較多,情況複雜。近幾年來,我們按照省政府《關於事業單位人事制度綜合配套改革的意見》的要求,根據“脱鈎、分類、放權、搞活”的思路,逐步推進事業單位的領導體制、人事管理、工資分配、職稱制度、社會保險等項改革,統籌兼顧,綜合配套。一是改革用人制度,推行聘用制。南京、無錫、南通、鹽城、鎮江等市事業單位用人普遍實行了聘用制,職工與用人單位簽訂聘用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在事業單位職工中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