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行·其二

來源:文萃谷 2.26W

從軍行·其二1

唐代:李白

從軍行·其二

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

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

譯文

身經沙場百戰鐵甲早已支離破碎,城池南面被敵人重重包圍。

突進營壘,射殺敵軍大將,獨自率領殘兵殺開重圍千騎而歸。

註釋

沙場:胡三省《通鑑注》:“唐人謂沙漠之地為沙場。"碎鐵衣:指身穿的盔甲都支離破碎。

呼延:呼延,是匈奴四姓貴族之一,這裏指敵軍的一員悍將。

賞析

詩人不直述戰事的進展,而將讀者置身於險象環生的局勢,感受緊迫的態勢。

首句“百戰沙場碎鐵衣”,詩人用平直敍起的筆法寫出了征戰環境之“苦”。“百戰”,意謂戰事頻繁。“碎鐵衣”,形容氣候惡劣,鬥爭嚴酷。其中,“碎”字下得絕妙,頗值玩味。將士的愷甲都已凍碎難着,令人宛見“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的塞外荒寒景象。此外,唐軍將士因長期作戰,來不及休整,給養十分困難的情形,也可由此一“碎”字思而得之。

“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這裏指敵軍的一員悍將。我方這位身經百戰的英雄,正是選中他作為目標,在突營闖陣的時候,首先將他射殺,使敵軍陷於慌亂,乘機殺開重圍,獨領殘兵,奪路而出。

詩中表現的是一位勇武過人的英雄,而所寫的戰爭從全局上看,是一場敗仗。但雖敗卻並不令人喪氣,而是敗中見出了豪氣。“獨領殘兵千騎歸”,“獨”字幾乎有千斤之力,壓倒了敵方的千軍萬馬,給人以頂天立地之感。詩沒有對這位將軍進行肖像描寫,但通過緊張的戰鬥場景,把英雄的精神與氣概表現得異常鮮明而突出,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將這場驚心動魄的突圍戰和首句“百戰沙場碎鐵衣”相對照,讓人想到這不過是他“百戰沙場”中的一仗。這樣,就把剛才這一場突圍戰,以及英雄的整個戰鬥歷程,渲染得格外威武壯烈,完全傳奇化了。詩讓人不覺得出現在眼前的是一批殘兵敗將,而讓人感到這些血泊中拚殺出來的英雄凜然可敬。象這樣在一首小詩裏敢於去寫嚴酷的鬥爭,甚至敢於去寫敗仗,而又從敗仗中顯出豪氣,給人以鼓舞,如果不具備象盛唐詩人那種精神氣概是寫不出的。

從軍行·其二2

王昌齡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註釋

1、新聲:新的歌曲。

2、關山:邊塞。舊別:一作“離別”。

3、撩亂:心裏煩亂。邊愁:久住邊疆的愁苦。聽不盡:一作“彈不盡”。

譯文

軍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聲,不管怎樣翻新,聽到《關山月》的曲調,總會激起邊關將士久別懷鄉的憂傷之情。

紛雜的樂舞與思鄉的愁緒交織在一起,欲理還亂,無盡無休。此時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連綿起伏的長城。

鑑賞

王昌齡《從軍行》第二首截取了邊塞軍旅生活的一個片斷,通過寫軍中宴樂表現征戍者深沉、複雜的感情。

“琵琶起舞換新聲”。隨舞蹈的變換,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調,詩境就在一片樂聲中展開。琵琶是富於邊地風味的樂器,而軍中置酒作樂,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與羌笛。”這些器樂,對征戍者來説,帶着異或情調,容易喚起強烈感觸。既然是“換新聲”,應該能給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但是,“總是關山舊別情”。邊地音樂主要內容,可以一言以蔽之,“舊別情”而已。因為藝術反映實際生活,征戍者沒有一個不是離鄉背井乃至別婦拋雛的。“別情”實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創作素材。所以,琵琶儘可換新曲調,卻換不了歌詞包含的情感內容。《樂府古題要解》雲:“《關山月》,傷離也。”句中“關山”在字面的意義外,雙關《關山月》曲調,含意更深。

此句的“舊”對應上句的“新”,成為詩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墜揚抑的音情,特別是以“總是”作有力轉接,效果尤顯。次句強調別情之“舊”,但這樂曲也並不是太乏味。“撩亂邊愁聽不盡”,那曲調無論什麼時候,總能擾得人心煩亂不寧。所以那奏不完、“聽不盡”的曲調,實叫人又怕聽,又愛聽,永遠動情。這是詩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的抑揚。“聽不盡”三字,或是怨,或是歎,或是贊,意味深長。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於怨歎。然作“聽不夠”講,則又含有讚美了。所以這句提到的“邊愁”既是久戍思歸的苦情,又未嘗沒有更多的意味。當時北方邊患未除,尚不能盡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會心不寧意不平的。前人多隻看到它“意調酸楚”的一面,未必十分全面。

此詩前三句均就樂聲抒情,説到“邊愁”用了“聽不盡”三字,那末結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盡此“不盡”就最見功力。詩人這裏輕輕宕開一筆,以景結情。彷彿在軍中置酒飲樂的場面之後,忽然出現一個月照長城的莽莽蒼蒼的景象:古老雄偉的長城綿亙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壯闊而悲涼。對此可以有多種理解:無限的鄉愁,立功邊塞的雄心和對於現實的憂怨,也許還應加上對於祖國山川風物的深沉的愛,等等。

讀者也許會感到,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細流一波三折地發展(換新聲——舊別情——聽不盡)後,到此卻匯成一汪深沉的湖水,盪漾迴旋。“高高秋月照長城”,這裏離情入景,使詩情得到昇華。正因為情不可盡,詩人“以不盡盡之”,“思入微茫,似脱實粘”,才使人感到那樣豐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征戍者的內心世界表達得入木三分。此詩之臻於七絕上乘之境,除了音情曲折外,這絕處生姿的一筆也是不容輕忽的。

評價

1、《增訂評註唐詩正聲》:“總是”二字轉接得有力。忽説月妙。

2、《唐詩解》:末句景中含情,更慘。

3、《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奇想層出。周敬曰:意調酸楚。

4、《唐詩摘鈔》:前首以“海風”為景,以“羌笛”為事,景在事前;此首以“琵琶”為事,以“秋月”為景,景在事後。當觀其變調。

5、《增訂唐詩摘鈔》:首句言琵琶當起舞時換新聲也,是縮脈句法。下“總是”字,見得非獨於琵琶也,故三句雲“聽不盡”。聽已不堪,況所見又是秋月,其愁為何如乎?末句是進步法。

6、《唐賢三昧集箋註》:有悽絕之音。

7、《唐詩箋註》:跟上首來,故曰“換”,曰“總是關山離別情”,即指上笛中所吹曲説。“繚亂邊愁”而結之以“聽不盡”三字,下無語可續,言情已到盡頭處矣。“高高秋月照長城”,妙在即景以託之,思入微茫,似脱實粘,詩之最上乘也。

8、《唐人萬首絕句選評》:此首第二句已斬絕矣,第三句轉得不迫,落句更有含蓄,愈歎其妙。

9、《湘綺樓説詩》:此篇聲調高響,明七子皆為之時不厭人意者。

10、《王闓運手批唐詩選》:以“新”、“舊”二字相起,有無限情韻,俗本作“離別”,便索然矣。

11、《唐人絕句精華》:第二首琵琶之新聲,亦撩人之怨曲,滿腹離緒之人何堪聽此,故有第三句。末句忽接寫月,正以見邊愁不盡者,對此“高高秋月”但“照長城”,愈覺難堪也。句似不接,而意實相連,此之謂暗接。

從軍行·其二3

《從軍行其二》王昌齡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翻譯】

軍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聲,不管怎樣翻新,每每聽到《關山月》的曲調時,總會激起邊關將士久別懷鄉的憂傷之情。紛雜的樂舞與思鄉的愁緒交織在一起,欲理還亂,無盡無休。此時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長城。

【鑑賞】

此從軍行其二隻抓住邊塞軍旅生活的一個片斷,透過軍中飲宴一個鏡頭,跌宕起伏地表現出當時邊塞軍士生活的枯燥乏味和思想的苦悶無聊,也使征戍者的深沉、複雜的感情躍然活現。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是令人陶醉的千古絕唱,然而在久戍邊關的軍士眼中,又是使人厭倦而單調的景象。天天都是那連綿不斷的亂山、長城,白天與“大漠”、“落日”為伴,晚上又是“寒光照鐵衣”的荒野。即使軍中作樂,通宵盡歡,樂聲嘹亮,也難以消除軍士們積鬱內心的惆悵。

“琵琶起舞換新聲”。琵琶不斷奏出新的曲調,隨着旋律的變化,人們翩翩起舞。琵琶是富於邊地色彩的樂器,而軍中作樂,離不開胡琴、羌笛和琵琶的伴奏,這些樂器,對戍邊者來説,帶有異域的情調和征戰的音律,易喚起戰士們強烈的感觸。既然是“換新聲”,應該給人以新的感受,帶來新的歡樂吧?然而“總是關山舊別情”。“總是”二字,轉折得有力,巧妙。此句的“舊”與上句的“新”二字相承應,意味無窮。“新聲”與“舊別情”互相影射,形成從軍行其二意的波折,造成抑揚頓挫的音情,尤顯出“意調的酸楚”,邊愁的深重。征戍者離鄉背井,因此,“別情”

是軍中最普遍、最深沉的感情。儘管曲調花樣翻新,而喚起的“總是”人們的離愁別緒呵!《樂府古題要解》雲:“《關山月》,傷離也。”句中“關山”二字,雙關《關山月》曲調,含意頗深。

“撩亂邊愁聽不盡”。儘管撩起了紛亂的邊愁,卻總也聽不盡。這是從軍行其二中又一次波瀾,又一次音情的抑揚。“ 聽不盡”三字,含蓄有致,感情複雜,意味深長,只要邊患未除,就依然彈下去,聽下去,所以“邊愁”既是思歸的哀愁,又何嘗不含有更多的意味呢?

“高高秋月照長城”既是寫景,又是抒情。從軍行其二人輕輕宕開一筆,“景中含情,更慘”, 以景結情。彷彿在軍中置酒飲樂的場面之後,忽然出現一個月照長城的莽莽蒼蒼的景象:古老雄偉的長城綿亙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壯闊而悲涼。對此,你會生出什麼感想。

從軍行·其二4

從軍行七首(其二)

王昌齡

琵琶起舞換新聲, 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 高高秋月照長城。

賞析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青海湖上空,長雲瀰漫;湖的北面,橫亙着綿延千里的隱隱的雪山;越過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遙遙相對的軍事要塞——玉門關。這幅集中了東西數千裏廣闊地域的長卷,就是當時西北邊戍邊將士生活、戰鬥的典型環境。它是對整個西北邊陲的`一個鳥瞰,一個概括。

為什麼特別提及青海與玉門關呢?這跟當時民族之間戰爭的態勢有關。唐代西、北方的強敵,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節度使的任務是隔斷吐蕃與突厥的交通,然後一鎮兼顧西方、北方兩個強敵,主要是防禦吐蕃,守護河西走廊。“青海”地區,正是吐蕃與唐軍多次作戰的場所;而“玉門關”外,則是突厥的勢力範圍。

所以這兩句不僅描繪了整個西北邊陲的景象,而且點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極其重要的地理形勢。這兩個方向的強敵,正是戍守“孤城”的將士心之所繫,宜乎在畫面上出現青海與玉關。與其説,這是將士望中所見,不如説這是將士腦海中浮現出來的畫面。這兩句在寫景的同時滲透豐富複雜的感情:戍邊將士對邊防形勢的關注,對自己所擔負的任務的自豪感、責任感,以及戍邊生活的孤寂、艱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壯、開闊而又迷濛暗淡的景色裏。

第三、四兩句由情景交融的環境描寫轉為直接抒情。“黃沙百戰穿金甲”,是概括力極強的句。戍邊時間之漫長,戰事之頻繁,戰鬥之艱苦,敵軍之強悍,邊地之荒涼,都於此七字中概括無遺。“百戰”是比較抽象的,冠以“黃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戰場的特徵,然後令人宛見“日暮雲沙古戰場”的景象;“百戰”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見戰鬥之艱苦激烈,也可想見這漫長的時間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壯烈犧牲。但是,金甲儘管磨穿,將士的報國壯志卻並沒有銷磨,而是在大漠風沙的磨鍊中變得更加堅定。

“不破樓蘭終不還”,就是身經百戰的將士豪壯的誓言。上一句把戰鬥之艱苦,戰事之頻繁越寫得突出,這一句便越顯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一二兩句,境界闊大,然後感情悲壯,含藴豐富;三四兩句之間,顯然有轉折,二句形成鮮明對照。“黃沙”句儘管寫出了戰爭的艱苦,但整個形象給人的實際感受是雄壯有力,而不是低沉傷感的。

因此末句並非嗟歎歸家無日,然後而是在深深意識到戰爭的艱苦、長期的基礎上所發出的更堅定、深沉的誓言,盛唐優秀邊塞詩的一個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寫戍邊將士的豪情壯志的同時,並不迴避戰爭的艱苦,本篇就是一個顯例。可以説,三四兩句這種不是空洞膚淺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兩句那種含藴豐富的大處落墨的環境描寫。典型環境與人物感情高度統一,是王昌齡絕句的一個突出優點,這在本篇中也有明顯的體現。全詩表明了將士們駐守邊關的宏偉壯志。

從軍行·其二5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註釋:

新聲:新的歌曲。

關山:邊塞。舊別:一作“離別”。

撩亂:心裏煩亂。邊愁:久住邊疆的愁苦。聽不盡:一作“彈不盡”。

譯文

伴奏的琵琶翻出新聲,軍中起舞不管怎樣翻新,聽到《關山月》的曲調,總會激起邊關將士久別懷鄉的憂傷之情。

音樂和思鄉之情交織在一起,沒有止境,欲理還亂,這時,秋天的月亮高高的照着連綿起伏的長城。

賞析

第二首詩截取了邊塞軍旅生活的一個片斷,通過寫軍中宴樂表現出了征戍者深沉、複雜的感情。

“琵琶起舞換新聲”。隨舞蹈的變換,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調,詩境就在一片樂聲中展開。琵琶是富於邊地風味的樂器,而軍中置酒作樂,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與羌笛。”這些器樂,對征戍者來説,帶着異或情調,容易喚起強烈感觸。既然是“換新聲”,應該能給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但是,“總是關山舊別情”。邊地音樂主要內容,可以一言以蔽之,“舊別情”而已。因為藝術反映實際生活,征戍者沒有一個不是離鄉背井乃至別婦拋雛的。“別情”實在是最普遍的、最深厚的感情和創作素材。所以,琵琶儘可換新曲調,卻換不了歌詞包含的情感內容。《樂府古題要解》雲:“《關山月》,傷離也。”句中“關山”在字面的意義外,雙關《關山月》曲調,含意更深。

此句的“舊”對應上句的“新”,成為詩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墜揚抑的音情,特別是以“總是”作有力轉接,效果尤顯。次句強調別情之“舊”,但這樂曲也並不是太乏味。“撩亂邊愁聽不盡”,那曲調無論什麼時候,總能擾得人心煩亂不寧。所以那奏不完、“聽不盡”的曲調,實叫人又怕聽,又愛聽,永遠動情。這是詩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的抑揚。“聽不盡”三字,或是怨,或是歎,或是贊,意味深長。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於怨歎。然作“聽不夠”講,則又含有讚美了。所以這句提到的“邊愁”既是久戍思歸的苦情,又未嘗沒有更多的意味。當時北方邊患未除,尚不能盡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會心不寧意不平的。前人多隻看到它“意調酸楚”的一面,未必十分全面。

此詩前三句均就樂聲抒情,説到“邊愁”用了“聽不盡”三字,那末結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盡此“不盡”就最見功力。詩人這裏輕輕宕開一筆,以景結情。彷彿在軍中置酒飲樂的場面之後,忽然出現一個月照長城的莽莽蒼蒼的景象:古老雄偉的長城綿亙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壯闊而悲涼。對此可以有多種理解:無限的鄉愁,立功邊塞的雄心和對於現實的憂怨,也許還應加上對於祖國山川風物的深沉的愛,等等。

讀者也許會感到,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細流一波三折地發展(換新聲——舊別情——聽不盡)後,到此卻匯成一汪深沉的湖水,盪漾迴旋。“高高秋月照長城”,這裏離情入景,使詩情得到昇華。正因為情不可盡,詩人“以不盡盡之”,“思入微茫,似脱實粘”,才使人感到那樣豐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征戍者的內心世界表達得入木三分。此詩之臻於七絕上乘之境,除了音情曲折外,這絕處生姿的一筆也是不容輕忽的。

從軍行·其二6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二)》賞析

此詩截取了邊塞軍旅生活的一個片斷,通過寫軍中宴樂表現征戍者深沉、複雜的感情。

“琵琶起舞換新聲”。

隨舞蹈的變換,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調,詩境就在一片樂聲中展開。琵琶是富於邊地風味的樂器,而軍中置酒作樂,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與羌笛。”這些器樂,對征戍者來説,帶着異或情調,容易喚起強烈感觸。

既然是“換新聲”,總能給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吧?

不,“總是關山舊別情”。邊地音樂主要內容,可以一言以蔽之,“舊別情”而已。

因為藝術反映實際生活,征戍者誰個不是離鄉背井乃至別婦拋雛?“別情”實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創作素材。所以,琵琶儘可換新曲調,卻換不了歌詞包含的情感內容。《樂府古題要解》雲:“《關山月》,傷離也。”

句中“關山”在字面的意義外,雙關《關山月》曲調,含意更深。

此句的“舊”對應上句的“新”,成為詩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墜揚抑的音情,特別是以“總是”作有力轉接,效果尤顯。次句既然強調別情之“舊”,那麼,這樂曲是否太乏味呢?

不,“撩亂邊愁聽不盡”,那曲調無論什麼時候,總能擾得人心煩亂不寧。所以那奏不完、“聽不盡”的曲調,實叫人又怕聽,又愛聽,永遠動情。這是詩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的抑揚。“聽不盡”三字,是怨?是歎?是贊?意味深長。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於怨歎。然作“聽不夠”講,則又含有讚美了。所以這句提到的“邊愁”既是久戍思歸的苦情,又未嘗沒有更多的意味。當時北方邊患未除,尚不能盡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會心不寧意不平的。前人多隻看到它“意調酸楚”的一面,未必十分全面。

詩前三句均就樂聲抒情,説到“邊愁”用了“聽不盡”三字,那末結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盡此“不盡”就最見功力。詩人這裏輕輕宕開一筆,以景結情。彷彿在軍中置酒飲樂的場面之後,忽然出現一個月照長城的莽莽蒼蒼的景象:古老雄偉的長城綿亙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壯闊而悲涼。對此,你會生出什麼感想?是無限的鄉愁?是立功邊塞的雄心和對於現實的憂怨?也許,還應加上對於祖國山川風物的深沉的愛,等等。

讀者也許會感到,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細流一波三折地發展(換新聲——舊別情——聽不盡)後,到此卻匯成一汪深沉的湖水,盪漾迴旋。“高高秋月照長城”,這裏離情入景,使詩情得到昇華。正因為情不可盡,詩人“以不盡盡之”,“思入微茫,似脱實粘”,才使人感到那樣豐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征戍者的內心世界表達得入木三分。此詩之臻於七絕上乘之境,除了音情曲折外,這絕處生姿的一筆也是不容輕忽的。

從軍行·其二7

唐代:王昌齡

琵琶起舞換新聲,

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

高高秋月照長城。

譯文

琵琶奏起了新的樂曲,

守邊將士在琵琶聲中起舞,彈來彈去, 總是離不開這類軍人出征的樂曲。

琵琶聲聲,聽不完守邊的愁苦,

仰望夜空,只見那引人思鄉的秋月照耀着。

註釋

1.沙場:胡三省《通鑑注》:“唐人謂沙漠之地為沙場。"碎鐵衣:指身穿的盔甲都支離破碎。

2.呼延:呼延,是匈奴四姓貴族之一,這裏指敵軍的一員悍將。

王昌齡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早年貧賤,困於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祕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説法)。

王昌齡《從軍行二首》原文

從軍行·其二8

【原文】

從軍行七首⑴

其二

琵琶起舞換新聲⑸,總是關山舊別情⑹。

撩亂邊愁聽不盡⑺,高高秋月照長城。

【註釋】

⑴從軍行:樂府舊題,屬相和歌辭平調曲,多是反映軍旅辛苦生活。

⑸新聲:新歌曲。

⑹關山:邊塞。舊別:一作“離別”。

⑺撩亂:心裏煩亂。邊愁:久住邊疆愁苦。聽不盡:一作“彈不盡”。

【白話譯文】

軍中起舞,伴奏琵琶翻出新聲,不管怎樣翻新,每聽到《關山月》曲調時,總會激起邊關將士久別懷鄉憂傷之情。紛雜樂舞與思鄉愁緒交織在一起,欲理還亂,無盡無休。此時秋天月亮高高地照着長城。

【賞析】

第二首詩截取邊塞軍旅生活一個片斷,通過寫軍中宴樂表現征戍者深沉、複雜感情。

“琵琶起舞換新聲”。隨舞蹈變換,琵琶又翻出新調,詩就在一片樂聲中展開。琵琶是富於邊地風味樂器,而軍中置酒作樂,常常少不“胡琴琵琶與羌笛。”這些器樂,對征戍者來説,帶着異或情調,容易喚起強烈感觸。既然是“換新聲”,應該能給人以一些新情趣、新感受。但是,“總是關山舊別情”。邊地音樂主要內容,可以一言以蔽,“舊別情”而已。因為藝術反映實際生活,征戍者沒有一個不是離鄉背井乃至別婦拋雛。“別情”實在是最普遍、最深厚感情和創作素材。所以,琵琶儘可換新曲調,卻換不歌詞包含情感內容。《樂府古題要解》雲:“《關山月》,傷離也。”句中“關山”在字面意義外,雙關《關山月》曲調,含意更深。

此句“舊”對應上句“新”,成為詩意一次波折,造成抗墜揚抑音情,特別是以“總是”作有力轉接,效果尤顯。次句強調別情之“舊”,但這樂曲也並不是太乏味。“撩亂邊愁聽不盡”,那曲調無論什麼時候,總能擾得人心煩亂不寧。所以那奏不完、“聽不盡”曲調,實叫人又怕聽,又愛聽,永遠動情。這是詩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抑揚。“聽不盡”三字,或是怨,或是歎,或是贊,意深長。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於怨歎。然“聽不夠”講,則又含有讚美。所以這句提到“邊愁”既是久戍思歸苦情,又未嘗沒有更多意味。當時北方邊患未除,尚不能盡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會心不寧意不平。前人多隻看到它“意調酸楚”一面,未必十分全面。

此詩前三句均就樂聲抒情,説到“邊愁”用“聽不盡”三字,那末結句如何以有限七字盡此“不盡”就最見功力。詩人這裏輕輕宕開一筆,以景結情。彷彿在軍中置酒飲樂場面之後,忽然出現一個月照長城莽莽蒼蒼景象:古老雄偉長城綿亙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壯闊而悲涼。對此可以有多種理解:無限鄉愁,立功邊塞雄心和對於現實憂怨,也許還應加上對於祖國山川風物深沉愛,等等。

讀者也許會感到,在前三句中感情細流一波三折地發展(換新聲——舊別情——聽不盡)後,到此卻匯成一汪深沉湖水,盪漾迴旋。“高高秋月照長城”,這裏離情入景,使詩情得到昇華。正因為情不可盡,詩人“以不盡盡之”,“思入微茫,似脱實粘”,才使人感到那樣豐富深刻思想感情,征戍者內心世界表達得入木三分。此詩之臻於七絕上乘之境,除音情曲折外,這絕處生姿一筆也是不容輕忽。

【作者介紹】

王昌齡(698—約757)唐詩人。字少伯,唐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公元727年(開元十五年)進士及第,授祕書省校書郎。公元734年(開元二十二年)中博學宏詞,授汜水(今河南滎陽縣境)尉,再遷江寧丞,故世稱王江寧。約在公元737年(開元二十五年)秋,獲罪被謫嶺南。三年後北歸。公元748年(天寶七年)謫遷潭陽郡龍標(今湖南黔陽縣)尉。安史亂後還鄉,道出亳州,被刺史閭丘曉所殺。王昌齡當時曾名重一時,有“詩家夫子王江寧”稱,擅長七絕,被後世稱為“七絕聖手”。存詩一百七十餘首,多為當時邊塞軍旅生活題材,描繪邊塞風光,激勵士氣,氣勢雄渾,格調高昂,手法細膩。

從軍行·其二9

從軍北征

李益

天山雪後海風寒,橫笛遍吹行路難。

磧①裏徵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

[注]①磧:沙漠。

從軍行(其二)

王昌齡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1.兩首詩在意象的選擇和表達的情感方面有何相同之處?請作簡要分析。(4分)

答:兩首詩均以樂曲、月光作為詩歌的主要意象(2分)。兩首詩都表達了征戍士卒對家鄉的思念之情(2分)。

2.結合兩首詩的尾聯,分析兩首詩表現手法方面的不同。(4分)

答:尾聯李詩以細節描寫作結,而王詩以景物描寫作結,各具匠心(2分)。李詩攝取了一個回首看的動作細節,寓情於細節描寫之中。王詩前三句就樂聲抒情,到第四句宕開一筆,以壯闊而悲涼之景收束,融情入景,把征戍者的內心世界表達得入木三分(2分)。

李詩賞析

《從軍北征》是唐代邊塞詩人李益的作品,全詩描繪出了一個壯闊又悲涼的行軍場景。經詩人剪裁、加工,注入了自己的感情。

《從軍北征》全詩營造出悽美空靈、完整和諧的藝術意境。第一句寫的是景色,第二句寫的是樂聲,三、四句寫的是心中所感,寫的情感。前二句都是為了三、四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鋪墊。全詩色、音、情三者融合為一體,將詩情、畫意與音樂美熔為一爐,傳遞出深沉悲涼的徵人思鄉情,具有含藴不盡的抒情特色。

從軍行·其二10

從軍行七首(其二)

王昌齡

琵琶起舞換新聲,

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

高高秋月照長城。

譯文:

軍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聲,不管怎樣翻新,每每聽到《關山月》的曲調時,總會激起邊關將士久別懷鄉的憂傷之情。紛雜的樂舞與思鄉的愁緒交織在一起,欲理還亂,無盡無休。此時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長城。

鑑賞

這是一首格調沉鬱的邊塞詩。此詩只抓住邊塞軍旅生活的一個片斷,透過軍中飲宴一個鏡頭,跌宕起伏地表現出當時邊塞軍士生活的枯燥乏味和思想的苦悶無聊,也使征戍者的深沉、複雜的感情躍然活現。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是令人陶醉的千古絕唱,然而在久戍邊關的軍士眼中,又是使人厭倦而單調的景象。天天都是那連綿不斷的亂山、長城,白天與“大漠”、“落日”為伴,晚上又是“寒光照鐵衣”的荒野。即使軍中作樂,通宵盡歡,樂聲嘹亮,也難以消除軍士們積鬱內心的惆悵。

“琵琶起舞換新聲”。琵琶不斷奏出新的曲調,隨着旋律的變化,人們翩翩起舞。琵琶是富於邊地色彩的樂器,而軍中作樂,離不開胡琴、羌笛和琵琶的伴奏,這些樂器,對戍邊者來説,帶有異域的情調和征戰的音律,易喚起戰士們強烈的感觸。既然是“換新聲”,應該給人以新的感受,帶來新的歡樂吧?然而“總是關山舊別情”。“總是”二字,轉折得有力,巧妙。此句的“舊”與上句的“新”二字相承應,意味無窮。“新聲”與“舊別情”互相影射,形成詩意的波折,造成抑揚頓挫的音情,尤顯出“意調的酸楚”,邊愁的深重。征戍者離鄉背井,因此,“別情”是軍中最普遍的、最深沉的感情。儘管曲調花樣翻新,而喚起的“總是”人們的離愁別緒呵!《樂府古題要解》雲:“《關山月》,傷離也。”句中“關山”二字,雙關《關山月》曲調,含意頗深。“撩亂邊愁聽不盡”。儘管撩起了紛亂的邊愁,卻總也聽不盡。這是詩中又一次波瀾,又一次音情的抑揚。“ 聽不盡”三字,含蓄有致,感情複雜,意味深長,只要邊患未除,就依然彈下去,聽下去,所以“邊愁”既是思歸的哀愁,又何嘗不含有更多的意味呢?“高高秋月照長城”既是寫景,又是抒情。詩人輕輕宕開一筆,“景中含情,更慘”, 以景結情。彷彿在軍中置酒飲樂的場面之後,忽然出現一個月照長城的莽莽蒼蒼的景象:古老雄偉的長城綿亙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壯闊而悲涼。對此,你會生出什麼感想?

是無限的鄉愁?是立功邊塞的雄心和對於現實的優怨?也許,還應加上對於祖國山川風物的深沉的愛,等等。

一個渺茫而悲涼的境界。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細流一波三折地發展後,到此卻匯成一灣深沉的流水,盪漾迴旋。“秋月照長城”,為全篇情感之凝結處。這時離情入景,奇想層出,使詩情得以昇華。正因為情不可盡,詩人“以不盡盡之”,“思入微茫,似脱實粘”,將征戍者複雜的內心世界和豐富的思想感情表達得入木三分。此詩被譽為“詩之最上乘也”,除音情曲折外,也得益於這絕處生姿的一筆。

僅二十八字的絕句,卻展現了一幅廣闊而生動的畫面,而且包含極其豐富的內涵。新的聲,舊的情,撩亂的旋律,婆娑的舞姿,天上的秋月,腳下的長城。既有動作,又有聲響,還有那色彩斑斕的邊塞景色,..這一切,都交織在邊將士卒們複雜的、撩亂的、蕭索的、延綿無盡的離情思鄉之感中了。

清人云:“前者(指《從軍行》其一)以海風為景,以羌笛為事,景在事前。此首以琵琶為事,以秋月為景,景在事後。當觀其變調。”乃此絕句之特色也。無怪乎明代詩評家將王昌齡的七絕稱為“神品”。

熱門標籤